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好堅強?!這不是與生俱來,而是被逼出來的潛力》#篇幅超長小心服用😂 #討厭看文字請直接拉到底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是在講一位單親媽媽帶著兒子到處送Uber Eat,看完這則報導後,我想起了一些事情......
➖➖➖➖➖
我翻了一些照片,想起了2015年第一胎生產後,人生開始巨大轉變。
老大在出生時讓我吃了「全餐」,媽媽自己辛苦就算了,我本來就是很能忍痛的💪,但沒想到老大出生七天緊急動了一場手術😷
然後,我整個月子期間都是在病嬰室⋯⋯
遠遠看著那幼弱的他⋯⋯
這年我26歲,我突然明白生命是怎麼回事⋯⋯
-
我是幸運的母親,孩子出院後健康良好,於是我在孩子三個月大時,選擇去家附近的麵包店打工,希望能多賺一點錢💰
我也第一次體驗,領22K很難養小孩這件事😢
我發現光保母費,就幾乎用光我辛苦工作一個月的薪水(當時還常常連上10天班😅)
-
回去科技廠後,很快懷了第二胎,還以為這次會很順利,沒想到懷孕32週被醫生.....強制安胎在家,
我同事氣得要死(因為我本來36週才要請產假)...
生弟弟的過程比較順利,但我因為胎盤狀況不是很好,懷孕期間認真供給大量營養給胎兒,因此體重來到人生巔峰😭
-
後來我花了10個月認真瘦20公斤,算是勉強找回健康,這段期間認真為餵母乳,一天睡4-5小時很正常,白天還要上班,當時只感覺每天身體都在飄忽😂
生完兩個孩子,開始體驗一打二的崩潰
尤其是老公假日要值班、平日要夜班,常常根本孩子都沒看到老爸,下班接他們回家後,還記得,當時老大最常問的是「爸爸在睡覺嗎💤?」
為了更有時間自由,我決定借一些錢,加上原本的存款,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開了一家店🏠
-
本來以為我很快能還清負債,沒想到一打二+一人開店讓我更崩潰.... 加上還要常常去北部參加會議,大大小小活動,我撐了兩年
最後,2019年12月,
我差點在高速公路上出事....
-
我決定重新審視自己的事業狀況,是不是真的適合自己?
幸好我遇見了轉機,我感覺自己是在諾亞方舟中被揀選回去的生命,目前逐漸還清了之前的負債,和孩子的生活品質也越來越提升~
我是偽單親媽媽,平常自己照顧孩子
我沒有後援,但我有一群遍及全台的夥伴,
支持我,協助我,給我方向!
➖➖➖➖➖
#媽媽很偉大但偉大不是與生俱來
而是被逼出來的,當生命面臨危機,正是潛力爆發的時刻!
很多人說「婉琴你好強,但那是妳行,我覺得我做不到!」
其實,我一點也不強,我不厲害!
真的,但我跟妳最大的不同,
在於.....
「我是媽媽」
➖➖➖➖➖
#我們團隊中裡面有很多媽媽...
媽媽只有趁著孩子睡了,或是早晨孩子起床前才有時間,所以我都是工作到午夜,早上第一個起床,連續四年多了、從沒間斷!
-
我很清楚媽媽是多辛苦、多堅強,多麼想讓家人過上好一點的生活,而全然的犧牲奉獻...
-
😞全職媽媽是唯一沒有支薪的勞工,有時還要用自己的存款,支付家裡開銷
😞全職媽媽一年365天全年無休,身體再累也無法休息,生病也要照顧小孩
😞全職媽媽怕有小三介入家庭,到時想離婚卻沒錢能去哪裡?也捨不得小孩
😞全職媽媽最悲傷的是沒有自信,沒時間做自己,身材走樣變成一個黃臉婆
😞全職媽媽明明花錢都是花在刀口上的開銷,拿錢時卻還要看老公的臉色!
💡#這不是廣告也不是文宣
我自己是二寶媽,我認識一群媽媽
我很了解媽媽照顧小孩有多花費心思
時間非常零碎,每天只有一兩個小時的自己的時間
-
也很明白媽媽要求的不多,有時候只是想花自己的錢買一些喜歡的東西,犒賞自己、打扮小孩、回饋家人而已
-
我也很清楚媽媽不可能出去兼差,老公也不可能答應!老公只會希望你好好在家顧小孩......
所以,#網路是現在唯一的賺錢機會!
