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害怕犯錯。只有當你停止犯錯的時候,你才需要警惕。因為這代表著你已經不再學習,或停止進步。
Don't be afraid to make mistakes. The only time you should be worried is when you stopped making mistakes; it only means that you've stopped learning or making progress.
進擊的鼓手 (Whiplash), 2014
更多資訊:https://lessons.pros.is/w4quh
你還記得這部2014年奧斯卡的大黑馬嗎?這是憑著《樂來越愛你》勇奪史上奧斯卡最年輕的最佳導演獎的Damien Chazelle成名之作,也是我們個人最喜歡的他的作品。《進擊的鼓手》當年不只同樣入圍了最佳影片,還一舉拿下了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輯、最佳混音三項大獎。
因為電影是以音樂為主題,我們前兩天重看這部片時特別使用了一款由台灣原生設計打造的『AERO真無線耳機』,它搭載了獨家的XROUND Low Latency™零感延遲演算技術與獨家晶片韌體設計,達成50m超低無感延遲。
還記得片中的樂團老師Fletcher嗎?他給鼓手Andrew的震撼教育中,最精彩也最兇狠的一句話就是:『Were you rushing or were you dragging? 你是搶拍了還是落拍了?』而開啟超低延遲的功能就可以讓我們精確地聽出來Andrew每次重新演奏的差異與效果。
而XROUND Lite™實境演算技術也讓我們彷彿置身在兩位主角之間,第一手感受到精準的節奏以及劇情的張力,充分體驗到3D音場的『聲』歷其境。
對聲音更為要求的觀眾還可以透過專門打造的XROUND APP,去客製化每一樣細節,調教出專屬於自己的耳機。不只如此,這套耳機還左右邊各內建了兩組麥克風,以及避開耳垂的60度斜角設計,讓穿戴者除了能夠方便講話之外,還能夠在通話時接收環境音達到有效降噪。
雖然在電影中Fletcher逼迫學生的手段有些偏激,但是我們不得不佩服他想要逼出Andrew潛能的決心。而電影也透過了兩位主角的碰撞,告訴了我們『成功』與『犧牲』其實是一體兩面的,不管再有天分的人,如果不做出一些犧牲,是不可能獲得長久的成功的。當我們收到試用產品後,與研發耳機的團隊對話時,就可以感受到他們追求卓越的用心,不僅熱情地說明產品特色,設計的動機,甚至揭露了專業的技術細節⋯這些都讓我們聯想到在《進擊的鼓手》中,那些不斷精進的音樂人。
AERO真無線耳機即將上市,原售價NT2990,目前有群眾募資的預購優惠,還可以使用以下水ㄤ水某粉絲專屬折扣碼。如果你想要找一款品質與價值兼具、客製化潛能極高的藍牙耳機的話,快到募資平台上支持他們吧!
更多產品資訊:https://xround.pros.is/vpyxg
**專屬折扣碼(英文大寫):LESSONS
(只要在付款頁面的優惠碼欄位輸入專屬折扣碼『LESSONS』,可以再享 $150 的折扣喔!使用期限即日起直至群眾募資結束。)
音樂搶拍英文 在 語言選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podcast選物 no. 8】Radiolab|Speedy Beet
🎙推薦節目名稱:
Radiolab|內容多元,主題橫跨科學與哲學,談文化也談歷史,每一集大約20~40分鐘,無論多麼冷門的知識,主持人Jad Abumrad總能說成一個讓你一聽上癮的故事
🎙推薦本集:Speedy Beet
跟著本集節目學點英文:
🔹to what extent 學例句 👉🏼 https://reurl.cc/Y1xmxO
🔹sync up 學例句 👉🏼 https://reurl.cc/j7AVAy
🔹anecdote (where...) 學例句 👉🏼 https://reurl.cc/E7AYAa
