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星光明暗— #2021米其林台北台中評析
米其林在8月25日公布2021年星級名單,這個時間點,堪稱幸運。
台灣疫情控制下來,人們出門吃飯意願變高,雖仍有內用防疫規範,餐廳正在緩一口氣。此刻頒獎,不再那麼不合時宜。
攤開名單,卻讓人欲言又止。
我向來傾向以正面的態度看待米其林。米其林的初衷是美食旅遊指南,時間推移下也發展成為餐飲評鑑,具備國際的權威性。米其林能為主廚鑑價,就像奧斯卡為演員鑑價,那是高度的專業肯定。米其林進入台灣四年以來,確實為台灣餐飲界帶來好的影響,從業人員更有自覺,產業更加活絡,一般民眾更願意了解餐飲標準與團隊心血。這些都是眼睛看得到的改變。
每一年的名單,都有符合期待的部分,也有不符合期待的部分,是否符合期待,除了依循客觀標準,也是在與各人的品味做比對。
我卻感覺今年某些地方落差更遠,遺珠更大顆;加上某老記者外洩名單、破壞秩序的傷眼事件,爭議更甚。今年榜單,不僅要看誰摘星,還要看誰沒摘星;星光明暗之間,你不禁要問,疫情中的米其林,究竟是怎麼做評鑑的?
#台中爭議較小
今年的星級名單,先從爭議較小的台中說起。新增一星餐廳「澀」,其以法菜手法、在地食材呈現台灣滋味,符合近年來的主旋律;主廚林佾華(Ed)曾身為RAW餐廳的開幕團隊,今年同時獲得米其林年輕主廚大獎,應可激勵與他同期的許多青年廚師。
「俺達的肉屋」也被歸為新增一星,是因為他們今年搬家。店址遷移會影響評鑑,去年香港指南中天空龍吟被除名,也是因為他們暫時歇業、預備搬遷。
台中其他星級餐廳持平;備受好評的「鳥苑地雞燒」終於進入餐盤推薦。去年開幕大熱門的粵菜餐廳、由前台北世貿聯誼主廚賴遠輝執掌的「頂粵吉品」則未入選餐盤推薦。更令人意外的是,「小樂沐」也被這屆米其林遺漏了,不僅未摘星,也未在餐盤裡。
#台北掉星遺憾
台北新增五間一星餐廳、一間二星餐廳,固然吸引眼球;真正令人大驚的,是過去三年穩居一星的「MUME」與「大三元」,掉了星。
疫情中被拔星,是重中之重,因為餐廳不知道未來的營運狀況會是如何,如果再度因為疫情停止內用,就有可能影響評鑑,也不知該怎麼努力。
在此為MUME與大三元加油。MUME創辦主廚林泉這二年逐漸將事業多元化,重心轉為發展餐飲集團MMHG,他是很有能力的經營者,相信他會調整優先順序,讓MUME轉骨變強;MUME也在今年六月正式迎接新主廚卓均仰(Ernest Toh),正在重新建構團隊中,相信接下來會有一番新氣象。
大三元近年來新舊交替,第三代經營者吳東璿接棒後,努力跨出舒適圈,和人氣酒吧合辦餐酒會、參加市集,積極為老品牌注入新活力,也想為中菜找到更年輕的群眾。大規模的老餐廳要穩定出菜,並不容易,盼望吳東璿能堅持理念,保持信心。
#台北新星閃爍
台北新增一星餐廳中,我認為「T+T」、「牡丹天婦羅」、「米香」實至名歸。T+T人氣頗旺,生意很好,主廚蔡元善(Johnny)以法菜手法揉和台灣與東南亞風味,今春更加入來自香港、fine dining歷練完整的古俊基(Kei Koo)主廚,羽翼更豐,籌備多時的實驗空間也將開放,未來發展值得期待;牡丹天婦羅,已是我過去三年的遺珠,今年終於摘星,其天婦羅媲美日本水準,也樂見台灣的日本料理多了一間天婦羅專門的星級餐廳;米香是位於美福大飯店內的台菜餐廳,第一任主廚為擅長宴席菜、酒家菜的董欽清師傅,後由陳永華師傅接手,口碑不錯,且擁有飯店的硬體設施與服務,開心台灣又一間規格較精緻的台菜餐廳獲得肯定。
「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由一星升二星,可謂黑馬,對於2019年11月上任的Florence Dalia主廚而言是莫大肯定。2009年開幕,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是國外米其林星級餐廳進駐台灣的先行者,現在重新獲得關注,也是好事一樁。
#遺珠變大顆
星光閃爍之下,遺珠更顯孤單。
我說的是「Orchid Restaurant 蘭」,是「晶華軒」,是「Ephernite 法緹」。名單可以繼續加長。
蘭餐廳與晶華軒,是過去一年很受好評的二間餐廳,好成績反映在聲量上,也反映在生意上,卻被米其林忽略。李信男(Nobu)主廚與鄔海明主廚,帶領團隊呈現出來的用餐體驗,真的穩定且有水準,今年還是沒有星,令人納悶;再看看今年某些新一星餐廳,更狐疑了。這家有星,為什麼那家沒星,這種檢討每年上演,然而今年的情況,我真心不解。
Ephernite 我一直認為很接近巴黎米其林一星餐廳,小而美,菜好酒好,今年依舊停留在餐盤,十分可惜。
#要連餐盤名單一起看
星星的遺珠,落在餐盤。也因此,我認為看米其林要連餐盤名單一起看;有沒有進入餐盤,重要性也漸漸逼近有沒有摘星。星級名單、餐盤名單、必比登推介三者相加,以台北而言,頗能描繪出這個城市的餐飲地景。
其實去年台北的餐盤名單就開得不錯,今年新增Embers、Holt、月夜岩、Mu:等等,更加充實;不過,還是有些頗受好評的餐廳未被囊括,例如去年六月開幕後即訂位踴躍的「Coast」,以及備受吃貨愛戴的「鮨二七」;台中的餐盤名單有「名人坊」,台北的名人坊則一間都未進入餐盤,也頗玄妙。
#疫情中如何評鑑?
今年的結果,有些讓人看不懂的地方。不禁要想,這是否和疫情中做評鑑有關?
意思是,在疫情阻礙國際旅遊,海外評審難以進入國境、且必須隔離的情況下,評鑑程序是否有受到影響?台灣是否有本地評審,本地評審是否角色更吃重?尤其,米其林國際總監Gwendal Poullennec反覆強調,米其林不會只憑一次用餐經驗決定評鑑結果,必須造訪某一餐廳複數次,才能判斷其水準是否穩定,那麼,疫情中米其林還做得到這件事嗎?
說實話,台灣是防疫資優生,在米其林去年底至今年初的評鑑期間,餐廳正常營運,不若許多國家餐廳開開關關;即便如此,你還是會懷疑米其林到底怎麼做評鑑。
這個問題,米其林將持續面對。尤其,米其林在疫情肆虐嚴重的國家,似乎另有權衡,譬如今年五月發表的紐約指南,米其林三星餐廳過去一年無法內用甚久,Eleven Madison Park都是關閉的,還是維持三星。究竟它哪些地方寬容?哪些地方如常?是否能反映出餐廳在疫情中做的努力?也讓人霧裡看花。
#樂見台南高雄指南
頒獎典禮最後的驚喜,則是宣布米其林2022年將新增台南與高雄指南。
這樣的呼聲早已出現,政府繼續加碼,米其林欣然接受,我認為是合情合理的交易。即便國際旅遊仍未復甦,但無庸等復甦了才做,現在做,一方面刺激內需消費(也盼望疫情持續穩定),二方面累積美食論述。所謂的論述,是指台灣從南到北的主要城市,作為整體一起對外的精彩豐富,米其林在這方面是有效度的,不必否認。
於是,當我又看見「我們不需要別人來定義什麼是好」之類的發言,深感遺憾。這等於倒退回四年前米其林剛發台北指南的狀態,當時的諸種義憤填膺,現在理應可以一笑置之,因為行內人清楚這幾年台北的餐飲市場如何蓬勃。難道台北就比較適合讓別人來定義?難道台中就沒有自己的生活步調?事情的核心就不是在這裡。應該要有更整體的戰略觀。
就算不論台南,以高雄而言,已有幾間餐廳摩拳擦掌,例如Liberte、Sho 承、Nibbon、Majesty 美享地、Marc L3等等。其中,也有業主賭對了,高雄會有米其林。明年的榜單應該會相當有趣。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0:00 開始 03:46 今晚節目內容 06:46 與波叔家族成員, 識於微時 08:11 鄧成波成功之路 18:50 波叔少年時代 21:02 開始涉觸房地產 25:12 禾稈冚珍珠 43:56 2009年機遇再來 59:13 Jeff Chan 陳積榮 #娛樂八卦 #陳積榮 #鄧成波 #...