也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媽媽,從事微商、電商、拍賣等網路賺錢的機會
➖➖➖➖➖➖
所以我們花了兩年的時間,專為媽媽族群開發了一套網路系統「#媽媽零工班」
-
不用囤貨、不用包貨、更不用寄貨!專屬購物網址一鍵成交,宅配送到客人手上
-
產品是已經確定有市場、有趨勢的「美容小家電」第一品牌
不用跟一般平價的保養保健品、面膜唇膏、生活用品,彼此在一片紅海中殺得你死我活
-
重點是由真正有行銷經驗的教練來教妳網路行銷,可不是po po文就是行銷。
只要你是真心想學的,未來絕對可以取代正職收入
-
最最最重要的事,不需要入會費、或是大量進貨壓低成本
商品利潤公平,全靠自己的努力,沒有先來卡位的問題
只要自己先試用,喜歡即可馬上開始學習、分享、賺錢
-
30年的跨國公司安全可靠、與六大信用卡公司合作可分期零利率
馬上低成本低風險,開始在家賺錢
——————————————
【#全台唯一 媽咪零工班】
❤️不用囤貨、不用包貨、更不用寄貨
❤️全球第一美容小家電,有市場有商機有競爭力
❤️真正有網路行銷背景,教練教學指導
❤️商品利潤公平,不用拼進貨、不用壓成本
❤️30年跨國公司安全可靠,不怕還沒賺到錢公司先倒
❤️六大銀行合作,可分期零利率
——————————————
如果你也是想利用手機、增加第二份收入的全職媽媽👩🏼
請在底下「留言+1、或私下諮詢我」,我會再把詳細的資訊傳給你參考!
#媽媽限定
#這篇文邊看邊覺得自己好堅強😂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News金探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News金探號】邊玩邊賺!大陸收藏投資術 00:00 比鑽石還貴!?田黃價格超乎想像 15:46 老撾石投資有潛力?!普洱茶投資術 25:42 挑選潛力好茶 普洱投資心法大公開 36:38 有證書就是真品?揭密紫砂壺市場亂象 #News金探號 #大陸投資 #邊玩邊賺 -- 主持人:王軍凱...
顧景舟拍賣 在 詹太太的轉行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社群基礎建設(Social infrastructure)的賣貨工具:社群銷售員準備好了沒?
對於長期關注Facebook的冰友們來說,「FB切進電商」像是個遲到的完美工具。畢竟這麼多年來,已經有太多人在FB上賣貨了。我會覺得,這是屬於社交基礎建設(Social infrastructure)的一部分,主題是「購物」。Social Presence(社群存在感)在這個場景下是賣貨的過程。
有了完美的社群銷售工具,接下來將會發展的,我稱之為「社群銷售員」(Social Salesperson )或「視頻銷售員」(Video Salesperson )。去年F8,大家都看到官方提到「社群商務」(Social Commerce)的題目。如今,整個Facebook家族生態系的應用工具更加完整,更加便利。
「社群銷售員」與「網紅賣貨」的差異
網紅賣貨,很多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了,這裡就不贅述。至於「社群銷售員」的概念,就是說:你的工作是銷售員,但是你是在品牌、產品、銷售點的官方帳號做銷售工作的。而且你自己沒有經營粉絲頁。但是你能使用影音工具為受雇的品牌、商號直接賣貨。
講白了,就是你可能是在某個小微企業當銷售員,自己也不是網紅,不養粉絲,網路上也沒人認識你。但是你能夠使用各種社群工具,為老闆賣貨。
「網紅賣貨」與「社群銷售員」最大的差別是「注意力價值」的議價空間。一位有20萬粉的網紅,跟一個舌燦蓮花的普通售貨員,兩者最大的差異就是社群渠道價值。所以網紅執行一檔業配,可以要求很高的酬勞,還要分潤,因為網紅手上有頻道,有觀眾,有產品消費者。這些都是網紅的自有資產。網紅為了經營這些社群資產,是有可觀投資在其中的(如製作內容吸客、下廣告維持曝光與互動)。這是垂直內容觀眾群的經營。
