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受多重利淡消息影響,債息急升重創美股,道指急挫569點或1.63%,標指跌2.04%,納指跌2.83%。在標指失守4400及納指失守15000情況下,美股似乎已完成初步反彈,再次向下穿位,若以技術指標去看,小心今次標指低位可能要下試4200至4250才有支持。
鮑佬在聽證會上指出,即使美國仍能未回復最高就業率,但刻下已俱備足夠縮減QE的條件,如他早前暗示,料11月便會開始縮表。他強調即使開始了減少買債,市場上的流動性仍然每月在增加,會上鮑佬再度放鴿,明年年中前或許再有寬鬆政策。目前雖滿足了縮減QE條件,但仍未達至加息的所有條件,縮減QE不等同要很快加息,算是為了安撫市場吧。
面對週五美國債務上限死線,國會兩黨仍未達到任何共識,市場擔心美國政府會出現shut down,在違約壓力下金融市場繼續波動,十年債息抽上1.55%,短期向1.6%-1.7%目標進發,估計1.7%阻力會較大。
資金加速拆倉並改持美元,美匯升穿93.5頸線。從技術上去看,美匯已確立雙底回升形態,日後美元會進一步走強,甚至有機會升至97水平。一旦美元轉強,將不利高風險資產,尤其是近期熱炒的商品及Crypto市場,比特幣險守4.1萬美元關口,另外也需提防資金流出新興市場。美股由於美國銀行體系滾存超過1.3萬億美元熱錢,料有驚無險。
8月內地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利潤達6802億元,同比增長10.1%,面對第3季度的高基數,增長率有明顯放緩跡象,但整體仍能保持增長,在全球疫情困擾下,中國仍是世界工廠。
隨著估值下調,自4月起A股便不停向下回調,內地樓市轉靜,資金沒有出路,大媽熱錢再度流向基金。由年初至今共有1354隻新基金發行,吸走2.32萬億元大媽熱錢,首季度市況好時吸金量最大,達1萬億元,往後第2季遇上跌市,基金銷售遇上冷風,只能吸走6千億元,第3季略有回升,約有7300億大媽熱錢流入。隨著A股回調,股票型基金不再是最受歡迎款式,反而混合型基金更受大媽歡迎。內地財富管理日漸成熟,公募基金體量已達23萬億元,這批財富的升與跌,直接影響內地消費零售市場。
回說港股,期指結算前港股繼續波動,恒指走勢亦變得異常,週一外圍升市,恒指以24131低開後快速回升,一口氣衝上24509,正常人人以為能保持強勢過終點時,下午又出現逆轉跌回24208收市。週二外圍回吐,恒指以24323開出,當人人以為會偏淡時,卻異常地向上挾淡倉,殺淡友一個措手不及,最高見過24679,即使尾市美期大跌,仍能保持在24500收市,怎料夜期仍是跟隨美股向下,再次回試24200水平。圖太郎想指出,這兩天存在期指轉倉因素,整體走勢或因轉倉會有偏差,但感覺上市場沒有自己方向,反而似針對散戶看法而進行殺倉,換句話說散戶看淡就殺淡倉,睇好就殺好倉,或許市場自己已沒法搵食,轉而向散戶開刀。
大戶9月中開始累積大淡倉,下旬基本上淡友壓住好友來打,且看結算後又會出現甚麼變化。週五休市,本週只剩下兩天市,今日結算估計是壓在低位結算,明日10月市況才會出真章。剛好又遇上美股破位向下,但港股早前領先偷步下跌,跌至24000水平,市帳率已接近1倍,再往下跌空間相對較細,會否再向下也很難說。
不過較確定是即使現時估值偏低,但至今仍未見有太多資金入市買貨,反而不少強勢板塊輪流洗板,這些都不是好現象,亦跟過往跌市有很大的不同,這點才是最值得擔憂。
希望大家多一點👍及多share支持一下🙏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圖太郎
同時也有1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750的網紅馬它mata x,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嗨大家,上傳在YouTube的是「精華版」Podcast,如果聽完覺得有趣,可以前往各大平台收聽完整版! 【收聽我的Podcast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lzv3erhgpg708545ykmuez6/platforms *留下五星評價...
風保系出路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那到底廢太陽能板裡有什麼? 動手拆拆看不就知道了嗎!(09/24/2021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作者:吳心萍 /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資深主任
太陽能板能不能回收? 要怎麼回收? 向來是許多人心中的困惑。為了讓大家自己親手破除這些疑慮,主婦聯盟在9月15日辦了「太陽能敲敲打打工作坊」
這次的工作坊,邀請推動能源轉型的各團體夥伴來參加,讓大家除了透過研究回收技術的學者,分享最新的回收技術進展外;也讓大家親手體驗太陽能板是不是網路上說得如此吹彈可破? 板子破掉了,是否會跟髒髒包一樣,會有毒液倘流出來?
