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抽獎)
明天女子補習班第16集!!
ㄧ轉眼女子們陪伴大家快4個月了~~大家都有乖乖收聽嗎???有收聽的喊 右!!😊😊😊
👑第16集邀請勇闖直播生態到成為電商女王的創業家—鍾欣怡
🌟如何從負債千萬到營收千萬🌟
ㄧ個從無憂無慮就讀音樂班的千金小姐遇到家中經濟潰堤,同時遭遇母親罹癌的雙重打擊,小女孩在現實的衝擊下一夜長大,撐起一個家庭,自己當起父親的角色。
嫁給製作人孫樂欣,生了小孩後開始了創業人生,靠著一支手機跟一支腳架,在網路上開始,從沒有人在直播的時代,開始自己埋頭苦幹,闖出自己的百萬點閱!!!
#任何年紀都能追夢,要到什麼位置就要做多少努力,
#沒有天生的贏家,一次再一次的嘗試!一次又一次的證明女人的潛力與價值!
明天5/4早上7:30在 ❤️女子補習班 就可以聽到這麼精彩的內容囉!!
還沒聽的~可以在apple podcast 、kk box 、Spotify 都可以搜尋 ❤️女子補習班
有在聽的女孩們,可以跟我分享妳最喜歡哪一集嗎??🙏
公開分享並留言告訴我最喜歡的ㄧ集, tag 2位最想邀請她ㄧ起聽女子補習班的2位朋友
(當然要訂閱女子補習班跟五星好評喔)
週三 5/6會抽出2位幸運兒 送你價值 $1490元的蘭芝 保濕6件旅行組
Fb 粉絲抽ㄧ位、ig粉絲抽ㄧ位
(記得follow我的ig喔!搜尋 vanessa_loveoo)
趕快告訴我你最喜歡哪一集喔❤️❤️
👉忠實聽眾抽獎抽起來🙌🙌🙌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的網紅蔡旺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蔡旺詮以打造幸福宜居進步的國際城都為主題所提出的質詢內容包括 一丶教育力Soft power (音樂人才搖藍丶台南音樂班多增加了大橋國中丶佳里國中) 二丶環保空氣品質pm2.5 監測點,成功爭取環保局的市民App及關心學生教室品質應增設清淨機或新風機 三丶交通之兵工廠轉運站周邊道路大塞車應儘速...
音樂班生態 在 李哲藝音樂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灣聲樂團音樂總監李哲藝讓 施振榮變古典樂咖
今日蘋果/財經
建立時間:2019/03/26 05:00
作者、攝影╱黎瑛蕊
元旦下午,天空下著冷冷細雨,台北大湖公園傳出一陣陣交響樂的悅耳旋律,這是台灣首創的新年音樂會,台上,微笑揮舞雙手指揮的是灣聲樂團音樂總監李哲藝;台下,坐著3千位民眾,身穿雨衣,神情專注,享受這場雨中的音樂饗宴。音樂會結束,製作人施振榮興奮的表示,音樂會明年還會辦,而且會更盛大。
李哲藝要讓古典音樂台灣化,台灣音樂古典化,在國際營造出影響力。
這是一場別開生面的「《臺灣的聲音》2019年新年音樂會」,曲目涵蓋台灣的傳統與流行音樂。除現場參與者,透過電視轉播和網路直播,共計有100萬人次參與這場第一次專屬台灣人的音樂會。
