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P看時事:骨灰差點寄丟的美國郵政USPS
阿輝的阿母過世,疫情期間花了$60美金用隔日快遞寄骨灰到弟弟家處理後事,外面貼心寫上cremated remains,以防想偷包裹的人不小心偷錯。只不過這「隔日快遞」的定義跟大家想的不太一樣,花了三個星期,打電話沒人接聽,包裹在哪不知道,等全家族都放棄希望,以為阿母「屍骨無存」之後才忽然出現在門前,令全家人傻眼。
數據指出,美國郵政普通郵件的準時度由之前的79%降低至38%。光是去年虧損金額就高達92億美金,滿意度每況愈下,也讓美國郵政USPS的問題成為燙手山芋。
川普在去年委任光頭川粉Louis DeJoy郵政署署長,DeJoy在這之前沒有任何郵政經驗,去年夏天一上任就迫不及待想挑戰郵政赤字,大砍員工加班時間、禁止多餘包裹運送、移除郵局內的信件分類器、減少各地郵箱等。只不過DeJoy大動作的時間點太敏感,讓郵件寄達的時間逐漸延誤,給川普藉口抨擊美國郵政,呼籲人民不要使用郵寄選票,畢竟信件投票往往讓民主黨得利。反彈之下,去年十月這些政策暫緩,但傷害已經造成,郵政的績效越發向飛鴿傳書看齊,選舉過後的聖誕禮物和卡片延誤好幾個禮拜就算了,嚴重的是許多老人家疫情底下用郵寄的藥拿不到,更有民眾繳交帳單因此延誤而引發罰款,令民眾怨聲載道,抱怨連連。
也不能說都是DeJoy惹的禍,美國郵政署本身就像一台生鏽的機器,面對科技的洪流和email的夾殺苟延殘喘,更多潛在的問題不是一年半載能解決。比如說,郵政員工沒有退休期限,約47萬的員工當中,就有將近一半的人擁有二十年以上的工作經驗。除此之外,富比世的資料顯示,2020是郵遞包裹暴衝的一年,郵政署新聘超過16萬的員工(過去幾年只有加入3到4萬名員工),但依舊無法翻轉頻頻虧損的命運。富比世進一步指出,郵政署尷尬的地方在於他不像私人企業一樣金錢導向,又不像政府機關一樣公開透明,讓郵政不只一次在歷史上營運不善,美國國會在去年又丟了100億美金給郵政,但根據郵政委員Ron Bloom估計,未來十年內將繼續損失超過$1600億美金。
DeJoy近期內打算完全砍掉兩天直達的First Class Mail,大幅度增加郵資、大砍預算、甚至考慮在郵局內加入理財規劃的業務來提升業績。除此之外也想盡辦法減低大家對郵政準時寄達的期望,換言之,讓大家對於寄信的動作期望跟飛鴿傳書一樣快,就不會抱怨骨灰寄太久的問題了(攤手)。但這也要DeJoy能做的夠久才行,民主黨對於這位光頭郵政署長已經感冒到爆炸,正努力想把他換掉。這場比賽看似是比民主黨和DeJoy比氣長,但我總覺得脈搏微弱且隨時都可能被拔管的,是美國郵政USPS本身。
你有跟美國郵政USPS交涉的經驗嗎?留言來告訴我吧!
PS…用快遞寄骨灰這點讓我文化衝擊到,骨灰不都是要長子長孫小心翼翼的全程捧在手心不假於他人之手嗎?感覺這新聞如果在台灣被爆出來,在立法委員或是議員抨擊台灣郵政之前,那個長子長孫應該會先被網路酸民圍剿罵不孝吧?
PPS…DeJoy想加入理財規劃我覺得實在太有趣了,要不要順便學學台灣便利商店,可以繳交信用卡費用買茶葉蛋順便下標一下Beyonce演唱會的門票?