餐 旅 服務 未來發展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230新加坡聯合早報
*【歐盟各國暗示支持完成談判 中歐投資協定草案或於近日公佈】
分析認為,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在一周內出現“大反轉”,顯示中國和歐盟有共同的戰略需要和默契,都希望趕在美國候任總統拜登1月20日就職前達成協議。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01230-1112376
*【彭博社測算:新冠病毒年初在武漢是官方通報10倍 武漢年初染冠病者或多達50萬】
彭博社依據中國公共衛生機構的最新資料測算,今年初在武漢感染冠病的人數可能多達50萬,為官方通報的確診病患人數的10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前天在官網發佈新聞稿,披露他們在中國遏制第一波疫情的一個月後,對3萬4000多人展開冠病血清流行病學調查和分析,調查涵蓋三類地區:武漢市、武漢之外的湖北各市州,以及六個其他省市,即北京、遼寧、上海、江蘇、廣東和四川。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01230-1112381
*【中國多地防疫一線人員 開始接種冠病疫苗】
中國多地近日開始為海關檢驗檢疫、口岸邊檢及醫療衛生機構一線工作人員進行冠病疫苗接種,暫時還不知是採用哪一款疫苗,接種者要連續七天上報健康狀況,官方還專門建立網路群組隨時監測接種情況。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01230-1112379
*【鍾南山:中國疫情冬季不會大規模爆發】
鍾南山說,中國已經形成了非常有效、比較嚴密的防控,早期在社區防控的機制,這些都是很好的。不過反復的、散在的確診病例肯定會有。他說,現在在中國幾個地方,有一些本土病例增加,這個看起來可能跟環境和動物傳人是有關係的,但這個問題需要我們下一步攻關。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1230-1112475
*【消息:英國擬將更多地區防控級別上調至最高】
《泰晤士報》報導,英國首相強森已批准將英國更多地區的疫情防控級別上調至最高的第四級。該報導指出,英國內閣考慮在英格蘭西南部部分地區和坎布里亞郡(Cumbria)實施最嚴格的防疫管制措施。雖然當地確診病例相對來說依然較低,但有跡象顯示,B.1.1.7變種冠病毒株已逐漸在當地傳播。另據《電訊報》,米德蘭郡(Midlands)和北英格蘭地區預計將被列入第四級疫情防控區。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230-1112479
*【英國單日確診破5萬 首名疫苗接種者注射第二劑】
英國近期多次收緊疫情防控措施。為遏制疫情傳播,英國取消了原定為期五天的聖誕防疫限制“放鬆期”,首都倫敦、英格蘭東南部和東部部分地區的疫情防控級別已調升至最高的第四級。與此同時,英國正在持續推進冠病疫苗接種,不少已接種第一劑疫苗的人員陸續接種第二劑。英國首名疫苗接種者、90歲的瑪格麗特·基南週二接種了第二劑疫苗。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230-1112463
*【歐盟疫苗接種啟動後狀況頻傳】
德國北部一家療養院由於工作人員犯錯,有八人被錯誤注射了相當於正常值五倍的劑量。在德國南部,約有千劑輝瑞疫苗可能因為在運輸過程中未能保持起碼低溫而被退回。在西班牙,疫苗運輸程式出問題而延遲交付。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230-1112389
*【新變種病毒來勢洶洶 英國單日新增逾4萬病例】
英國週一新增4萬多起冠病確診病例,是疫情爆發以來的新高,顯示新變種病毒導致當地感染率上升。英國衛生部醫學總監多伊爾說:“在英國醫療體系最脆弱的時候,如此高的感染率令人憂心。”英國首相強森和他的科學顧問之前說,新的變種病毒正在英國迅速傳播。這種變種病毒的傳播力比原有病毒株高出多達70%,但一般認為其致命性沒有更高,也不會引起更嚴重的疾病。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230-1112390
*【美國190萬人已接種疫苗 一些人出現副作用卻表明不後悔】
美國自12月14日啟動冠病疫苗接種以來,已為190萬人接種了疫苗。《紐約時報》訪問了數十名接種者,發現一些人完全沒有出現副作用,一些人則出現劇烈頭痛、發燒、不由自主地發抖或出現“腦霧”,也有人在接種疫苗後手臂出現不同程度的酸痛。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230-1112391
*【未來或出現更嚴重大流行病 世衛籲各國認真做好防範準備】
世界衛生組織警告,全球未來可能暴發更嚴重的大流行病,並呼籲各國“認真”做好準備。世衛緊急專案負責人里安週一在記者會上說,冠病疫情是一記警鐘,指這場疫情訊速擴散並影響了地球每一個角落,但這不一定已經是最嚴重的。他認為,雖然冠病傳染力強,但其致死率同其他傳染病比較,並不特別高,世界各國要做好準備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更嚴重的狀況。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230-1112392
*【坦承原先公佈比實際少 俄羅斯死例應是全球第三高】
俄羅斯坦承,其累計冠病死亡病例是原先公佈的三倍以上,這意味著俄羅斯是全球冠病死亡病例第三高的國家。俄羅斯聯邦統計局週一說,今年1月至11月所記錄的因各種原因造成的死亡人數,較前一年增加22萬9700個,其中81%,即18萬6000多人死於冠病;這遠比此前所通報的5萬5000多人高出許多。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230-1112393
*【為防變種病毒 菲禁新中日韓等20國所有旅客入境】
菲律賓禁航令從29日午夜開始生效,直至下個月1月15日。禁令名單包括新中日韓亞洲四國,以及澳洲、以色列、黎巴嫩、英國等國家。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01230-1112371
*【水產市場感染群蔓延至45府 泰國下周或推出更嚴格措施】
泰國龍仔厝府水產市場的冠病感染群不斷擴大,如今已蔓延到全國77個府中的45個,如果情況持續惡化,當局下周可能出臺更嚴格的限制措施。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01230-1112373
*【拜登誓言加快接種速度 痛批政府疫苗發放緩慢】
美國候任總統拜登痛批川普政府的冠病疫苗發放速度“嚴重落後”,同時承諾,他上任後將把疫苗接種數量增加至每天100萬劑。路透社報導,拜登週二(29日)與其冠病疫情顧問團會晤後,在德拉瓦州威爾明頓發表演說時指出,目前約有200萬名美國人接種了冠病疫苗,這遠遠低於川普承諾的將在今年年底前完成2000萬人接種的目標。拜登也向國會發出信號,他說,新政府要大幅增加支出以加快疫苗派發、加大冠病病毒檢測力度,並向各州提供資金以幫助學校重開。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230-1112467
*【美國發現首起變種冠病病毒病例】
《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柯洛拉拉多州州長波利斯在推特上說,近期沒有出國記錄的一名當地男子感染了B.1.1.7變種冠病毒株。波利斯表示,這名20多歲男子目前在Elbert County被單獨隔離,沒有密切接觸者。當局將會非常密切觀察局勢發展,並繼續追蹤其他潛在病例。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230-1112462
*【黎智英辭壹傳媒董事會主席 由非執行董事葉一堅接任】
被控違反《香港國安法》等罪名的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已辭去壹傳媒董事會主席兼執行董事的職務,由現任非執行董事葉一堅接任董事會主席。壹傳媒旗下《蘋果日報》昨天報導,黎智英辭職是為了有更多時間處理個人事務。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說,董事局成員變動,對公司營運及未來發展不會有重大影響。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01230-1112382
*【《日經》調查: 日本八成企業高管看好 明年下半年經濟將增長】
日本多數企業領導認為,明年下半年會是經濟擴大期。《日本經濟新聞》昨日發表百名企業界人士對經濟展望的看法,有八成認為明年下半年經濟會恢復擴充。這項調查也顯示,九成日本企業領導贊同菅義偉政府推動綠色經濟。他們也以世界經濟為考量,希望拜登出任美國總統後會讓中美貿易戰停止。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230-1112394
