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韓晶片競爭,再贏韓國下個10年?】
手機、電腦、汽車或軍事設備必備的晶片💿,
不僅是生活必需品,更是重要的戰略物資,
晶片產業已深刻影響全球地緣政治,
全球半導體產業產值約4,260億美金,
需求量僅次於石油,半導體也被認為正逐步取代石油的戰略地位。
台灣半導體產值及能力與韓國在伯仲之間(全球產值台佔19.7%,韓佔15.9%),
根據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的資料,
全球 80% 的晶片產能目前位於東亞(台韓),凡是任何想要發展數位產業的國家,
都勢必得和台灣、南韓購買晶片。
經濟學人稱台韓晶片產能是21世紀的「荷莫茲海峽」(能源咽喉),
彭博則認為台韓半導體業堪比OPEC。
➢領先全球的台灣晶片代工
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地位,
主要來自於台積電,台灣的晶片代工業者去年營收占全球同產業63%,
(南韓18%,其他13%,中國大陸6%)
其中台積電就佔54%,更重要的是,
台積電所生產的晶片,
都是使用在最先進的科技產品上🏆。
台積電在去年為全球首家量產5奈米晶片公司(目前只有台積電、三星有能力生產5奈米晶片),
👉3奈米晶片預計今年下半年試場,明年進入量產,
👉2奈米晶片也預估在2023年進行風險試產。
台積電榮譽董事長張忠謀,認為台積電成功,台灣人才佔有很重要因素。
晶片代工之外,封測全球市占率超過30%,同樣位居世界第一 ,
IC設計則佔21.7%位居第二。
➢韓國晶片代工全力衝刺中
韓國除了有全球領先的記憶體產業外,
也有全球第二的晶片代工。
在今年韓國最大的晶片代工三星集團衝刺晶圓代工部門,
南韓平澤新擴建的5奈米廠6月新增產能,
並在6月底宣布3奈米晶片試產成功,
稱要再10年內超越台積電,
👊誓言在2030年成為系統半導體龍頭,
三星原先試產計畫和台積電一致,
但近期動作頻頻,除了提早試產外,
並擴充先進製程5奈米產能計畫,
宣布將加碼投資邏輯晶片事業171兆韓元,
看得出三星集團欲在晶片代工產業發展的野心,#業界高度關注三星及台積電兩強競爭態勢。
➢韓國政府K-半導體戰略,
欲建全球最大半導體基地🧭
美國與中國科技貿易對立下,
韓國政府也意識到半導體競爭已從企業間轉變為國家間競爭,因此認為有必要官民合作一同因應,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今年5月,
文在寅美國拜登會面,晶片換疫苗,
強化美韓在半導體產業方面的合作。
也在5月韓國政府公布「K-半導體戰略」,內容包括要在未來10年韓國政府將投資 #510兆約韓元(12.6兆台幣),
將挹注給三星及SK海力士等153家企業。
目標2030建設韓國為全球最大、最先進的半導體供應鏈生產基地。
韓國政府全面支援半導體產業發展,
除了鉅額投資外,還包括供租稅減免、擴大金融和基礎設施等支援,
具體措施包括:
✅企業研發投資可扣抵稅率提高至50%。
✅提供特別資金支援設備投資
✅放寬處理化學物資的法規
✅制訂「半導體特別法」
✅10年培育3萬6000名專業人才