太陽能的組成,其實比許多電子產品單純
成功大學的陳偉聖教授舉了一個例子,一台廢電視機丟在路邊數年慢慢風化,顯然很多人都不太擔心電視機會有廢液流出的問題。而太陽能板的成分其實主要就是鋁框、強化玻璃、晶片、電線,成分相對電視機等3C產品單純很多。
矽晶類太陽能是台灣使用的太陽能板主流,主要成分含:玻璃74.2%、鋁框架10.3%、電池4%等然後用EVA塑膠黏合。而回收的技術,突破的關鍵就在EVA的黏合上。黏合度夠,這樣太陽能板才能在室外承受風吹、日晒、雨淋最起碼20年;但EVA的黏合,也是讓太陽能板的回收上,遇到不易將各材質分離的問題。不過,台灣現在開發出了切割的技術,大大提升了回收的品質。
用手拆,來實證太陽能板的組成
參與的學員,非常有實驗精神,想試試看冰雹對太陽能板可以造成多少傷害,親身經驗後,發現再怎麼丟冰塊,對太陽能板都沒有傷害。
太陽能板本身的設計,就是為了適應戶外可以運作20年。因此並不是吹彈可破的,學員們幾乎都要花上連續搥打10多分鐘,才有辦法讓板子與鋁框分離。
太陽能板除役後,何去何從?
幾乎任何工業社會製造的產品,都很難對環境完完全全無負擔。因此,課堂上大家也討論太陽能板在使用20年後,難道唯一的出路就是進入回收系統嗎?其實,使用20年後的太陽能板,還是可以發電的,效率還會有剛出廠時的8成,因此若能在回收前,找到第二春,可以對環境的負擔又更進一步減低。因此在躉購[1]合約20年期滿後,也可以考慮加裝電池自發自用,或是轉售到其他需要自發自用的地方,讓太陽能物盡其用。
而且,台灣108年2月1日公告訂定「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度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及其計算公式」,納入太陽光電模組回收費用1,000元/KW,用以建立國內模組回收機制。現在廢棄太陽能板排出時則以模組序號登記,並累積數量達50片通知廢棄物排出者於限定時間內,自行或由專案辦公室委託具廢棄物代碼為「D-2528裝置使用後廢棄之太陽能光電板」運送至指定暫存點或處理(模廠)業者。
同場加映: 太陽能回收後,可以做成什麼?
太陽能板回收後,鋁框的鋁金屬與接線盒中的銅金屬及PP塑膠,是單純的資源物質,可以直接轉賣給下游的金屬產業與塑料公司。電池片的矽資源也能個別回收再賣給矽資源回收廠再利用,而銅導電帶中的銅金屬、鉛錫焊料、銀膠都是很有價值的金屬,也都可以分別回收再利用。
[1] 躉購: 意指售電,在台灣的再生能源發電,可以售電給台電,售電期間為20年。
★ 太陽能板回收:你不知道的新技術
https://www.huf.org.tw/essay/content/5230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huf.org.tw/essay/content/5315
♡
風保系出路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受邀到台灣風能協會分享,風電各領域的產業鏈是很有特殊性的整合,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前幾天聽一位氣象界的大老的專題演講,我私下和他說,以前都以為老師專做學術,沒想到也開始在做 "產業" 了,我開玩笑說,『老師你們這樣下去,大氣系的學生畢業更找不到出路!』
雖然他和我解釋許久,也反駁我的觀點,但我發現,彼此之間對於產官學的分際與分工,產業的如何運作,有很大的歧異,這個代溝很大很大。許多政府或學術界更不知道產業界已經做到哪裡了。
我也好奇,審查這些計畫的委員們,或是政府的把關者,知道目前產業的最新動態嗎? 台灣這麼小,怎麼都在做重複的事情?
我很羨慕許多學術界的老師,有國家的保護,更有科研經費可以大舉延伸,不必像我們得一步一腳印,找到自己生存方式,我們民間任何的研發都必須靠自己打拼出來。
也想告訴老師,民間已經在太陽能及風力發電的氣象服務上,有很多的進展,如果老師有好的創新產品,希望可以一起開拓,全世界的天空都是我們的市場!
風保系出路 在 馬它mata x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嗨大家,上傳在YouTube的是「精華版」Podcast,如果聽完覺得有趣,可以前往各大平台收聽完整版!
