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好物 日本食育典範學🇯🇵🍚】
日本政府於2005年通過《食育基本法》,在各級政府與全民共同推動下,日本乃成為全球食育的標竿國家。而台灣近年來也興起食農教育的風潮,但從政府到民間的認知與作法多元,多頭馬車如何有效推動?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水雉是台灣特有種,由於水雉會啄食農田內的昆蟲,過去常被農民誤認是來吃作物的。現在高雄美濃一支由農民、鳥會等單位組成的生態巡護隊,將當地種植的野蓮田開放給水雉覓食,不但能復育當地生態,也讓農民漸漸了解水雉跟農田其實是可互利共生的關係。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
食農 教育 元 年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0929防疫記者會綜整】
彰化連續第40天+0,防疫仍不能鬆懈,居家隔離人數6人,無相關公告足跡表。第十輪提供第二劑的AZ疫苗及高端疫苗接種,意願登記到今天9/29中午12時止。後續預約時間從10/3上午10時至10/4下午4時,施打時間從10/6-10/12。至於AZ第二劑65歲以上(及機構對象)將在10/1(五)起村里長發放通知,10/6(三)-10/7(四)施打。
彰化縣12-17歲有6萬8,226人,BNT已接種6,016人,接種率為8.82%,因為這是新的疫苗,避免疫苗打錯情事發生,因此第一場就讓大家去觀摩學習,之後就回各鄉鎮去依照各學校規劃的進行施打,這禮拜已經在加速;18-49歲有58萬0,638人,已接種29萬8,567人,接種率為51.42%;50-64歲有26萬8,997人,已接種15萬9,531人,接種率為59.31%;65歲以上長者有21萬5,415人,已接種16萬8,201人,接種率已經到78.08%;另外,50歲以上有48萬4,412人,已接種32萬7,731人,接種率67.66%; 18歲以上有106萬5,050人,已接種62萬6,298人,接種率58.80%;12歲以上有113萬3,276人,已接種63萬2,314人,接種率也有55.80%,大家再加油,還沒預約的趕快預約。
第九輪高端疫苗施打對象是在9/28前間隔滿4週的民眾,施打時間是9/30與10/2兩天,完成預約2萬0,536人。第2劑莫德納疫苗已造冊免預約,接種對象是在7/22前本縣68歲以上及具原住民身分60歲以上接種莫德納且接種間隔滿10週以上的長者;9/27(一)村里長開始發放通知單,如果有問題就趕快聯絡村里長;接種時間是在10/1(五)~10/6(三)。請記得攜帶身分證、健保卡、通知單、接種意願書及疫苗接種卡(黃色小卡)。 9/27~10/6莫德納、BNT跟高端疫苗,有預約也有造冊的,請依預約及通知單上指定時間、地點就近、分批前往接種。
COVID-19疫苗施打7天後才能再接種流感疫苗,部分BNT疫苗延後到貨,將規劃先接種流感疫苗,相隔7天之後,再規劃接種BNT疫苗。公費流感從10/1開始,分2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0/1,包括醫事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65歲以上長者、安養、養護、長期照顧(服務)等機構之受照顧者及所屬工作人員、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孕婦、具有潛在疾病之高風險慢性病人、BMI≧30者與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患者、國小至高中(職)/五專一至三年級學生、6個月內嬰兒之父母、幼兒園托育人員及托育機構專業人員、禽畜業及動物防疫相關人員;第2階段11/15,開打對象為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
有關八大行業,政府紓困補助自110年9月29日起至110年10月31日止,或經費用完為止,補貼金額是員工數 x 4萬元 (3萬元給員工,1萬元給負責人)(無員工投保於申請事業者,以負責人一人計算4萬元) ,請K書中心、舞廳、酒家、酒吧、酒店(廊)、視聽歌唱場所(KTV)、夜總會、俱樂部理容院(觀光理髮、視聽理容)、錄影節目帶播映場所(MTV)、電子遊戲場、資訊休閒業、遊藝場所、麻將休閒館、桌遊場所等,請儘速申請。
社區辦理活動,自10/5後,適度放寬戴口罩唱歌,社區唱歌要避免共用及傳遞麥克風,人員沒有施打疫苗或者疫苗第一劑未超過14天的,需提供3天內快篩陰性證明,課堂中不可以吃飯、要全程戴口罩,維持通風良好,每2小時清消一次。社區參訪則是遊覽車上避免飲食及使用麥克風歌唱等行為,要全程戴口罩、實聯制、上車前要量體溫,保持社交距離,參與人員要打疫苗,沒有施打疫苗或者疫苗第一劑未超過14天的,需提供3天內快篩陰性證明。
彰化建縣即將300年,邀請鄉親用詩一起為建縣300年,來紀錄下家鄉的美,書寫彰化特獨特的人文風貌,從今(110)年10/1~明(111)年1/5,參加資格只要是在彰化縣出生,或是現在住在彰化就學、居住或工作,符合其中的一項,通通可以來參加。入選獎金2,500元跟獎狀,歡迎喜歡創新與創作的朋友躍來參加。
二林鎮斗苑休閒農業區位於彰化縣西南角,二林鎮有紅龍果、鮮食葡萄等水果,也是全國釀酒葡萄最大產地,光二林就有10幾家酒莊,還有蕎麥、紅薏仁等特產,所以來二林區不僅可以採水果、到稻田裡玩、盪鞦韆、打排球,也能到芳苑鄉乘坐「海牛」、看潮間帶。