李哲藝事後表示,現在回想,當天陰雨綿綿,現場民眾的雨衣不斷滴著水,3個小時全程專注聆聽,「若不是下雨,呈現畫面不會那麼讓人感動。」依照民眾參與的熱情推斷,李哲藝相信,如果天氣晴朗的話,現場一定破萬。
談起新年音樂會的緣起,李哲藝特別提及宏碁創辦人施振榮。施振榮是灣聲樂團企業後援會會長,更是這場音樂會總製作人。李哲藝表示,在2018年某次後援會會議上,他提到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轉播權要幾百萬元台幣,經費規模之大,足以舉辦一場音樂會。施振榮聽聞靈機一動:「那為什麼不辦一場專屬我們自己的音樂會?」
施振榮(右2)是灣聲樂團企業後援會會長。
企業主管當後援
於是,自去年10月決定要辦一場《臺灣的聲音》新年音樂會開始,李哲藝大概每天都會接到施振榮10多通電話討論,「他是停不下來的!」施振榮還找來宏碁的專業行銷團隊來幫忙音樂會的國際露出,他從科技業企業家跨界變成古典音樂會製作人。
施振榮首次接觸到灣聲樂團時,聽到李哲藝等以室內樂演奏台灣歌曲,將台灣的音樂元素以古典音樂來表達,令他深受感動。因此在灣聲成立後,施振榮與太太葉紫華經常出席灣聲的音樂會,甚至參與名人系列演出。「以前做生意是跑三點半,現在退休了變跑七點半。」李哲藝轉述了施振榮對他說的話。
2017年,出身鹿港的施振榮希望用音樂翻轉鹿港印象,邀請李哲藝創作《鹿港映象》交響詩,讓桂花巷、九曲巷、十宜樓等古蹟入樂,以音樂形式重現鹿港百年風華,獲利相當好的評價。
經過《鹿港映象》與新年音樂會的合作經驗,施相當認同地方要從文化起步、行銷自己的理念,與李哲藝第3度合作,要替他「第二故鄉」桃園龍潭打造專屬的《龍潭映象》交響詩,目前已經進入國、客語歌詞徵稿階段。
灣聲的企業後援會成員除了施振榮外,還有已退休的明基前事業策略長雷輝,及將捷建設、花仙子、台新金控、台北旅店集團、瑞士百達、東元等企業高階主管,有他們在幕後當顧問團給建議,讓灣聲走出一條台灣音樂與樂團的新出路。
施振榮(上圖左2)是《臺灣的聲音》音樂會總製作人,當天吸引3千民眾,在雨中欣賞(下圖)。
為台灣音樂發聲
除立足台灣本土音樂,雷輝還給了許多從企業家角度經營樂團的建議,包括應從能夠獲利為出發點去檢視設計成本結構,不能只求不賠錢就好。李哲藝說,灣聲舉辦成立音樂會時是雷輝發動親朋好友參加,「雷輝給了第一桶金,灣聲才有資金往下走。」
李哲藝表示,灣聲樂團應該要在台灣走出不一樣的路,建立台灣文化特色的品牌形象,進而在國際營造出影響力。
李哲藝舉例,5年前,曾幫高雄做了一部《港都綺緣》,以二胡和大提琴作主奏的雙協奏曲,融合東西方元素,描述高雄百年變遷,感染力十足。正好韓國釜山交響樂團來台考察,聽了驚為天人,邀他創作一首具有韓國特色的作品。最後,他寫了由小提琴和韓國傳統樂器奚琴結合的《釜山幻想曲》協奏曲。
運用古典音樂平台,打破國界,加入台灣元素、融入民眾生活,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是2015年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在桃園機場的「快閃」演出。那年是國台交70周年,李哲藝為其製作濃濃台灣味的《快閃組曲》,在桃機快閃演出這首融合古典音樂與台灣民謠的樂曲,吸引許多遊客駐足觀賞,影片上傳網路後至今超過500萬人次點閱,成功運用台灣文化和世界接軌。