【收聽我的Podcast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lzv3erhgpg708545ykmuez6/platforms
*留下五星評價,留言妳的想法或是希望聽到的主題
*KKBOX & Spotify可以把節目分享到IG限動,分享你的感想給我吧
*推薦大家起床、睡前、通勤、吃飯四個時間聽最讚!
▌麥克風:美國Blue Snowball 雪球麥克風 / 白色 2980$
▌聲音剪輯軟體:Audacity
.....................................................................
S2EP#15|不該被遺忘的醫檢師:採集COVID-19檢體、提供精液就加分、FBI鑑識科、薪資&工時&升遷機會?醫檢系日常feat. 醫檢系宇彤&醫檢師學長
▊ 這集聊什麼
(00:01:30) 白色巨塔的前哨戰士!歡迎醫檢師學長&醫檢系宇彤、baby face學長看不出來工作6年
(00:03:15) 疫情最嚴重的時刻、如何採檢?不怕被感染?不被尊重的專業
(00:10:33) 醫檢部門分幾類、分子生物科、FBI鑑識科、醫檢師薪水&升遷機會如何?工作環境很急躁
(00:20:12) 用性命壓著你繳報告、解凍血液、醫檢師數量飽和VS醫院不願開職缺、兩個捍衛權益的工會
(00:30:03) 醫檢系實驗日常:寄生蟲、非洲大蝸牛、狗大便、提供精液有加分、法醫界的醫檢師、念了四年面對國考....
(00:40:33) 不做醫檢師的話?醫檢系的未來出路、想讀醫檢系....、保持學習上進的心
.....................................................................
【在職場闖蕩的大四生】— 分享在校園跟職場之間的大小事:快畢業的未來迷惘 & 畢業不久的社畜心聲 & 職場實習的各種秘辛!
馬它mata – 念醫學大學、Youtuber、Podcaster、穿搭客 — 擅長在家邋遢出門漂亮。
*請我喝大冰美,每天才有動力keep going
https://pay.firstory.me/user/matainthehouse
*IG:https://reurl.cc/rgdo8b
*YouTube:https://reurl.cc/KAKqjm
*Email:camelstyle0629@gmail.com
.....................................................................
🗣關於我的Podcast節目《馬它 in the HOUSE》
【在職場闖蕩的大四生】— 分享在校園跟職場之間的大小事:快畢業的未來迷惘 & 畢業不久的社畜心聲 & 職場實習的各種秘辛!
馬它mata – 念醫學大學、Youtuber、Podcaster、穿搭客 — 擅長在家邋遢出門漂亮。
*請我喝大冰美,每天才有動力keep going
https://pay.firstory.me/user/matainth...
.....................................................................
◆ 如果想看更多關於我的食物 / 穿搭 / 旅遊 /日常分享,可以到下方連結
◆ 個人IG : 👉 matamata.chan.92
◆ 食物IG : 👉 Food_map_camel
◆ FB粉絲專頁 :👉 https://reurl.cc/e5v12x
◆ Popdaily創作者計畫👉https://www.popdaily.com.tw/user/28032
.....................................................................
喜歡我這支影片的話,記得按讚和分享給你所有的朋友
也可以去我的IG看看關於我的更多分享
記得訂閱我的頻道呦d(`・∀・)b
#podcast#馬它intheHOUSE#podcast推薦
風保系出路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我拿青春換明天:八大行業職場說明書,慾海求生的人物群像」介紹
訪問作者:陶曉嫚
內容簡介:
這裡是用偏見、標籤、弱弱相殘建構階級的地下社會。
也是懷抱期待,用今天的青春預購「明天會更好」的夢想之地。
二〇一六年的冬天,
當小記者意外遇見手槍店女孩,開啟情慾的田野調查,
小姐、幹部、酒吧媽媽桑與男師,被追捧的地下偶像及性愛工作坊講師一一登入,
一場八大行業的奇幻之旅,就此上路——
■會逛華山與獨立書店的小姐:「我們身為低端人口,遲早要被現實悶死,那幹嘛不幻想到最後一刻?幻想已經是最廉價的娛樂了。」
■面對先笑貧、再笑娼的世界,幽默是按摩妹最後的武器:「你當我們是抱著魯夫成為海賊王那樣的志向,才來幹這一行的?」
■慾海浮沉多年的茶行幹部真心話:「要是尊嚴能當飯吃,需要忍這些客人這麼多年嗎?」