PPSS…圖為美國郵政最新設計的電動車,引發美國網友一陣譁然,說看起來像台心情不好的Pixar卡通車XD。
#USPS #美國郵政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骨灰罈還是不要隨便寄比較好 #DrP看時事 #週五早晨準時上線 #其實我覺得這卡通車還滿可愛的說
同篇文章分享於部落格:bit.ly/3rQcNqE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萬的網紅城寨 Singj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彌敦道政交所」 主持:湛國揚 嘉賓:尹兆堅 民主黨中委/葵青區議員 黃志偉 香港伍倫貢學院社會科學院講師 題目:《大瘟疫預算 復甦乏力 WHEN EVERYONE NEEDS MONEY---堅離地的財政預算 市民無受惠 / 中共定義的愛國者全面治港 新黑十一類絕跡香港政壇》 逢星期四 9...
預算赤字定義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美國佔領市政廳運動
【紐約成為回應"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的全美首座大城市,紐約市長白思豪在市府最新財年的預算中,一舉刪減了素有天下第一局之稱的紐約市警局高達10億美元的預算。紐約市警局雇員五萬人,2020年預算110億美元,比許多小國的年度軍事預算都高,過去白人警察暴力執法爭議不斷時,紐約市早就有呼聲,希望能削減NYPD的龐大預算。佛洛伊德事件為這波輿論助長了勢力,甚至演變成一場占領紐約市政廳的街頭運動。所謂占領市政廳,不是真的衝入紐約市府,而是一群平和的紐約客,在紐約市府對面的市政廳公園紮營,這場運動是在網路上發起,最初僅是一百人的靜坐,不到一週便發展為千人的占領活動。與當年占領華爾街有異曲同工之妙,活動現場對警務議題改革的討論此起彼落,雖然紐約市府最終確實刪減警務預算,把資金轉投入可促進種族公平的領域,回應了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的訴求,但由於紐約市警局的警力並無顯著減少,仍舊是一隻規模龐大的警察大軍,抗爭群眾因此不滿而與紐約警方爆發激烈肢體衝突。美國警界的看法是民間的改革呼聲太過理想化,倘若警務預算真的大幅縮水,警力也削減,難保美國治安不會倒退,擔心這些從種族抗爭引發的警務改革,會不會反倒危害了公共安全?】
{內文}
(抗爭群眾)
刪除警察預算
佛洛伊德之死,帶給了美國社會莫大省思。
(抗爭群眾)
刪除警察預算
"刪除警察預算"是應運而生的改革聲量,支持理念的美國公眾認為,警政資金必須重新分配,"轉投資"美國警察暴力執法下的最大受害者,非裔和其他弱勢有色人種,至今全美至少19座城市湧現類似改革聲浪,其中 大蘋果紐約的群眾運動,一度讓人以為開花結果。
(紐約抗爭群眾)
我們要什麼?正義,我們何時要?現在,我們要什麼?正義,我們何時要?現在。倘若我們無法成功,那就關了它
從6月23號開始,不少紐約客開始聚集在紐約市府對街的市政廳公園,響應由民間團體發起的占領行動,目標是希望透過成功組織一場群眾運動,向白思豪市府喊話,千萬不可在佛洛伊德之死,徹底暴露出美國警方經常性對非裔暴力執法,釀出無辜死傷的警務沉痾後,繼續讓紐約市警隊坐擁全美最高警務預算,認為政府該做的是從根本上消弭犯罪,提撥出更多預算來消除美國種族不公的歷史陳痾,例如改善非裔教育環境才是體現真正的社會正義。
(占領市政廳運動發起人之一/威廉斯)
你們知道嗎,我們其實不需要警察,事實上,我們需要的是投資住宅 健保 教育及社會服務,這就是我們的目標