音樂的拍子,是 #聽見時間 的一種方式。就像燒一柱香或是讀指針走一刻鐘,我們拿可觀測的度量來具體化看不見的感受。
同一首歌,把拍子間距拉開,時間彷彿就慢了下來,把拍子間距縮短,世界突然就加速轉動了起來,有的音樂家在寫曲時,會把時間感視為整體創作的一部分,規定其他人演奏時要遵守他的節奏,聽見他的時間感。
行板、甚快板,早期的曲譜紀錄開頭就用了不同的形容詞,點明了後世演奏時該如何打拍子,但問題是,你說的快是什麼快?不可靠的主觀誤差,還是可能讓演奏時的節奏脫離了創作者心中的時間感,直到1817年節拍器(metronome)問世,節奏的難題終於得到一致的答案。
才怪。
這一集的Radiolab說了一個貝多芬的節奏故事,關於,如果有人不想遵守規定,就算你白紙黑字寫清楚了,他們照樣能違反。
故事是這樣子的,如果你去看貝多芬九大交響曲的樂譜節奏紀錄,你也會覺得他可能是一隻緊張兮兮的松鼠轉世,人類的 #基礎時間 大約是94到96 bpm (beats per minute),在這樣的節奏速度下我們覺得最舒適自在,根據節目中所提到的,這樣的基礎時間也可以叫做indifference point,按照1860年代奧地利生理學家Karl von Vierordt提出的一個觀察,如果我們遇上比這個基礎時間更快的節奏就會拖拍(drag),遇上更慢的節奏就會搶拍(rush)。
那麼貝多芬在樂譜上標的節奏有多快呢?第五號交響曲他標的是108 bpm,第三號交響曲他標的是180 bpm,對,180。那麼後世的音樂家跟指揮家在演奏的時候,該怎麼面對這樣離譜的速度感呢?他們決定不要面對。
所以大多數的音樂家遇上貝多芬的交響曲都會自動減速來演奏,我們聽習慣的九首交響曲版本,其實在時間感上,常常都脫離了貝多芬創作時希望帶給聽者的感受。
當所有音樂家決定一起不要相信貝多芬的節奏標記的時候,整個宇宙都會一起努力找出歪理來。
關於後世猜測貝多芬怎麼會把節奏標記得那麼快,Radiolab這一集節目為聽眾稍微整理了一下各種說法:
1️⃣ 貝多芬那一台節拍器是壞的。 🙄
2️⃣ 貝多芬的助理要拿原譜去印刷前,弄丟了樂譜,重填時又填錯節奏(九首都如此)。🙄🙄
3️⃣ 貝多芬在1814年完全失去聽力,所以影響了他在腦中想像節奏的準確度。😐
好像也不能說不可能,但Radiolab主持人Jad提出了第四種可能,他認為,因為貝多芬以業餘音樂家的身份在古典樂界生存,身材矮皮膚黑,他於是發展出不同於傳統流派的音樂直覺,以苦辣激動的節奏,來刻意挑戰溫柔高雅的古典音樂,所以他的快是故意的。
這個說法我覺得有趣多了,相當推薦大家聽聽這一集的Radiolab,而且這一集節目最後有個小彩蛋,主持人Jad Abumrad特地找來了Brooklyn Philharmonic的幾位樂手跟指揮,挑戰高速板的第五號交響曲,感覺小提琴都要燒起來了~
按個讚投資我
或把文章當禮物分享給朋友
別忘了設定搶先看,不要讓演算法阻止我們相遇
#語言選物 #podcast選物 #學英文 #podcast #古典樂 #貝多芬 #radiolab #節拍器
音樂搶拍英文 在 艾莉莎 文字行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Boys: Before the sunset, run!🏃🏻♀️🏃🏻♀️
再次造訪維多利亞島,從白天走到黃昏,拍了好多照片,突然間...看到超美的畫面,和好友一路衝去搶拍日落,路人也熱血地對我們大喊:「在日落之前,衝啊~」
-
維多利亞島的物資都得靠外來支援,物價也相對偏高,但這裡的人活得好自在快樂,草地上躺著許多曬著太陽的情侶,工作中的人,說著一口節奏感十足的英文,邊聽著音樂邊律動,很樂在其中的樣子。
-
生活有百百種,你想過成什麼樣子?
-
全球上網wifi機推薦-👍👍👍
https://bit.ly/2VS9DlL
#加拿大 #加拿大航空 #溫哥華 #victoriaisland #維多利亞島 #帶媽媽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