韓國的K-半導體戰略,要由西側的七大城市連結至東側的五大城市,形成K字型地帶,要發展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生產基地」;在強化基礎設施中包含水電、法規及財稅的保障,要轉變韓國為「適合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國家」。
➢台灣應將半導體提升至國家戰略,
正視缺電、缺水及缺才問題📣
雖然台灣與韓國相比,
在半導體上有較完整的產業鏈,
但國際半導體產業由原本專業分工模式轉變為各國自建晶片製造產業,對以專業代工為主的台灣半導體產業,將面臨新的競爭。
但面對國際來勢洶洶的挑戰台灣一刻也不能鬆懈🥺,台灣在半導體發展的隱憂包括:缺水、缺電及缺才等問題。
#缺水
半導體產業需要大量的水電,水電能源供應不穩定,也足以威脅產業發展,
亦突顯台灣關鍵基礎建的脆弱🚧。
今年逢73年以來最大的乾旱,
中部地區實施長達61天「供5停2」限水,
雖然尚未影響半導體產業,但在極端氣候影響下,未來也可能發生更嚴重情況🤦,而蔡政府的因應做為竟是開放科學園區鑿井。
#缺電
在電力方面,五月無預警跳電,兩次分區限電,都暴露嚴重的電力供給問題🔌。2025年蔡政府的非核家園時間迫近,政府規劃再生能源佔總發電量20%,目前再生能源只占5.8%,進度嚴重落後,而蔡政府的做法竟是砍樹種電。
#缺才
除了關鍵基礎建設之外,
「缺才」是最嚴重、最棘手的問題。
現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認為,台灣半導體業最大問題是缺才,而問題的根源在每年研究經費不足,導致願意在此領域深入研究的教授數量不足,相關研究也不夠。另外隨著台灣少子化,理工畢業生年年減少,人才缺口大擴大,再加上AI、軟體領域發展以及國際晶片自主風潮的搶才,更使半導體業人才缺口雪上加霜。若欲維持台灣目前的半導體產業榮景,如何穩定提供高端研發及晶片設計領域的人才投入是當務之急。目前經濟部推動的「埃米計畫」預計未來每年能新增1萬半導體人才,僅勉強補足產業缺口,但人才培育需要時間,且過國內起薪普遍低於競爭國家,以及少子化影響,是否能真能提供預期的畢業生進入產業,仍值得關注。目前看到最積極的作為,就是下架人力銀行中國大陸職缺。
我們看到韓國政府傾國家之力,
奮力協助辦導體產業,
韓國總統直接肩負起談判的責任,
積極的布局半導體產業的海外設廠。
台灣雖然在半導體有領先的基礎,但是在棘手的缺水、缺電及缺才問題上,都無法提出有效的解方。在政策規劃上,各部會雖然都有協助半導體發展的相關計畫 ( 散落於科技部、科技會報、國發會、經濟部、教育部 ) ,但缺乏整合個自為政,看不出整體戰略。而政府半導體產業投資上與競爭對手相比,九牛一毛‼️
(韓「K-半導體戰略」:10年12.6兆台幣;台「埃米計畫」:5年63億台幣)。
台灣雖有很爭氣的企業,卻無強而有力的政府作為後盾,但面對全球以國家戰略半導體產業,傾國家之力推動半導體發展,台灣不應讓企業在國際上自行作戰。因此我要呼籲我們的政府,應盡速將半導體產業,納入國家發展戰略一環,盤點各部會資源提出技術、產業、人才、資金整合的政策戰略規劃方案,並且增加半導體產業的資源投入,讓台灣可以再贏韓國下一個十年。
#科技力就是國力
#半導體是戰略產業
#穩定水電供應是產業發展基本需求
#決不讓韓國超車
#再贏韓國10年
韓國 半導體 特別法 在 陳奕齊 - 新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雨蓁認真、科學的評論眉蓁的蘭姆酒產業喔!!認真,一直是基進的傳統!!
