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幸福的樣子】
幸福,是什麼樣子,當幸福來到我們面前時,我們會知道它的模樣嗎?
親密關係間的幸福,又該是什麼模樣,我們該如何辨別?
對於伴侶,我和先生都有一個很深刻的體會,此時此刻,我們都在最好的愛的狀態裡,真誠的彼此相愛相待,並且深信未來如果有一天,我們失去了對方,我們再也找尋不到比對方更適合自己的伴侶了,到那時候,我們會好好的充實自己,好好的將自己過好每一天。
在那一天到來之前,我們會珍惜彼此相伴的時光,好好的與幸福為伍。
#預告年底新書「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即將上市
小編通知
#預告週末書房將再度舉辦頭號粉絲抽書活動
#還未獲得頭號粉絲的朋友歡迎多互動留言得到粉專粉絲標章
🔥 2021年3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bRDayM
✔李儀婷「愛的賽局理論‧親子教養工作坊」
唯有父母體驗了愛
才能真正的貼近孩子
給予孩子溫暖的陪伴
讓孩子成為一個高自我價值的人
親子對話值得父母一再練習
預告年底新書 在 李儀婷的薩提爾教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誰不想優秀,別成為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下)
壓力,如果是人們往上驅動的能量來源,那麼想必也是最後壓垮稻草的最後根源。
最高學府的孩子連續出現令所有人都震驚的自縊舉動,每個人都在問,高學府的孩子怎麼了?
分數,與未來的成就,是否是絕對的正相關?
答案顯而易見,要得取未來的成就,需要許多面向的觸發,包括「學習興趣」、「主動的慾望」、「人際的能力」、「挑戰困境的勇氣」、「熱情」、「信念」等等,在許多條件的培育下,孩子在未來才有可能成為父母理想中高成就人。
課業,在孩子的生命中,約略佔了30%的比重,若孩子得子花費70%的時間去拚命,可以想見孩子得放棄多少事物才能抵達課業的理想值,而剩下的精力,足夠孩子去探索世界?足夠孩子深刻的瞭解自己喜好?如果所有的課業,孩子只需付出30%的精力,就能獲取70%的學習內容,豈不甚好?孩子還有許多精力足以去追求自己的喜好。
我想起心理學的「第十名現象」,它是指一個班裡最有出息的學生,通常不是學習成績最好的前幾名,而是班上處於中游的學生。這是由大陸教書二十餘載的一位老師得來的「孩子成長規律」,他在一次畢業聚會上偶然發現,那些已經擔任副教授、經理的學生,在學校時的成績並不十分出色;相反的,當年那些成績突出的好學生,成就卻平平。於是他花了十多年的時間追溯過去的畢業生,得到這份「第十名現象」的成長規律。
雖然成績優異的孩子並非都適用於第十名現象,但所佔的比例卻是極高,因而父母汲汲營營要求孩子考取優異成績,所為何事?若是為了孩子未來的成就,也許是時候該為孩子的將來成就,放鬆對課業的緊迫盯人才是。
我想起多年前一則新聞,有一位美國高材生,在父母親強力的栽培下,憑藉著資質天賦,一路跳級就讀,沒有任何懸念的畢業於哈佛大學。然而畢業後,這名高材生卻選擇了令眾人訝異的工作──收銀員。
記者採訪他,問他為何擁有高學歷的出身,卻為何甘於當一位收銀員?高材生淡淡的回應:成長到大,一直用腦,覺得累了,現在他只想簡單的過生活。
成績不好,未來的成就肯定會低落?
我的信念是,孩子只是不適合以讀書考試的方式來呈現自己的天賦,不如換條路,繼續前行。
一位在自學團四年的孩子,進學團前,在學校的狀態是老師上課他就趴下來睡覺,睡到下課才起床活動筋骨。轉進學團後,我的閱讀課開啟了他的閱讀興趣,也打開了他寫作的天賦,而他更找到自己的喜好──攝影,今年十七歲的他,憑藉著自己的天賦,已經成了藝人主播的私人攝影師。
關於未來,一直是屬於善於開創的人,因為未來最熱門的工作,現在根本還沒出現,如果父母以自己認知的世界去指導孩子努力的方向,不放手讓孩子去探索世界的可能性,孩子又該如何適應變化萬千的未來。
我的父親是個國中教師,在父親的認知裡,老師是最有保障的職業,具有優惠的存款利率(18%),又有穩定的退休俸,而教授更是老師圈中最崇高的存在,因此我的成長過程,他拚命的鼓勵四個孩子們努力讀書,將來考取老師一職,如此一來他對我們也才能安心。
然而最後,他見證了18%優惠存款的瓦解,也從未想過四個孩子竟然以作家、教育者的身份,與世界接軌。
父母,是孩子最初,也是最重要的伯樂,讓孩子的天賦自由,是每個父母刻不容緩的義務,也是孩子成長的權力。
#預告年底新書「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即將上市
小編通知
#預告週末書房將再度舉辦頭號粉絲抽書活動
#還未獲得頭號粉絲的朋友歡迎多互動留言得到粉專粉絲標章
🔥 2021年3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bRDayM
預告年底新書 在 李儀婷的薩提爾教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誰不想優秀,別成為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中)
壓力,如果是人們往上驅動的能量來源,那麼想必也是最後壓垮稻草的最後根源。
最高學府的孩子連續出現令所有人都震驚的自縊舉動,每個人都在問,高學府的孩子怎麼了?