讓樂壇有感、刮目相看的,還有灣聲獨特的經營模式,把音樂會變成節目商品,像是名人系列饗宴。2018年起推出名人系列,邀來企業家施振榮、藝人澎恰恰、郎祖筠、前台中市長胡志強……等,暢談他們與音樂的故事情緣,將談話性節目和音樂結合,拉近音樂和民眾的距離,在音樂領域找到另一種客層,替音樂找到不同的可能性。
《臺灣的聲音》透過電視轉播和網路直播,共計有100萬人次參與。
幫下一代增機會
李哲藝說,胡志強在名人系列中提到,13年前的車禍讓太太邵曉鈴受重傷;昏迷不醒的邵曉鈴,唯有聽到陶的《今天妳要嫁給我》旋律時會有反應;另外,施振榮年輕時和葉紫華約會跳舞,當時播放的音樂是綠島小夜曲,因而成為他們倆的情歌。「人生中很多故事其實都和音樂有關連。」李哲藝說。
一般台灣的交響樂團,只演奏貝多芬、莫札特……等西洋古典音樂,台灣音樂多半只會在安可曲出現。根據李哲藝估計,台灣所有的公立樂團每年從政府獲得的經費高達7、8億元,但是一整年的音樂演奏,台灣音樂大概只佔5%。「國家為什麼要花這麼多的經費去做國外的古典音樂?說不過去嘛!」
李哲藝認為,這些國外古典音樂的文化底蘊和台灣沒有關係,「在台灣要發展古典音樂,只有讓古典音樂台灣化,台灣音樂古典化,這是灣聲的核心價值。藉由古典音樂的國際語言,讓大家更認識台灣的優秀的音樂作品及文化。」
李哲藝更進一步提到,台灣職業樂團的位子只有400多個,每年只會釋放出10多個空缺,但音樂系畢業生約有1000多人,僧多粥少,「根本沒有位置!」灣聲樂團創新古典音樂和台灣文化共存的方式,替台灣學習古典音樂的下一代創造發展出口。
李哲藝(左起)小時候與父親弟弟同台表演。
待灣聲做出成績後,李哲藝期待後續還會出現第2個、第3個……更多的灣聲,現在已有很多樂團改變演出型態,會愈來愈多需要創作的機會,台灣古典音樂生態才會豐富。
人稱「音樂鬼才」、「金曲獎常勝軍」的李哲藝,其實並非出身正統「音樂班」體系。在大學二年級以前,從沒想過自己這輩子會以音樂為職業。
李哲藝高中畢業考上文化大學物理系,雖對力學有興趣,但對物理數學、微積分興趣缺缺,瀕臨「三二」退學邊緣,剛好這時音樂系招收轉系生,李哲藝索性申請轉系。如果不是當年的轉系考,台灣古典音樂領域大概就不會有這號響噹噹的人物。
「基本上,我除了很會彈豎琴,其他像和弦、樂理等,都不會,只能硬著頭皮上課。」儘管當時不算科班出身,但李哲藝對音樂的熱愛和接觸並未間斷,高中時參加軍樂社、吉他社,大學則加入熱音社、合唱團,這些經驗對李哲藝後來在作曲、編曲等跨領域創作的幫助很大。「我是有實戰經驗的,學術可以後補,懂理論的好處在於幫助思考系統化,能舉一反三,有利於音樂創作做變化。」
李哲藝念物理系,父親並不反對,因為父親知道走音樂這條路是辛苦的,若是沒有意願,怎麼勉強都是徒勞無功。後來他轉到音樂系,父親很是欣慰。另外,弟弟李哲音退伍後在外工作7年,最後也走回音樂路,開始從事豎琴演奏事業。「繞了這麼大圈,終究還是轉回來了,總算沒有白白培養兩兄弟!」李哲藝笑著替爸爸下註解。
灣聲台灣行腳系列,踏進市街,更貼近民眾。
