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男飛行日誌》在九月時從Netflix中被下架了。
這部在2009上映的片,以其劇情、角色、導演與剪輯手法的出色,得到了很多獎項的提名,雖然最終沒有囊括甚至橫掃獎座,但各方給予的好評其實沒有減損它的厚度。
而這部電影在電視台上播過很多次,我卻沒有去看,因為片商的片名實在取的很雷,看起來這部片只是主角耍帥的內容.......好吧,主角確實很帥。
這部片原來的名稱叫做"Up in the Air",中國直譯為《在雲端》,算是貼切;香港則翻譯《寡佬飛行日記》,"寡佬"指得是喪妻的鰥夫,孤獨的老人,後來引申為單身不娶的男人,所以這樣取名是很貼切的。
但台灣片商卻膚淺的緊,見到主角喬治克隆尼是帥哥,又在天上飛來飛去,所以很直觀的叫做《型男飛行日誌》;你說他錯嗎? 好像也沒錯,主角是型男也在空中飛來飛去,但在這種片名裡面我們無法藉以引起對這部片的興趣(除非只要是型男就可以的....)
相反的,原名《Shallow Hal》(庸俗或膚淺的霍爾)的那部電影我們翻譯為《情人眼裡出西施》還相對貼切一點。(中國直譯《庸人哈爾》、香港直譯《豬兜有情人》)
總之,我當時乍看《型男飛行日誌》這個名稱,還以為是在講一個帥哥(機長)飛來飛去找豔遇之類的電影........(但這部片有內涵多了)
之所以我能發現他的內涵,還是基於某些社團人推薦的,看了那個推薦跟幾張裡面的劇照對白,我抱著嘗試的態度,在下架前點開看了。
--------------
當下只覺得這部片確實很有內涵(女主角薇拉·法蜜嘉在片中背面全裸又大露測乳的那一幕更是美的驚心動魄,有線電視台絕對會剪掉的那種......),但在事後細細回想,這部片中"暗合"著很多哲理。
我為何說是"暗合",而非"暗藏"呢?
因為很多時候,編劇的人只是想呈現自己很有創意的想法,卻不知在無意之間將很多哲理一起融入劇情中,然後被不同思想背景的人看到後,基於各花入各眼的情況下,演者無意、觀者有心的發出了這些體會感想。
(例如,一部西方宗教片其中的一些道理,會讓東方宗教的思想者覺得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領會。)
有些時候,是編劇會刻意的將某些巧思放在電影裡面,用彩蛋的方式來致敬、伏筆,或是單純的揭示未來續集可能的走向。
(例如,皮克斯工作坊、迪士尼影業中的數字、角色或色彩的隱喻;漫威系列中以往必定出場.....但以後不會再有的老人家--史丹李;或是漫威的彩蛋系列。)
但更多的時候,是編者作者根本就沒有那些想法,只想呈現自己的劇本,但是粉絲就腦補起來了,將一堆根本不在作者創作設想之中的元素,硬是加在裡面,然後可能還會大讚編劇或導演天縱英明,把這麼多堪稱典範的元素不著痕跡的加在裡面,還好自己心細眼尖、博學多聞,才能把這其中的隱藏伏筆一一看懂挑出.......
例如,很多人把周星馳的《功夫》捧上了天,說裡面蘊含了多少上乘的攝影技巧、多少心理學學說、多少編劇電影學說、多少"後現代主義"、"存在主義"云云........不可否認,周星馳是個電影天才,喜劇表現的能力不在話下,也有過很多驚人的經典作品。
但我甚至不確定他本人對"存在主義"、"後現代主義"這類的哲學議題所知多少??又是否能熟捻到可以把這些理論完整的融入一個特效功夫喜劇電影之中??
我總以為,要評論一個人,不是只看個案(一個電影一個作品),而是要看通案(一直以來的作品水準)。
就比如說,看到一個人用小石頭打到40公尺以外的東西,我們會覺得他準;但是真的準,還是矇的,那就再遞給他十個小石頭,如果10能中8,那我就會相信他是真準。
又譬如說,近年來導演 克里斯多福 · 諾蘭,當年的《記憶拼圖》(2000)是很好的作品,但他是不是一個好導演,就要從他之後的作品來看了。
之後從《針鋒相對》(2002)、《蝙蝠俠:開戰時刻》(2005)、《頂尖對決》(2006)、《黑暗騎士》(2008)、《全面啟動》(2010)、《黑暗騎士:黎明昇起》(2012)、《星際效應》(2014)、《敦克爾克大行動》(2017),一直到最近的《TENET天能》(2020),都無一不是精彩作品,所知所聞太少、專注力不購的人,甚至連看都看不懂........