紐約市警局淪為輿論箭靶,在於它是全美"造價"最昂貴的警隊,雇員規模逾五萬人,2020財年預算110億美元,超越任何一個小型國家該有的年度軍事預算,"佔領市政廳"便在這樣的背景下成功蓄積能量,從最初僅百人靜坐,短短數日後發展為為千人紮營的街頭運動,加上參與群眾就警務爭議齊心討論,讓這場抗爭,一度被形容重新體現了九年前,那場抗議全美貧富不均,成功喚起全球反思浪潮的占領華爾街運動。
(占領市政廳運動發起人之一/威爾斯)
我們不想要犯罪,我們不想要槍擊案,至少嘗試一下我們的訴求,看看是否奏效,因為目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如果只需要警察就能解決問題,問題早就解決了,我們請求領袖站出來進行討論,告訴紐約客,這個夏天,我們都經歷些了什麼,我們要做的不是向恐懼低頭,而是要確保我們的預算回應我們的訴求,把警察趕出校園,重新定義公共安全,特別是在非裔及西語裔社區
(紐約市長/白思豪)
我聽見了整個城市呼求正義的聲音,紐約市議會也聽見了,紐約市府會正在行動,回應民意對正義的追求
(紐約市長/白思豪)
紐約市警隊預算有10億美元,已透過不同方式轉移出去了
6月30號,佔領市政廳運動發起的第八天,紐約市長白思豪做出重大宣布,市議會確定削減市警局預算,規模正是群眾要求的10億美元,孰料沒換來市府外守候群眾熱烈掌聲,反倒是與現場警力爆發嚴重肢體衝突。
(佔領市政廳示威者)
我們當然分辨得出來,削減警務預算跟玩弄數字遊戲的區別
爭議關鍵,在於紐約市警務預算雖然大幅減少,如員警加班費便遭削減3.5億美元,且一如民意疾呼般地,投入改善青年教育和遊民環境等輿論關注項目,但校園警務挪由教育局管轄,取消聘用七月應屆警校畢業生,這些看似收緊警力的新政策,對紐約市警的總巡邏警力毫無影響,抗爭群眾不滿市府玩弄得數字遊戲,根本無從減少美國警方令人詬病的暴力執法。
(紐約市議會議長/強森)
對於那些失望的紐約人,我知道有非常非常多的紐約人相當失望,認為府會應該作得更多,我也與你們一樣失望,我希望能刪減更多預算,希望能拿掉更大筆的項目,希望是徹底停止聘雇員警
不少紐約市議員在透過視訊結束年度預算審查後也批評,白思豪市府看似收緊警務預算,其實是新冠疫情造成市府收入萎縮,產生龐大財政赤字後的不得不為,砲轟紐約市府並非真正有心改革,但不管是眼前這波警務改革聲浪,或是先前過度極端而爆發爭議的廢除警察說,全美員警對政界民間理想化的革命起義有話要說。
(紐約市警局巡邏部指揮官/皮察多)
我們在紐約市各個角落,所聽到最大聲的民意呼求,就是要求增派警力,社區居民要求我們作的第一件事
美國員警眼前的執法現實,是改革聲浪縱使波濤洶湧,他們在執法第一線要面對的,
是城市犯罪率節節攀升的不爭事實。
(芝加哥警察局長/布朗)
槍枝後藏著懦夫,槍枝後藏著邪惡的混蛋
芝加哥剛度過60年最血腥一日,單日發生18起兇殺案,在賓州,槍枝暴力案件較一年前暴增57%,威斯康辛州密爾瓦基市的謀殺率,自年初以來上升47%,洛杉磯市治安惡化程度最為驚人,六月第一周發生的謀殺案較前一周整整暴增250%,專家說這些數據遠非美國犯罪率飆升的全貌。
(美國警務科學教授/赫爾曼)
芝加哥 休士頓 夏洛茲維爾市的犯罪率,還不涵蓋在這些數字裡
以紐約市為例,今年才過一半已發生500多件槍擊案,對比去年350餘件其實相當驚人,但佛洛依德案催生出的警務革命辯論,讓太多員警萌生不如歸去之感,紐約市警隊便有272人選擇在風暴中申請退休,美國警界普遍共識,是一但用警力削減來回應民意,過往控制犯罪的努力恐怕付諸東流,城市治安若因此倒退,所謂改革會不會反倒危害了公共安全,從申張種族正義演變為訴求警務改革,爭論警察存在的正當性,美國民意還在拉扯。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點閱【完整版】2020.07.04《文茜世界周報-歐洲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q6SHdojCaY
