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熱量限制減重後,某些回不來的事]
#光低熱量是不夠的
#低脂才是關鍵
中秋節讀了幾篇跟熱量限制(calorie restriction)相關的動物實驗,幾個有趣的重點分享給大家:
Q1. 我用熱量限制的高脂肪飲食(類似生酮這種高飽和脂肪飲食)瘦到標準體重,跟用低脂有何不同?
Ans:
單純熱量限制的減重方式,不足以逆轉當初吃高脂肪造成肥胖的身體發炎,低脂飲食才是逆轉的關鍵。
2020年這篇研究,試圖釐清體重降低後帶來的諸多好處,到底是熱量限制 (CR) 是關鍵,還是脂質含量多寡也會影響。
雄性小鼠被分為低脂飲食(LF)和高脂飲食(HF)組。 8 週後,HF 組的小鼠被重新分配到以下 3 種條件下 7 週:
(i) 保持在 HF 條件
(ii) 改為低脂隨意飲食(LFAL)
(iii) 改為高脂肪+熱量限制 (RHF) 飲食。
經過7週後,LFAL組跟RHF組都到達跟從來沒有胖過的對照組(LF)一樣體重。但這兩組的老鼠卻有不同的血清生化發現:
LFAL 小鼠 #幾乎恢復了所有發炎相關指數,回到跟LF 小鼠一樣正常。但是RHF 組的發炎標誌TNF-α、介白素-6(IL-6)、肝臟發炎指數和和C 反應蛋白(CRP)均高於對照組。
雖然熱量限制的高脂肪飲食減輕了體重,減少部分內臟脂肪,但 #不能恢復內臟組織的發炎狀況。
Q2. 高脂肪飲食造成的血糖/胰島素抗性,在熱量限制減重後,是否能夠回到正常?
Ans:高脂肪本身對胰臟細胞的病理學變化會持續存在,除非 #拉長熱量限制低脂肪飲食的時間 才有機會修復。
2016年的研究,在經歷18週高脂肪飲食把老鼠餵到相當於人類的「嚴重肥胖」後,再介入6週的40%熱量限制飲食,直到老鼠的體重跟低脂飲食組一樣。結果發現,雖然體重一樣,但是胰島素刺激測試發現,當吃進糖水後,這些瘦下來的老鼠有胰島素過度分泌的現象,和高脂肪組的反應雷同,無法跟低脂飲食沒胖過的老鼠一樣。
在胰臟的病理學切片免疫染色發現,減重組的胰島素分泌有過度活躍的現象,跟胰臟細胞當初為了代償周邊組織的胰島素抗性有關。
這也解釋了為何低熱量瘦下來的人在吃高糖食物,比從來沒有胖過的人還要脂肪囤積加速,因爲胰島素過度分泌的現象仍然存在,而且脂肪細胞雖然減少,發炎的現象仍然存在,即使已經到正常體重。
Q3. 不是說高脂肪生酮可以改善胰島素抗性嗎?怎會反而有胰島素抗性?
Ans:孩子,生酮飲食能改善胰島素抗性是因為「低碳」跟「低糖」減少了胰島素的分泌,還有相對低熱量減重也改善了抗性,但是許多研究都有發現 #高脂肪飲食會造成肌肉的胰島素抗性,降低肌肉對糖分的利用率喔!而且 #胰島素抗性的形成機轉很複雜, #持續的發炎反應也是原因之一,而高脂肪本身就會帶來身體的炎症啊!
不信?看看2016年一個用 #低脂飲食過度餵食 到變得跟高脂肪變胖老鼠一樣體重的研究,兩組老鼠到最後攝取的熱量一樣多,然而,儘管體重相似,但 #高脂肪飲食餵養的肥胖小鼠,比等熱量低脂肪飲食餵養的小鼠 #更具有胰島素抗性。
因此,飲食中脂肪的卡路里比例增加,會進一步 #增強肥胖狀態下的胰島素阻抗。 此外,交叉飲食研究發現,飲食脂肪成分的減少可改善肥胖症的葡萄糖耐受性。
再遇到有人說吃高脂肪飲食能改善胰島素抗性,麻煩給他看看這篇,真相往往是要把許多干擾因子(包括體重的增減)去除後,才能看得清楚。
#今日讀書筆記
#有些改善是來自減重不是來自高脂肪飲食
#有些是減重也改善不了的因為你沒吃低脂飲食
#高脂肪飲食會讓胰島素抗性惡化
Reference:
1. Applied Physiology,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 2020, 45.12: 1353-1359.
2. Molecular metabolism, 2016, 5.5: 328-339.
2. Am J Physiol Endocrinol Metab. 2016 Dec 1; 311(6): E989–E997.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6萬的網紅常常好食Good Foo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耳鼻喉名醫-羅仕寬醫師,執業已經38年,看盡了所有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到底感冒、流感、新冠肺炎如何分辨?又該如何預防這些呼吸道感染疾病呢?這次羅仕寬醫師分享了7招強化免疫力的方法,有助於預防這些呼吸道感染疾病,趕快學起來吧! #預防呼吸道感染 #預防新冠肺炎 #提升免疫力 ➤「耳鼻喉名醫用7招提升免...
食物 發炎指數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妞妞終於要轉一般病房了。
從9/4(六)妞妞緊急住院後,我像弦一樣繃緊的神經,總算稍稍放鬆。
9/5(日)下午去病房探病,本來以為胰臟炎嘔吐脫水應該可以在內科治療(輸液、止痛、抗生素)下好轉,沒想到她的意識比前一晚更不清楚了,無論怎麼叫喚眼睛都懶洋洋的張不開,偶爾因為腹部疼痛拱起身子,血檢報告不樂觀,白血球持續低下,表示身體的免疫完全拉不起來,發炎指數CRP高達22,在輸液一整天後尿素氮的下降卻很微幅,當發炎指數如此之高,嗜中性球卻越來越低,讓人想到:敗血症。
回到家後我的心情十分沈重,我覺得我們可能會失去她,上網一口氣買了好幾本,教導孩子關於寵物生命教育的繪本,想著如果最壞的狀況發生,要怎麼跟兩姐弟告知壞消息😔。
在9/5(日)當天晚上19:00左右,邱醫師打電話給我,說妞妞下午又吐了四次,嘔吐沒有緩解,再次確認腸道超音波後,認為有異常的回音,本來在x-光片上懷疑是異物或糞石,但是看血檢極有可能是異物導致阻塞跟發炎,希望討論下一步的處置方向。
要知道到底是什麼塞住,只有開腹手術探查一途,當然麻醉風險絕對是有的,而且在感染中的手術危險性更大,醫師說如果真的要做手術,現在血壓相對有拉上來,還算是可以手術的狀況,若再等幾天,變數很大,看我們要等等看還是今日手術,若決定手術就要馬上到醫院簽立同意書。
我在電話裡說我立刻過去醫院。
我問醫師:「麻醉風險多少?」「30%,有30%的狗狗撐不過麻醉跟手術的過程。」
嗯,如果是急性胰臟炎,死亡率最高到50%,嚴重敗血症高達80%,根本不用考慮,與其坐以待斃,當然要積極給這孩子一個機會。
另外,我還有一個最重要的考量,就是如何「降低這孩子的痛苦」,胰臟炎或腸阻塞都很痛很痛,但是超過24小時她都沒有用任何止痛,不要說嗎啡了,連非類固醇消炎藥都不敢用(畢竟正胃出血),怕狀況不好一用止痛,血壓呼吸就沒了,但是我實在不忍心讓她這麼痛,尤其連劇痛都沒哀嚎,只是沈默的小狗狗,更是讓人心疼。
術前的麻醉,至少也是個暫時的解脫,眼下兩種不讓她疼痛的方式:一是形同安樂死,二是積極找出有效治療的希望。
完全不用考慮。我立馬簽字繳費,醫師說看能不能儘快把這台刀在今晚安插進去。
離開醫院前,到病房跟閉著眼睛的妞妞說話:
「妞妞,等等要手術幫妳檢查肚子,很快就不痛痛了,馬麻找了最好的醫師喔!如果妳很想回來跟我們一起生活,請妳勇敢地撐過手術,但如果妳覺得陪那兩個小屁孩玩實在太累了,妳就好好休息吧,不管決定如何,妳知道我們都非常非常愛妳。」
「我看除非奇蹟出現。」我爸悲觀的說著。
「至少手術麻醉是不會痛的。」我說,沒有正面回答,因為我知道奇蹟不會常常發生。回家後一邊忍者想哭的衝動哄小孩洗澡睡覺,一邊忐忑著等通知。