■供給愛與撫慰的地下偶像執著信念:「當別人連討厭你都懶的話,不就等於你一點魅力也沒有嗎?」
然而生猛嗆辣與紙醉金迷之後,只留酒醒散場了的淚。
不被正視的存在,不被理解的處境,在這裡,真心必須小心收藏,才能保護自己;
要面對命運無常與人情冷暖,只好在命理中求個安心指引;
當身心都疼痛,想離開卻沒有出路,無助以後,只能繼續沉淪……
但在地下社會如此生活的人們,依然有情感不吐不快,仍有故事等
作者簡介:陶曉嫚
生於一九八六年,台大經濟系畢業,小時候立志以文筆與畫筆描繪人生風景,長大後成為傳媒業的螺絲釘,從財金線跑到政治線,體制內生涯八年後,轉職為自由寫手與漫畫編劇。二O一八年出版第一本小說《性感槍手》(鏡文學),入選文化部出版與影視跨產業媒合會年度推薦書單。
熱愛閱讀、單車、登山與背包客式自助旅行,對好故事永遠飢腸轆轆,在鞭策自己創作的同時,與公民社會一起蜿蜒地進步。
出版社粉絲頁: 三采文化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風保系出路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1月07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g7tGd0w1qXE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數十名有份組織或參與去年民主派初選的人,被指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顛覆國家政權罪,遭警方拘捕,當局指涉事者企圖控制立法會癱瘓政府,而初選正是實踐其計劃的重要一環。案中被捕者,包括本土派和傳統民主派多名要員,政治震盪之大,並非「DQ」(取消資格)數名議員可比,對本港未來政治生態和社會人心,都有重大影響。今次拘捕行動對反對派是沉重打擊,惟迄今沒有迹象顯示,前年11月區議會選舉所反映的社會民情,出現了巨大轉變,權力當局如何與當日投票支持反對派的百多萬選民重建關係,乃是必須處理的問題,在朝在野都要實事求是,探尋出路。
蘋果頭條
香港警方國安處周三上午大舉搜捕50多名民主派人士,聲稱他們涉嫌觸犯港版國安法的「顛覆國家政權」罪。末代港督彭定康透過「香港監察」(Hong Kong Watch)發聲明,批評中共對香港進一步施壓,當美國候任總統拜登正尋求與其他自由民主國家聯手,應對中共的霸凌行為和破壞國際規則時,歐洲議會卻支持歐盟與中共達成中歐投資協定,實在是一個巨大的戰略錯誤,強調「我們不應尋求遏制中國,但要約束中國共產黨」。彭定康在聲明中指出「中共藉全球政治及疫情問題分散注意力,進一步向香港施壓,目前已清楚表明支持民主屬非法,香港人明顯被迫支持北京共產黨。
東方正論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然未報,時辰未到,現在終於時辰到了。警方國安處昨晨雷厲風行在全港多處展開大搜捕,不論是被捕人士還是搜查地點,數量之多皆史無前例,港大法律系前副教授戴耀廷及多名反對派頭面人物均告落網,全部有份組織、策劃或參與去年7月舉行的「35+」初選,涉違反《港區國安法》的顛覆國家政權罪。當局重錘出擊,顯示撥亂反正的決心,現在惟看本港司法會否依法配合,不要再次落得「漢奸走狗密密放」的下場。今次行動明顯經過悉心部署,堪稱一網打盡,事前全無半點風聲,殺反對派一個措手不及。
星島社論
民主派去年展開「35+」計畫,疑欲通過初選協調立法會參選人,希望取得過半席位及兩度否決《財政預算案》,逼使特首林鄭月娥下台及港府停擺,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當中「顛覆國家政權」罪名,警方深入取證後,昨動員上千人「大搜捕」五十三人,當中「佔中三子」戴耀廷等六人涉嫌組織及策劃「攬炒」大計,一眾前立法會議員及現任區議員等人則是參與者。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批評,被捕人「圖謀歹毒計畫癱瘓特區政府」,必須「迎頭打擊」。五十三名民主派人士參與「35+」計畫,涉嫌觸犯《香港國安法》被捕。
經濟社評
世界各國開始接種疫苗,但除了以色列外,各地的接種率卻大多差強人意。疫苗下月運抵本港,港府應積極參考以色列成功經驗,並汲取其他國家的教訓,從而提高接種率。疫苗將於下月抵港,港府明天將與醫學界開會商討接種安排細節,包括制定預約注射系統、優先接種群組次序。據悉,當局將優先為醫護、安老院和殘疾院舍院友及職員接種,並考慮到一些從事跨境貨運及客運的人員,也可能被安排在相對較前次序。截至周一為止,全球共有1,456萬人接種疫苗,以色列在短短兩星期有15.8%人接種,其成功之道是高價搶購疫苗,並全天候24小時為900萬民眾接種,在全國設立150個接種地點,至於偏遠地區更派出流動接種車,務求便民,大大提高接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