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與時間,存在嗎?
最近我有很強烈的感覺,在時間與空間上有種邏輯上認為的錯覺,但卻又相當明確地感覺到。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驗,我們都知道一天24小時,時間就如同一個制式的框框,只有自己做喜歡做的事時,時間一溜煙地閃過;而在上無聊課程時,度日如年。這是一個心理時間來決定對時間感的快慢及速度。但我發現有時候無關乎做著自己想做或無聊的事(也就是摒除掉心理時間),時間它本身我高度懷疑它有時會偷偷走快或走慢。目前我無法詳細知道它是如何運作的,雖然邏輯上時間是固定的,但就以感覺來說它千萬確(高敏感人很孤獨,深怕坐別桌的會以為我今天精神病院休假出來喝咖啡XD)。
另一個例子是空間,我的書房我每天坐在這打電腦,但不知從何時開始,我覺得牆壁變斜了。我相信如果拿尺來量應該沒有變化,但我的感覺好強烈(我懷疑了至少半年),總覺得如果把電腦貼壁時,是一條斜歪的線,要把電腦往前挪離開牆壁,才是正的。這件事一直以來我也很好奇,為何會一直覺得空間似乎以一個我們無法認知的狀態下在悄悄變動。
我記得賽斯曾經提過,我們所感知的時空根本不存在,對空間及時間的錯覺不但是由自己的內體感知機構所引起,而且是由自己所接受的心理模式所引。以下擷取一段與大家分享:
你們所用的感官創造了你們所感知的環境,你們的肉體感官使得你們必然感知一個三次元的實相。可是意識具有內在的感官。這是所有意識與生俱來的,不論意識發展的程度如何。如果你能自由冄有意識地運用內在感官,你便會看到一個沒有偽裝的情況,在其內事件與形式是自由的,而非膠著在一個果凍式的時間模式(mode of time)內。例如,你不僅能看見你目前的客廳好像聚集著一堆看來永恆的家具,而且你能轉移焦點,看到組成各物的分子與其它粒子的極廣大而恆常的舞蹈。你能看到一種磷光似的光輝,那組成分子本身電磁結構的靈光(aura)。如果你願意,你能濃縮你的意識,直到它小到能游過一個單分子,而從分子自己的世界向外看,觀測這房間的宇宙,以及互相關聯、不斷變動的星狀巨大銀河系。現在所有這些可能性代表一個合理的實相,你自己的實相並不比任何其它的更合理,但它是你所見唯一的一個。運用內在感官,我們就變成有意識的創造者(即共同創造者)。
當時間彷彿加快或減慢,是與你自己情緒性的感受有些相似的,但在一些重要的地方卻有極大的不同。我們的心理時間若以環境來比喻,可以比之為房間的牆壁,但在我們的例子,牆壁會不斷地改變顏色、尺寸、高度、深度與寛度。實際上說,我們的心理結構之所以不同,在於我們有意識地利用一個多重次元的心理實相,你們天生也擁有這種心理實相,但在自我的層面上卻不熟悉它。
#雜念與雜唸
#照片1貼牆但感覺好斜
#照片2感覺比較正
「顏色恆常性例子」的推薦目錄:
- 關於顏色恆常性例子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顏色恆常性例子 在 哇賽心理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顏色恆常性例子 在 哇賽心理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顏色恆常性例子 在 Re: [問題] AWB和自訂白平衡的差別? - 看板DSL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顏色恆常性例子 在 https 的評價
- 關於顏色恆常性例子 在 其實它不是紅色的,它的像素是灰色或灰青色(grayish cyan ... 的評價
- 關於顏色恆常性例子 在 9-2 色彩知覺恆常性與色彩適應_15分鐘-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顏色恆常性例子 在 藍色連衣裙-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IG整理一次看 的評價
- 關於顏色恆常性例子 在 藍色連衣裙-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IG整理一次看 的評價
- 關於顏色恆常性例子 在 色彩心理學ppt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 台灣好玩景點推薦 的評價
- 關於顏色恆常性例子 在 色彩心理學ppt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 台灣好玩景點推薦 的評價
- 關於顏色恆常性例子 在 Re: [問題] 色弱玩家眼中的遊戲畫面? - C_Chat板 的評價
顏色恆常性例子 在 哇賽心理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覺得圖中的草莓看起來是紅色的嗎?是吧
錯!實際上那些草莓的顏色都是灰黑色的哦,你可以看圖有一個方框,我將框中部份複製到右側白邊那裡。如果注意看會發現那個方框圖是灰黑色的。(圖為 Akiyoshi Kitaoka 教授於2017年在twitter發表,原始圖片連結:https://twitter.com/AkiyoshiKitaoka/status/836382313160171521/photo/1 )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所知覺到的顏色,實際上是大腦將「物體顏色」與「背景光」這兩種狀態共同運算出來的。一般而言大腦會以背景光是白色的狀態為基準,來認知物體的顏色,而正常情況下草莓在白光下的顏色是紅色的。
可是你端著一盤草莓,從白光的房間走進綠光的房間的話,此時眼球所接收到草莓所反射出來的光波長已經改變了,但大腦知道實際上草莓並不會就這樣改變顏色。此時大腦就會將背景光變成綠色這個因素考慮進去,就把草莓腦補回紅色了。
這種會腦補的特性就是色彩恆常性。
而那隻不知是綠色還是粉紅色的鞋,就是在不知道「物體顏色」是什麼的情況下,有時會不小心錯誤腦補「背景光」所產生出來的結果。如果你的大腦把照片的背景光當成正常光的話,那麼就會解讀成綠灰色,但如果有腦補的話,就會看成粉紅色囉。
接下來我要爆雷囉!