*【孟加拉再轉移1804羅興亞難民至偏遠孤島】
孟加拉政府將更多羅興亞難民轉移到孟加拉灣的一個偏遠孤島。孟加拉當局昨天用海軍的五艘船艦,將南部靠近緬甸邊境的Cox's Bazar難民營中的1804名羅興亞人轉移到Bhashan Char。這是第二批被轉移的羅興亞難民,本月初已經有1642人送上巴贊島。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230-1112387
*【法國時尚大師皮爾·卡丹逝世】
法國時尚設計大師皮爾·卡丹週二逝世,享年98歲。Pierre Cardin用自己的名字打造出家喻戶曉的時裝品牌,並把精品時裝大眾化,引領潮流數十載。卡丹的家人週二說,這位大師當天在巴黎西部納伊一家醫院逝世。法蘭西藝術院也通過推特宣佈了卡丹的死訊。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230-1112388
*【克羅埃西亞地震:至少20餘人死傷】
巴爾幹半島國家克羅埃西亞遭遇140年來的第二次嚴重地震,至今確認有至少七人死亡,超過20人受傷。彭博社報導,克羅埃西亞連續兩天發生地震,29日的地震強度為芮氏規模6.3,週一為5.2。克羅埃西亞首都札格雷布和遠至羅馬和維也納都有震感。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230-1112472
*【波音737 MAX複飛 首航邁阿密飛紐約】
美國航空公司一架737 MAX飛機29日上午從邁阿密飛往紐約,機上載有約100名乘客。這架航班於當地時間下午1時08分在拉瓜迪亞機場降落。2018年10月和2019年3月,兩架波音737 MAX客機先後發生空難並奪走346條人命,該機型隨後遭全球禁飛。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230-1112465
*【傳螞蟻擬將金融業務劃入控股公司 分析:非支付業務估值或被壓縮】
有消息稱螞蟻集團計畫把金融業務劃入控股公司,後者或更能像銀行一樣接受監管。知情人士透露,螞蟻集團擬把所有需要金融牌照的部門劃入控股公司,包括財富管理、消費貸款、保險、支付和網商銀行在內,送餐、上門服務和酒店預訂服務等的數位生活方式業務則被排除在外。據透露,螞蟻仍將是所有上述業務的母公司,這項計畫正等待監管部門批准。
https://www.zaobao.com.sg/finance/china/story20201230-1112441
餐 旅 服務 未來發展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龔成問答信箱】(Q18261-Q18280)
Q18261:
龔成你好。一年前有朋友介紹我follow你,我follow左但一直冇太認真留意。
直到暑假時,我屋企人俾公司裁員,突然之間有種背負住屋企人既責任,我都覺得係時候要增值下自己財富。所以我決定再返去你個page睇下,現在已經開始睇你既書。
今年21歲,仲係讀緊書嘅大學生,很少投資知識和經驗。現時剛剛開始做10個月實習,一個月人工應該有$10000左右。
同屋企人商議好俾$2500家用,我紀錄過每月支出都係維持大約1000元,預計每月可儲到$6500左右。
我原本打算月供$4000買股票,但實習完左之後嘅一年我唔會有收入,因為我要讀埋最後一年大學先畢業。手頭上現金有大約5萬左右,所以中間果一年我未必可能有足夠資金投入股票。
我想問三個問題:
1) 我知道愈早投資愈好,請問我應唔應該下年邊返part time邊返學,還是問家人借住少少加自己錢月供,定係唔好投資繼續儲多d資本將來先再月供?
2) 如果開始月供,應該用邊間銀行或證券行開戶最好?我個人可以比較進取和承受少少既風險,除左盈富之外,仲可以加咩股做組合?如何分佈?
3) 我會開始睇關於投資既書,除左你d書同埋富爸爸窮爸爸之外,有咩書適合我呢種新手睇?
龔成老師︰
1) 你可以做一些PARTTIME去維持一定收入,就算唔能夠跟今年月供金額一樣,也盡力去接近,咁樣會較理想。借貸投資始終有風險,同時只適合高階投資者,加上要在明顯平的市況才會動用。
2) 你可以睇翻佢地收費,基本上用銀行或證券行都無問題。
以你年紀計,"平穏增長股" + "潛力股"都適合。
平穏增長股,如盈富(2800)、金沙(1928)、恆基(0012)、中銀(2388)、港鐵(0066)、煤氣(0003)、港交所(038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
潛力股︰比亞迪(1211),中生(1177)或福壽園(1448)。
由於你現時無乜選股經驗,你可以先用盈富基金(2800)作為你投資目標,佢係包括50間質素不錯上市公司股票的組合,有助你平衡組合中的風險。每月可先月供$3000在盈富基金,餘下的資金就先儲起。
現時大市只是合理區較底位置,你現有5萬資金可以先投入一半,分2注,去入盈富。餘下一半和每月儲到的錢就等大市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才掃貨。
其間要努力增加投資知識,在看書、新聞、報目關課程。到你有一定能力和經驗,就開始買其他我建議的股票。
3) 以下是我認為適合初學者睇的書:
《我十一歲,就很有錢》
《經濟蕭條中,七年賺$1500萬》
《思考致富聖經》
《秘密》
《財富金鑰匙》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
《世界上最偉大的成功寶典》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解讀巴菲特》
《巴菲特傳-永恆的價值》
《勝券在握》
《智慧型股票投資人》
《非常潛力股》
《彼得林區的選股戰略》
《誰搬走了我的乳酪?》
《人性的弱點》
------------------------------------------------
Q18262:
你好,想請教一下您
本人今年27歲,月入28k,下年應該可以有55萬左右既首期,亦應該會準備生育。
有睇過您出的《5年買樓4部曲》,你認為250尺既細物業係值得投資,咁170至200尺既物業你有咩睇法,因為我而家不斷出去睇樓
滿意又合乎首期既物業多係半新樓,而太子XX(380萬179尺,銀行估價為360)及大埔XX(350萬192尺,銀行估價為354萬)都係其中之一,請問你覺得值得投資嗎?
真是麻煩你了,謝謝你
若購買單位後,打算出租之用
龔成老師:
250呎是最少的投資,如果少過250呎,就開始勉強,物業的價值唔算高。
半新樓都可留意下,新樓就唔建議。你最重要是計下租金回報率及呎價,比較下同區同類的單位,比較下你想買入的單位,是否有吸引力。
由於少過250呎,因此,要「吸引」,即是比其他物業價錢較好先考慮,否則唔投資。
這些少過250呎的物業,過往一年回落左唔少,價錢上有機會找到較合理的,但你都要明白,佢在質素上始終會較一般。
------------------------------------------------
Q18263:
龔sir, 碧柱園服務同雅生活已經有明顯既盈利預測,所以股價一直高企,看似回落機會不大
發展急速,現價碧桂園服務可以買進嗎?你會用邊類估值方法來幫物管股估值?
龔成老師︰
碧桂園服務(6098)有質素,這企業的生意不錯,本身有規模,盈利正不斷增加,加上高股本回報率,而且行業處增長狀態,而佢的規模及品牌,相信能助佢持續取得生意。
但有兩個問題,第一是佢上市年期不算久,這刻根本未見到企業的真實情況,因此仍要觀察。第二是估值,現時市盈率去到近80倍,少少貴的水平。
而雅生活服務(3319)無論在業務本質、規模、品牌、財務數據、前景,都是理想的,反映這企業有一定的質素。加上這企業的背景因素,以及行業的發展,相信這企業的前景不差,有長線投資的價值。
這企業的發展快速,可說是有危有機,雖然可帶動業務快速增長,同時會令企業造成風險,你要明白這點。
質素及增長力來計,碧桂園服務(6098)較高,但太貴,此刻唔會考慮。
從整體質素與投資值博率去考慮,雅生活服務(3319)會較好。現價在合理區上部,可以投資,但只能小注,並要分注慢慢入。
------------------------------------------------
Q18264:
請教一下隻新創建,佢剛賣左巴士業務,看來清除左瘀血,但又好似想收購不良資產業務,呢隻值得長線投資嗎?雖然息率吸引
龔成老師︰
新創建集團(0659)於8 月21 日宣布,以32億出售旗下新巴及城巴業務,買家為 Templewater Bravo Holdings Limited、漢思能源及 Ascendal Group Limited 合組的財團。
由於巴士並非其核心業務,佔盈利比重唔算高,對集團長線影響唔會太大。
整體而言,集團質素算是不差,但又未到最高級別,業務分散於多個範疇,部分與公共事業有關,過往的生意雖然穩定上升,但盈利卻停滯不前。
企業本身不是沒有優勢,長遠仍有增長能力,但由於賺錢能力略有下降,加上企業本身已很龐大,增長期望不會太多,過往過價大致穩定,你宜集中在股息多於股價回報。
------------------------------------------------
Q18265:
龔sir你好! 有選股的問題想請教。24歲,收入15k。
現時持有港鐵225股,
越秀房地產569股,
長江基建234股,
中生製藥336股,
比亞迪82股,
中國平安53股,
盈富基金325股,
香港電訊86股。
每月供港鐵$1000
長江基建$1000
中國平安$500
盈富基金$1500.