但「社群銷售員」的概念就完全不是這樣:他可能是普通人,也有說學逗唱能力,口條很好,但就是沒有經營平台,沒有經營自有內容與頻道。但他可以在受雇的產品主或品牌主的頻道上賣貨。這種情況過去也出現過,最典型的就是「海鮮拍賣直播」。手上抓著龍蝦的賣貨者,很多都不是有粉絲的網紅。但觀眾都是為了「買物」而來。所以銷售員必須主動配合頻道本身的特色,理解頻道本身的觀眾,滿足觀眾購物的需求。
這也不同於「小編」的角色。小編主要目的是與消費者維護關係,達到宣傳、曝光、行銷目的。但「社群銷售員」的任務是要「銷售」。
購物行為搬到線上 重點是 Social 行為
經過疫情之後,大家會發現,由於保持社交距離以及居家檢疫的緣故,靠櫃、到店的銷售與購買模式雖不至被完全推翻,但某種程度上已經被改寫,尤其是在美國。現在大家會發現,原來「吃飯逛街購物」不是只光花錢的「零售消費」,更是重要的「社交行為」。全球各地陸續一宣布解封後,大家都出來群聚了。但是現在全球最擔憂的就是疫情再次爆發,該怎麼辦。
佐克伯說,人們被勸告待在家裡,所以小商戶的生意就大受打擊。很多人更因此失業,加深了社群與人們養家活口的生計危機,「我想經濟層面的失落感可能更甚於健康層面的問題。」他說,而且預計這可能要好幾年的時間。「那些不只是『小生意』,更是整個社會中的經濟支柱。像是家族經營的書店,餐廳,肉店。但這些店要怎麼生存呢?如何把這類的店搬到線上?」
在社群商務的角度是:即便不能實體開店,但還是可以賣貨的。只要這些店家持續曝光,對消費者持續有「存在感」,就能繼續活著。
疫情社群商務 順水推舟
回顧疫情期間,許多人在防疫期間的購物行為傾向「恐慌型購物」,而且採購的產品大多是日用消耗品。但有部分Z世代會趁著防疫大減價購買時尚產品。
在這種消費場景下,舉例來說,門可羅雀的鞋店店員,與其面對空空蕩蕩的店舖,有些竟然開始在線上試著幫公司直播賣鞋。
在疫情之前,我曾經聽過鞋店店員最常遇到的銷售難題是這樣的:消費者到店試穿,試完了就說謝謝,然後去電商平台用更優惠的價錢購買。結單的,是電商部門,但提供試穿服務的卻是門市。導致鞋店的「電商部門」與「門市部門」,兩者產生了激烈的內部競爭。如今,實體門市可能因為疫情而大受影響甚至關門,而電商部門存續。但可預期的是:即便是上了電商,賣貨時候也會需要購物服務。
「社群/視頻銷售員」
行為同樣都是「社群/視頻與賣貨」,但背後的出發點卻大不同:社群電商(團購)、網紅賣貨(粉絲經濟)、以及「社群/視頻銷售員」(品牌發起)。
我會預期「社群/視頻銷售員」可能是另一種因為疫情而產生的新職業或新技能。只要是想當銷售員的人,就該必備社群銷售的技能,這技能不一定只限於網紅。此時,或許我們是否可以幫助因為疫情裁員而失業的售貨員,運用「視頻」(無論是直播或影片。直播可能是最容易的方式)賣貨,具備更多謀生能力?
要「社群銷售」 得先學會把故事說好
佐克伯強調,Facebook Shop 是個原生,快速的工具:當你看到商品,就可以快速導至消費者眼前,只要準備好信用卡就可以一鍵購買;小微企業個體戶店經營者,只要開一次店,就在四個平台(FB,Messenger,IG,Whatsapp)上,與消費者溝通,帶給小商戶更高的轉換,讓人們更容易向小商戶購物。
但他也講到一個重點:小商戶「只要把故事說好」就可以了。但是要怎麼把自己的商業故事說好?這是接下來很重要的學問。這裡頭不只是「賣貨」,還包括品牌、產品所代表的「價值觀」,以及自己的銷售時的想法。
許多傳產小商戶以前是不太思考「說故事」的。這與過去實體時代的銷售方式,兩者大相逕庭。當然在傳產時代,也是有小商戶把這事做得很好,尤其是那些具有特定社會理念,或特定環保價值觀的小商戶:例如公平交易的產品商店,或是100公里在地農產品商店。這種購物模式與故事溝通,背後代表的是購買行為的「價值觀」。