受父親影響學琴
李哲藝大學畢業、退伍後,第1份工作是教豎琴,也曾在台北美僑俱樂部西餐廳演奏豎琴。那時在西餐廳認識了一位60多歲名為喬治的美國人,在西餐廳演奏鋼琴30多年。
某天,李哲藝看到餐廳的公告上寫著喬治逝世的消息,相當錯愕。他看著喬治的照片發呆,心想:這麼棒的鋼琴家,人走的那天,就只是一張公告,「人生在世,似乎該做些什麼、留下什麼。」
李哲藝開始思考自己該做不一樣的事,因為願意嘗試新事物,就此打開了以前從沒有想過的路,帶他從以往的編曲走向跨域創作。
說起李哲藝音樂之路,不能不提到他的父親李武男。農家子弟的李武男只有小學畢業,有天看到小提琴廣告很好奇,跑到樂器行去詢問,燃起學琴的念頭。但一把琴要價600元,對當時每月工資才250元來說,儼然是天價,只好作罷。
但李武男仍不嫌累地天天往樂器行跑,為的就是看那把小提琴。後來他和老闆商量,四處打工、割稻存錢,老闆被李武男感動,把小提琴給了李武男,錢日後慢慢還。
有了小提琴,李武男開始拜師學琴,後來在高雄成立弦樂團,並四處教學、演奏,成為南台灣早期僅有的6位小提琴老師之一。李武男從早到晚不停教學,5歲的李哲藝天真好奇,吵著也要爸爸教,李武男只得趁空檔教李哲藝,沒想到,李哲藝展現音樂天份,小提琴愈拉愈好。
李武男一次去日本認識並愛上豎琴,開始改學豎琴,而且現學現賣,回家後教李哲藝。李哲藝就這樣學了3年,程度已經比父親還好,才找專門老師授課,12歲的李哲藝每星期隻身坐飛機到台北上課,練就一身好琴藝。
後來,後來李武男開始生產豎琴,成立「藝音豎琴」工廠,研發過程都把積蓄花光,不到2年就開始負債,第5年才量產。李武男創辦台灣第一家豎琴工廠,成為台灣第一位會彈、會教、會編曲,還會製作的豎琴家。
「對我而言,爸爸給的是身教,他是充滿熱情,富有想像力的人,也是很愛做夢的人。他不單只是做夢,還真的把夢『做』出來。」李哲藝從小看爸爸努力地實現自己的夢想,現在輪到自己了。他希望將台灣古典音樂打造成國際品牌,這個夢想正一步步實現中。
李哲藝 小檔案
★現職:灣聲樂團創辦人、音樂總監兼指揮
★出生:1970年(49歲)
★學歷:高雄中學、文大音樂系西樂組、輔大指揮研究所肄業
★經歷:
◎豎琴演奏家、作曲家、唱片製作人、樂團指揮
◎累積演出2000場次以上
★家庭:已婚,育有2女
★成就:
◎1999年美國國際爵士豎琴大賽第3名,為本比賽舉辦21年首位亞洲獲獎者
◎22次入圍傳藝金曲獎,獲得第23屆最佳作曲人、第27屆最佳創作獎
◎2次獲「中國十大發燒唱片」最佳古典音樂演奏專輯
◎入圍2010年「華語金曲獎」最佳古典音樂演奏專輯
◎編曲作品約5000首,作曲作品約2000首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部分照片:李哲藝提供
https://tw.appledaily.com/finance/daily/20190326/38291338/
音樂班生態 在 林奕翔-Shiang-木管樂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喜歡音樂,想唸音樂系嗎?
其實這是兩回事
聽聽爵士大師魏廣皓老師的文章再做決定吧!
