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警「踹頭」事件:警方的私刑,法治國的死刑?〉全文看這裡➡️ https://bit.ly/2RyyECV
〔畫面中的警力有五人,少年都被警方完全壓制而趴在地上。數名警員先將跪趴在地上的少年A團團圍住,其中一名警員用力抓扯少年A的頭髮,逼他抬頭,大聲喝斥:「趕時間?還是趕投胎?」
接著,警員命令趴在另一頭的少年B:「趴在那邊那個,給我過來!」B聽從指示朝警員方向走去,走近其中一名員警時,該員警突然揪住B的衣領,將他抓起來重摔在地,一群員警情緒激動地怒斥:「過來啊!用走的咧!」他們似乎覺得B不應該「用走的」。一名員警此時走向被摔趴在地且被完全制服的B,伸出右腳朝向B的頭頸部位狠狠地踹下去:「用走的啊!」這一腳的力道大到B的頭部劇烈晃動,連出腳的員警似乎都有點重心不穩。
此時,讓大家懷疑的是,員警喝令B「過來」,B也乖乖走過去了,員警到底有什麼不滿?因此,附近樓上的居民看不下去,出聲阻止「幹什麼打小孩啊」,質疑執法過當。然而,這群員警在旁觀者阻止時,不但沒有意識到程序出問題,毫無反省能力,竟然朝著樓上的居民大吼:「看三洨啊(台語)?」「他拒檢欸!」接著,集體向無辜的住戶嘶吼:「下來啊!」「給我下來!」不斷反覆叫囂,其中一位員警的情緒似乎完全失控,竟然指著住戶,疑似大吼:「叫你吃慶記!」
和無辜的住戶叫囂完以後,他們才開始要求少年拿出身分證件,盤查身分。〕
〈中和警「踹頭」事件:警方的私刑,法治國的死刑?〉全文看這裡➡️ https://bit.ly/2RyyECV
本文一共分為三個部分探討整件事件法理分析以及背後交錯的警媒關係、三盲導致的問題:
1.路檢的正當法律程序
本文非常詳細的分析了《警察職權行使法》、《執行路檢攔檢身分查證作業程序》規範下的標準操作程序,以及後續行政法與刑事法區分的處理程序,並點出最關鍵的問題是:
〔在本案的影片中,警方強制少年四人下車後,第一步做的不是身分查證,竟然是抓起趴伏在地的A頭髮,大聲喝問:「趕時間?還是趕投胎?」顯然,這並不是詢問姓名年籍等身分查證的問題。接著,又抓起B將之重摔在地、以腳踹頭,這當然也不是身分查證或檢查交通工具的必要行為。
以上這些暴力行為,顯然已經嚴重違反《警察職權行使法》以及作業程序所規範的SOP,而淪為報復性的情緒性執法。嚴格來講,「執法」必須「依法」,但他們並沒有依照法律規定來,所以也根本不是執法,而是對於人身自由的過度干預,甚至是濫用職權傷害他人身體。
最荒唐的是,警方上演全武行前,並沒有依照《警察職權行使法》進行身分證件的查驗,也沒有發現四名少年有何犯罪行為而進行逮捕程序。這些暴行,在法律上無從定性,也找不到法律授權依據,只能定性為「私刑暴力」。這幾名員警甚至在和出面阻止警方暴力的住戶互相對嗆後,才慢吞吞地開始要求少年拿出證件,進行身分查證。〕
2.為違法護航,包裝事實的警方高層
在這個部分,大家可以看到顢頇的警方高層,面對法律問題時不坦然面對,卻選擇以各種奇技淫巧來包庇。
3.是誰殺死了法治國?