你可以去搜尋vans, 粉紅這兩個關鍵字,就可以看到這隻鞋的正常顏色。而一旦你看過正常顏色後再回來看原本的圖,就都會看成粉紅色囉,回不去了。
對於色彩恆常性的例子,推薦閱讀謝伯讓老師這一篇有更詳盡的說明:
https://pansci.asia/archives/76012
顏色恆常性例子 在 哇賽心理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覺得圖中的草莓看起來是紅色的嗎?是吧
錯!實際上那些草莓的顏色都是灰黑色的哦,你可以看圖有一個方框,我將框中部份複製到右側白邊那裡。如果注意看會發現那個方框圖是灰黑色的。(圖為 Akiyoshi Kitaoka 教授於2017年在twitter發表,原始圖片連結:https://twitter.com/AkiyoshiKi…/…/836382313160171521/photo/1 )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所知覺到的顏色,實際上是大腦將「物體顏色」與「背景光」這兩種狀態共同運算出來的。一般而言大腦會以背景光是白色的狀態為基準,來認知物體的顏色,而正常情況下草莓在白光下的顏色是紅色的。
可是你端著一盤草莓,從白光的房間走進綠光的房間的話,此時眼球所接收到草莓所反射出來的光波長已經改變了,但大腦知道實際上草莓並不會就這樣改變顏色。此時大腦就會將背景光變成綠色這個因素考慮進去,就把草莓腦補回紅色了。
這種會腦補的特性就是色彩恆常性。
而那隻不知是綠色還是粉紅色的鞋,就是在不知道「物體顏色」是什麼的情況下,有時會不小心錯誤腦補「背景光」所產生出來的結果。如果你的大腦把照片的背景光當成正常光的話,那麼就會解讀成綠灰色,但如果有腦補的話,就會看成粉紅色囉。
接下來我要爆雷囉!
你可以去搜尋vans, 粉紅這兩個關鍵字,就可以看到這隻鞋的正常顏色。而一旦你看過正常顏色後再回來看原本的圖,就都會看成粉紅色囉,回不去了。
對於色彩恆常性的例子,推薦閱讀謝伯讓老師這一篇有更詳盡的說明:
https://pansci.asia/archives/76012
顏色恆常性例子 在 https 的推薦與評價
認知物體的顏色,而正常情況下草莓在白光下的顏色是 紅色的。 可是你端著一 ... 粉紅色囉,回不去了。 對於色彩恆常性的例子,推薦閱讀謝伯讓老師這一篇有 ... <看更多>
顏色恆常性例子 在 其實它不是紅色的,它的像素是灰色或灰青色(grayish cyan ... 的推薦與評價
... 顏色。例如,一個紅蘋果在光線充足,或不足的環境中,都會被認為是紅色的。『色彩恆常性』就是『 知覺恆常性』(perceptual constancy) 的一個例子。 錢加利和另外26 人. ... <看更多>
顏色恆常性例子 在 Re: [問題] AWB和自訂白平衡的差別? - 看板DSL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覺得直接開一篇回文討論好了:
我想討論這,就要回到顏色的本質: 顏色是什麼?
基本上人類眼睛會看到顏色,包含三個部分
1. 光源
2. 物體
3. 觀察者
任何顏色的產生,上述三者都缺一不可,
缺少其中之一來討論顏色,都是沒有意義的。
先來說說光源 - 光源不同,代表其光譜能量分布不同,
一般而言我們討論印象中物體的顏色,都是以最常見的生活經驗光線 - 日光來討論
像說紅蘋果、綠葉等,都是從以前到現在人類經驗裡物體的顏色。
那實際上光線不同,物體顏色會不同嗎?