************
💢 文/: 李雨蓁 Lí Ú-chin (台灣基進組織部主任/陳柏惟團隊執行長)
#文長注意但希望大家都能看到最後的研究人感言
【高雄市長補選候選人李眉蓁蘭姆酒產業政策可行性分析:以原料確保為例】
一、簡介與研究目的:
高雄第三任市長,中國國民黨籍的韓國瑜先生,在2020年6月6日被高雄市民以939090票的壓倒性票數罷免,成為台灣民主史上,第一位被罷免的直轄市市長。而在罷免後,第三屆高雄市長補選也將於8月15日投票,在三位候選人之中,代表中國國民黨參選,繼承韓國瑜政治路線的李眉蓁女士在政見發表會結論時,認為全球烈酒市場達台幣12兆,接近半導體產業,她表示高雄可打造蘭姆酒產業,並表示高雄有優質甘蔗的土地與技術,她期望高雄能佔有全球10%的蘭姆酒市場,每年就有約500億收入,她當選會在2年內,完成蘭姆酒產業政策制定和立法工作[1]。這是李女士在政見發表中最具體的產業政見,可視為中國國民黨在市長補選中,最重要的政策,且和其碩士論文不同,具有高度的創新性。
因李眉蓁女士期待讓蘭姆酒產業成為高雄經濟主力,甚至暗示其重要性不輸半導體產業,因此推動的可行性值得詳細討論。蘭姆酒產業屬於農產品加工業,欲得到產品,得先確保能收穫足夠之原料,因此,本研究便以確保原料為出發,分析推動蘭姆酒產業之可行性。
二、分析方法與結果:
蘭姆酒為一種以甘蔗釀造之烈酒,酒精濃度一般在40-55%之間,知名品牌如Bacardi、Captain Morgan與Appleton Estate等,根據Statista網站統計之數據,2019年全球蘭姆酒消耗量約為1005.7百萬公升(10.05億公升)[2],由於高雄並未有國際前二十大之知名品牌,因此在產品價值上較難估計,本研究便先以容積換算,假定高雄若要佔有全球10%的蘭姆酒市場,至少需要具備1.005億公升之年產量。
以牙買加艾普頓酒廠之資料而言,每噸甘蔗可釀造36瓶蘭姆酒(相當於27公升)[3],亦即高雄市若每年需生產1.005億公升蘭姆酒,則需提供3,722,222公噸之甘蔗。而依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的資料可顯示,2019年高雄市在特用作物-製糖甘蔗收穫面積為57公頃,產量4162公噸,每公頃產量為73.320公噸 [4]。若需生產3,722,222公噸之甘蔗,則需要種植50,977公頃之甘蔗田,相當於509.77平方公里之甘蔗。
以現有產能換算,若高雄要完成李眉蓁候選人政見,佔有世界市場之1/10,則先要讓甘蔗增產894倍,才能確保充分的產量。甘蔗為一非常敏感之農作物,生長條件如氣候、土壤類型、灌溉方式均須仔細控制,依據陳正祥氏說法,台灣最適合種植甘蔗汁地區為雲林至屏東縣之平原,因此區地形平坦,氣候良好。可推論,高雄市之平原地帶,均是甘蔗種植之適當區域。
唯因本市種植甘蔗用地嚴重不足,若要完成李眉蓁候選人之政見,則需積極擴增甘蔗種植面積,雖本市面積廣達2952平方公里,然而較多面積為丘陵、高山地帶,適宜種植甘蔗地帶,以沿海平原,即目前高雄市市區周邊為宜,且根據舊有史料,現今鳳山區、小港區過往均有大面積甘蔗田,種植之可行性高。
根據圖資分析,若要種植509.77平方公里之甘蔗,此面積相當於2010年縣市合併前舊高雄市之三倍面積以上,亦即約等於現今楠梓、左營、三民、鼓山、旗津、鹽埕、前金、新興、苓雅、前鎮、小港、鳳山、林園、大寮、大樹、大社、仁武、鳥松、岡山、橋頭、梓官面積之單純總和 [5]。由於高雄平原地帶多為建成區,因此若需擴增甘蔗田推動蘭姆酒產業,勢必徵收土地才能確保產量。
我國內政部於2012年針對《土地徵收條例》進行修法,將協議價購及徵收補償,由舊有之土地徵收條例第三十條「公告現值加成」修正為市價,並增加公益性與必要性之審查機制。然而,因為計算困難,本初步研究為估算方便,先以舊制加成35%計算,新制必定超過此一價格。
以舊制估算,509.77平方公里相當於509,770,000平方公尺,根據高雄市政府地政局2020年公告土地現值,都市與非都市土地之公告土地現值平均地價為每平方公尺3933元[6],換算公告土地現值為20049億元,再加上加成35%,合計價購所需為27066億元以上,為2020年高雄市府歲出1465億元的18.48倍,中央政府總預算21022億元的1.28倍,亦為本市2020年6月底一年以上未償債務2429億元之8.25倍,前瞻計畫8年總支出之3倍以上。
