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死故我在〉 ◎餵飽豬(出自專輯《大悲懺》)
可愛的小精靈慶祝你的誕生
各種開心的樂句演奏著
片尾名單也慢慢地滾動著
時不時提醒你電影開始也結束了
怎麼開始道歉?
你剛剛還在道謝
現在還在考慮那些
搞清楚! 你要去的地方沒人陪
死了你早就死了
活著都是騙你的
硬是拉著你的愛
你不得不留下來
活在這個物質的時代
活著就是要崇拜
寧可放棄自己的一生
還是想要受人崇敬一生
每天埋頭認真賺錢
罵人不負責任犯賤
整天躊躇著猶豫著要分享哪篇
誰Po文了 唉呀
那一刻 你早就死掉了
死了你早就死了
活著都是騙你的
硬是拉著你的愛
你不得不留下來
專輯製作人/姜智傑、餵飽豬、吃到肉羹實業社
錄音師/姜智傑
錄音室/銳博聲音樂工作室
-
◎樂團簡介
餵飽豬。來自溫泉(溫柔)鄉礁溪。成立於2012年的佛光大學熱音社,出了學校後可能與你我一樣,曾經有著烏托邦嬉皮的幻想,但無奈關心政治、父母健在、積欠債務、人無大志,現在只能好好當一名龐克。
-
◎小編 珮綾 賞析
這週的主題,是要談論一些台灣比較非主流的樂團。想到非主流樂團,會讓大家想起誰呢?無論要從歷史脈絡去思索地下音樂,或面對所謂當今社會越來越廣為人知的「獨立音樂」現象,大概都可以從很多面向去談論這塊非常駁雜多元的版圖。今天只想淺談一個聲量或知名度都不算高,但對一些 #聽團仔 而言,有極重要的標誌樂團:餵飽豬。如果想稍微感受幾分餵飽豬的現場渲染力,可以到youtube觀看「宿醉+我死故我在 餵飽豬live@Revolver聚首川爭氣龐克」這支影片。影片的點擊率也不算高,只有四萬多,可能只是許多獨立樂團觀看數的零頭爾爾。但經歷了疫情,也經歷了無數因素而導致的意外與延期(特此在這邊與山海屯音樂祭和爛泥發芽的主辦方致上敬意),2019年這種歌迷與樂團能夠如此和諧、宿醉般地死在一起,大概已經是一種逝去的貴重了。他們並不是內容或技藝最高明的,但確實有些無可取代的東西出現在樂團與其粉絲之間。那樣的音樂展現會是美麗耀眼的。如果你看到這裡,也不一定要繼續往下讀完,可以去找影片來看就好。
從某些角度而言,其實說要去賞析這首歌可能有點怪,真的。另一個我也非常愛的樂團當代電影大師問:「那些事情是真的有意思嗎」餵飽豬則用另一種方式更赤裸地挑明唱著:「活在這個物質的時代/活著就是要崇拜/寧可放棄自己的一生/還是想要受人崇敬一生/每天埋頭認真賺錢」而且,活著都是騙你的。他們都在騙你。餵飽豬以另一種激烈的方式,去點出另一種我死故我在的意志。這很有趣,對照歌詞,以及這種非常當代的「龐克」意義,也已經寫在餵飽豬的樂團簡介裡:「無奈關心政治、父母健在、積欠債務、人無大志,現在只能好好當一名龐克。」在這樣的時代,也只能成為這樣子的龐克了。
如果我們從前奏開始聽〈我死故我在〉這首歌,你會聽到非常悠長緩慢的進場,然後是一連串非常具有渲染力的節奏,直入正題。開始(其實沒什麼技巧地)咆哮人生:「可愛的小精靈慶祝你的誕生/各種開心的樂句演奏著/片尾名單也慢慢地滾動著/時不時提醒你電影開始也結束了/怎麼開始道歉/你剛剛還在道謝/現在還在考慮那些」別人在唱那些愛與眷戀與陪伴的時候,他們唱的是,搞清楚,你要去的地方沒人陪。活著又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為了誰而活呢?餵飽豬寫了兩句歌詞,或許對於痛苦或曾經動念尋死的歌迷而言會非常有共鳴:「死了你早就死了/活著都是騙你的/硬是拉著你的愛/你不得不留下來」完全沒有在勸誡你要好好生活的意思,你其實早就死掉了。
可是也正是因為這樣,我死才故我在。你還在這裡,而我也是。我們在這裡,一起唱也一起聽。他們的音樂,其實是獻給那些「醉生夢死」的聽團仔一劑情歌。
-
▨ 美術設計 _ 李昱賢
https://www.instagram.com/ahhsien_/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9/20210930.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當代詞選 #私房歌單 #龐克樂團 #餵飽豬 #我死故我在
餵 飽 豬 我死 故我 在 在 餵飽豬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和大家分享來自 百合花 主唱 - 奕碩 所撰寫的「自我救贖路徑 - 餵飽豬《大悲懺》專輯導讀」。