這兩週正好是單獨招生、研究所入學考的期間,無論是在出題、術科面試、放榜之後都讓我自己再次思考這些問題,上週我遇到一位已經考上音樂系的學生家長,問我到底要不要讓孩子念音樂系?猶豫去哪一所音樂系?所以我趕在愚人節當天寫下這篇文,以便對我自己的觀點未來有機會可以脫身。
關於【究竟我該不該去念音樂系?】
1. 這裡做的事不是在「才藝表演」。
也許你是上過幾堂音樂教室課程的孩子,會彈彈琴、打打鼓或是唱唱歌,爸媽或是同學都認為你是樂器高手,可惜因為不太用功,所以來試試考音樂系。但事實是,不是只有你,所有的專業音樂工作者都曾經是這樣的孩子,這是在做一件「專門」的事,對我來說,表演藝術的失誤跟外科手術劃錯刀沒什麼兩樣,在真實的時間流動下都將無法彌補,所有的精準與失誤都將會被極大化。
2. 確定「自己」與「家人」都不期待畢業後,在學校當音樂老師是唯一的未來。
「可以去當音樂老師呀!」是當下我認為最錯誤至極的觀念。台灣一年生產幾百個音樂系的畢業生,去查查每年有多少國高中小音樂老師有開缺,有那麼多專任音樂老師可以當嗎?「那去音樂教室教吧!」好,在音樂教室也許要「累積」到20個學生,每一週都期待他們來上課不請假不掉學生,或許才等於一個上班族的薪水,但請注意,如果不在音樂系畢業前就開始「累積」,那可是要從零開始。
我要說的是,我也是老師,當音樂老師真的很好,但這也許只是學音樂可以做的事中,一百個選項中的一項而已,路都還沒開始走,不要就先把自己給狹隘了。
3. 你真的確定要把自己的全部都給音樂。
音樂系真的不好混。原因很簡單,每學期有一個東西叫做「術科考」,一次過不了就會延畢,這是最殘酷卻又不得不的事情,所以你需要知道在學校階段裡,你需要犧牲很多打屁玩樂的時間在琴房裡孤獨的面對自己,因為你的術科考評審會在一分鐘之內聽出來你到底有沒有練琴。
聽起來很變態,但就這麼一回事,只有一個原因可以支持你下去,因為你真的「專業的」愛音樂,並且願意以音樂為你一生的信仰。有一次期末術科考,我們組裡的評審老師請學生講出五張你最近在聽的專輯名稱,學生愣了急忙著解釋他多喜愛爵士樂,只是沒有把名字記住,當時老師在考場上對學生說了一句話,我覺得畢生受用至極,他說:「我們都很愛音樂,但是我們聽音樂的時候跟你阿罵聽音樂的時候不一樣!」,我在這裡聲明「阿罵」只是代名詞,沒有貶低或是尊崇的意思在。
在學校有老師為了教育目的跟你比喻,以後在樂團會直接叫你出去。
4. 確定你不是公主或是王子,也沒有病。
在舞台上都要穿的很美麗的表演,那是對自己、觀眾與藝術的禮貌,不是誤導你要學公主生病。
絕大多數的表演藝術都需要與人合作,而「為別人」又比「為自己」多,一場表演,從策劃到撤場,處處是地雷,踩到則粉身碎骨,安然的站在舞台上表演,也許只是整體事件的五分之一,還有大多數的事情不是發生在你的樂器上,而這都需要有一定的應對與組織能力,絕對不是只有上台拍拍手,下台握握手的事情而已。
關於 【我即將要/正在音樂系裡念書..】
1. 學習多樣性的音樂/藝術種類。
剛上了大學,在遠離父母,修課自由的氣氛下,很容易失神,一回神已經大四下要開畢業音樂會了,那當然錯失了很多好的學習機會,簡單來講,現在的表演藝術已經沒有「單一」的形態了,也就是說,如果你只想管好你的主修樂器,其他都一概不管,除非能出神入化進入國際級的領域,要不應該活不成。
很多同學會用「以主修樂器為重」來當作口號,不修或是隨便修其他非相關課程,但往往通常這樣的同學主修也不會太好,打個比方,一個以音樂為主表演藝術一定會牽拖到「舞台」、「燈光」、「音響」,在喇遠一點還有「藝術行政」、「錄音」甚至「樂器維修」等等,而就當代音樂本身來說,還可能牽扯到古典、爵士、流行的元素都同時「混搭」的出現在同個台上,你豈能忽視在同一個大專業下的分項?
