美股漲跌互見,就業數據報喜,第二季與上半年結束,三大指數均連續第五季收紅,標普季漲幅達 8.2%,那指季漲幅為 9.5%,道瓊季漲幅為 4.6%。
美國各大指數,那斯達克、費城半導體等指數創高後小幅回檔,輪到標普五百指數表現,道瓊也尚穩定,正在調整結構中。
強勢股 : 能源股走揚,COG.US是一家獨立的石油及天然氣公司,從事石油及天然氣資產的開發、開採和勘探;科技股中,AMD.US超微半導體仍強勁,公司設計、開發與銷售微處理器,例如中央處理器(CPU)與加速處理器(APU),
台股持續走高,上半年台灣加權指數漲了20.52%,下半年可能面臨修正或原地踏步的情況,是必須謹記在心的。目前維持高水位持股。
強勢股 : 航運股、鋼鐵股是盤面重心,比較特殊的是世界各國的這兩族群固然強勁,但台灣的航運、鋼鐵超出其他各國表現許多,特別是這1~2個月差異猶大,例如全球最大的鋼鐵企業阿賽洛米塔爾、美國最大的鋼鐵公司鈕可,日本的JFE、神戶製鋼、韓國的浦項鋼鐵近一個月都是負報酬,中國的寶鋼、鞍鋼小漲1.34~3.8%,台灣的中鋼漲6%不算太多,惟有些鋼鐵股有些漲20~30%,這似乎有點”超前部署”,不可能同樣產業,全世界只有台灣的公司受惠。
固然每家企業的股本大小、產品、競爭力不盡相同,但海內外同樣族群表現不應相差太遠,原因可能是台灣先前太著重在電子股,使得傳產股壓抑已久,股價低估,因此,遇到前所未見的產業變革,公司派、業內逮到機會發動攻勢,報復性上漲所致。
惟仍應注意,從歷史經驗觀察,台灣與國際連動密切,應不至於持續脫離全球連動太久,畢竟產品類似,國際市場反應未來的基本面,台灣打籌碼戰,當主力撤退,風險難免升高。
美股道瓊指數上漲 210.22 點,或 0.61%,收 34,502.51 點。
標普 500 指數上漲 5.7 點,或 0.13%,收 4,297.50 點。
那斯達克指數下跌 24.4 點,或 0.17%,收 14,504.0 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 3.6 點,或 0.11%,收 3,345.3 點。
標普 11 大板塊中僅 6 大板塊收紅,能源、工業和必需消費品板塊領漲,房地產、非必需消費品和公用事業板塊領跌。
科技五大天王僅蘋果獨強。蘋果 (AAPL-US) 漲 0.46%;臉書 (FB-US) 下跌 1.19%;Alphabet (GOOGL-US) 跌 0.15%;亞馬遜 (AMZN-US) 跌 0.23%;微軟 (MSFT-US) 跌 0.18%。
道瓊成分股多收高。沃爾瑪 (WMT-US) 上漲 2.75%;波音 (BA-US) 上漲 1.60%;高盛 (GS-US) 上漲 1.86%;摩根大通 (JPM-US) 上漲 0.93%;波音 (BA-US) 上漲 1.60%;雪佛龍 (CVX-US) 上漲 0.96%;Salesforce (CRM-US) 下跌 0.59%。
費半成分股多收黑。博通 (AVGO-US) 下跌 0.065%;英特爾 (INTC-US) 下跌 1.07%;應用材料 (AMAT-US) 上漲 0.34%;美光 (MU-US) 上漲 2.47%;AMD (AMD-US) 上漲 4.93%;NVIDIA (NVDA-US) 下跌 0.12%;高通 (QCOM-US) 上漲 0.22%。
台股 ADR 跌跌不休。台積電 ADR (TSM-US) 跌 0.06%;日月光 ADR (ASX-US) 下跌 2.31%;聯電 ADR (UMC-US) 下跌 1.36%;中華電信 ADR (CHT-US) 跌 0.10%。
(本文係個人看法與紀錄,非為投資建議,讀者請自行獨立思考,作出投資決定,盈虧自負,與本人無關)