#那我們就可以說他是一個很優秀的說故事人了。
而以這種角度回來看周星馳。毫無疑問,從1990年開始,他的作品拉開了一個時代的序幕,一直到1995年間這些作品在電視、電影、票房跟文化影響力上都有巨大影響,這段時間的他毫無疑問是個偉大的喜劇演員。但我個人覺得從96年的《鹿鼎大帝》、《食神》開始,他演繹故事的方式開始定型,其他轉變卻讓人有"不如從前"的感覺,而那恰好卻是他跳脫演員身分後的一個轉折。
他的第一個編導作品是《凌凌漆大戰金鎗客》,這也是一個很有趣的作品,也取得很大的成功;但96年的《鹿鼎大帝》、《食神》也都是他編導的作品,他的風格開始從這裡改變。
之後的《喜劇之王》風格就很不同了;但幾年後他贏來了一個大成功《少林足球》,後來的《功夫》更是把他推上了巔峰,界線畫到這裡,我會覺得他也是成功的導演。
但後面的作品就開始毀譽參半,然後開始毀多於譽了.......到後來,很多支持他的,已經"只是"影迷(看的是一個信仰);出來的作品也早已經不像過去演員時代那樣搞笑與劇情並重、表演跟詮釋都佳的--能夠輾壓同時期作品了。
所以把他後期的作品一連串看起來,我不認為部分人對《功夫》一片的極佳讚譽,就是他一貫的編導實力;若是有人說《少林足球》、《功夫》是"偶有佳作"中的那個佳作,我還真無法反駁他。
從這裡回頭看,你說他是否真的如某些影片中說他能將各種攝影技巧、哲學主義理論融入作品中云云的話,我真的會覺得那只是影迷自我投入、對號入座的解讀。
或許,那些被認為是他刻意為之的高明手法,只是對號入座的結果;不然後面的作品怎麼又沒有這麼高明跟富有哲理了?
--------------
而之所以會讓我有這種發想的原因,其實只是一路看下來的體會跟反向思考,但直到有一天,讓我看見了一則新聞,才讓我這個想法落了實槌。
還記得2019年由瓦昆·菲尼克斯主演的那個神作---《小丑》嗎?
對我來說,那確實是不可多得的上乘佳作,但只要是神作就會有人追捧,有人追捧就會有人吹捧;當少部分的人一看又看再看下,憑著火眼金睛來說出裡面有多少隱藏巧思、導演演員致敬,又挖掘出多少隱藏彩蛋時,導演陶迪 菲利浦斯卻在公開的訪問中直言 : 「我不做彩蛋的,任何人在我電影中指出的彩蛋都是個錯誤。」
這巴掌,其實抽的超響。
也說明了,我的某些想法可能真的發生,只是各種美麗的誤會粉飾了影迷、陰謀論者、抱大腿者與導演、演員、編劇之間那些沒有明說的界線。
------------------
這讓我想起我高中畢業打工的一個趣事。
某一天,我跟同事伊果(eagle)在聊天時聽他說了一個故事。
伊果說他有一天跟吉米(Jimmy)在廚房倚牆聊天時,忽然覺得眼角一動,兩人都瞥見有一隻大隻的德國蟑螂在兩人之間的牆壁上爬動,就在兩人大驚正要閃避之際,忽然一隻手拍了上來,蟑螂登時爆漿慘死。
兩人一看,出手的人正是傑瑞(Jerry)。
只見傑瑞徒手趴死蟑螂後依然面不改色,卻也是不發一語的走到一旁的水槽洗手,伊果跟吉米兩人目睹此事,又看到傑瑞的雲淡風輕,便相當欽佩的走向水槽。
伊果開口(用台語)說 : 「喔~乾!! 你魄力這麼好啊! 這麼大隻蟑螂,你直接一巴掌打死! 實在有夠猛的!!!」
哪想到傑瑞一邊拿擦手紙抹乾手上的水珠,依舊面無表情的回答 : 「沒有啦! 我剛剛是想說用手拍在蟑螂旁邊的牆上,好嚇一嚇那隻蟑螂;結果手舉起來,蟑螂就嚇到了,但是逃跑的方向剛好是自己拍下去的地方....................」
我真心認為,很多神作被吹捧的那麼厲害,大抵上就像這種誤會一樣的美麗。
.