2. 把握每次與「業界」接觸的機會。
現在少子化的嚴重,每個學校都想盡辦法「爭取」學生,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指標便是與「業界」的合作緊密度,但我得先來定義一下我認為音樂界的「業界」:「所謂的業界,就是可以用音樂賺到錢的世界。」這可能不像是一個有著崇高音樂理想的大學老師會講的話,但我想,這是目前學生或家長心理對未來最真實的擔憂。
簡單講個道理,學生越來越少的結果,就是大學老師員額相對遞減,看看這十年內還有辦法到大學去專/兼任的老師,絕大部分是專業菁英中的菁英,我想這絕對不只是發生在音樂系,可能所有的系所都如此,除了許多老師是從業界跳到/跨到學界之外,學校也有很多與業界連結的大師班、職涯實習等課程,這都是與「藝術戰場上的戰士們」好好學習,或是說「打好關係」的機會,所謂的「打好關係」是用能力與態度來受到老師的肯定,既然都說他們是「戰士」了,很快你就有機會到他的戰場上打仗。
別高興太早,反過來說,如果你差到爆,戰士們會一槍先把你掛了。
3. 盡可能看到當今或未來的音樂產業生態。
我在美國唸書的時候修一門課叫「music business」,我的老師(也是我的主修老師)要我永遠都要想什麼會是「the next wave」,這堂課我至今還受用,那讓我習慣了思考。我看到成功的藝術家大多是習慣思考的,所以不要再把一個笨拙的音樂系學生美化成為「學音樂的孩子都太單純了!」,要懂得習慣思考!
要能看到未來,我猜應該要先懂得過去與現在,這些在琴房裡找不到答案,你需要結交朋友並與人互動,文字、訪問、觀察甚至Google都會讓你知道不少,我連續幾年到中部的一所高中為所有的音樂班學生演講,雖然主題是爵士樂,但我的第一個問題總是問每一個學生(我會花一堂課時間聽他們一個一個人講):「你能想想你十年後(26-28歲)你想要的生活是什麼嗎?具體的講出來,沒有任何限制!」,我得到些制式的與有趣的答案,例如:「我想要變成職業樂團的演奏家!」、「我要開一家爵士酒吧!」、「我想要經營我自己的樂團!」、「我想要當錄音師!」、「呃...我想要當貴婦..」,最後我總結說:「太好了!這位貴婦你可要記得,十年之後請妳先生把他的年度企業贊助,都支持妳前面幾個同學,如果還有多的話,妳可要記得我有教過你呀!」
重點是,懂得開始思考樂譜之外的事。
【寫在最後】
很多家長覺得學音樂或是藝術,在現在的整體環境裡投資報酬率很低,未來不確定感也很重,而猶豫要不要讓孩子進入音樂的科系裡就讀,但,現在這個時代可以被確定的就是不確定,任何產業都一樣,但我也必須說,表演藝術跟大部分工作的求職方式不同,是無法用一張履歷表找到工作的。
另外,也許學生、老師甚至學校以往都沒有「深入」的了解過,學音樂可以延伸出的事情還有哪些,以台灣來說,多數學生與學校都還是以培養未來古典音樂演奏家為教學目標,但可以期待的是,這幾年有越來越多學校開始努力古典音樂以外的專業教學,這是我們台灣音樂教育環境進步的過程,不需要刻意跟國外比較,因為我們的時間軸正在這裏,要多給這些為環境努力的學校與老師們高度肯定,面臨全球的少子化,我倒認為未來藝術教育或是藝術專業的被需求度,反而會越來越高,就看是用什麼合宜時代的形式了。
任何一種音樂風格、音樂生產的環節都是一門不可取代的專業,那麼,機會還不夠多嗎?