更嚴重的是,警界某些單位內部也彌漫著「自己人就要挺自己人」的理盲情緒。中和分局經營的臉書帳號「中和警好讚」更忝不知恥的張貼國光派出所副所長、兩位私刑暴力員警與局長的照片發表。
〔 這段由警方上演的私刑暴力,在警方內部護航、獎勵違法員警,以及許多不明就裡的「三盲」民眾鼓勵暴力的叫好聲,敲響了法治國的喪鐘。
台灣的自由、民主與法治並非憑空而來,而是先人以鮮血所爭取來的,我們擺脫了戒嚴、終止了動員戡亂、脫離警察國家而成為堂堂正正的法治國。但在新北市警局局長「慰勉」中和分局違法員警、公然鼓勵違法的那一刻,我看到了法治國的幻滅。 〕
〈中和警「踹頭」事件:警方的私刑,法治國的死刑?〉全文看這裡➡️ https://bit.ly/2RyyECV
顢頇台語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日市政】 工務處(622) 八掌溪忠義橋下,設立污水處理廠,建議規劃案
很抱歉,昨天這段直播,因為Facebook出現嚴重的故障,到目前為止都沒有辦法收看,只能請大家看文字敘述的。
楊大哥,是我在過去嘉義行腳的過程中,看過真正的台灣人典範,不像民進黨給人的形象,張牙舞爪,像他不慍不火的台語聲調,謙虛禮貌,溫暖善良。
為了保存嘉義公園裡一座拱橋,發現公務體系,竟然將淹水的責任,歸咎於這一座不到十公尺長的拱橋,這可能是對嘉義水文歷史知識的無知,造成權力的傲慢與顢頇。
於是,他下定決心,身體力行,用超過30年的時間,像一個民間的學者一樣,走遍嘉義的兩大河流,牛稠溪和八掌溪,和它們延伸出來的各條水路,透過讀書會和協會的運作,收集所有文史資料,用行動和知識的力量,終於喚醒公部門對水文歷史的重視,意外的也成為治理水患的專家,目前是河川管理局的諮詢委員。
他昨天致電給我,他願意放下手邊的工作,告訴我有關於道將圳整治的方案,當時,我就被他溫文儒雅的聲音所吸引,好奇是什麼樣的人,可以有這麼廣博的學問,鑑古知來,通曉古今。
他告訴我清朝縣令周鍾瑄,在300年前彌陀寺前開闢的灌溉渠道,目前已經荒廢,只能從衛星空照圖上看到蛛絲馬跡。
現在的道將圳,是後來來嘉義巡查,高道台,人稱道爺的他,和民間共同集資興建,叫道爺圳。
另外一條,是鄭成功的部將施琅將軍,在此地興建,所以叫將軍圳。
直到日治時代,才把兩條合併管理,合併名稱叫做道將圳,從野溪整治,至今已超過300年, 這是我們的驕傲,也讓我們學習感恩,當思前人引水,泉湧以報,點滴心頭。
他從衛星空照圖,點出今天道將圳的整治,必須從源頭彌陀寺對面,忠義橋下的污水下水道涵管,做截流,設置污水處理廠,再流放進入道將圳,才能根本解決道將圳的工業和家庭汙染來源,做到源頭管理,而且這些淨化的水源,流經嘉義市之後,重新進到嘉義縣,又可以灌溉千畝良田,一舉數得,是珍惜水資源,和環境保育,雙贏的典範。
他已經用他個人的影響力,透過多方的努力,和第五河川局局長的支持,願意提供在忠義橋下的河川用地,作為興建污水處理廠用地。
現在只差臨門一腳,需要縣市合作,共同申請,或市府獨立提出計劃,中央補助,編列預算,執行考核,便可動工新建,根本解決道將圳,源頭汙染的問題。
彌陀寺對面,忠義橋兩側河川用地,設置污水處理廠計劃,不只縣市共融,也可做到歷史文化遺跡的保護的三贏效果,值得一試。
顢頇台語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利文祺專欄 ▍文學騎士歷險記]
花蓮 ◎ #楊牧
那窗外的濤聲和我年紀
彷彿,出生在戰爭前夕
日本人統治臺灣的末期
他和我一樣屬龍,而且
我們性情相近,保守着
彼此一些無關緊要的秘密