現時每月手上有鬆動的$3000,想問我應該選擇哪一股?還是在原本的組合內加碼?謝謝
龔成老師:
你持有的,基本上都是有質素的股票,但以一隻24歲的人來說,增長力不算強,你可以減翻D收息類股或增長力不算強的股,如長建(1038)、香港電訊(6823)、越秀(0405)。(你不用全部減,可以慢慢調整或減部分)。
如果你之後有資金增加,可月供增長力高少少的股,可考慮:南方恒生科技ETF(3033)、阿里(9988)、騰訊(0700)、港交所(0388)、舜宇光學(2382)、小米(1810)、比亞迪(1211)、中生製藥(1177),但就要明白波動性比上述會高左,同時風險大左,你要自己平衡。
現時大市處合理區,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
Q18266:
hello hello.岩岩做左幾年野,最近先開始玩股票,想請教下你。
想問下月供同自己買碎股最大既分別係咩?如果我每個月將自己草到既錢自己去買碎股,唔係flexible d咩?又或者草幾個月一手一手咁買入,係咪都可以?
暫時打算買入盈富,香港電訊,港燈。呢個組合會唔會太保守?thanks
龔成老師:
月供同入碎股類似的,但月供就是「固定金額」。
而比起一手手入,月供會較有平均價格的效果。
簡單來說,月供股票就是你每月將現金,買入某一隻或多隻股票,慢慢咁樣儲貨。坊間不少銀行都有提供月供股票服務,你先開證券戶口,然後登記做月供股票。
形式就是每月投入相同的金額,買入同一隻或多隻股票,並持續進行。
例如,每月以相同金額$10,000 買入盈富基金(2800),假設第一個月股價為$25,就能買入400股;第二個月升至$35,就能買入286 股;第三個月跌回$30,就能買入333股。
總結這三個月,投入了的資金為$30,000,累積股票為1019股,平均買入價為$29.4。
由於月供股票每月投入的金額相同,因此當股價上升時,買入的股數自然減少,而當股價下跌時,就自然會買入較多股數,如同自行調節一樣。
要注意的是,由於每月持續投入資金,因此一定要選優質股,長線投資,同時要以儲股票的概念進行,最少持續供3 年以上,之後持有5年以上。
至於你的組合,的確較保守,不太適合年輕人。
------------------------------------------------
Q18267:
老師今年年中先認識你,睇左你幾本書,股票勝經,致富藍圖同50潛力股係入面挑選左823呢隻股 好好彩贏左6千
但我知呢啲係新手弊病!所以我將果小小錢再加啲錢黎報讀你既股票基礎班,希望增值下自己
另外較早前買入1810十手購入價係15.10 升到而加20 真係好興奮
因為有之前既經驗今次點都唔放!希望體驗到陪升既感覺
由乜都唔識跟人買數字股輸左幾萬之後,到而加識小小又贏到啲個感覺真係好開心,已報你班,期待跟你學多啲知識!
龔成老師:
相信你已基本明白投資原理,投資並不是坊間的炒炒賣賣,而是持有優質股,長線。同時建立一個組合。
領展(0823)、小米(1810)都有長線持有的價值,你可以長線,唔好比中短期股價影響。同時,可以加入其他股票,建立一個更平衡的組合。
具體建議你上完堂,先慢慢配置自己的組合。股票班見!
------------------------------------------------
Q18268:
老師你好,想請問有咩長線潛力股可以推介,例如比亞迪同美團,本人唔介意承受風險,
同時想請問老師,領展股價可否從上90高位
謝謝老師。身體健康
龔成老師:
可考慮:南方恒生科技ETF(3033)、阿里(9988)、騰訊(0700)、港交所(0388)、舜宇光學(2382)、小米(1810)、比亞迪(1211)、中生製藥(1177),但就要明白波動性高,同時風險大左,你要自己平衡。
同時不少都唔平,你要控親注碼。
領展(0823)慢慢會向上,$90有機的。
------------------------------------------------
Q18269:
龔老師,本人32歲,已婚有兩個小朋友,收入唔多,扣除生活成本,每個月只有$1000多可存。
想問零存整付 和 月供股票 哪一個較適合我存錢/投資/抗通脹? (或者其他)謝謝
龔成老師:
以你的年齡,月供股票較好,但你要先留一定的備用現金,之後先進行月供。
盈富(2800)$1000較適合你。
但你要留意手續費,如果手續費太高,就唔值得做。
------------------------------------------------
Q18270:
你好龔老師,本人今年30歲,剛新婚,正職月入25000。
無做投資,依家有20萬左右saving。欲2年內育1子,長遠希望可達至財務自由。
1. 打算與家人購入土瓜灣近地鐵站40年左右2房單位(430萬,會做高成數按揭)
a) 請問現時是買樓時機嗎?
2. 請問如果新手投資,該如何步處? (每月可儲10000左右)
3. 若現時做線上小生意,是好時機嗎?
多謝龔老師細閱。
龔成老師:
1)地點不差。但要留意樓齡的維修相關問題。
香港樓中短期有可能波動,但長遠仍是向上,就算跌期跌都唔會多,如果你睇中,都可考慮,最重要是「供得起」。
2)你要做三樣野,第一,增加知識,你要學理財及投資的知識,記住,投資並不是坊間的炒炒賣賣,你要從書本或課堂上認真學習。《股票勝經》適合初階者的。
第二,了解銀行及證券行,去開一個證券戶口,並準備做月供股票。
其實兩者都可以,銀行就較方便,但手續費就較貴,證券行收費就較平。你可以先了解下不同的收費。
第三,將每月的部分資金,去做月供股票,供盈富(2800)。對初階投資者來說,月供股票是一個很好的累積財富方法,因為可避免你一次過在高位買入的風險。
原理如同儲錢,不過就不是儲現金,而是儲股票。計劃要長期進行。
另外,盈富是一個組合,適合絕大部分人投資,風險不高,長期儲貨可助你財富平穩增值,記住要長線持有。
當你在做上述三件事的同時,開始學下股票,了解下那些股票適合你自己。上述只同你簡單供盈富,當你過半年,有知識及少少經驗後,就可以利用你手上的資金,其中一部分,去投資股票。
3)是時機。其實這些生意,愈早開始愈好,太多人得個「想」字,先行者能賺最多錢的。
------------------------------------------------
Q18271:
龔老師: 跪求指點迷津!
本人33歲月入3萬公務員,
同父母同住,每月一萬家用、一萬投資 ($9000月供股票) 、一萬其他消費(交通、飲食、娛樂等,通常每月用5千左右,其他儲起)
手上現有現金約80萬
股票共約22萬:
月供組合: 煤氣$1500、比亞迪$1500、港鐵$3000、盈富$3000
尚有小量建設銀行、阿里巴巴、小米、中生製藥、金沙
目標:
財務自由!財務自由!財務自由!
移居泰國,努力尋找副業發展中!
投資組合上,請問有沒有可加速的方案達到目標?