.
.
#其實我是要講本貼文第一句的那部電影
#哪裡知道講到後來就歪樓了
#你們應該習慣了啦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如何將內文跟連結一起分享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522891261267386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kMEenw
同時也有2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語風薯薯,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闇影賽事】∷其餘賽事播放清單➭http://bit.ly/2FgIGAZ ✶Any copyright issues please inform 🍟【萬事問薯薯】動畫頻道➭ http://bit.ly/30ekTi9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
「頂尖對決 劇情」的推薦目錄:
- 關於頂尖對決 劇情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頂尖對決 劇情 在 彭紹宇 Peng ShaoYu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頂尖對決 劇情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頂尖對決 劇情 在 語風薯薯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頂尖對決 劇情 在 語風薯薯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頂尖對決 劇情 在 羅比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頂尖對決 劇情 在 頂尖對決幾個點還有結局正確解釋有劇情在內-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頂尖對決 劇情 在 頂尖對決深度解析|諾蘭親自揭開他拍片的手法|The Prestige 的評價
- 關於頂尖對決 劇情 在 香功堂主- MOD重溫《頂尖對決》。 的評價
- 關於頂尖對決 劇情 在 雷《頂尖對決》影評- 電影板 的評價
- 關於頂尖對決 劇情 在 [心得] 頂尖對決(大雷) 的評價
- 關於頂尖對決 劇情 在 Re: [負雷] 頂尖對決- 劇情實在太跳tone-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頂尖對決 劇情 在 [新聞]再看一次克里斯多夫諾蘭《頂尖對決》你將會- movie 的評價
頂尖對決 劇情 在 彭紹宇 Peng ShaoYu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謝謝野人文化寄給我這本《#諾蘭變奏曲》,花了一週時間閱讀,同時搭配著諾蘭的電影相互對照,在影評人Tom Shone的訪談梳理中,他談及導演的成長經歷、創作啟蒙、豐富的文本參考,包含文學、繪畫與電影,以及種種與觀眾、與團隊、與自己的相互溝通。
時間,是諾蘭電影一直讓我相當著迷的重要存在,也是諾蘭總能巧妙運用的概念,在時間的玄虛中玩弄華麗戲法,但本質上背後支撐的從來都是再簡單不過的人性。「用極簡主義模式創作的極限主義」,書中這樣形容《#星際效應》(Interstellar, 2014)給予我們一個清晰的理解。事實上,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極簡和極限的交融。
當我們想起諾蘭,浮現的可能都是近幾年的大作,於是便輕易和「大規模」、「大製作」劃上等號,但若我們回看最早期格局較小的《#跟蹤》(Following, 1998)或《#記憶拼圖》(Memento, 2000),一直到《#針鋒相對》(Insomnia, 2002)才第一次和艾爾・帕西諾(Al Pacino)、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等一眾好萊塢大明星合作,縱使早期創作規模比不上成名後的大成本製作,作品裡清晰可見的生猛和純粹,絲毫不會輸給後面所謂的「鉅作」。
諾蘭說,《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是「第一部展現電影可以成為任何樣貌的片子」,相同地,他的電影其實同樣遊走於藝術和商業類型的模糊邊界,其中格局大小的轉換也每每拓寬戲院體驗。