#歡迎按讚並分享
韓國浦項鋼鐵股價 在 非凡電視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125 #收盤 #重點
#台股 #開高走低
台股今天攻高,早盤最高衝上 13893.2 點,並未突破昨日盤中高點 13951.17 點,盤中類股高速輪動,依各項題材續攻,生技、電動車、PCB 及節能等個股各自表現,不過午盤前賣壓出籠,指數由紅翻黑,跌落平盤之下。
#疫苗 #航空 #鋼鐵 #塑化
隨著疫苗即將問世,龐大的航空載運需求商機,讓航空股再度出頭天,國內優先受惠業者當然是華航(2610)、長榮航(2618),兩家公司旗下都有航空專業貨機來載運;能協助低溫包裝物流運送安排的中菲行(5609)、台空、捷迅(2643)等營運也有想像空間;華航今天領軍上漲,盤中一度來到9.88元,漲幅一度逼近7%,長榮航今天盤中也一度來到13.4元,漲幅達4.6%。
#油價 #原油 #石油
國際油價大漲,布蘭特原油每桶彈升至48美元以上,激勵連動標普高盛布蘭特原油2倍指數的街口布蘭特油正2(00715L)股價大漲逾10%,一早股價最高衝上4.43元。
#鴻海 #股價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美國威州廠布局以商業考量為主;對於RCEP則在集團計畫中,布局未改變。他也指出鴻海股價被低估,為股東抱不平。
#威盛 #威鋒 #掛牌
威盛(2388)旗下興櫃小金雞威鋒(6756)即將掛牌,帶動母公司今(25)日股價上演慶祝行情,早盤攻上漲停價46.4元,且有超過5,000張買單高掛。
#欣興 #PCB
PCB大廠欣興(3037)在野村證券日前預測火災衝擊可控,摩根大通最新報告,也看好欣興BT載板產能明年第1季恢復,加上ABF載板有更大調漲行情,將欣興目標價從122元上調到128元,重申「加碼」評級。
#同致 #中國車市
同致 (3552-TW)公告 10 月自結,稅後純益 0.93 億元,年增 3.96%,每股稅後純益 1.08 元,累計前 10 月稅後純益 1.13 億元,較去年同期轉盈,每股稅後純益 1.31 元;隨著中國車市反彈,同致超聲波、影像系統出貨也回升,帶動 10 月維持獲利。
#浦項鋼鐵 #氣爆
韓國媒體報導,浦項鋼鐵光陽廠11/24晚上傳出輸送氧氣到高爐的管線氣爆,目前浦項鋼鐵未再發表進一步訊息,不過,傳出在台韓國商社暫停所有報價。其中,中鋼(2002) 、東鋼及中龍等公司的鋼板類產品是否受惠 ,投資市場密切關注。
#財經 #新聞 #非凡新聞 #ustvnews #news
韓國浦項鋼鐵股價 在 洞見國際事務評論-Insight Pos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洞見社會眼] 天河隨筆-台韓薪資落差 為何會這麼大?
最近韓國首爾論壇鄭求炫會長來台灣訪問,他心中有一個巨大的疑惑,為何韓國大學畢業生的平均起薪是台灣的二.六倍。我與他花了一個多鐘頭探討這個弔詭現象背後的主導因素。
二十年前韓國大學畢業生的平均起薪與台灣大致相當,經過了二十年,韓國的平均起薪遠遠超過台灣,因為他們的薪資成長基本上跟得上經濟成長速度,而台灣的大學生起薪二十年如一日。
在這段期間,韓國的物價指數增長速度的確比台灣快,所以韓國國民所得的實質購買力不如台灣。以二○一二年為例,在台灣一百美元的購買力相當於韓國的一三六美元。台灣的薪資如果僅僅比韓國低三十%,在實質購買力上幾乎沒有差異。但也可就此推論,購買力的差異完全不足以解釋為何台灣與韓國大學生的起薪差距演變成如此巨大的鴻溝!