亦有機會準備同男朋友同居,消費上又一筆…. 唉
龔成老師:
你上述月供的,都是有質素的股票,你可以進行長期月供,至於持股,無問題,同樣是有質素的,長期持有就得。
如果你要加速,有兩個方向,第一,加大投資潛力股比例,當然,要求你的投資實力都會多左,你唔單止要月供,同時要自行選股,把握買入時機,創造較高的回報。
如果想增長力高少少,可考慮:南方恒生科技ETF(3033)、阿里(9988)、騰訊(0700)、港交所(0388)、舜宇光學(2382)、小米(1810)、比亞迪(1211)、中生製藥(1177),但就要明白波動性比上述會高左,同時風險大左,你要自己平衡。最好當然等回落先考慮。
你現時有$80萬,可以想想怎樣平衡風險與回報。
但要留意,現時大市未平,要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第二,如果你打算移居泰國,又想發展副業,最好是發展一些與香港及泰國有關的業務,你要把握一些你的優勢,你要尋找這個市場。
你的消費將會進一步增加,因此要尋找更高的收入。
------------------------------------------------
Q18272:
你好,呢排睇過2007碧桂園同883中國海洋石油,呢兩隻股票現價算唔算合理價?
同埋有冇發展潛力?
龔成老師:
碧桂園(2007)的質素都不差,但碧桂園服務(6098)更好。2007拆出6098後,質素略略減。
2007要不斷發展物業去賣,這樣才不斷有生意,但6098的模式就不用,物業管理是持續性的,擁有一個項目後,就會有持續的現金流,加上2007負債較多,所以從質素上,6098更好。
但要留意6098現價略貴,投資要控制注碼。
至於中國海洋石油(0883)雖然質素都算有,但不是最高質類別,佢對油價較為敏感。
雖然佢都有一定的規模,但卻不是最高質素的企業,這是由於佢地的產品自主力較弱。
石油是商品,當中沒有差異性,佢地要將石油賣出,只能跟國際油價,這令佢地處於被動狀態。沒有價格自主的能力,這令佢地的獨特性有限。這類商品企業,都可投資,但就要明白不是最高質的企業。
由於質素中等,唔建議大注投資,但相信油價上翻佢會上升的。
------------------------------------------------
Q18273:
hello sir 想請教以下問題:
本人28歲月入$18000,明白收入偏低而且支出不少,希望能盡力每月賺取固定的額外收入,現擁有現金4萬及以下股票:
1. 0788 - 8000股
2. 1928 - 800股
3. 3347 - 200股
4. 9988 - 100股
5. 9999- 100股
問題一: 因為現金不多又希望作備用現金,請問是否建議沽出上述股票?
問題二: 接觸股票不久,明白買得太散,但因為要等出糧先有錢買,但見到覺得潛力股就想買,請問是否建議沾出上述某幾隻股票?
再將資金購入2013/799/3033 其中一隻?請問sir 推薦邊隻?
問題三:是否建議沽出9999或9988及3347,走一轉再主力購入9988?
謝謝老師解答!
龔成老師:
1)現時你的$4萬,可以作為備用現金,不要動用。而現時你的持有,基本上都是有質素的,你可以長線持有,唔好心急賣出。
2)其實,你最重要是建立一個長期的組合,唔好轉來轉去,你可以想清楚,自己的投資策略如何,那些股票值得你長線。
南方恒生科技(3033)可長線的。
3)唔好做「走一轉」的投資,無意義的。
------------------------------------------------
Q18274:
龔sir,你好
最近開始想學習股票投資
係Facebook youtube 都留意左好幾個吾同既老師
佢地好多都係做短期炒買
例如day trade ,swing trade
我想請教下佢地做這類既買賣係咪主要用統計過往股市走勢?
或者估股民心理?
*我個人都係比較覺得龔sir既理論適合自己
另外想問一下,龔sir既書籍有冇教企業估值?有的話是那一本?
龔成老師:
我20年前,都是短炒者,技術分析者,用左幾年,輸足幾年,之後長線投資,就開始不斷賺錢。
我好後悔當時浪費左幾年去學這些分析技術,我當時不斷睇書、上堂學短炒,但最後都是輸,好後悔,只怪我當時無知。
之後做銀行同證券行,見大部分輸錢的客,就是短炒的一群!這是我10年見到的情況,這是行內的秘密,根本大家都知短炒者一定輸,但業界一定唔會講!
另外,如果你分析全球真正賺錢的投資者、經金經理,佢地都無人短炒,都是長線投資的,巴菲特更講明反對短炒,反對技術分析。
只要我地用少少腦去想,都會明短短炒根本賺唔到錢。長線先至係王道。
坦白講,要計企業的價值,過程比較複雜,好難三言兩語就講到,就算在我的股票班,都要講5小時,裡面會講3種估值方法,有難有易,但同學都用到的。
簡單來說,要考慮企業的生意、盈利、現金流等財務數據,同時要比較行業,考慮這企業的經營情況,之後的環境又會如何。這都是計算的基礎。
但如果要深入計算,基本上要好仔細的研究企業,要分析好多財務數據用比率,先至有較完整的答案。
------------------------------------------------
Q18275:
老師,想問月供盈富 好唔好?
現在應唔應該入里亞巴巴呀?
龔成老師:
月供盈富(2800),可以進行,盈富現價合理。
至於阿里(9988)這股有質素,有增長力,不過現價唔算平,所以你如果入,只能小小注,或等回落先,又或以月供模式進行。
------------------------------------------------
Q18276:
龔成老師,你好!自從follow 你嘅page 同埋睇左你D書之後,都已經慢慢開始投資股票。非常感激!
目前擁有嘅股票如下:0066 - 1500股,0823 - 100 股,2800 - 2408股。一直都係月供盈富。其他嘅都係趁3月份嘅時候,一手手買嘅。
之前龔老師都有講過,澳門銀行月供嘅手續費相對比較貴,所以我都諗住係每個月繼續供5000蚊,不過係輪住月供,一個月供2800,一個月供0066,一個月供823咁。
等如果有好時機,再一手手買。請問咁嘅安排好嗎?
月入都只係大概15000蚊,我一個月用5000蚊月供,跟住另外5000蚊儲嚟供馬來西亞嘅債券同埋基金(需要供5年)
現金儲蓄大概有20萬。我想再加一個潛力股,比較有興趣嘅係小米1810。請問龔老師,我咁樣配置嘅話都恰當嗎?
或者我應該點樣做會比較好?
非常感謝龔老師嘅時間,會耐心等候回覆!
同龔老師再補充返小小資料先,我係喺澳門返工嘅馬來西亞人,所以想係澳門嘅呢幾年儘量儲多D錢。謝謝龔老師。
龔成老師:
你上述所月供的,都是有質素的,你可以長線持有及月供。
你可以每月供$5000,轉住供上述的3股,這3股都值得長線,由於盈富(2800)是組合,比起單一股票有較大的風險平衡作用,因此,盈富的比例可多少少,你可以盈富供2個月,然後另外2股各供1個月。
至於基合與債券,最重要是選一些有質素,風險唔高的,債券要有「A」評級的。
至於小米(1810),長遠有發展力,現價在合理區中上部,你可以投資。
你唔好用盡現金,慢慢運用$20萬資金,任何時候都盡量留有一定的現金。
------------------------------------------------
Q18277:
龔sir你好!我有個疑惑,我有時抵受唔到其他好股票升嘅好消息誘惑,都想分杯羹,再加上可以分散風險,所以就買左20隻,每隻小注,當然我明咁樣管理起身會麻煩
通常話持倉股票隻數唔好咁多,10隻左右,哩兩種諗法點平衡?我宜家又需唔需要,點管理減少持股數量呢?多謝指教!
龔成老師:
根據一些學術的研究,如果你持股的數日超過15隻,的確能減少集中風險,能將非系統性的風險減少,不過,由於太多股票管理困難,所以我會建議在當中加入ETF,例如盈富(2800),已經能有效減少風險。
另一方面,持有太多股你管理會好難,因為當你買入股票後,你應該要持續檢討,久不久要睇佢地的業務情況,業績、財務數據。
所以,我會建議你在買入前,要自己寫一份報告,對企業有一定的了解,同時有充份的理由,才買入,這就安全更多。我自己都是這樣。
------------------------------------------------
Q18278:
龔成老師你好,本人最近開始同兩個朋友一齊開舖搞生意,真正落手落腳做先發現原來大家好多意見分歧,而有一個朋友更加係成日唔覆機,唔做野
但臨落決定先諸多意見同阻撓,覺得好氣餒,想你俾少少意見。其實做生意係咪最好唔同人合資?
