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大新竹升格直轄市的倡議,我看到潘國正老師在臉書表示關心,並轉述城隍廟鄭耕亞總幹事與前市長施性忠的提醒。潘老師認為,新竹市(人)絕對選不上大新竹的首長,只會造成族群衝突,他和鄭總幹事更擔憂,原本新竹市轄內的縣有土地,屆時可能為了「平衡財政」而遭變賣蓋起高樓大廈,破壞原有的文化與宗教地景。
其實潘老師、鄭總幹事說得很對,新竹縣政府就是「沒錢」,且邏輯上,縣府不可能大興土木做一個受限地緣、以新竹市民為使用主體的公共建設,它只好選擇變賣土地,增加縣庫收入,當作新竹縣民的社福、教育、建設財源。我完全可以理解,但這也突顯當年新竹縣、市分治遺留至今的荒謬。
事實上,當大新竹升格為直轄市,包括統籌分配稅款與法定舉債空間都會大幅提升,米甕有米,沒有理由變賣家產,且在事權統一的情況下,都市空間規劃就能通盤、審慎、專業考量,不會像現在綁手綁腳,隨時面臨被兄弟變賣家產的風險。
至於幾位前輩擔心,新竹縣、市的政治環境不同,新竹市人恐怕選不上大新竹市長,潛台詞是,就算是林智堅也很難選上。換言之,像是林為洲、鄭正鈐、高虹安委員批評大新竹升格是替林智堅市長「量身訂做」的說法,都是惡意貼標籤,因為經驗法則告訴大家,論選舉,藍恐怕比綠更有優勢,他們是刻意要讓升格破局。
林智堅市長事先未向柯建銘總召請益,也沒有先向蔡英文總統和蘇貞昌院長報告,他在這樣的前提下丟出倡議,因為他明白,這件事情充滿挑戰,但這七年來的治理經驗,加上當前美中貿易戰和全球產業鏈重組的國際趨勢告訴他,勢必要把握時機推動,讓大新竹、讓竹科有一個全新的定位,事情若成,何其有幸,若功虧一簣,至少無憾。
民國71年縣市分治至今近40年,大新竹的人口結構已不斷重組,過去政治上的閩南、客家衝突,甚至是交換,都應該結束。大新竹升格,不單是制度升格,對民主、政治參與的思維也要升格,這是我們共同的城市,大家所期待的,不就是一個願意把事情做好、對城市有遠見、創造舞台讓人民有「公平機會」得以自我實現的首長嗎?
我認為,我們要勇敢告訴下一代,應該要透過民主機制選出這樣的人才,就算新竹縣的政治板塊,或地方派系、宗親系統看似牢不可破,或藍比綠有優勢,也不應該倒果為因,讓自己連嘗試突破改變的勇氣都沒有了。
最後,容我引用媒體人周玉蔻小姐今早訪問市長時,不禁脫口而出的一段話:「到科學園區,連個輕軌也沒有?」,講得更直白些,這裡是毫無智慧感的科技城市。一個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重鎮,居然連最基本的大眾運輸系統都沒有,原因很簡單,因為這裡有兩個窮得苦哈哈、行政效率有落差的地方政府。
再不合併升格,加速治理效率,竹科的優勢就會逐漸流失,更不用說急待解決的頭前溪治理、飲用水、垃圾問題。我們每一個人都在這波歷史的轉捩點,升格大新竹也是楊文科縣長、林智堅市長的共識,希望大家能靜下心好好思考,為我們的下一代思考,為國家的競爭力思考。
林智堅 楊文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的網紅郭遠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縣府最近很積極推動一個叫做「竹東風情小鎮」的計畫,我看過這個計畫,目標是要把竹東鎮打造成一個「宜居、宜遊、宜築夢」的文創觀光小鎮,我想宜居就是適合居住、宜遊就是適合觀光旅遊,那「宜築夢」應該就是指要引進文創產業,這個部分是比較新的概念,不久前台北市的台北文創公司鬧出的爭議很大,到底風情小鎮還能幫竹東...