22:05 外科醫師從手術室打來說手術即將開始,我在心中禱告默念所有我能想得到的神佛菩薩或動物靈的守護神,求祂們憐憫庇佑,同時一直把最壞的打算放在心裡,時間默默來到23:00,小U睡著了,我盯著手機心中稍稍安定,想說表示麻醉過程順利,手術有在進行。
到了23:30的時候終於接到醫院來的電話。
手術順利結束,妞妞也已退麻甦醒中,術後的血壓看起來還算穩定。
診斷終於確定了: #異物造成的腸阻塞(Mechanical ileus),食物下不去造成消化液逆流胃出血,而讓她辛苦了那麼久差點敗血症的原因,是一粒卡在空腸跟迴腸之間,直徑1.5cm的 #龍眼籽,龍眼籽以下的腸道已經開始發炎,再稍晚一點就有潰爛壞死的可能,而網膜層層包住著龍眼籽,稍有差池若穿破腸道,引發腹膜炎,那就真的可能回天乏術。
#生死就在這一瞬之間,也在我決策的一念之間。
再遲疑一晚,有可能我們就真的會失去她。
邱醫師提醒術後幾天是重要的觀察期,接下來仍要控制胃出血、腸道發炎與胰臟炎,還有觀察原本腎臟萎縮的她,有無因為手術的壓力造成腎損傷。
我在睡前跪地感謝妞妞的勇敢還有菩薩的慈悲護持,感謝我遇到很好的外科醫師,但也告訴自己,術後變數很多,後面一天都不能鬆懈。
9/6(一)術後的追蹤,血壓血糖都穩定許多,看起來白血球開始上升,表示有正常對抗發炎的能力,下午探視時精神已經好非常多,可能因為開始打止痛針,眼睛會睜亮的看著我搖尾巴,整天沒有再吐,醫師說晚上會開始少量灌流質食物提供營養。
9/7(二)血檢追蹤CRP發炎指數下降到7.2,原本居高不下的尿素氮已完全正常,除了預期性術後微掉的血色素,其他看起來都往好的方向,只是還不能進食。因為有好轉,我答應帶想妞妞想到快哭的小U去探病,看到毛小孩跟小孩見面互蹭鼻子的畫面,再一次感謝妞妞願意勇敢的,以小小的身軀挺過這樣的手術跟磨難。
9/8(三)從術前一天吐4-5次減少為只吐兩次,不再有胃出血的顏色。精神好的看到人會一直抓籠子。
9/9(四)今天血檢CRP下降到幾乎正常,目前只吐一次,因為她還不願自己進食,到目前還沒排便,邱醫師認為可以轉入一般病房,觀察進食情況。有望在週末帶回家照顧,下週二再回診拆線。
這幾天峰迴路轉的心境,面臨生離死別的擦身而過,讓我對生活有種死而復生的全新態度。在緊湊高壓的生活節奏中,我的腳步慢了下來,我花了更多時間在擁抱孩子還有跟她們說話,我對她們多了更多的耐心,對周圍紛至沓來的瑣事也添增一份平常心。
是的,只要至親至愛能夠健康平安的陪伴在身旁,工作家庭或社會給予的壓力都不算什麼,因為愛的信念跟支持,總能讓我們勇敢的跨過所有難關。
今天是9/9 #台灣狗狗節,想到差點因為一顆龍眼籽而失去這孩子,就覺得要再次呼籲所有毛小孩的主人,葡萄乾、水果的果核或籽、小骨頭等等,對毛小孩的來說都太危險,牠們的腸道跟嬰兒一樣窄小,有時候一不注意家中長輩或小孩餵食,或廚餘沒收好,就可能釀成無法挽回的悲劇。
毛小孩用牠們有限的生命,豐富我們某一段人生時期,我們給予有限的陪伴,牠們卻回報以無限的溫暖和愛,每一天都要好好珍惜,把這十幾年的時光珍藏在心底。
#願我們的毛小孩健康平安享盡天年
#感謝神把毛小孩賜給人類
#讓我們學會每個生命的課題
食物 發炎指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最近認真的在研究適合胰臟炎狗狗的飲食指南,分享給有需要的人,但記得有任何症狀一定要先就醫尋求專業建議
小努的胰臟快篩指數已經恢復正常了,代表是急性胰臟炎,如果是慢性的胰臟炎,臨床症狀就算緩解、發炎指數也會一直無法恢復正常
#當然也要記得幫你的寵物保保險
#醫藥費真的比人的貴很多哪
1. 比例:40%澱粉、40%低脂肪肉類、其他蔬菜+骨類+內臟
2. 所有食材都要變成細碎、泥狀餵食降低消化道負擔,調理機是你的好幫手,粥、肉丸、肉派都是很棒的選擇
3. 低脂肪肉類(每100g脂肪含量):鹿肉(2.6g)、火雞肉(0.7g)、牛蛙(0.3g)、鱷魚肉(0.9g)
#以上都不好買
#我要很驕傲地說我都買的到