經由價值觀建立的購物行為,就刷出了「社群存在感」(Social Presence)。你不只是在「購物」,而是透過購物,表達了買賣雙方雷同的價值觀,並與社群建立連結。所以,傳產小商戶可能要開始學著與消費者在社群平台上建立直接的關係,也就是說好故事:包括做好產品、包裝,然後直接與客人溝通,在溝通過程中完成良好體驗。若體驗良好,購買者會用「購買」的金錢回饋你,形成正向關係。這些事情,小微電商或許能夠理解,但是傳產小商戶可能需要一段時間適應。
Facebook的這項工具,目前適用美國市場為主以及有關地區。目前台灣有些還不能用。例如「商務管理工具」這一項,你如果要用,根據釋出的說明書,必須要先擁有「有效的美國銀行帳戶」。但如果你有在經營美國市場,或有美國的合作夥伴,這個solution你可以認真考慮一下。但如果你只是在台灣的話,這項工具在眼前短期內能幫上的忙,恐怕有限。直播賣貨 LIVE Shopping 很快就會進行測試。但值得思考的是,你如果是傳產,是依賴實體經營的中小微商戶,你是否已經準備好把實體店開到線上?無論有或沒有Facebook。
影片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zuck/videos/10111929914173161/
顧景舟拍賣 在 杰朗仕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石瓢壺細介
「石瓢」最早稱為「石銚」,「銚」在《辭海》中釋為「吊子,一種有柄,有流的小烹器」。「石瓢」是紫砂傳統經典款式,型態雅致,舒展挺拔,端莊穩重,剛中有勁,敦實調和。
「銚」從金屬器皿變為陶器,最早見於北宋大學士蘇軾《試院煎茶》詩:「且學公家作名欽,磚爐石銚行相隨」。蘇東坡把金屬「銚」改為石「銚」,這與當時的茶道有著密切的關係。蘇東坡貶官到宜興蜀山教書,發現當地的紫色砂罐煮茶比銅、鐵器皿味道好,於是他就地取材,模仿金屬吊子設計了一把既有「流」(壺嘴),又有「梁」(壺提)的砂陶之「銚」用來煮茶,這「銚」也即後人所稱的「東坡提梁」壺,這可謂最早的紫砂「石銚」壺。
從留傳於世的石銚壺看,至陳曼生、楊彭年時期,已有了很大的變化,更趨向文人化、藝術化。「曼生石銚」主要特色是上小下大,重心下垂,使用穩當,壺嘴為矮而有力的直筒形,出水暢順,壺身呈「金字塔」式,觀賞端莊。「曼生石銚」與「子沾石銚」相比,雖同為彭年所制,但前者更顯飽滿而豐潤,後者則剛烈而古拙,這可能是因人的個性而在壺的藝術上表現。那麼,紫砂「石銚」何時稱「石瓢」呢?這應從顧景舟時期說起,顧引用古文「弱水三千,僅飲一瓢」,「石銚」應稱「石瓢」,從此相沿均稱石瓢壺。
石瓢壺
詳細介紹
石瓢壺是紫砂傳統經典造型。溯源歷史,有相關資料和實物佐證,當在清代乾、嘉年間。歷代名家製作較多,但每人風格各異,其品種主要有高石瓢、矮石瓢、子冶石瓢,本人都曾製作過。並在此形上創作開片石瓢,均受人喜愛。但我認為還是以高石瓢為優。試以高石瓢為例談談其造型特點。
高石瓢造型簡練,古樸大方,端莊穩重,剛中有勁,敦實調和。壺的體形是以兩條拋物線結合而成,一條是從口到底的轉角處,一條是底中心至底的轉角處。兩條拋物線略有不同,但要運用得當,結合得恰到好處,感覺剛中有柔,和順有勁。蓋雖是平蓋,但實質上中高周低,中間和邊沿有一毫米的差距;蓋板線厚薄正好,線要圓、潤,下邊要與口結合嚴密,上邊與蓋面的交接要和順而;又要突出蓋板線的圓整有勁。
蓋上的橋梁的(鈕)是最關鍵之處,高矮跨度都要有符合比例的形,變化較大。要抓住每一個細部:橋中央是最狹處,慢慢向兩面延伸至蓋,特別是與蓋的結合處要形成橢圓形,但又不是整個的,而是個三分之二橢圓;橋與蓋的交接處要似明似暗,看得清但不明顯;其內孔與蓋的結合處緩轉勻稱,內孔也是三分之二個橢圓,與橋形成呼應;橋的兩側對稱,處理手法難度較大,需耐心才能達成。