頭前溪歷史 在 李妍慧 Yen Hui Le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妍選Monday』 每週一早上咖啡時間配上專論小文章。五分鐘一個觀點,深入思考新竹生活。
【0913主題】產業下一步?未來新竹進行式
燦樹颱風走後,各處恢復平靜,大家早安~
最近一個震撼的消息,那就是眾所矚目的三井集團因為營運規劃,宣布放棄世博館進駐計劃。消息一出,市民朋友紛紛呼喚IKEA或唐吉軻德進駐新竹,重新活化公道五路兩側,為新竹市帶來更多休閒遊憩的空間。
從世博館的下一步到竹科X基地
市場對於新竹市民的心聲是敏銳的!據我所知,已經有新竹市內大型百貨集團積極與「#全台最美書店」洽談中,將會以 #活化現有空間利用 的角度,結合餐飲與手作品牌,給市民朋友嶄新的文化體驗。新竹市除了藝文休閒體驗升級之外,#產業的再調整,才是永續發展的關鍵。
新竹市很幸運,疫情之下半導體產業讓竹科仍保有穩健發展,而近年規劃的「竹科X基地」將會以軟硬整合、新創以及研發中心為發展藍圖,不僅將竹科的發展優勢帶入新竹市區,更象徵新舊城契合、交通動脈東西貫通以及產業第三波的轉型。
從竹科X基地到三縣市生活圈
竹科X基地象徵著新竹市產業區位的進化,更進一步的跨縣市人流,將會重塑大新竹地區的生活樣貌。新竹縣朋友的日常生活可能是這樣:「過個頭前溪買晚餐,晚上去個巨城逛逛,假日去南寮海邊走走」。住在竹縣的朋友也會說,「我從小就通勤到新竹上學,出社會後開車到新竹上班,不過就是半小時車程!無論就學、購物甚至是申辦重要文件,早就習慣這樣移動!」
若從縣市互動來看,確實合併起來有更大的利基來討論資源分配,並作出更具體的公共政策,以回應龐大的人流,但包含舉債問題、各地發展速率問題還有更嚴肅的,傳統閩客地域劃分問題等,仍需要更細緻地討論,嚴肅面對,誠懇地跟各在地住民溝通。
新竹縣市還是竹竹苗合併?問題仍多,討論要先行
這幾天縣市合併議題喧嘩,新竹縣長楊文科高調表示贊成,而苗栗縣長徐耀昌則認為發展條件仍需要更完善配套。
就新竹縣市而言,兩者負債都在100億左右,且在近幾年大幅提昇償債率,可望儘速脫離赤字;相對的,苗栗縣109年度仍有高達372億債款,但減債能力仍相對有限。網友幾乎一面倒,認為苗栗若與新竹縣市合併,將會成為減債的難題;此外,攸關於三縣市歷史背景的閩客情結,也使得選區結構下的藍綠秩序成為難題,一但升格直轄市,地方自治將被一定程度波及,更不用提三個縣市首長的席次將遽減為一,問題相當複雜,更細緻且共識導向的討論,才能讓民意充分表達。
新竹科技產業即將步入下一階段的轉型,期待地方行政系統也能趁此機會調整改革,建構出更有效率的行政管理體系,來支持下一階段新竹產業的發展。隨著時代浪潮不斷往前,我認為下一階段的新竹城市治理,考量因素將逐漸從「閩客地域劃分」轉為「服務支持產業發展」及「生活圈的公共建設」。以新竹地區民眾為主的商業服務型態會越來越蓬勃,在消費力強大的背景下,各大品牌的進駐跟在地經營,指日可待。
頭前溪歷史 在 李妍慧 Yen Hui Le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天地為鑑、日月可昭!
2021年9月9日,我們在頭前溪畔縣市分隔處,留下「#支持大新竹合併」歷史見證!
💪不計個人前途(一旦合併成功我們都是末代縣市議員,末代市民代表!)
💪不算政治得失(這幾天不知道多少支持者拉衣角求三思深怕下次選舉民進黨被KO!)
愛鄉愛土,一片丹心!
新竹年輕世代的心願,希望中央能聽見!
合併升格,新竹先行!