預算赤字定義 在 中醫師 李嘉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義大利躍升全球第三災區,疫情外溢波及全歐及非洲,威尼斯狂歡節也叫停
【義大利成了亞洲以外,最大的新冠病毒疫區,在全球都關注著中國武漢的肺炎疫情發展時,沒有想到,義大利倫巴底的疫情,也悄悄的展開,由於它著名的觀光區,又是歐盟自由經貿流動的地區,很快地,包括西班牙 奧地利 克羅埃西亞 瑞士 德國 法國 墨西哥 巴西 北愛爾蘭這些國家,追溯其傳染途徑都是在義大利,甚至連非洲的阿爾及利亞以及奈及利亞等地。美國正式把義大利列為旅遊警示第三級,,第四級是最高級別。義大利的民粹政治以及內部的邦聯式分離,都考驗著這個過去,向來管理不善的國家體系。而歐盟的開放邊境在這個時刻也成了大問題。疫情在全歐洲輻射性的擴大,而使得股市籠罩著下跌陰霾】
{內文}
2月23日下午,原是2020春季米蘭時裝周的壓軸秀,但是當高齡85歲的亞曼尼出場致意的時候,卻是45年以來,首次面對空無一人的秀場微笑謝幕,為顧及客戶在擁擠秀場的健康安全,亞曼尼臨時宣布以網路直播來展示這次的服裝秀。
(新聞片段)
新冠病毒傳播嚴重影響高級時裝市場的活動,估計今年參加米蘭時裝週的人數,減少了1000人,有80%的中國客戶,包括買家記者和專業人士皆未能出席
短短三五天,義大利從對佔了全球40%的中國奢侈品市場蕭條的擔憂,直接戲劇化地跳到面臨米蘭淪為「歐洲武漢」的恐慌,而且受影響的不只是米蘭的時裝周。
(新聞片段)
義大利政府宣布提早結束著名的威尼斯狂歡節,希望能極力阻止新冠肺癌的疫情擴大
對於在去年飽受水位高漲之苦的威尼斯而言,2020的狂歡節格外重要,無奈來自世界各地的三百萬名遊客,因為疫情被迫提早離開威尼斯,其中包括著名的阿湯哥,他正在威尼斯進行「不可能任務7」的拍攝,也被迫停工。
(義大利總理/孔蒂)
我確認我們從一開始就採取了最謹慎的準則,在衛生防護標準較高的西方國家中,我們是採取最嚴格與最細緻措施的國家
義大利是早在1月31日就宣布,停飛所有中國航班唯一的歐洲國家,難以置信在四天之內,義大利的確診病例竟然從6例飆升到兩百多例。
(新聞片段)
在Codogno這座醫院裡,一位病情非常嚴重的病人可能是感染的起源,他可能感染了她已經懷孕8個月的妻子,還有他經常去的酒吧裡的三位客人,這所醫院裡的五位醫護人員,以及一位已經去世的75歲的女性,也許還有其他人,因為他在這個跨國企業(Unilever)工作,他可能感染了其他同事,但這還不是全部,這位喜愛運動的男士還在二月初,參加了一場半馬長跑
唯一的可能,是一位1月21日曾經到武漢出差的同事,回到義大利之後和他見了一面,但是這位同事並沒有任何發病的徵兆,大幅的社區感染顯然已經形成。
(新聞片段)
義大利立刻決定封閉北部兩個疫情爆發的灶區,一個是在倫巴底,一個是在威尼托
進出被標誌為「紅色警戒區」的所有車輛都要經過檢查,義大利動員了大批軍力和警力,15個檢查哨,動員了120組人馬來封鎖11座城市。
(義大利倫巴底地區Lodi縣警察隊長/Michele Capone)
我們要確認想要進出「紅色警戒區」的人車,都必須有合理的文件
封鎖指示相當嚴格,只有醫藥和生活必需品才能放行,甚至有些當地居民也被擋在城外。
(居民)
我被擋下,我只是出城買牛奶,現在要回家,但是他們不讓我進城
(居民)
我去買了麵包和麵,這些每天需要的要基本食物,就是這樣,我們沒什麼選擇,但是我們得要遵守縣警的規定
(小學老師/Marzio Toniolo)
這裡是Codogno 我們正在排隊等待買食物,這是通往Corno Giovine的路,在這條街的盡頭是所謂的「紅色警戒區」邊界,有軍事警察對所有車輛進行檢查
只有空拍才能一窺「紅色警戒區」內部的狀況,所有的公共場所都關閉了,例如這所學校,唯一允許開門營業的是這件藥房和大排長龍的超市,和超市裡被搶購一空的物資。
(新聞片段)
這個市立醫院已經至少接收了16名確診病患,醫院門口有一座帳篷來接收新的患者,醫護人員預計接下來每個小時出現的患者將會急速增加
(Piacenza 市立醫院急診室主任/Andrea Magnacavallo)