例如《#黑暗騎士》三部曲(The Dark Knight Trilogy, 2005-2012)仍是我至今認為最棒的超級英雄電影,《#敦克爾克大行動》(Dunkirk, 2017)的簡約則跳脫我們一如既往對戰爭片的期望,《星際效應》是前衛科幻與極致古典的集大成,而《#全面啟動》(Inception, 2010)和《#天能》(Tenet, 2020)劇本線的複雜精細,一再又一再挑戰觀眾對電影的理解。
對我來說,此書令人想反覆咀嚼的特點在於,它讓我們看見作品從何而來,創作者又怎麼樣與之抗衡,與之對話,與之共存。
作者多次談到諾蘭的雙重國籍,衍生出他對「家」的複合認同——在英國傳統公學校如軍旅般的嚴格生活,給予他重重限制,卻也轉變成養分;在倫敦大學學院(UCL)與背景紛雜的同儕互動中豐富生活體驗,在社團裡學習硬知識,或是在這座本身就是大型博物館、美術館和圖書館的倫敦城裡,與歷史、繪畫和文學相互碰撞,進而在作品中展現許多維多利亞時代的蹤跡。
相對地,在海洋另一端的美國,任何事物都是如此巨大,大到當他再度回到狹仄的英倫時,都感覺自己又長大了。穿梭於英美異文化之間的成長歷程,那些不適與衝撞,都變成日後電影中的靈感,有的是一幕致敬場景,有的是對白,有的則是核心命題。
身為優秀的編劇,劇本寫作的「複雜性」可能更常被觀眾注意到,如《全面啟動》多度空間的時間軸該怎麼理清頭緒,如《天能》裡的「熵」應當具備足夠的物理知識基礎。然而,這本書告訴我們,從不只是那些表面上的費解令人苦惱,而是又回到最純粹的人性面——要如何在《敦克爾克大行動》讓觀眾感受到窒息感?如何在《全面啟動》中讓觀眾在乎夢境?如何讓《星際效應》裡的時間牽動家庭羈絆,成為一種「距離」?
這或許也解釋了我每每在看完諾蘭電影後,讓我久思的不是那些非線性劇情線,而是故事裡的元素,例如《敦克爾克大行動》最後出現的報紙、《星際效應》中關鍵性的手錶、《#頂尖對決》(The Prestige, 2006)裡觀眾看見魔術「被變回來」的表情,或《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 2008)宛如預言般的哥譚市社會,往往都使得諾蘭電影不只是冰冷和理性。
儘管如此,許多人仍嘗試在他的電影中解謎,人們對於「真相」的癡狂已經到了歎為觀止的程度,對於「曖昧」的容忍程度愈發降低,所以我們看見無限版本的《全面啟動》和《天能》解析,人們卻仍不滿足於此而一再辯論,或是台灣發行商將《記憶拼圖》剪成「按照時間排列的正常版」的荒唐故事云云。
電影中幻想和真實之間的交錯,往往才是最迷人的,正如《頂尖對決》早就告訴我們——「現在你正在尋找戲法的秘密,但你是找不到的,因為你其實並不想知道,你想要被騙。」魔術和電影是一樣的,我們信仰眼見為憑,不願被騙,但也享受被騙的過程,其實容忍劇情的未解,有時反而會帶來更深層的理解。
記得諾蘭多年前的一次訪談讓我記憶至今,他談及自己對大銀幕的著迷,他說自己小時候會跟著家人去倫敦萊斯特廣場劇院(Leicester Square Theatre)看經典電影,也談到他對「真實」的偏好,例如《星際效應》從沒有使用任何綠幕特效,一切都是實景搭設,也呼應了本書中對「看電影」的精準形容——「不用頭盔的虛擬實境」。儘管諾蘭早已從獨立電影界躋身好萊塢名導,他所保有的古典依舊存在,並深深影響著他的作品。
▍後記
雖然我此刻不在台灣,沒辦法親自感受這本書的重量和紙張質地,但我走訪書中提到諾蘭在倫敦生活過的蹤跡,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一站我到了倫敦西區的布盧姆斯伯里劇院(Bloomsbury Theatre),這座劇院的地下室就是當年倫敦大學學院電影社的辦公室,而諾蘭則是彼時電影社的社長。數十年後的平日下午,街上幾乎無人,我推開大門,裡頭坐著兩位工作人員,可惜疫情關係,戲院的門仍舊緊鎖著。
他問了我「你想去戲院嗎?」
我點頭回應。
他先是皺起眉頭說「現在還沒開放。」……接著臉上露出一抹微笑「不過很快就會重開,我也很想念電影院,到時見!」同時雙手做出祈求好運(fingers crossed)的動作。
諾蘭電影中的「變奏」(variation),在於類型,在於劇本,在於時間,但變化萬千背後所本的樂章,仍然是對電影的熱愛,對戲院觀影的信仰,而《諾蘭變奏曲》這本書細緻托出這層面容——在走上得獎臺之前,在成為導演和編劇之前,在被大家認識之前,那位和無數人一同坐在戲院裡視野被打開的觀眾——他的電影世界。
▍全文:
諾蘭電影的前衛與古典——讀《諾蘭變奏曲》
https://reurl.cc/XeKEpD
#TheNolanVariations #ChristopherNolan
頂尖對決 劇情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過去兩週都在閱讀 #野人文化 出版的《諾蘭變奏曲:當代國際名導Christopher Nolan電影全書》,#有種每天都在跟諾蘭導演約會的幸福感(想太多!!)。越讀越覺得諾蘭導演是個思緒清晰、涉獵廣泛、謙虛好學,而且,具有職人精神,對於自己的作品有著高度要求的創作者。
.