壺嘴稱為直筒暗嘴。首先注意長短、粗細的比例恰當,自然,不能相差絲毫。從嘴頭至壺身,逐漸加粗,就像是從壺體上生出來的感覺。至嘴端1釐米左右是直形,但看起來有些喇叭形,這是視力的錯覺。嘴的角度恰到好處,面要平整,內孔要圓,嘴內徑是出水口最小越往里越大,這樣出水衝力有勁,不易涎水。
壺把要與嘴對稱,把內外都是和順流利的三角形線條,把頭與壺體結合與嘴相同,自然流暢。(把手的橫斷面外圓內平似圓頭三角形)把握使用舒適。
壺底部三足稱圍棋足,形如圍棋子。足與底面結合清晰利落,三足位置呈等邊三角形,要求勻稱不偏,使整體統一,顯示出一把壺的神韻齊全,風度大氣,實用大方。
石瓢在我們行家來說是永遠跌不破的形(還有掇球、仿鼓、掇只等)。意思是說這些形很受行家喜歡,雖歷經幾百年還是推崇倍致,並可能一直延續下去。
歷史
壺中百變,首推石瓢。
石瓢壺身,源自舂米的石碓,口小腹大;但不同於石碓掘地半埋,石瓢壺以三足立身;舊時為避塵穢,農家借用鍋蓋遮擋,故此鍋蓋拎手演進為石瓢獨有之過梁。其身碓形、底置三足、其蓋橋鈕,此三要素構成了石瓢遺傳的DNA基因。作為個人臆斷,雖有些異想天開,但求證過程頗是小心謹慎,既見生產實物,又有生活體驗。博學的高振宇就創作過一隻碓身石瓢,算是例證吧。
石瓢起源之另一說,應自顧景舟引用古文「弱水三千,僅飲一瓢」,而將「石銚」改稱為「石瓢」,從此相沿均稱石瓢壺。據清末旗人震鈞《茶說》談到「器之要者」,當屬銚。作為吊在炭火之上的烹煮用具,「銚以薄為貴,所以速其沸也,石銚必不能薄;今人用銅銚,腥澀難耐,蓋銚以潔為主,所以全其味也,銅銚必不能潔;瓷銚又不禁火;而砂銚尚焉」。所以,紫砂銚取石銚形意而成壺,但已不具烹煮之功,僅作沏泡專用。陳曼生與朱石梅分別在其參與的石銚壺銘文: 「煮白石,泛綠雲,一瓢細酌邀桐君」、「梅花一瓢,東閣招邀」, 想來這也是顧老為之更名的直接依據。
石瓢製作大家以清中期楊彭年為上。他所制石瓢有高、中、矮之分;有圈把、提梁之別。並與陳鴻壽合作弧曲面的「曼生石瓢」,樸茂祥和;與瞿應紹合作直坡面的「子冶石瓢」,剛勁明快;與朱堅合作虛蓋的「石梅石瓢」,渾厚高古。更為經典的是文人雅士有感而發,將詩書畫印集於壺身,切水、切茶、切壺型、切感懷。 「不肥而堅,是以永年」、「愛竹總如教弟子,數番剪削又扶持」等等,充滿了人生的況味。
顧景舟製作、吳湖帆與江寒汀書畫的合作壺,是當代石瓢壺的扛鼎之作。曾創出紫砂史上的神話:拍賣價折合人民幣為1000多萬元。不以金錢的槓桿衡量,只以藝術的角度評價此壺,它當之無愧的。石瓢壺雖是仿古之作,但顧景舟大師不因襲傳統,將畢生的修為瞭然於胸,機杼獨運。景舟石瓢強化渾圓之身,蓬勃沈雄。壓低拱形橋鈕,待勢而發。「有神斯秀,有氣乃潤」,作到了神完氣足。因此極具現代審美。
石瓢壺久盛不衰,還在於壺型優勢。自編順口溜為:「下大上小梯形身,利於聚熱和發茶;壓蓋闊口橋形鈕,方便提拎清茶渣;三足鼎立壺身扁,安穩擺置好端拿;壺面寬廣宜書畫,喝茶品壺才為雅。」
當代
在時代的呼喚下,當今陶藝家們繼承傳統,並以個人理解不斷演繹出自家面貌的石瓢壺。如徐漢棠的矮石瓢、葛陶中的滿石瓢、高振宇的高鈕石瓢、陳國良的長嘴石瓢、高湘君的星帶石瓢等等;在繼承傳統上,年輕有為的徐小平、邵雲琴、李涵鳴、任備安、李寒勇、吳界明、朱勤勇 、吳洪明等等好工手一展才藝。石瓢壺成為紫砂藝人從傳統到創新的接力棒,薪火相傳……
顧景舟拍賣 在 News金探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News金探號】邊玩邊賺!大陸收藏投資術
00:00 比鑽石還貴!?田黃價格超乎想像
15:46 老撾石投資有潛力?!普洱茶投資術
25:42 挑選潛力好茶 普洱投資心法大公開
36:38 有證書就是真品?揭密紫砂壺市場亂象
#News金探號 #大陸投資 #邊玩邊賺
--
主持人:王軍凱 楊智捷
電視首播頻道:非凡新聞台
每週六日晚上:22: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