龔成老師:
同別人合作做生意,經常都有不同的煩野,我自己都試過,我試過有其中一盤生意,我付出多佢付出少,大家分成一樣,所以最後決定拆伙。
後來又試過有另一盤生意,佢出左一D古惑野,大家最後無左信任,所以最後決定拆伙。
合作做生意真的好煩,你要睇下點樣處理,你想一些長遠的方法,如果認為無得搞,就拆伙。
我自己而家D生意,都是自己搞的,我現時會用「請人」「外判工作」的方法,總之,我是老版,我比錢去買別人的時間同服務,我要有控制權。
------------------------------------------------
Q18279:
老師你好 我近2-3個月先開始意識到投資為未來的重要性。所以而家好心急 想請教你方法
我已婚 36歲 沒有小朋友
一直都沒有儲蓄習慣
現時每月收入17000
$2000供保險
每月儲3000去做月供股票
盈富$1500
比亞迪$1500
兩手恒生入手價$139
有30萬現金,但想用黎投資餐飲業,(搵左成年都未搵到入市時機) 所以一直唔敢用呢舊現金去股票市場做投資
另有20萬人民幣係屋企人比我的本意用黎開額外需要的後備資金(未有用處)
財務自由好似離我好遠 ,我想未來可以去泰國移民
我想問
1)我恒生唔望到近年儲會升上去 好唔好做止蝕 ,用呢舊錢去買其他增長速度快啲既股票?
2)如果真係買,建唔建議去買美股Tesla ? (長揸)
3) 老師對農夫山泉未來發展睇法如何呢 (長揸)
4)之前睇過你寫既經歷 月入$8000但儲蓄$10000到底可以點做到 ?
5)因為心急, 但又細膽,我拎左$20000去試玩股票牛熊 , 每次都係入4-5千 ,有$500-1000收益,明白唔係長遠方法,但唔個仲有咩方式可以
老師會否對我情況有任何意見?可以令我快啲上返軌道
謝謝老師
龔成老師:
1)恆生(0011)你預佢主力收息,股價增長力不強,不過要上翻你的買入價,都有機會,以你的年齡,轉其他轉適合,只是你想現價轉還是等佢上翻去先轉。
2)Tesla是潛力股,可投資,現要留意股價會較波動,自己要控制注碼。
3)業務有質素,但唔平,因此小注好了。
4)你可以睇《80後2百萬富翁》,我是利用狂做兼職去增加收入,去完成目標的。
5)唔好再玩牛熊證,長遠計你一定輸的。
你現時保持月供,方向已正確,同時睇下生意方面如何。備用現金唔好急用。可以在這段時,多留意生意的資訊,以及不同類別,小本的生意。
同時,多學習投資知識,對你長遠有好大作用。
------------------------------------------------
Q18280:
龔sir你好 我2014年做過債務舒緩計劃每月還$9615.97足足還左70期 今年6月已經清還晒
2018年喺恒生做咗個儲蓄三年計劃每月儲5000元
另在2019喺AIA又係做咗個儲蓄三年計劃每月儲3000元
我係做旅遊業 因工作量不大如前 但自己又想置業
呢刻如果問銀行借十萬元出嚟
分60期還 用嚟一次過投資股票 會唔會太冒險 咁應該投資哪類型好
謝謝老師回覆
龔成老師:
理財不能太進取,要平衡風險去爭取合理回報。
你現時的儲蓄計劃可以進行,不過當中的回報可能較低,你應該同時投資其他有增長力的項目,建立「財富組合」。
至於借$10萬買股票,是高風險,無人知最後能否賺錢,當你以為自己一定賺時,就是最危險的時候!
建議你想方法增加收入,加大儲蓄。同時投資穩健類別的股票,去累積財富。
----------------------------------------------
若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資料的部分刪去。
另外,我所給予的各種意見,只是供大家參考,當中無任何銷售及推介,不涉及任何利益,其實大家應該要有獨立分析的能力,我只是給予一些方向及純參考模式。
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
餐 旅 服務 未來發展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00:00 開始
03:46 今晚節目內容
06:46 與波叔家族成員, 識於微時
08:11 鄧成波成功之路
18:50 波叔少年時代
21:02 開始涉觸房地產
25:12 禾稈冚珍珠
43:56 2009年機遇再來
59:13 Jeff Chan 陳積榮
#娛樂八卦 #陳積榮 #鄧成波 #SmartTravel #鄧成波離世 #傳奇舖王 #享年88歲 #霓虹光管學徒 #百億地產王國 #鋪王鄧成波 #生財之道 #藝人 #肺癌 #終年38歲 #2021年11位演藝界名人離世 #是日娛樂名人新聞重點推介
【空姐爆料】系列, 專業人士、家庭主婦、OL、行政人員、男士、傳媒亦喜歡報導我的呢個 #SmartTravel, 可以滿足你 #娛樂、輕鬆、#剝花生 #旅遊資訊 #平吃買玩 #各地文化, 要睇梗係睇原汁原味, 你係咩人就會支持返咩嘅youtuber, 國際華人傳媒, 最喜歡報道Smart Travel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KZNoNE4iEf-Rsl1fa8Um8aY2Yl86Q95
大家可以透過Payme, 支持下我, 打賞打賞鼓勵鼓勵:
https://payme.hsbc/smarttravel
?合作邀約請洽
gold7778@gmail.com
https://www.instagram.com/gold7778t/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資深投資者鄧成波家族公布,鄧成波於2021年5月14日中午,在一眾家人陪伴下於養和醫院安詳辭世,享年88歲。家人將秉承鄧成波遺志,同心合力發展家族業務,並為國家、為社會積極貢獻。
鄧成波的家人今日發聲明,指鄧一直奉行「高瞻遠矚,刻苦勤儉,審時度勢,隨機應變」的處世及營商哲學,重情義、講信用,深受敬重。家人將秉承其遺志,同心合力發展家族業務,並為國家、為社會積極貢獻。
聲明又提到,感謝各界友好的懇切關心及慰問,以及養和醫院醫護團隊的悉心照顧。有關喪禮安排詳情,家人將適時公布。
鄧成波在高峰期於香港持有逾200項工商舖物業,因此獲得「舖王」之稱。
根據他家族旗下的陞域集團官網資料,該集團與鄧成波家族共同管理總值約730億港元的房地產組合,集團業務包括房地產投資及管理、酒店及餐飲服務、通訊服務、金融服務,以及社會創新業務The STILE所推動的安老服務及創業創新平台,旗下營運超過40個品牌。
不過喺疫情重創香港經濟之際,鄧氏頻頻沽貨套現,去年底傳出他計劃出售達1/4的集團投資物業組合套現,當中不乏以低市價沽出。
他與有關人士最近亦招標出售九龍城聯合道2至18號一籃子物業,意向價約25億港元,整個項目共涉及18個地段,總地盤面積約兩萬方呎,買家可選擇購買全部或部分物業。
他膝下育有5名兒子,由於近年退居幕後,業務多由孻仔耀昇打理,現為陞域集團行政總裁,亦被外間視為接班人。據悉,鄧成波的次子耀文亦有協助打理地產業務,三子耀輝於1995年創辦連鎖眼鏡店品牌尊貴視力,四子耀邦近年逐漸參與家族事業。
不如我哋一齊睇下 鄧成波 一生點樣創造佢嘅傳奇
香港地少人多,亦都擁有龐大旅客團,擁有傳統消費習慣的本地人,締造了一個零售業發達的大都會。
過往香港擁有強大的消費力支撐着高昂的租金,商鋪成為一種極具吸引力的物業。由此,又誕生出一批職業工商鋪炒家。
香港有很多位「鋪王」,鄧成波是名頭最響亮的一位。其縱橫樓市近40年,持有遍佈港九新界200多項工商舖物業,人稱「波叔」。
2016年以來,香港投資物業市場興旺,鄧成波亦表現得愈來愈積極。至今兩年內已投資超過160億港元換貨,重組資產。
2018,就有港媒作了一筆統計,表示波叔的目光已抵及新界東部西貢,短時間在當地重注了14億港元投資工廈及商鋪。
其中包括今年2018 3月份向購入四洲食品網匯中心全幢,作價2.5億港元;2017年斥3.65億港元購入實惠集團大廈,以及3.68億港元購入的四洲集團大廈全幢。商鋪方面,有2017年花費4.5億港元購下西貢花園一間巨型鋪面。
另一方面,2018 5月24日,鄧成波向佳源國際出售了位於新界葵涌、屯門的新合里物業,成功中心,以及菁雋住宅項目共三個物業,再籌得26億港元銀碼。
更早之前,在2017年9月份,波叔就曾將觀塘THE WAVE、銅鑼灣波斯富街多層巨鋪及鰂魚涌東滙中心地庫三處項目打包予中銀國際,估計一次轉手賬面賺約20億港元。
生財之道
「我叫啲鋪作靚女,每日都想睇,買唔買都睇。」
..........................