我們在這裡進行篩檢,平常我們是在醫院裡面進行
義大利確診人數已達889例 死亡21例,成為全世界中國和南韓之後,第三大感染國,為了提高醫療機構接待病人的能力,義大利將再啟用70家醫院,配備診斷測試的實驗室數量也將增加,以達到每天可以檢測數千件病例的能力,而目前的檢測數量僅為400。
(奧地利總理/庫茲)
我們將加強與鄰居的預警系統,如果發生可疑案件,我們將像昨天一樣立即下達停止火車行駛
一輛從義大利威尼斯穿過奧地利,到德國慕尼黑的阿爾卑斯山區火車,一度因為火車上有兩名發燒的男子,而被奧地利要求停駛4小時,測試的結果確認是陰性反應之後才被允許繼續行駛,疫情爆發使歐盟開放的國界,頓時成為高度敏感的議題,義大利主動邀請法國 奧地利 瑞士 斯洛維尼亞等鄰國的衛生部長,還有德國及克羅埃西亞,一起在羅馬討論是否關閉國界的問題。
(義大利衛生部長/Roberto Speranza)
我們決定加強我們之間合作和團結的能力,其中特別重要的第一點是保持邊界開放,關閉邊界將是不適當而且不成比例的錯誤措施,這是與義大利接壤的所有國家的承諾
米蘭是義大利的經濟首都,倫巴底更是義大利製造業的心臟,是歐洲數一數二的首富地區。除了各國之間緊密往來的產業消費鍊,還有太多的跨國通勤的就業人口
根本無法關閉國界。就在同一時間,羅馬和西西里島分別傳出了南部感染的病例,西西里島的病例證實是被來自倫巴底的一名遊客所感染,而北約正在西西里島沿海地區進行反潛戰訓練演習,有來自美國 加拿大 英法和德國等九個國家的數百名士兵和機組人員。
(新聞片段)
加那利群島一家四星級酒店將近1000名客人,在2月26日被要求隔離檢疫,因為之前有四名來自義大利北部的客人,新冠狀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反應
當中國境內的新增病例,終於出現了停滯現象,亞洲之外的重災區義大利,疫情卻持續外溢。
(新聞片段)
義大利雖然對11個縣市進行封城,但是奧地利 瑞士 克羅西亞 希臘 挪威 丹麥 北馬其頓 還有羅馬尼亞都出現確診病例,全世界已經有40個國家被疫情波及
而且病毒也跨越地中海,阿爾及利亞出現確診病例,成為非洲繼埃及之後第二個淪陷的國家,巴西也出現了南美的確診首例,患者也有義大利北部的旅行史。
(歐盟衛生與食品安全專員/Stella Kyriakides)
我要說的是,這次疫情暴發是對現有的全球緊急應變機制,以及我們在歐盟內部合作的一個測試
48小時之內疫情在全歐洲輻射性的擴大,而歐洲股市也在兩天之內垂直下跌。
(銀行經濟分析師)
我們有一個很大的跌幅,因為市場意識到疫情危機,比預期的時間要長很多,而且起碼會持續到第二季,而且影響的地區範圍也超乎預計,不只限於中國和亞洲,也包含了歐洲和美國
就像WHO遲遲不肯輕易將「流行病」改口為「大流行」,經濟觀察家也不認為應該用「恐慌」來形容這波跌幅,而認為是一種對未來的「悲觀」,歐盟將對義大利放寬3%的預算赤字上限,來協助歐洲第三大經濟體對抗疫情,但是聯準會前主席葉倫評估 ,新冠疫情恐將重創歐洲經濟和美國衰退,迷你版的G20經濟會議,上週末剛好在利雅德舉行,全球最重要國家的經濟部長聚集在此,企圖為新冠肺炎衝擊下的全球經濟尋求解藥。
(新聞片段)
法國經濟部長Bruno Lemaire以莎士比亞的語言,來定義這個傳染病對全球化經濟的影響,根據他的說法,新冠肺炎是一個「game changer」,而根據牛津字典的定義,是一個「完全改變情況發展方式的事件」
(法國經濟部長/Bruno Lemaire)
今天有的產業供應鏈根本就是被切斷了,例如你需要一個製造汽車煞車的零件,你根本沒有辦法因為它們來自中國
長遠而言,這是對整個產業鏈全球化分工模式的質疑,而這個自由貿易市場的邏輯,早就被認為是造成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的最大元兇,難道新冠肺炎危機會是環保人士夢寐以求的轉機?