子夜醒來,我聽他訴說
別後種種心事和遭遇
有些故事太虛幻瑣碎了
所以我沒有喚醒你
我讓你睡,安靜睡
睡。明天我會撿有趣
動人的那些告訴你
雖然他也屬龍,和我
一樣,他的心境廣闊
體會更深,比我更善於
節制變化的情緒和思想
下午他沉默地,在陽臺外
湧動,細心端詳着你
(你依偎我儍笑,以為
你在看他,其實)他看你
因為你是我們家鄉最美麗
最有美麗的新娘
現在是子夜,夜深如許
你在熟睡,他在欄外低語
他說:「你來,我有話
有話對你說。」我不忍心
離開睡眠中的你,轉側
傾聽他有情的聲音——
同我在戰後一起ㄅㄆㄇㄈ的
臺灣國語——黯黯地撫慰地
對一個忽然流淚的花蓮人說
「你莫要傷感,」他說:
「淚必須為他人不要為自己流」
海浪拍打多石礁的岸,如此
秋天總是如此。「你必須
和我一樣廣闊,體會更深:
戰爭未曾改變我們,所以
任何挫折都不許改變你」
有些勸告太嚴肅緊張了
所以我沒有喚醒你
我讓你睡,安靜睡
睡。明天我會撿有趣
動人的那些告訴你
我要你睡,不忍心
喚醒你,更不能讓你看到
我因為帶你返鄉因為快樂
在秋天子夜的濤聲裏流淚
明天我會把幾個小秘密
向你透露,他說的
他說我們家鄉最美麗
最有美麗的新娘就是你
--
美術設計:楊沛容
攝影來源:Wikipedia|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Taiwan_2009_HuaLien_City_CiSingTan_Bay_FRD_8343.jpg
--
◎小編利文祺賞析
一九七六年十月楊牧和第一任妻子離異。這段時間的前後寫下的作品《禁忌的遊戲》可感受到楊牧的抑鬱。而後與夏盈盈相識,相戀後,在接下來的詩集《海岸七疊》展現了明快、愉悅的心情。其中,詩歌〈花蓮〉則獻給盈盈,楊牧曾言:「等我寫好〈花蓮〉的時候,我知道我已經為自己寫了一首Prothalamion,從歐洲文藝復興詩人最堅實晶瑩的思想和感情,最嚴肅工整的藝術傳統裏,琢磨脫逸出來的婚頌,獻給我的新娘。一九七九年初,盈盈認眞用力地對我點頭,變成我的新娘。」(521)
〈帶你回花蓮〉所帶來的飛揚感,〈花蓮〉卻相對沉穩,且有強烈的政治意味。首先提到太平洋與詩人同樣生於日治時期的一九四零年,在子夜時,詩人和他訴說「別後種種心事和遭遇」,我想這裏提到的或許是台灣的政治事件,詩人不願煩擾他的情人,只和太平洋討論,並且安慰情人:「我讓你睡,安靜睡/睡。明天我會撿有趣/動人的那些故事告訴你」。對於政治,或者說是後殖民的議題,在關於改說國語的制度下,更加明顯,楊牧言:「同我在戰後一起ㄅㄆㄇㄈ的/臺灣國語」。在《奇萊前書》,楊牧亦回憶幼時學習黨國要求的注音,顯現的厭惡:「收音機的女人還在不斷地『ㄅ——ㄆ——ㄇㄈ』,令人厭煩⋯⋯熱衷,兇悍,顢頇」(91)。這種透過學習,達到同化,最終目的是認同黨國的理念。然而,這段時間,亦是白色恐怖時期,他在《奇萊前書》曾言「我們聽聞了許多槍殺和失蹤的事」(157)。因此,我們能夠理解〈花蓮〉的太平洋「黯黯地撫慰地/對一個忽然流淚的花蓮人說//『你莫要傷感,』他說:/『淚必須為他人不要為自己流』」。淚水不為自己流,而應該獻給更多、正在抵抗的臺灣人,因此,太平洋繼續道:「你必須/和我一樣廣闊,體會更深:/戰爭未曾改變我們,所以/任何挫折都不許改變你」。最後,楊牧刻意以台語的文法說道:「最有美麗的新娘就是你」,更展現了詩人的本土意識,以及反抗。
http://cendalirit.blogspot.com/2016/08/20160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