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別鬼扯】
「本土肉牛產業的潰敗:余如桐 & 阿輝伯的恩怨」
前兩天關於美豬臭味的討論中,鬼王提到對戰後臺灣養豬產業發展最具貢獻的人物「余如桐」,當時曾寫到:
「後來擔任農復會畜牧組組長的余如桐於1970年代中期遭人陷害,並與當時擔任政務委員的李登輝產生衝突,因此憤而辦理離職退休,之後就跑去泰國協助卜蜂集團發展養豬事業了」
至於余如桐與李登輝究竟發生了啥衝突?有啥恩怨?鬼王曾承諾,只要分享數超過200,就會講出這段歷史故事。感謝鬼友們的支持,現在鬼王要來兌現承諾了。
雖然豬和雞一直是臺灣人主要的動物性蛋白質攝取來源,但導致余如桐和李登輝衝突的並不是G也不是豬,而是牛。
前陣子李登輝過世時,鬼王在討論李登輝生平的文章中曾寫到:
「生肖屬狗的李登輝對「牛」有莫名的狂熱。或許是留學經驗的影響,李登輝總覺得現代國家人民都應喝鮮乳、吃牛肉,所以1970年代早期他曾積極推動台灣本土肉牛飼育與酪農業的發展」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246577
當時政府特別派遣四、五十位農村青年到美國學習乳牛養殖技術,這群人回國返鄉後再建立起自己的牧場。而這群年輕酪農返鄉開疆闢土時,農復會畜牧組同樣也下鄉輔導協助。當時擔任組長的余如桐時常下鄉跟酪農們一起解決各種問題,經常在酪農戶一待就待上好幾天。神妙的是,余如桐不但能跟農民打成一片,甚至還跟大家一起組了個小國樂團,每天晚上一起演奏二胡、月琴。就這樣一步一步台灣的酪農業因此逐漸成長,現今大家熟知的將軍鮮奶與飛牛牧場,當初就是這樣誕生的。
建立酪農業的同時,李登輝也希望能發展肉牛產業,期盼台灣人以後都能吃牛排。臺灣過去只有水牛和黃牛,這兩種牛雖然很好養,吃得很粗,且不怕風吹日曬,但肉質很差,且長的很慢。現在很多人常說要吃「黃牛肉麵」,總以為黃牛的肉非常棒,其實這是被莫名其妙創造出來的迷思。之所以冒出這種謠言的原因在於,早期畜產試驗所恆春分所的研究人員曾試圖研究以黃牛為基礎、發展臺灣的肉牛產業。但研究人員試煮試吃黃牛肉後發現,黃牛肉實在太韌了,得一直滷一直滷一直滷一直滷一直滷,滷到天昏地暗後,再做成紅燒牛肉麵才能入口,據說當時恆春分所的員工餐廳還曾供應過黃牛肉麵,大家的反應也很不錯。不過,紅燒黃牛肉麵好吃的原因是因為紅燒、是因為滷,不是因為肉質啊。但久而久之,就搞到全臺灣都以為黃牛肉的肉質好了。
大家只要想一下就能發現,如果黃牛肉的肉質真的好,為何本島的肉牛農很少在養黃牛,反而都是整天吹海風、根本不適合發展農業的澎湖才是主要的黃牛養殖區呢?
所以囉,李登輝既然要發展肉牛事業,首先就要進口優質的種肉牛。但進口哪裡的種牛,就是學問了。依據余如桐的想法,台灣的自然環境差、四季如夏,實際上不適合養太好的牛,所以希望進口紐澳的種牛,而不是美國的種牛。
講到這裡我們就得插段畜產小科普ABC了。大家要知道的是,養動物就跟養車一樣,越棒的車,保養起來也越麻煩。通常肉質越鮮美的畜生,也越難養。余如桐認為,美國的種牛雖然品質好,但對飼養環境與技術的要求也高,直接拿到臺灣來養,水土不服的機率必定非常大,到頭來肉牛整天生病、長得慢,農民說不定還會虧本。相較之下,紐澳的種牛品質雖然較差,但飼養門檻也較低,臺灣農民或許還比較能上手。
余如桐的觀點確實沒啥問題,且符合現實發展。但問題來了,他採到別人的利益了。當時要發展肉牛產業時,一些廠商就開始著手種牛進口事宜了。某家至今依然存在的食品公司已跟美國的廠商都談好了,準備進口美國的種牛到臺灣。至於這家公司是啥?鬼王只能透露,他們整天標榜臺灣價值、標榜自己有實驗室、標榜無添加、是許多文青的愛牌,但食安事件從沒少過。
結果呢?結果這家公司的老闆就跑去跟李登輝告狀了,說余如桐要進口紐澳種牛,想必有拿回扣、利益掛勾之類的。後來某天李登輝就把余如桐叫去政務委員辦公室,說有廠商說你堅持進口紐澳種牛,中間必定有掛勾......我不是懷疑你......但人家......。
根據余如桐的說法,他當時非常氣憤,自己跟李登輝是農復會多年的同事,他的為人,李登輝難道不知道嗎?此時李登輝居然不相信他,他無法接受這種人格被懷疑的屈辱。因此,回到農復會辦公室後,馬上就打了辭呈,辦退休了。之後在泰國卜蜂集團的邀請下,他就跑去泰國農村協助當地農民發展養豬副業。身為虔誠的天主教徒,這段期間他還認養了許多泰國農村小朋友,資助他們唸書,其中好幾位還念到大學畢業。
余如桐出走後,臺灣後來還真的從美國進了一批安格司種牛。但這批牛真的很難養,得吃好料才會長肉,農民負擔很大。此外,之後臺灣又降低牛肉進口關稅,澳洲趁機將一大批國內無法消化的超便宜牛肉出口到臺灣,搞到農民紛紛棄養,整個肉牛產業徹底崩潰。最後,這批種牛就送到了清境農場,成為大家現在去清境農場遊玩時看到的觀賞性動物。
如今大家吃到的所謂的本土牛肉,幾乎都是「公乳牛」。簡單來說,就是乳牛懷孕產子後,如果是母的,就繼續當乳牛養,長大後用來擠奶給人喝。但如果是公的,就當肉牛養,長大後再屠宰給人吃。這幾年一些致力發展本土肉牛產業的農民,如芸彰牧場,親自去澳洲進了安格司種牛回台,所以臺灣開始能吃到本土安格司牛肉了。
講到這,各位鬼友是否曾想過:清境農場的安格司牛從1970年代至今已過了將近50年,難道不會生小牛嗎?這些小牛難道不能再轉讓給有心的農民養嗎?為何要搞到農民親自跑去澳洲選牛呢?
耶,這裡就有非常爆笑的故事了,且這段故事居然能牽扯到眼睛業障重的海濤法師。同樣的,如果這篇分享能破300,鬼王就會告訴大家眼睛業障重與安格司牛的鳥事。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