三、結論
李眉蓁女士的「蘭姆酒產業」政策,若要達到候選人所述之效益,佔有全球1/10的市場,則需將本市沿海平原精華地區全數剷平,將200萬左右人民驅離家園,並投資2兆7066億元以上價購土地,方能達到候選人之目標。若要在短期完成,則恐讓高雄市負債暴增2.7兆,達原來8倍以上,遠超過債務上限,實務上恐有困難。
因此,若李女士要推動此一政策,則需要中央全力支援,由國會通過特別預算,將超過我國每年歲出1.28倍之鉅額經費以特別法案方式,逐年分攤。然而就算如此,因預算排擠效應,我國恐需放棄國防、基礎建設等投資,放棄發展半導體等產業,並消減社會福利與健保之支出,傾全力投入改造高雄平原地帶為甘蔗田,全民釀蘭姆酒之弘大事業,方能建設完整之蘭姆酒產業鍊,可說為一「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獨步全球,征服宇宙」之「動搖國本」式政見。
若釀酒事業失敗,則我國之財政體系將直接破產;若釀酒事業成功,每年可產生500億產值,則我國仍將因為攤提2.7兆以上支出(不含設備投資等費用)而破產,可望成為人類史上第一個,因動員全國國力釀酒而亡國國家。
四、參考資料
1.李眉蓁再提「陽光、空氣、水」 https://reurl.cc/3D81MO
2.2019年全球蘭姆酒消耗量統計 https://reurl.cc/3D81bR
3.牙買加艾普頓酒廠資料 https://reurl.cc/vDynE1
4.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台灣地區特用作物生產概況 https://ppt.cc/f7H08x
5.高雄市各區土地面積列表 https://reurl.cc/z82yOe
6.高雄市政府地政局,高雄市 109 年公告土地現值統計表 https://reurl.cc/7XZ2Yk
五、研究人感言
「第一憨,種甘蔗給眉蓁釀;第二憨,替眉蓁選舉運動。」
韓國 半導體 特別法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高雄市長補選候選人李眉蓁蘭姆酒產業政策可行性分析:以原料確保為例】
文|執行長 李雨蓁 Lí Ú-chin 專欄
一、簡介與研究目的:
高雄第三任市長,中國國民黨籍的韓國瑜先生,在2020年6月6日被高雄市民以939090票的壓倒性票數罷免,成為台灣民主史上,第一位被罷免的直轄市市長。而在罷免後,第三屆高雄市長補選也將於8月15日投票,在三位候選人之中,代表中國國民黨參選,繼承韓國瑜政治路線的李眉蓁女士在政見發表會結論時,認為全球烈酒市場達台幣12兆,接近半導體產業,她表示高雄可打造蘭姆酒產業,並表示高雄有優質甘蔗的土地與技術,她期望高雄能佔有全球10%的蘭姆酒市場,每年就有約500億收入,她當選會在2年內,完成蘭姆酒產業政策制定和立法工作[1]。這是李女士在政見發表中最具體的產業政見,可視為中國國民黨在市長補選中,最重要的政策,且和其碩士論文不同,具有高度的創新性。
因李眉蓁女士期待讓蘭姆酒產業成為高雄經濟主力,甚至暗示其重要性不輸半導體產業,因此推動的可行性值得詳細討論。蘭姆酒產業屬於農產品加工業,欲得到產品,得先確保能收穫足夠之原料,因此,本研究便以確保原料為出發,分析推動蘭姆酒產業之可行性。
二、分析方法與結果:
蘭姆酒為一種以甘蔗釀造之烈酒,酒精濃度一般在40-55%之間,知名品牌如Bacardi、Captain Morgan與Appleton Estate等,根據Statista網站統計之數據,2019年全球蘭姆酒消耗量約為1005.7百萬公升(10.05億公升)[2],由於高雄並未有國際前二十大之知名品牌,因此在產品價值上較難估計,本研究便先以容積換算,假定高雄若要佔有全球10%的蘭姆酒市場,至少需要具備1.005億公升之年產量。
以牙買加艾普頓酒廠之資料而言,每噸甘蔗可釀造36瓶蘭姆酒(相當於27公升)[3],亦即高雄市若每年需生產1.005億公升蘭姆酒,則需提供3,722,222公噸之甘蔗。而依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的資料可顯示,2019年高雄市在特用作物-製糖甘蔗收穫面積為57公頃,產量4162公噸,每公頃產量為73.320公噸 [4]。若需生產3,722,222公噸之甘蔗,則需要種植50,977公頃之甘蔗田,相當於509.77平方公里之甘蔗。