魏廣晧 2018.4.1
音樂班生態 在 蔡旺詮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蔡旺詮以打造幸福宜居進步的國際城都為主題所提出的質詢內容包括
一丶教育力Soft power (音樂人才搖藍丶台南音樂班多增加了大橋國中丶佳里國中)
二丶環保空氣品質pm2.5 監測點,成功爭取環保局的市民App及關心學生教室品質應增設清淨機或新風機
三丶交通之兵工廠轉運站周邊道路大塞車應儘速開闢忠義路三段
四、水利之東區永康仁德三爺公溪水域治理
五丶光電綠能之和農業及生態如何雙贏?爭取鼓勵市區熱島之太陽光電民宅設置
六丶打造台南成為年青人宜(移)居城市首選之就業市場丶社會青年公宅丶增設公托丶非營利幼兒園(降低抽韱率)
@七丶人權保障之社會局的藉監視器監控小孩丶教師丶褓母來防止受虐事件之違憲論
八丶文化力Soft power之城市音樂節丶城市音樂廳丶台南建城400年
九丶亞太營運中心在台南之香港事件後,主動吸引國際金融人才進來丶超前優惠條件投資丶爭取安平港脫離高雄和南市港市合一等
音樂班生態 在 蔡旺詮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台南市議員蔡旺詮在市議會總質詢中就「一例一休爭議」、薩克斯風人才銜接,房屋稅課徵無法源的正當性、沙崙農場保育鳥類棲息區保護與影城開發並存,後甲地區舊城街與新都心的銜接等議題,要求市府相關單位重視協助解決。
蔡旺詮表示,中央推動一例一休政策立意良善,可是造成民間中小企業負擔,紛紛反映吃不消;一例一休政策強制性實施,勞資雙方都不滿意,呼籲中央應該及時檢討修正,否則拖到最後「3輸局面」。
蔡旺詮並以行政院主計處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表指出,民國97年馬政府的油電雙漲政策,CPI下跌至接近通貨緊縮階段,可能導致百業蕭條,因此祭出消費券刺激消費市場。觀察一例一休上路,CPI有朝通貨緊縮接近,呼籲政府要注意帶動消費市場,不能讓百業蕭條,溫和的通膨,CPI在2-3%。
市長賴清德答詢表示,不論是民進黨版、時代力量或國民黨版,大家都是為基層勞工好,希望充份照顧勞工權益,只是開處的藥方不同,後2者主張1週休2天「下重藥」,民進黨執政推的1週休1天,1天可加班且提高加班費,下的藥較輕,民間已難「堪得起」,更何況若是下重藥,更是「堪不起」!
目前面臨的問題,尚待政府彙整朝野意見與社會共識,朝更好的方式實施。
蔡旺詮以南市為例表示,對照一例一休實施前後的同期比較,104年11月15日至105年3月15日,生產製造業、服務業、科技業、金融保險共新增家數918家、歇業家數298家, 105年11月15 日至106年3月15日,新增家數1045家、歇業家數544家,雖然有增有減,但在一例一休政策後,歇業家數明顯增加,讓人憂心是不是人事成本負荷高,加上經濟景氣差,「生意歹做,只好收起來」!
此外,蔡旺詮表示,沙崙農場發現保育鳥類環頸雉等26種鳥類棲息,附近將開發影城,他希望影城開發能避開鳥類棲息區,讓開發與生態並存,成為城市的特色。
賴市長答詢表示,未來影城開發會做環評,希望鳥類生態棲息區與開發能相容並蓄,這地方夠大,我們有智慧能兼顧並行。
蔡旺詮也為台南下一代薩克斯風請命,希望台南女中音樂班能招收薩克風斯學生,否則台南國中薩克風風學生要升高中只能赴外縣市報考就學,人才外流。
教育局長陳修平表示,此問題,未來教育部招開藝才招生檢討會時,我們會試著溝通爭取台南女中音樂班未來增招收薩克斯風學生。
後甲地區舊城街與新都心的銜接,蔡旺詮指出裕農路621巷事後假主要道路,過去能走精忠三村左接中華東路,如今卻因開發未來變成T字路,影響周遭生活機能與新都心的連接,他要求都發局想辦法解決。
都發局長莊德樑表示,已有解決腹案,會提東區細部通盤計畫檢討來修正。
蔡旺詮強調,民國83年12月大法官釋字第369號房屋稅法與土地法第147條與第187條內容有衝突,所以房屋稅課徵目前無法源的正當性,他認為行政院應主動提房屋稅條例修正案,訂出全國統一稅率標準,避免各縣市稅率不一,引發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