撇除前述固有經驗,如果以不帶感情、記憶功能的儀器,去測量不同物體在不同光線下
的反射光頻率分布,當然可以預期的是會有所不同,
原因正是因為不同光線,本身就帶著不同光譜分布,
當這些光照射到物體時經過不同程度的吸收反射,再被人眼看到,自然有所不同。
假若今天先在太陽光下,之後拿到大樹綠蔭下,
為什麼當光源改變時,我們看到紅蘋果、綠樹葉依然會覺得他還是紅或綠的?
這就牽涉到觀察者-人本身心理層面的作用,
像上面說的光線不同但我們依然會認為物體顏色應該是一樣,
這種心理學上叫做色彩恆常性;我們通常會認為改變的是光,而不是物體。
又或是我們本來對蘋果、葉子、皮膚這些東西,都有記憶中的顏色,
所以即便光線照射下顏色不同,但我們依然會認為他們有天生應該顯示出來的固定色彩。
其他還有對比等等之類,心理學層面的色彩理論,都會影響我們看待顏色這件事情。
以上簡單的討論了光源跟觀察者間的互動關係,
那我們再回到原本的問題:相機的自動白平衡,到底有沒有要模擬人眼?
其實可以直接舉一個例子,如果是,那答案顯而易見:
在低色溫黃光下拍照,
為什麼一些相機拍起來白色依然白色,依些相機能夠把白色拍成偏黃色;
又我們(應該是多數人)會認為後者比較貼近人眼觀看當時的感覺,比較喜歡後者?
以光源的角度看,黃光對於物體照射時的反射光線,對於人類視網膜的刺激不同於白光
這點是可以肯定的,所以我們看起來是黃的。
以人類的角度看,黃光下的蘋果拍起來黃黃的是正常,但我們還是知道蘋果應該是紅的。
在跳出來,換做以相機的角度看,
黃光下物體反射頻譜顯然也會跟白光不同,經過感光元件捕捉到的影像顏色分布也不同。
那到底,相機自動白平衡,這時候應該怎麼決定
究竟是要調成 1.(模擬)白光照射下的顏色
還是 2.忠實的把得到的顏色數據換算出來
....相機他也不知道
因為是自動白平衡,所以他不會知道你光源是怎樣,你想得到怎樣的顏色感覺
(如果知道的話那就叫做手動了)
相機會依照廠商研發出的一套通用公式去算,算看看今天怎樣的顏色比率,可能會
比較貼近三原色平衡的狀態 - 這個前提其實是建立在白光下,畫面三原色比率偏向均衡
的前提(當然實際做法、計算方式更複雜,這我不懂沒辦法深入討論)
但實際上世界不會是這樣三色均勻的分布,變成相機公式要能夠更聰明,去猜一些場景
就如同上面說的
黃光下一些相機傾向於保留當時黃光的氣氛,一些相機傾向表現成白光下場景的顏色
這其實沒有對錯,只是人類眼睛看到的、想像記憶中的、與實際儀器設量到的顏色
其實都是不太一樣的。
當然公式必定有力有未逮的時候,
例如我們不會想擺黃昏拍成清晨,不會想把燭光晚餐拍成開日光燈下用餐
當光線偏移離白光太遠、或是畫面中某些顏色比率異常的高時,
公式往往算出來的結果,不會是我們想要的結果,這時候,
也就是為什麼相機都有情境選擇,例如夕陽、燭光、日光燈、白熾燈、陰影、太陽光等等
仔細想這些選項,目的其實有兩種-
一種是貼近我們印象中的顏色、
一種是貼印我們看到環境的顏色。
兩者不見得相反,有時候是混合的一種概念。
所以最後再回到原本的問題:
何謂還原現場?何謂模擬人眼?
一張raw,只是告訴當時機器拍攝到了怎樣的三色強弱分布 [註*]
那你是要讓出圖成當時光線下物體的顏色?
還是要表現你看起來的樣子?
還原場景的顏色,場景的顏色,是你想像/看到的顏色嗎?
這樣說明應該滿清楚了吧。
[註*]這部分其實相機本來拍到的顏色、亮暗就跟人感受到的不一樣
對於明暗相機是線性測量系統,人眼是對數感受,本來相機就必須"模擬人眼"的感受
而顏色部分也當然是如此,不過牽涉層面更廣更複雜。
---
以上是敝人的認知,歡迎指教討論 @ @
--
※ 編輯: ad47 (220.133.209.13), 10/12/2014 01:35:1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