#修掉脂肪的雞胸肉也可以
4. 以原型澱粉為主:地瓜、馬鈴薯、南瓜、燕麥等,米飯屬於加工澱粉、麵類通常含有高鈉不建議。
5. 一天4-6餐餵食,少量多餐
6. 牛羊豬都不要考慮,任何肉類的皮跟脂肪也都要修掉,雞腿也不行
7. 不要給太硬的零食會刺激腸胃道
8. 椰子油是很好的脂肪來源可以微量補充,且不需要經過胰腺酶消化、不會對腸胃造成負擔
9. 如果水喝的少的犬貓可以用雞骨架熬湯當成水分補充
10. 長期的低脂肪飲食只要營養均衡、對健康不會有危害,但因為脂肪較低所以提供的熱量會比較少,可以比較之前的伙食增量給予
11. 胰臟的保健品:「胰寶」,適量補充「麩醯胺酸」也可修復腸道機能
12. 已詢問過醫生,魚油、甲魚蛋膠囊等保健品可以持續服用
稍微花點時間研究就可以很快上手、天然食材也不需要花費太多金錢,看著小努可以快樂的吃飽又是適合他的食物真的很開心
我們要努力把肝指數也恢復正常喔!
小努努最近每天都靠著大包子睡覺,大概是知道跟著這坨白白的很安全也不會餓到,我的大包子寶貝也很大方的跟努兒分享電扇前面的涼涼風景,這就是我心目中最美的風景。
食物 發炎指數 在 常常好食Good Foo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耳鼻喉名醫-羅仕寬醫師,執業已經38年,看盡了所有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到底感冒、流感、新冠肺炎如何分辨?又該如何預防這些呼吸道感染疾病呢?這次羅仕寬醫師分享了7招強化免疫力的方法,有助於預防這些呼吸道感染疾病,趕快學起來吧!
#預防呼吸道感染 #預防新冠肺炎 #提升免疫力
➤「耳鼻喉名醫用7招提升免疫力」(文章):https://pse.is/3hlzr4
➤喜歡這則影片請「分享」//
➤看更多健康飲食新聞及食譜:http://bit.ly/2w9ww8T
➤訂購控醣餐盒:健康制作所 http://bit.ly/30gyS82
➤常常好食臉書:https://bit.ly/2SMCcRI

食物 發炎指數 在 常常好食Good Foo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每個人每天身體都會產生數百個到數千個的癌細胞,聽起來好像很可怕,不過不要太擔心,因為既然我們會產生一些不好的細胞,那我們的身體也會有自我保護的機制,也就是我們最重要的防禦系統、免疫系統。我們的免疫系統能夠辨識這個癌細胞,把這些癌細胞殺死。今天營養師就來和我們聊聊,怎麼樣透過飲食和生活的調整、提升你的免疫系統、對抗這些癌細胞!
#預防癌症 #癌細胞 #防癌飲食
➤「提升抗癌力、強免疫」(文章):https://pse.is/3ermgw
➤喜歡這則影片請「分享」//
➤看更多健康飲食新聞及食譜:http://bit.ly/2w9ww8T
➤訂購控醣餐盒:健康制作所 http://bit.ly/30gyS82
➤常常好食臉書:https://bit.ly/2SMCcRI

食物 發炎指數 在 常常好食Good Foo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你知道嗎…癌症、老年失智症、高血糖、高血壓、心臟病、肥胖……這些問題幾乎與慢性發炎息息相關,所謂健康由口入,其實疾病也是吃出來的,那麼該如何逆轉發炎、吃出抗發炎體質呢?這次由台大醫院家醫科的林曉凌醫師為我們解答!
#慢性發炎 #抗發炎飲食 #原始人蔬食
➤打造「抗發炎體質」(文章):https://pse.is/3cdk23
➤喜歡這則影片請「分享」//
➤看更多健康飲食新聞及食譜:http://bit.ly/2w9ww8T
➤訂購控醣餐盒:健康制作所 http://bit.ly/30gyS82
➤常常好食臉書:https://bit.ly/2SMCcR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