👉跳脫選舉思考,才能顯現出城市治理格局。
作為在地新竹人,更盼望看到新竹未來發展有條康莊大道。👈
#大新竹合併 #城市願景 #在地思考
新竹水牛曾資程
鄭美娟 新竹市議員
新竹市議員 施乃如
陳建名
劉康彥(小白)新竹市議員
劉崇顯 科技思維x在地青年
余筱菁 客家好妹仔
張珈源 用心竹北.守護家園
張曇傑 TanChieh
竹北市民代表 陳冠宇
蔡蕥鍹 竹北市民代表
香山大耳朵 林盈徹
曾文濤
Raker曾翰揚
朱毅 新竹市文雅里里長
黎侑昌
民主進步黨新竹市黨部
民主進步黨新竹縣黨部Dpp Hsinchu county chapter
綠黨桃竹苗黨部
頭前溪歷史 在 郭遠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縣府最近很積極推動一個叫做「竹東風情小鎮」的計畫,我看過這個計畫,目標是要把竹東鎮打造成一個「宜居、宜遊、宜築夢」的文創觀光小鎮,我想宜居就是適合居住、宜遊就是適合觀光旅遊,那「宜築夢」應該就是指要引進文創產業,這個部分是比較新的概念,不久前台北市的台北文創公司鬧出的爭議很大,到底風情小鎮還能幫竹東鎮怎樣升級?
關於這些方面,我個人有一些簡單的想法:
1、 就文化歷史角度來看,竹東本來就有在地的客家文化,竹東的老地名又叫「樹杞林」,有很多古蹟廟宇等等建築,也有行之多年的山歌比賽。
2、 就地理角度來看,竹東鎮是頭前溪流域的最大鎮,上游有上坪溪、油羅溪都在這裡交會,
A、 水利方面,例如有竹東大圳
B、 農業方面,例如上坪、軟橋、下員山的農田
C、 觀光遊憩(ㄑㄧ)方面,例如頭前溪河濱公園
D、 還有你做的竹林大橋,現在成了很多人喜歡的夜景。
以上這些,都是竹東本來就有的種種在地文化,邱縣長你另外又透過一線九驛計畫,先是幫內灣支線重新塑造了所謂的鐵道文化,活化車站打造火車觀光。
這幾年又幫竹東鎮引進了比較年輕化的動漫文化,有可愛、流行的特色,也吸引了年輕人參與,有這麼多的文化元素,我覺得竹東的文創產業的商機和發展都很有潛力,只是看邱縣長你要怎麼做而已。
根據我在竹東鎮推動文化藝術活動的經驗,不管是什麼文化,都需要有人的參與,尤其是在地人加上外地人包括國際人士的參與,它才會是活的、有生命的,例如你引進動漫文化就會有本土及兩岸甚至國際的漫畫作品展和COSPLAY的表演,我也曾經多次邀請國際音樂大師及樂團給在地學子指導與演出,更於去年給張學良故居創作專屬音樂,並舉辦首演音樂會,也在今年十月份世界客屬嘉年華會,我也再次邀請南京一級作曲家莊漢為此活動寫主題曲(新竹客家音畫),由新竹縣立交響管樂團作世界首演,這些都是文創的初步實踐,可見只要官方有心協助,竹東要做文創絕對是大有可為。
在這裡,我要請教邱縣長,竹東在本質上就已是個宜居(適合居住)、宜遊(適合觀光)的風情小鎮,那要怎麼樣把它的種種豐富的文化元素,透過官方和民間的努力,來把它創意化、產業化,讓竹東變成一個文創大鎮。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Pbs2gB5kA/hqdefault.jpg)
頭前溪歷史 在 【頭前溪&油羅溪】 上圖為在頭前溪橋拍攝新竹第一大河 的推薦與評價
-「頭前溪」 舊名「竹塹溪」 頭前溪名稱的由來找不著,只看到 ; 簡單說 日治時代大正四年(1915) ; 前溪』 發源自雪霸國家公園,由南寮漁港 ; 出海看看維基,其實有點意外 ... <看更多>
頭前溪歷史 在 砂石車闖平交道自強號出軌翻河床|歷史上的今天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3月8日,帶您回顧 歷史 上的今天,1981年3月8日,台鐵自強號列車翻落新竹 頭前溪 ,造成31人死亡,至少130人受傷;2014年3月8日,全台廢核遊行登場,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