問題並不只存在於高學府的孩子,而存在於所有孩子,而且是所有年齡層,因此這是一道所有父母都需要面臨的課題。
壓力無所不在,父母無法防堵壓力不靠近孩子,但父母能為孩子做些什麼,好讓孩子在面對壓力時,不傷害自己?
當三三考試取得不了她理想的成績,我告訴她,沒有人願意考不好,只要孩子願意繼續努力,所有的媽媽都會和我一樣站在孩子身後,成為孩子最好的支柱。
三三聽了卻不以為然的搖頭:媽,我們班有個男同學,每次老師一發考卷,他就發脾氣,踹桌子摔椅子,你知道為什麼嗎?
我:怕考不好?
三三(搖頭):不是怕考不好,而是怕被打。
我:被誰打?
三三:他爸爸和他媽媽都會打。
我:因為考不好會被打?
三三:對,少一分打一下。
我:這個同學功課一直很不好嗎?
三三睜大眼睛:怎麼可能,他是班上功課最好的。
我:最好的?還怕被打?
三三:因為他爸爸媽媽訂的分數超級高耶!
我:幾分以上才不會被打?
三三:每科要95分以上才不會被打。
這次換我瞠大眼睛:95?非常高的分數!這會不會太難了?
三三:對呀,真的很難,所以每次老師要發考卷之前,他就開始發脾氣,踹桌子摔東西,脾氣非常暴躁,每個同學都怕被他踹到。
我:那他這次有考好嗎?希望他不會被爸爸媽媽打到。
三三:他數學考全班最高,老師發考卷的時候,他本來要發脾氣,結果老師一說「你考的很好,99分」同學就笑了。以前同學如果拿到考卷的分數不如預期,他會當場把考卷撕爛,或直接丟進垃圾桶。
我:感覺很痛恨考試和考卷。
三三:當然,因為考不好就會被打,所以我才會說,不是全部的媽媽都像你一樣不在乎分數。
我:可能他的媽媽希望他加油,只是方法比較激進些。
三三:不只他媽媽,連他的安親班都會打。
我皺眉:安親班也會打?
三三:對,考不好安親班的老師也會打。
我:他們的爸媽知道……嗎……
說著,我的聲音漸小,因為我想起這孩子的父母自己也會責打孩子。
我想著,在壓力四面環繞下,孩子的出口在哪裡呢?
三三:不只這個同學,好多同學的家裡打,安親班也打,每次考試他們都很可憐。
我:你同學在家裡會跟在學校一樣發脾氣嗎?
三三:怎麼可能,聽說他爸媽都很兇,他在家很乖的。
我:所以他只有在學校脾氣會這麼暴躁?
三三:對,還很會罵髒話。
我點著頭,有些心疼這孩子,壓力環繞,無法宣洩,獨自一人抵抗著世界,但另一方面,雖然覺得學校的老師很辛苦,但也欣慰孩子至少還有學校這個地方成為他能發洩情緒的所在,否則,當情緒壓抑漸久,孩子扛不住壓力時,又將想出什麼樣的方法反擊這個世界帶給他的痛苦?
我想起過去年少時幾度站在生命的懸崖處,往下探頭時,那個豪不遲疑映入我的眼簾、溫暖的呼喚我、牽引我,讓我願意從懸崖上離開的人,是誰?
那個人,一向是父親,從來就不是母親。
我很愛母親,但成長過程分離遙遠,是父親穩穩的接住了我。父親從來不曾為了分數責打過我,也不曾在我考差的時候對我失望。
是了,我的父親永遠對我懷抱希望。父親的愛,如山一樣偉岸的存在,為我生命的厚度增加質量,在我遇到困境時,永恆的呼喚著我。
每個父母,都願意成為孩子生命中,那樣重要的存在,只是孩子成長時光漫長,長到容易讓父母恍惚,遺忘了孩子平安健康快樂的存在,才是最初對孩子最重要的期望。
孩子學習過程,什麼才是父母該看重的?能給孩子一輩子帶著走的能力,不管成功或失敗,他都能安然的面對的方式,又是什麼?
我想,那肯定是,父母無條件的陪伴與愛。
#預告年底新書「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即將上市
🔥 2021年3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bRDayM
✔李儀婷「愛的賽局理論‧親子教養工作坊」
唯有父母體驗了愛
才能真正的貼近孩子
給予孩子溫暖的陪伴
讓孩子成為一個高自我價值的人
親子對話值得父母一再練習
預告年底新書 在 臺灣商務印書館2022年12月新書介紹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白令海峽的輓歌:漂浮在自然與文明之間的海岸,現代人類殖民萬物的野心與潰敗》獲選《自然》年度十大好書、《科克斯書評》、《圖書館雜誌》、美國公共 ... ... <看更多>
預告年底新書 在 #預告年底新書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壓力,如果是人們往上驅動的能量來源,那麼想必也是最後壓垮稻草的最後根源。 最高學府的孩子連續出現令所有人都震驚的自縊舉動,每個人都在問,高學府的孩子怎麼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