《諾蘭變奏曲》的「亮點」,一是從諾蘭導演的視角去重新認識(或拆解)他的作品、二是從訪談者(影評人 Tom Shone)的視角,一邊補上諾蘭導演的童年與求學經歷,探索他的作品與過去的關係,一邊補上影迷對於諾蘭導演作品的想法與疑惑。同時間,本書作者還敢於挑戰諾蘭導演,研究與推敲導演對於某些事物的觀察(很喜歡諾蘭導演給作者出的考題,如何用語言而非文字或影像,描述左邊與右邊的概念,測試語言的侷限與可能性)。
.
最棒的是,諾蘭導演與作者在書中提及許多作品(音樂、建築、電影、小說、繪畫等),這些作品都對諾蘭導演的電影有著啟發作用,我一邊讀著《諾蘭變奏曲》一邊想著要補上更多的小說或電影或音樂,例如重看《窈窕淑男》、《烈火悍將》、希區考克作品、或是重聽大衛鮑伊與漢斯季默的專輯,我甚至已經借了波赫士的小說來讀!
.
《諾蘭變奏曲》厚重有份量,讀起來有飽足感,卻不會讓人感到艱澀或有距離感,身為諾蘭導演的影迷,這本書絕對值得收藏!以下節錄幾個我很有感的段落跟大家分享!
.
其一,「你知道嗎,電影製作當中,最棒的特效就是剪接。」(剪接是敘事的一部分,決定故事該長什麼樣子!)
.
其二,「我開始注意到幾件事。最主要的一個是,你絕不與陌生人保持相同走路速度,就是不行,你可以快或慢,但絕不與陌生人保持相同走路速度。在極度擁擠的城市中,我們為了維護隱私感,會使用很多這類無意識的屏障。當你在尖峰時刻搭地鐵,那年代會用報紙這招,大家都擠在一起,卻假裝其他人不存在,這我其實也很擅長。閱讀珍·奧斯汀( Jean Austen)或哈代( Thomas Hardy)的小說時,你會讀到某小鎮上的人不能跟剛搬來的人講話,因為他們還沒正式被引見。竟然有人是這樣過生活的,這太瘋狂了,但我們現在就是過著這樣的生活。如果你在街上或購物中心直接跟陌生人互動,你就是在改變這些法則,對方會立刻感覺非常不舒服。我並不建議你跟蹤別人,但如果你曾在群眾裡選個人,專注留意他們,看著他們去哪,那麼你立刻就改變了一切。光是覺察他們,你就侵犯了他們的隱私。」
.
諾蘭導演談他的首部作品《跟蹤》,一名無所事事的男子跟蹤一位穿著打扮上流的男子,卻反過來被對方發現,甚至成為對方的「徒弟」,展開截然不同的人生...,這部一小時長度的影片,已經有了諾蘭導演作品的雛形,包括在簡單的劇情概念下,玩起了複雜的敘事線,還有片尾的劇情翻轉。
其三,「電影可以十分如夢似幻,它與我們的夢之間的關係很難講清楚,但在你活著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期間,會希望能夠建立連結,發現隱藏的事物。我認為,夢為我們做到了這一點,我也認為,電影為我們做到了這一點。《頂尖對決》尾聲,休傑克曼的台詞就是完全相反的東西,他說,真實讓我們失望,所以我們為世界創造出更複雜、更神祕的想法。我覺得這也是非常正確的觀念,但是對於『虛構是什麼』的看法太黯淡了:虛構就是一連串的複雜事物,設計來讓我們看不清真實有多平庸。我比較喜歡韋納荷索(Werner Herzog)的觀點:虛構是『令人狂喜的真實』。」
.