https://youtu.be/UxkmkbrAKa0
身體狀況雖然轉差,Jeff仍然保持正面心態,他指去年病發初時好積極學氣功,每晚9點入睡,清晨5點前起身吸取陽氣,令身體變得更健康。談到年初時咳到見血,情緒會否變得困擾?他堅定說:「我都盡量令自己舒服,我成日都覺得其實係控制唔到,可能轉頭擴散呢度,又擴散去嗰度,無嘢控制得到,學習接受嘅心態係好重要。但痛苦同辛苦始終係無可避免,當佢(痛楚)攻擊你,當佢(痛楚)嚟時候,盡量去學習點樣放鬆,有信仰就祈多啲禱,盡量令到自己心情平和放鬆,就已經係好止痛方法之一。」
咳到瞓唔到,但係睡眠係好重要,而家呢兩個禮拜就係個腸胃痛。」
患難見真情,好友孫慧雪及謝珊珊不斷支持、幫手,馬浚偉也於阿雪IG呼籲後第二晚,在網上開Live演出為Jeff籌集醫藥費。
建議啲歌手 我一個Zoom, 幾位歌手一齊湊錢
之前跟女友同住梅窩,平靜生活有利好好休養,但自從身體變差,Jeff的哥哥叫他跟女友搬到自己家住,好讓一家人多點相處時間,Jeff也可以多點陪伴年屆84歲有長期病患的父親,他說:「當然一家人感情更加好,但變相亦對哥哥、佢屋企人係一個負擔,因為本身要照顧一個長期病患者,多一個癌症病患者,係一件唔容易嘅事。」
受訪前,Jeff獲中醫師教導用按摩紓緩身體痛楚,他說:「感覺係舒服好多,但每日按摩,講緊每次要按40分鐘,咁係咪親人每日都可以花呢個時間呢?確實有難度,唔係願唔願意,係環境許唔許可,又要照顧你三餐,因為我隻手郁唔到,我煮唔到嘢食,洗碗都做唔到,想幫都幫唔到。」
....................
https://youtu.be/UxkmkbrAKa0
肺癌是本港癌症的頭號殺手,每年新症超過4,000宗。2017年全港有3,890人死於肺癌,佔所有因癌症死亡的人27.1%,高踞本港致命腫瘤的首位。由1981年至2017年,本港每年死於肺癌的人數,雖間中有輕微下跌,但大致呈上升趨勢,從每年約2,000人,增加至每年約4,000人。
患上肺癌的存活率,因診斷及治療時間而異。美國一項調查顯示,患者若能在肺癌第一期時發現,並及早接受治療,未來5年的存活率可達50%,但若在肺癌發展至第三期時才發現,未來5年的存活率便會降至約15%。
一般而言,肺癌對男性構成較大威脅。以每十萬人計算,2017年男性患肺癌的死亡率為76.5,女性死亡率則為32.4,相差超過一倍。若以年齡劃分,男女患肺癌的死亡率均由40歲起上升,當中男性的增幅比女性更高,85歲以後,男女的死亡率同樣相差超過1倍。
肺癌病徵
肺癌常見症狀
肺癌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病徵,但隨著病情惡化,周遭的組織會受到破壞,產生各種病徵,包括氣喘、持續咳嗽、痰中有血、聲音沙啞、吞嚥困難、深呼吸時感到肺部疼痛、胸肺反覆受感染或久未痊癒等。患者亦有可能出現食慾不振、體重下降及容易疲倦,雖然並非出現在呼吸系統,卻都是肺癌的症狀。
然而,癌細胞有機會在體內擴散,屆時患者除了上述病徵外,還可能出現頸部淋巴核腫脹、腹脹、骨痛、頭痛,或者頸、面及手部腫脹;嚴重者甚至出現局部腦癇或半身不遂。因此,一旦發現身體有上述病徵,應盡早求醫,診斷是否患有肺癌。
尋找癌症原因
肺癌風險因素
患有肺癌的風險,主要取決於以下因素:
吸煙習慣
這是導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吸煙人士患上肺癌的風險是其他人的20倍。吸煙人士當中,約10%都會患上肺癌;而男性肺癌患者當中,則有約90%是煙民。
吸入二手煙
除自身的吸煙習慣外,二手煙也是肺癌的元兇之一,長期吸食二手煙的人患有肺癌的風險,比普通人高出兩倍以上。
吸入化學物料
長期曝露於某些化學品或建築物料,如石棉、鎳、鈾等,或者吸入大量廚房油煙、燃燒香燭的煙霧或累積在建築物的氡氣〔註1〕,都有機會導致肺癌。
不良飲食習慣
長期缺乏進食新鮮蔬菜、水果和其他含有豐富維他命A的食物,以及經常進食經燒烤或醃製的食物,都是引致肺癌的原因。
家族遺傳
這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患者家中的父母或兄弟姊妹同樣患有肺癌的風險較其他人高。
針對以上各種引致肺癌的原因,預防肺癌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從未吸煙的人應該拒絕染上不良嗜好,而已經有吸煙習慣的人則應該從速戒煙;同時應勸籲身邊的家人和朋友戒煙,或者減少前往酒吧等較多人吸煙的地方,避免吸食二手煙。至於有害物質方面,員工在工作場所應該遵守安全指引,例如配戴具保護功能的口罩,亦應定期檢查家中的氡氣是否超標。另外,如果從飲食習慣著手,可多吃大量蔬果,但避免服用過多維他命丸,以免對身體引致反效果。
身體影響
肺癌併發症及擴散風險
倘若患者未能及時發現患癌,肺癌病情有機會進一步惡化,釀成更多併發症。例如癌細胞持續長大,可能會堵塞氣管,同時導致大量液體堆積在肺部周圍,令患者在吸氣時,肺部難以全面伸展,呼吸出現困難。癌細胞可擴散至肺部內膜或身體其他部位,令患者感到身體疼痛、噁心、頭痛等。一旦肺癌擴散到其他身體部位,則變得難以治療。
常見檢查方法
肺癌診斷方法
如發現懷疑肺癌的病徵,應先向醫生求醫並檢查。醫生一般會為病人進行以下檢查:
胸肺X光片檢查
透過肺部的X光片,觀察肺部裏面有沒有腫瘤或其他異常的物質。
痰涎樣本檢查
利用顯徵鏡觀察病人咳嗽排出的濃痰,檢查是否有癌細胞。
支氣管鏡檢查
醫生利用軟管插喉,檢查支氣管內黏膜的情況,有需要時會切下有異常的組織作進一步觀察。患者在檢驗前須經麻醉,亦可服用鎮靜劑,方便軟管進入體內,過程約數分鐘。
除上述檢查外,醫生亦可能要求進行下列跟進檢驗:
縱隔鏡檢查
患者須接受全身麻醉,於頸的底部、胸骨上方開兩至三個小口,伸入內窺鏡,觀測肺部和心臟鄰近的淋巴結和胸腺。如果發現淋巴結腫脹,就會從另一個小口伸入手術刀,將其切除。手術需時約一小時,患者一般須繼續留院一至兩天。
電腦掃描
患者須注射或飲用造影劑〔註2〕,然後利用電腦掃描,為體內組織拍攝不同角度的X光片,構成立體影像。
超聲波內窺鏡檢查
醫生將附帶超聲波探頭的軟管,通過口腔進入食道。心肺反彈回來的聲波會經電腦形成影像,從而令醫生得知胸腔內的淋巴結有沒有出現脹大的情況。同樣,如有需要,醫生會切一小片淋巴結作檢驗。
醫生在仔細檢查後,會為患者的肺癌分類及分期。肺癌大致可分為三大類:
小細胞肺癌
佔所有肺癌個案的15%,大多由吸煙引起,增長及擴散速度快
非小細胞肺癌
鱗狀細胞
常見於氣管內壁,一般由吸煙引致。腺癌
由氣管內壁分泌黏液的細胞變異導致。大細胞癌
癌細胞體積大,形狀較圓。
間皮瘤
出現於胸腔和腹腔內壁,多由接觸石棉引致,但病例罕見。
在進行檢驗後,醫生會為患者的病情分期,大致可分為四期:
................