(歐洲議會環保綠黨議員/Yannick Jadot)
我們看到的中國在歐洲的投資,這種全球化讓我們完全失去掌控
重新拿回控制權,就像俄羅斯決定在一月底關閉4200公里和中國的國界。
(新聞片段)
所有帶有病毒的外藉人士將會被驅逐出境,還有幾天前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宣布的關閉國界,這是一個目前為止被歐洲各國領袖和科學界人士排除的選項
但是國界卻是某些人最為熱衷的選項。
(法國極右派領袖/瑪琳勒朋)
歐盟在這件事裡一言不發,實在不知道它有什麼用處,但是歐盟唯一的發言就是唱衰那些認真思考要重啟國界的人
(義大利前任內政部長/Matteo Salvini)
必須要關閉國界,寧可現在就管制而不要事後哭哭啼啼
紐約時報認為歐洲開放的邊界,可能會是冠狀病毒的下一個受害者,不論關閉國界與否,倉促離開米蘭的全球時裝界人士,直接來到從2月25日開始的巴黎時裝周。
(民眾)
我們全都帶了冠狀病毒,我們都正在咳嗽
3000名來自義大利米蘭的球迷鐵粉,搭車來到法國中部里昂,因為2月26日晚間的歐洲杯足球聯賽,並沒有被取消。但是同一天,法國尼斯決定取消蔚藍海岸最盛大的嘉年華會,瑞士也宣佈取消四月底,在日內瓦舉行的年度國際鐘錶展。
(法國總統/馬克洪)
我們面前有一場危機,一場流行病就要來了,我們知道有些國家已經比我們受到了更大的影響,這意味著在每個階段,我們都必須改變我們組織自己的方式,並儘我們所能面對一切
歐洲疫情顯然已經無法圍堵,「大流行」已經不是如果和假設,而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J4rnMxTFeQ
預算赤字定義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彌敦道政交所」
主持:湛國揚
嘉賓:尹兆堅 民主黨中委/葵青區議員 黃志偉 香港伍倫貢學院社會科學院講師
題目:《大瘟疫預算 復甦乏力 WHEN EVERYONE NEEDS MONEY---堅離地的財政預算 市民無受惠 / 中共定義的愛國者全面治港 新黑十一類絕跡香港政壇》
逢星期四 9:00 ~ 10:00 pm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NathanRoadPoliticsExchange
支持城寨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kowloonsingjai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FmrPveGbTk/hqdefault.jpg)
預算赤字定義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立法委員林佳龍針對100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今日在立法院質詢就任已滿五年的審計長林慶隆,林佳龍強調,審計部要為我國財政赤字負起責任,審計部歷年的報告書,並未對行政部門產生約束力。
林佳龍表示,依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定義,我國債務餘額總計5兆7,694億元,占行政院主計處於今年2月公布的前3年GNP平均數的43.41%,已高於高債法規定的上限40%。
林佳龍說,2010年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通過的附帶決議,每年債務還本數,提高至當年度稅課的7.5%,債務還本數將達九百億元,然而,政府卻只編了七百多億,主計單位卻用作弊的方法,美化帳面數字,與立法院決議不符,國家的債務缺口將擴大,然而審計部卻未善盡監督責任。
林佳龍痛批,投入總經費達3.99兆元的「愛台12項建設」,審計部卻未對預算執行情形及績效提出整體性審核報告,沒有替人民的荷包把關。
除此之外,針對經建會「98-101年促進就業方案」,至今年必須讓失業率達3%以下的目標,審計部的報告卻僅輕描淡寫帶過,缺少具體的審核意見,林佳龍也提出質疑,林佳龍最後指出,從經濟部主管的營業基金之績效獎金預決算金額可見,以台電為例,每年編列的獎金預算皆為0,決算數卻從2008年的12億激增至45億,審計部並未確實做到審計法賦予的決算審定權,明顯失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nEitsK75K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