以現有產能換算,若高雄要完成李眉蓁候選人政見,佔有世界市場之1/10,則先要讓甘蔗增產894倍,才能確保充分的產量。甘蔗為一非常敏感之農作物,生長條件如氣候、土壤類型、灌溉方式均須仔細控制,依據陳正祥氏說法,台灣最適合種植甘蔗汁地區為雲林至屏東縣之平原,因此區地形平坦,氣候良好。可推論,高雄市之平原地帶,均是甘蔗種植之適當區域。
唯因本市種植甘蔗用地嚴重不足,若要完成李眉蓁候選人之政見,則需積極擴增甘蔗種植面積,雖本市面積廣達2952平方公里,然而較多面積為丘陵、高山地帶,適宜種植甘蔗地帶,以沿海平原,即目前高雄市市區周邊為宜,且根據舊有史料,現今鳳山區、小港區過往均有大面積甘蔗田,種植之可行性高。
根據圖資分析,若要種植509.77平方公里之甘蔗,此面積相當於2010年縣市合併前舊高雄市之三倍面積以上,亦即約等於現今楠梓、左營、三民、鼓山、旗津、鹽埕、前金、新興、苓雅、前鎮、小港、鳳山、林園、大寮、大樹、大社、仁武、鳥松、岡山、橋頭、梓官面積之單純總和 [5]。由於高雄平原地帶多為建成區,因此若需擴增甘蔗田推動蘭姆酒產業,勢必徵收土地才能確保產量。
我國內政部於2012年針對《土地徵收條例》進行修法,將協議價購及徵收補償,由舊有之土地徵收條例第三十條「公告現值加成」修正為市價,並增加公益性與必要性之審查機制。然而,因為計算困難,本初步研究為估算方便,先以舊制加成35%計算,新制必定超過此一價格。
以舊制估算,509.77平方公里相當於509,770,000平方公尺,根據高雄市政府地政局2020年公告土地現值,都市與非都市土地之公告土地現值平均地價為每平方公尺3933元[6],換算公告土地現值為20049億元,再加上加成35%,合計價購所需為27066億元以上,為2020年高雄市府歲出1465億元的18.48倍,中央政府總預算21022億元的1.28倍,亦為本市2020年6月底一年以上未償債務2429億元之8.25倍,前瞻計畫8年總支出之3倍以上。
三、結論
李眉蓁女士的「蘭姆酒產業」政策,若要達到候選人所述之效益,佔有全球1/10的市場,則需將本市沿海平原精華地區全數剷平,將200萬左右人民驅離家園,並投資2兆7066億元以上價購土地,方能達到候選人之目標。若要在短期完成,則恐讓高雄市負債暴增2.7兆,達原來8倍以上,遠超過債務上限,實務上恐有困難。
因此,若李女士要推動此一政策,則需要中央全力支援,由國會通過特別預算,將超過我國每年歲出1.28倍之鉅額經費以特別法案方式,逐年分攤。然而就算如此,因預算排擠效應,我國恐需放棄國防、基礎建設等投資,放棄發展半導體等產業,並消減社會福利與健保之支出,傾全力投入改造高雄平原地帶為甘蔗田,全民釀蘭姆酒之弘大事業,方能建設完整之蘭姆酒產業鍊,可說為一「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獨步全球,征服宇宙」之「動搖國本」式政見。
若釀酒事業失敗,則我國之財政體系將直接破產;若釀酒事業成功,每年可產生500億產值,則我國仍將因為攤提2.7兆以上支出(不含設備投資等費用)而破產,可望成為人類史上第一個,因動員全國國力釀酒而亡國國家。
四、參考資料
1.李眉蓁再提「陽光、空氣、水」 https://reurl.cc/3D81MO
2.2019年全球蘭姆酒消耗量統計 https://reurl.cc/3D81bR
3.牙買加艾普頓酒廠資料 https://reurl.cc/vDynE1
4.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台灣地區特用作物生產概況 https://ppt.cc/f7H08x
5.高雄市各區土地面積列表 https://reurl.cc/z82yOe
6.高雄市政府地政局,高雄市 109 年公告土地現值統計表 https://reurl.cc/7XZ2Yk
五、研究人感言
「第一憨,種甘蔗給眉蓁釀;第二憨,替眉蓁選舉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