這段話解釋了導演對夢境,對虛構的世界,對電影的愛。虛構是『#令人狂喜的真實』,這也是為何我們一再回到戲院的原因吧。
.
其四,諾蘭在《連線》( Wired)雜誌的文章中寫道:「如果你待過放映室,看到放片時膠卷轉出轉盤,掉到地板上,你就會對時間流逝的無情與恐怖有非常具體的概念,而我們都是活在這樣的時間裡。」電影導演為了一個案子耗掉三或四年,而成品在兩個小時內就消失了,導演體驗到的時間流速與觀眾不同。「導演與觀眾並非對等的組合。意思是,我得用好多年的時間籌劃、思考,要把什麼放到他們面前,而他們在真實時間裡用兩小時、兩個半小時,在電影映演的當下去掌握它。我的工作是盡我所能地把一切都放進電影,為了真實時間的觀影經驗,仔細微調作品。」
.
諾蘭導演對於時間感的掌握總是迷人,就像《敦克爾克大行動》乍看很像是「一天」內的故事,事實上,電影裡海陸空三組人物是身處於不同的時間線。地點會影響人們對時間的感知(例如痛苦的環境,會讓人感到度日如年,但愉悅的環境,卻覺得時間快速流逝),交通工具、身體狀況、生活經歷等,也會造成每個人對時間流動速度快或慢有著截然不同的感受。
.
諾蘭導演最厲害的一點,在於呈現不同角色內心的時間速度,例如《記憶拼圖》的蓋皮爾斯必須在自己遺忘前趕快寫下對他有利的證據,但沒有罹患短暫記憶症的旁人,卻是氣定神閒,輕鬆等待蓋皮爾斯落入險境。
.
其五,「說真的,每次我說喜歡某部片,但那部片不是正規驚悚片或動作片的話,大家都會很驚訝。例如《樂來越愛你》(La La Land, 2016 ),對我來說是一部了不起的電影,我看了三、四次,它的導演手法真精采,而我通常不喜歡歌舞片。」
.
諾蘭導演愛《樂來越愛你》!!讀到這一段,內心放煙花,哈哈,《樂來越愛你》真的很好看啦!!
.
《諾蘭變奏曲:當代國際名導Christopher Nolan電影全書》
#購書連結看這邊:https://reurl.cc/1gleRm
.
#博客來獨家書封版看這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5365
.
#誠品獨家書封版看這邊:
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1149212681989121009
.
#諾蘭變奏曲
#當代國際名導Christopher_Nolan電影全書
頂尖對決 劇情 在 語風薯薯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闇影賽事】∷其餘賽事播放清單➭http://bit.ly/2FgIGAZ
✶Any copyright issues please inform
🍟【萬事問薯薯】動畫頻道➭ http://bit.ly/30ekTi9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StrangeFrenchfries/
🍟【頻道會員】➤有專屬Discord會員身份跟班比的貼圖可以使用➭http://bit.ly/2MN0xH5
🍟【DISCORD群組】歡迎進來討論任何的事情➤https://discord.gg/WFPABRG
🍟【我的LINE貼圖】➤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8173582/zh-Hant
🍟【直播回顧】所有直播全紀錄放這➭http://bit.ly/2ytHeJF
《闇影詩章》
🍟【闇影詩章】實況精華 ➭https://goo.gl/yRnMRV
🍟【闇影詩章】比賽系列 ➭http://bit.ly/2Ahlpjk
🍟【闇影詩章】新手長知識系列➭http://bit.ly/2OL0jAi
《其他遊戲》
🍟我玩過的【動作遊戲類】➭http://bit.ly/2ZM3ryz
🍟我玩過的【劇情遊戲類】➭http://bit.ly/2SD2e8C
🍟我玩過的【紳士遊戲類】➭http://bit.ly/2B6bqM1
🍟我玩過的【解謎逃脫類】➭http://bit.ly/2M8TR5j
🍟我玩過的【各式小遊戲類】➭http://bit.ly/2PSVqa6
#薯薯盃
#自辦比賽
#比賽剪輯
✶shadowverse
✶暗黑的威爾薩
直播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語風薯薯/live
魔王魂 フリーBGM👉https://maoudamashii.jokersounds.com/
H/MIX GALLERY👉http://www.hmix.net/