另外兩個可能的原因也被我們兩人排除在外。第一,兩地薪資差距並不是因為韓國大學生的素質比台灣大學生高,從各種比較勞動力素質的國際指標上來看,台灣並不比韓國遜色。其次,這也不是因為台灣大學生就業市場的供需失調問題更為嚴重;韓國的大學就學率是世界上最高之一,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壓力絕對不比台灣輕。
有一個流行的解釋是韓國與台灣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不同。低薪資現象與台灣產業在全球供應鏈的競爭力有關,台灣出口企業選擇以代工生產方式搶食餅屑般的微利,自然只能不斷追求生產效率的提升和壓低成本,這與南韓企業重視研發、建立品牌、擴大差異化和提高技術含量的策略不同,所以他們可以吸收勞動成本的上升。
這的確是很關鍵的原因,不過我們都認為還要搭配「勞資博弈機制」的因素才足以解釋兩地薪資水準的巨大落差。理由如下:
第一、在韓國也只有少數明星企業集團享有這種差異化競爭的市場優勢,韓國仍有大量不具強勢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尤其是服務業的企業,他們占據勞動市場最大的板塊,但也同樣要付出比台灣雇主兩倍以上的薪水。反觀台灣也有不少中小型企業擁有獨步全球的絕活,在全球供應鏈中占據關鍵位置,成為所謂「隱形冠軍」;但這些隱形冠軍並不需要付出韓國水準的薪資。
第二,如果現代汽車、三星電子、浦項鋼鐵也有機會比照台灣的隱形冠軍一樣持續壓低薪資,他們也寧可凍結員工薪資,讓公司的股價更高、股東獲利更大、管理層分紅更多。關鍵在於韓國的龍頭企業沒有這個選項。
台灣的資本家在勞資博弈的過程中是永遠的贏家。第一,他們普遍不需要面對強大的工會,原來具有集體談判實力的少數工會組織,在國營事業大量民營化後早已土崩瓦解;第二、他們普遍享有產業外移的選項,可以運用中國大陸的廉價勞動力作為槓桿,迫使本地勞工接受工資凍漲,也迫使政府不敢輕易提高基本工資。
相形之下,韓國的現代汽車、三星電子、浦項鋼鐵等明星集團企業並不享有大量外移中國大陸的選項;相反地,韓國的工會可以運用罷工與集體談判機制迫使這些龍頭企業不得不讓薪資增長與企業盈餘增長掛鉤。這些龍頭集團企業帶頭調薪就引導了其他大型企業與政府部門跟進,然後這種指標效應一波波的向其他經濟部門擴散,最終帶動韓國整體薪資水準的持續增長。
我們兩人的共同結論是,在政府難有所作為的情況下,近期內台灣高端人才外流的趨勢很難阻擋;其次,未來台灣整體薪資水準取決於大陸沿海工資的上升速度;要等到大陸發達地區的工資追趕上來後,台灣的勞工才有機會爭取較高的薪酬。在此之前,台灣經濟成長的果實仍將由企業老闆、大股東、高階經理人與土地資產擁有者分食。
在聽完我介紹台灣的營利事業所得稅率只有十七%,實質有效稅率不到十二%,大老闆股票增值不需要繳資本利得稅,擁有大量房地產的的富裕階層也僅僅繳納象徵性的增值稅,政府稅收主要靠薪資階層的個人所得稅。鄭求炫會長不禁感嘆道:「台灣真是資本家的樂土」。
(作者為中研院政治學所特聘研究員,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朱雲漢)
轉自中時電子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fo…/11051402/112013062800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