10月17日有推出特色小旅行,歡迎報名參加,分別有【水田食農一日遊】于恩果園(水田地景體驗、食農體驗、野炊料理)→詠豐農場(葡萄園採果),每位550元;【食農教育一日遊】于恩果園(食農教育、動物治療、野炊料理、水田地景體驗) 每位550元;【野餐品酒二日遊】于恩果園(水田地景體驗)→詠豐果園(在地社區風味餐) →金玉湖酒莊(野餐品酒)→十一家民宿(過夜)→海牛採蚵體驗,每位1,950元,行程採團體預約制,全年皆可預約,採果部分依季節及果品盛產狀況做品項的替換,使用五倍券消費,可獲贈當季新鮮蔬果一份,報名連絡電話:04-8903717。
另外在彰化縣東南角的二水鄉也很好玩,雖然人口數是縣內鄉鎮中最少,但自然風景很美,二水鄉鼻仔頭休閒農業區,包括八堡圳、林生先廟等,八堡圳為全台最大的古老水圳之一,每年都在此辦跑水節,還有花旗木美景,可能是全台絕無僅有的景觀,二水生產白柚、芭樂及龍眼等水果,也有套裝小旅行,如【鐵馬田園體驗行】一日遊499元(腳踏車、導覽、午餐、米食DIY),二水火車站→二八水水公園(蒸汽火車陳列場)→八堡圳巡禮→三光米廠參觀→二八水驛站午餐→八堡圳農情館→寶柚二水門市部→二水老街→二水火車站;【三鐵田園體驗行】兩日遊1499元(腳踏車、導覽、午餐、米食DIY、住宿)二水火車站→(蒸汽火車陳列場)→八堡圳巡禮→鄭氏古厝→蓮荷果農園(刈稻飯)→三光米廠DIY→八堡圳農情館→二水老街→呂底亞招待所→源泉火車站→台鐵車埕→車埕酒店(午餐)→台電廠→台鐵集集線→源泉火車站→賦歸,報名連絡電話 04-8797789。(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食農 教育 元 年 在 林宛蓉加油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有機農業與環境永續發展息息相關
宛蓉前往彰化田尾鄉菁芳園生態園區及臺南太康有機農業專區考察,期待燕巢有機農業示範園區吸取兩園區及國外農業大國成功技術,未來能朝向農業循環經濟兼具生產、行銷、教育、生態環境保護..等多功能休閒農場加值發展。
中崎有機農業專區31公頃的農場地在2008年(為縣市未合併前所規劃) 10年來有機農友在這片土地上付出不少血汗,我們知道有機蔬果生產基地,土壤需要經過轉換期到豐沃的生態體系及非常清潔的生產環境,過程中是一項艱鉅的挑戰,而中崎有機農友們用10年來的毅力耕耘創造這塊土地的生命力,耗盡資金、體力來完成實屬不簡單。
#經濟發展跟農業環境取得並存創造三贏局面,中央為農友找到相近耕作的土地,以「換地」形式,將中崎有機農業專區轉移至燕巢, 陳其邁 Chen Chi-Mai市長協力將該園區朝向多元化規劃,宛蓉也不缺席,呼應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 #健康福祉,宛蓉多次在議會建言 #食農推動 #農業循環經濟 #健康飲食文化 #環境生態保護,力促永續願景。
#友善環境營造 #確實保障農友生存權益
#保護大自然生態多樣性
國外農業科技發展有許多成功案例,例如:德國是有機農業大國更是實踐者,而有機農業的發展亦帶動德國的農業循環經濟;丹麥的農業產銷也是成功案例,農業不只是單純的種植養殖,而是通過合作組織模式,將農業產業和工商形成產業鏈,從種植養殖的初級生產到產品進行深度加工,再到銷售和售後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條龍的運營模式,更直得一提的是,丹麥為培養農業人口的素質,規定欲進入農業領域的國民須接受將近15年農業教育培訓,提升素質達到國家農民是富有的代名詞。此外,以色列十多項創新農業技術戰勝水源匱乏的環境;另外,農產品輸出額僅次於美國的荷蘭,成功打造人工環境控制技術(溫濕度控制,二氧化碳補充,全天候生長,精準化),分子生物學,人工生態圈(種植副產品飼養昆蟲,畜禽魚,養殖副產品製作有機肥),精準農業(無人機,機器人巡視,除草,施肥),節水技術,育種技術,大規模人道養殖技術,食品加工與處理技術等等。
臺灣正邁向循環農業經濟、休閒農業階段,上述農業強國成功經驗值得臺灣相關單位借鏡。
參考網址:https://kknews.cc/agriculture/n6mg39g.html
食農 教育 元 年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水雉是台灣特有種,由於水雉會啄食農田內的昆蟲,過去常被農民誤認是來吃作物的。現在高雄美濃一支由農民、鳥會等單位組成的生態巡護隊,將當地種植的野蓮田開放給水雉覓食,不但能復育當地生態,也讓農民漸漸了解水雉跟農田其實是可互利共生的關係。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6892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食農 教育 元 年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水雉是台灣特有種,由於水雉會啄食農田內的昆蟲,過去常被農民誤認是來吃作物的。現在高雄美濃一支由農民、鳥會等單位組成的生態巡護隊,將當地種植的野蓮田開放給水雉覓食,不但能復育當地生態,也讓農民漸漸了解水雉跟農田其實是可互利共生的關係。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6892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食農 教育 元 年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台東縣南迴四鄉鎮盛產小米、紅藜和樹豆三種原住民傳統主食,農糧署推廣「南迴三寶」特別請年輕廚師,創意做出健康雜糧便當餐盒。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6215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