頂尖對決 劇情 在 語風薯薯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Any copyright issues please inform
🍟【萬事問薯薯】動畫頻道➭ http://bit.ly/30ekTi9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StrangeFrenchfries/
🍟【頻道會員】➤有專屬Discord會員身份跟班比的貼圖可以使用➭http://bit.ly/2MN0xH5
🍟【DISCORD群組】歡迎進來討論任何的事情➤https://discord.gg/WFPABRG
🍟【我的LINE貼圖】➤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8173582/zh-Hant
🍟【直播回顧】所有直播全紀錄放這➭http://bit.ly/2ytHeJF
《闇影詩章》
🍟【闇影詩章】實況精華 ➭https://goo.gl/yRnMRV
🍟【闇影詩章】比賽系列 ➭http://bit.ly/2Ahlpjk
🍟【闇影詩章】新手長知識系列➭http://bit.ly/2OL0jAi
《其他遊戲》
🍟我玩過的【動作遊戲類】➭http://bit.ly/2ZM3ryz
🍟我玩過的【劇情遊戲類】➭http://bit.ly/2SD2e8C
🍟我玩過的【紳士遊戲類】➭http://bit.ly/2B6bqM1
🍟我玩過的【解謎逃脫類】➭http://bit.ly/2M8TR5j
🍟我玩過的【各式小遊戲類】➭http://bit.ly/2PSVqa6
#吸血鬼
#碑文吸
#耶菈教
✶shadowverse
✶十天覺醒
✶精彩對局
直播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語風薯薯/live
魔王魂 フリーBGM👉https://maoudamashii.joker
H/MIX GALLERY👉http://www.hmix.net/
頂尖對決 劇情 在 羅比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雖然我的上一支《TENET天能》無雷影評還沒破萬(為什麼!)
還是給大家送上有雷影評人物分析
想聽我聊聊這部電影的劇情內容就進來吧
羅比頻道訂閱者募集中👉 http://goo.gl/4YzOjF
我的IG帳號👉 robbie_ins
歡迎留言幫助羅比頻道變得更好
#天能 #tenet #tenet天能 #信条
近期影片: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影評 Your Name Engraved Herein【羅比】
https://youtu.be/Izwh2YIVSos
顫役輪迴 影評 Antebellum【羅比】 颤·役·前/港譯
https://youtu.be/gdc5NhlWI-w
TENET天能 影評 Tenet【羅比】信条
https://youtu.be/dVe3LPTlMFQ
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
演員:亞倫泰勒強森(Aaron Taylor-Johnson) 、 羅伯派汀森(Robert Pattinson) 、 肯尼斯布萊納(Kenneth Branagh) 、 伊莉莎白戴比基(Elizabeth Debicki) 、 米高肯恩(Michael Caine) 、 克蕾曼絲波西(Clémence Poésy) 、 約翰大衛華盛頓(John David Washington)
頂尖對決 劇情 在 頂尖對決深度解析|諾蘭親自揭開他拍片的手法|The Prestige 的推薦與評價
這一點可以從今天我們要介紹的人生遺片《 頂尖對決 》The Prestige中看得 ... 因此今天的節目我們除了會藉由解析 劇情 討論《 頂尖對決 》教了我們的事之外 ... ... <看更多>
頂尖對決 劇情 在 香功堂主- MOD重溫《頂尖對決》。 的推薦與評價
MOD重溫《頂尖對決》。 . 兩位年輕魔術師波登和安杰各有所長,一個擅長設計魔術,一個擅長表演。一次意外,導致安杰的妻子枉死,他認為波登應該替妻子 ... ... <看更多>
頂尖對決 劇情 在 頂尖對決幾個點還有結局正確解釋有劇情在內-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1.