餐 旅 服務 未來發展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台北捷運士林站TOD案,12日上午舉行動土儀式,預計112年7月完工啟用。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士林站TOD案是台北捷運第一個示範點,因為位處淡水信義線與環狀線交會點,未來TOD大樓啟用後,將旅館、餐廳、辦公大樓進駐,透過捷運路網,帶動士林區周邊商業發展,預估每年可創造產值1.8億、1000個就業機會。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1277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餐 旅 服務 未來發展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格價專家 :
Gearbest 購物平台 ( 係時候喺網上買聖誕禮物啦, 唔平唔介紹畀你哋啦)
https://tinyurl.com/y2e3bvcf
?今晚11點直播!國泰大地震, 我被裁員了!!!今晚開live, 你哋有冇興趣吹水!!! 今晚有好多我以前啲舊相片, 如果今晚唔收睇直播, 日後只有鑽石會員才可以收睇重溫。
#國泰裁員 #國泰 #cathaypacific #裁員 #大地震 #國泰大地震 #空中服務員 #空姐 #國泰航空
國泰航空大裁員,整體裁減8500個職位,未來數星期將裁減約5300名駐港員工,國泰港龍今天起停止營運。職工盟主席吳敏兒表示,陸續有地勤人員收到電話,部分人收到電郵,重災區是入職20、30年的舊合約員工,她估計國泰直接裁減舊合約員工,只有資深的管理人員才可留低。吳敏兒說,國泰指今次重組後每月減少5億現金支出,但集團目前仍每月流失15至20億元現金,憂國泰今次裁員只是第一輪計劃。
吳敏兒批評國泰管理層在過去一段時間與工會溝通時,從未交代有否嘗試其他節省成本方法,以減少營運開支,今日卻直接裁員。她又指,即使將來恢復招聘,員工都不會再獲得原有待遇。
政府早前向國泰注資273億元,吳敏兒認為,政府在事件中絕對有角色,有責任責成管理層,確保被裁員工獲合理賠償。她說,國泰若以員工被減薪後的薪金計算賠償,是不能接受。
另外,國泰機師組成的香港航空機組人員協會指,國泰未就裁員計畫與工會正式會面,對此感失望。工會暫時未知有多少機師受影響,希望國泰尊重和執行現有合約,並公平對待所有機師。協會今日內會與國泰管理層會面,表達訴求。
早年國泰機師團隊主要以外藉機師為主,近年才吸納本地機師,而前年修訂新入職機師的薪酬福利,又將部分薪金及獎金將與飛行時數掛鈎,新入職本地機師收入較之前遜色,年薪約50多萬元。至於空中服務員,網上資料顯示,每月薪金約3萬元左右。
疫情影響:200多個航點 VS 26個航點
對於港人來說,國泰的一大優點是直航航線多。國泰航空以及旗下港龍及快運等航空公司,在全球一共有119個直航航點,若加上聯營航班就共有255個。作為比較,國泰主要競爭對手、同樣以國際航線為主的新加坡航空及旗下航空公司就一共有136個直航航點。
隨着新型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各地陸續「封關」,只營運國際航線的國泰尤其受影響。現時國大部分航點均暫停運行,10月及11月仍然運作的航點就只有26個。
國泰成立於1946年,是香港第一間提供民航服務的航空公司,由兩名曾參與二次世界大戰的空軍機師創辦,分別為美籍的Roy Clinton Farrell及澳洲籍的Sydney Hugh de Kantzow。國泰初時於上海以「澳華出入口公司」的名義發展,首創運送貨品來往中國及澳洲,之後再到香港營運。
到1948年,當時的英資商行太古洋行收購了國泰45%股權,澳洲最大的私營航空公司澳洲全國航空,則收購了35%;其餘20%,則由原創辦人各持10%。同年10月,公司正式註冊名稱為「Cathay Pacific」,當中「Cathay」為中世紀歐洲人對中國的古稱,意即「契丹」;「Pacific」則象徵兩名創辦人,希望國泰客機可從中國飛越太平洋的夢想。
國泰並非當時唯一於香港註冊的航空公司,1947年時,有另一間「香港航空」(與現時的香港航空無關),不過1958年時,由國泰全面收購,並接收其原有航線,包括東京、台北等。自此,國泰成為唯一於香港註冊的航空公司,雄霸航空業一段時間,直至港龍航空於1985年成立。
在獨佔香港航空界的數十年間,國泰在1960年,為首家國際航空公司開辦前往大阪的航線;1982年,推出首個香港直飛加拿大溫哥華的不停站服務;之後再先後推出香港直飛英國倫敦的不停站航班。1986年,國泰正式晉身藍籌股之列。
曾4度獲評全球最佳航空公司
踏入2000年後,國泰多次獲獎,更分別於2003年、2005年、2009年,及2014年,獲Skytrax評為年度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另外2006年,國泰成功收購競爭對手港龍航空。
雖然風光數十載,但國泰亦不時爆出工潮,也並非首次大規模裁員。1981年6月,1,500名地勤人員就加薪問題,與資方談判破裂,於是發起3日罷工,當時所有乘客行李因此毋須過磅。1992年底,國泰出現人手不足,勞資就此談判,空服員工會拒絕加班,資方解僱3名員工,結果到1993年初引發員工大罷工,歷時17日,最終由當時立法局介入,設立監察會,確保員工不被秋後算賬,3名員工復職,終化解工潮。
屢爆工潮 勞資關係長期成焦點
到1999年,國泰空中服務員工會指,國泰單方面更改機艙服務員的薪酬架構,暫停一年增薪點等,就此入稟高等法院,官司持續多年,直至2005年3月,工會獲得勝訴,國泰需賠償3.5億元。到2007年,勞資雙方就醫療自付診金政策再起爭拗,計劃於聖誕節旅遊旺季罷工,事件由勞工處介入協調,最終雙方達成協議。之後2012年底,250名國泰員工在機場示威,抗議加幅僅2%,並發最後通牒,再次計劃於聖誕節期間罷工,最終雙方達成協議,化解工潮。
國泰裁員亦絕不手軟。在香港回歸後,旋即面對亞洲金融風暴,旅遊業受重創,國泰當時亦受到打擊,決定裁員760人。到2017年5月,由於之前燃油對沖錄得85億元的巨額虧損,最終國泰由盈轉虧,需裁員600人;同年11月,國泰被剔出恆指成份股之列,失去逾30年的「藍籌股」地位。
第一部份:底薪 規定每月飛70小時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國泰航空空姐表示,早期入行的是計固定薪金,但新一批入行的,已經人工分「底薪+津貼」。
底薪規定每月飛行工作70小時,入職時薪大約108元。換言之,70小時X108元=7560元。
底薪及時薪也會隨着年資調整,年資較高的,時薪達350元。70小時以後的工作時間,就按時薪計,即是多勞多得。
第二部份:津貼 早午晚餐、洗衣、過夜費
津貼方面,主要是在外地的早午晚餐;如逗留過夜, 會包括洗衣費及過夜費用 。因此,空中服務員要省吃省用,該筆津貼才可袋袋平安。
津貼會按各地的消費水平設定額,例如:日本逗留24小時,三餐津貼是12000至13000日圓,折算港幣900元。但台灣逗留24小時,津貼只有港幣600元。若然逗留時間較長,也會有洗衣津貼。
「早午晚三餐,晚餐津貼較高,但一旦航班時間調整,就未必攞到呢筆津貼。」該名國泰空姐稱:「如果想收入高,有些人會調多幾班長途機。」
航空公司嚴格規定,在以下時間on duty(執勤),才可享用早午晚餐津貼。
早餐 0600-0859
午餐 1200-1359
晚餐 1800-2159
受訪空姐表示,近年公司緊縮開支,例如:縮短在海外逗留時間、執勤時間在早午晚餐以外,自然可減少餐飲津貼。另外,每餐津貼費用也不時調整,加上美元強勢,他們的津貼以當地貨幣計算,經折換後,收入也打了七折。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