一開始綁繩子的是兩個不同的雙胞胎兄弟
所以後來害死了安杰愛人時
安杰問波頓到底綁什麼結時 安杰不知道另一個兄弟綁什麼節
據中是這樣演
但這裡我個人覺不合理
因為照理說那兩個兄弟遇到這樣的事一定會回家討論才對
不可能不知道對方當時綁什麼節
只是說 在喪禮時多說無益
2.
後來波頓遇到莎拉
在她家門口說想進去喝東西
莎拉沒有讓他進去
但莎拉一進門馬上看到波頓已經在他家裡了
這就是另一個雙胞胎兄弟
3.
莎拉至始至終都不知道波頓有兩個人
因為由他自殺前一晚聽到波頓說"不愛你"的反應推知
因為若他知道這個講不愛他的人是另一個兄弟
那他就不會傷心了 更不可能為這句話自殺
不過這裡有有點小問題就是說
自殺前一晚的爭吵
莎拉有提到我要把你"秘密公開"
這到底是什麼密秘?
我想是因由前面得知莎拉至始至終都不知道波頓有兩個人的結論
所以此秘密應只是單純的是一般魔術的秘密吧
那這樣波頓有必要去激怒莎拉說不愛他嗎?
我想他這樣作只是那天心情不好出一口氣而已吧
沒想到居然害死莎拉
4.
女助裡也是至始至終都不知道波頓有兩個人
不然莎拉死後 女助理不會說"你居然這麼冷血的可怕"
因為若他知道這個不在乎莎拉死的是另一個不愛莎拉的兄弟
那他就不會覺他冷血
當然這邊也可以解釋他雖知道有兩兄弟但還是覺兩兄弟太冷血
不過我是偏向前面的解釋
5.
波頓兩兄弟一直交換身份
所以有時不愛莎拉的那位講"我愛你"會被視破
愛莎拉的那位有一次跑去找女助理時有講"我會覺內疚"
由此推知可能也會交換身份和對方上床
不然幹嘛內疚
6.
老人至始至終都知道波頓是兩兄弟
這也是最後一幕波頓去找女兒時
老人並沒有很訝異
但老人不能把這個秘密告訴安杰 這樣有違魔術師道德
所以只能跟他說"他認為"波頓是兩個人 來點醒安杰
只是安杰聽不進去
7.
安杰的複製人那一個是本尊那一個不是本尊
是非常非常非常值得討論的
板上很多人在說身體記憶都一樣 不需去討論
我覺他們誤會一個討論的點 且本片精華是在此卻錯過
雖然他們身體記憶都一樣
但他們畢竟是兩個活生生的不同個體
從複製分開後的第一秒就是兩個人
也因為之前所有的記憶都一樣
所以兩個安杰內心如下
掉下去水箱死的那一個內心是
"我走去打開開關 發電後發現自己站在原地 然後掉到水箱死溺死"
跑到舞台後方的那一個內心是
"我走去打開開關 發電後發現自己站在遠方 出來接受歡呼!!"
重點來了
無論活的那一個 他的記憶一定是"我走去打開開關 發電後發現自己站在遠方"
就算十次百次都一樣
他內心的想法是
"我作了100次表演 每次按下開關 我100次都發現自己站在遠方"
因為活的那個人一定是站在遠方的那個人
也因為他活著
所以他一定會繼承之前99次"按下開關 出現在遠方"的記憶
但是活著那個人永遠都不知道到底他是本尊還是他是被複製的
到底他活著是因為本尊被傳到遠方
還是本尊死了 自己只是記憶被複製出來並傳到遠方的那個人
若是自己只是記憶被複製出來並傳到遠方的那個人 那麼雖然我成功了100次
但明天表演換我當本尊
然後被複製並傳到遠方的那個人是覺自己成功101次的
所以安杰才說他不知道每次表演到底自己是否會活下來
總之絕不是之前網友說的什麼因機械科學變數
不一定每次複製 自己會站原地 或自己會變到遠方
這樣寫看得懂嗎 我已經全力在用羅輯解釋了 不知我表達能力怎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192.231.158
※ 編輯: Swayz 來自: 111.250.222.65 (12/04 20:50)
※ 編輯: Swayz 來自: 111.250.222.65 (12/04 20:50)
※ 編輯: Swayz 來自: 111.250.202.48 (11/29 13:2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