正文開始 ⬇️
反覆聽著餵飽豬的 EP,過了四年,終於等到專輯。由主唱伯聖、吉他黃洄、貝斯地瓜、鼓手小 益所組成的龐克樂團「餵飽豬」,是一群手無寸鐵(沒有領補助)、橫衝直撞的青年,他們大喊著 戲謔的語言,讓你沒有疑慮的,便會在現場跟著他們放聲大唱。而衝撞的同時,汗水與淚水也彼此 交融了。這是一張少見既真情流露又又無遮攔的專輯,且讓我帶各位一同欣賞這張「大悲懺」:
首先,清脆的破音吉他開場「無政府主義者不需集結號」,像是卡通主題曲一樣熱血沸騰,聽完 的那一刻腦海出現了專輯名稱「大悲懺」斗大標題;接著馬上是飛彈猛攻「豬瘟」,你可以聽到吉 他和鼓組有多麼鋒利,後段黃洄的四句吉他獨奏,荒謬、訕笑感實在是非常生動;不到三分鐘狂風 所刮起的塵土飛揚被「猩猩黏膠四號」的雷鬼節奏與Bass轉換成另一個沈穩的狀態。別預期你會聽 到什麼,他們的龐克跟微微的金屬味會讓你驚喜連連。
「媽媽」的和弦進行加上點綴的鐵琴單音,地瓜真摯的歌聲會讓你想給他一個溫暖的擁抱,而他 會用一段勇敢的Bass獨奏跟你道謝;感性時間還沒結束,還有「雨傘」幫你遮雨,聽伯聖向你訴 苦,聽黃洄在路旁彈著性感的間奏。沒聽過「完全沒有畫面」不要緊,「完全沒有畫面2.0」有著漂 亮的層次,小益的鼓組編曲在每個段落都非常流暢、非常有張力,你可以感受到節奏疏密的相接, 有著精彩的變化;「COPD」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縮寫,副歌「洋菸不比長壽」來自孫越和陶大偉 1981發行的「朋友歌」,前奏很有nu-metal的感覺,就像是在敘述平行時空的另一位孫叔叔後悔自己戒菸。
伯聖總是自在地刷著大小和弦,陪著你「宿醉」。這首歌的吉他跟Bass有著迴盪在你腦中的魔力, 舒服地困擾著你、陪著你。美妙而靜謐的Bass前奏結束,可愛的迪斯可(Disco)節奏下,「我死故 我在」有一種豁達又無可奈何的感覺,在這裡感覺特別有青春氣息,一層一層的鋪陳讓你不得不留 下來多聽幾次。「解釋是一件麻煩的事」彷彿聽到2000年代的流行龐克,最後又調皮地一直叫聽眾 去吃大便。接著也是一首瀟灑的歌,「凌晨一點的白目」嘲笑著自己半夜在房門裡的迂迴心境,最 後大合唱帶我們一起把煩悶都掏出來;到了尾聲,是我認識餵飽豬的第一首歌,也在當時,就愛上 了這曲呲牙裂嘴的請、謝謝、對不起(日語)。「ありがと」有批判也有感傷,作為專輯「大悲懺」 的最後一曲,也許是要我們這些老豬粉記得他們的初衷。
簡潔有力的重複樂段(Riff)與容易記住的咆哮吼詞,在流動且有呼吸感的安排之下,他們讓每 個段落、每首歌都有充分的說服力,好讓人可以輕易的陷入餵飽豬的泥沼當中。在歌曲當中我聽到 許多徬徨,彷彿勾勒著台北冬天的溼冷。十二首歌,有四首歌都有「死」字,綜合失望與豁達的人 生觀。然而,多數曲目的嘲諷與批判好像是僅存的一條自我救贖路徑,伯聖會撐起雨傘邀請你和餵 飽豬一起走。
林奕碩 2021.02.18
餵 飽 豬 我死 故我 在 在 餵飽豬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悲懺》強檔推薦,這次是來自 無妄合作社 No-nonsense Collective的雞哥-謝碩元
正文開始:
貼近我青春的餵飽豬
初聽餵飽豬新專輯《大悲懺》,高清聲響傳來心裡一陣觸動,等這個清晰的餵飽豬簡直等了我一個青春歲月。
然而真正要下筆寫聽這張專輯是個什麼樣的體驗,一下要把自己從回憶拉回來還真的有些困難。認識餵飽豬,從第一次聽到〈禮貌歌〉算起來七八年有,當時覺得哇有一群來自佛光山的龐克橫空出世,什麼佛教龐克啦我一定要認識一下。在那之後看餵飽豬現場應該至少有20次,一起幹的各種狗屁事更多,到現在我都30歲了還會發生去顏伯聖家拍MV、把他家弄的一團亂被他爸媽罵這類事情。
這七八年間餵飽豬陸續寫出的〈喝醉〉、〈宿醉〉、〈我死故我在〉再到去年直線有力的〈豬瘟〉其實像是一直存在身邊太熟悉、持續發出背景雜音早已習慣了、混在一團拖泥帶水又遲遲不一次來個痛快明白的東西(而且大都是蠢事),與其用傳統一張完整專輯去聆聽,我覺得倒不如想成這是一群混世魔王的混世回憶錄。
也或許餵飽豬根本上就一直有種無以名狀的格格不入、卻又異常入世的東西才難以形容吧。這東西既不合時宜又很像現在很多人的處境,仔細看貫串整張專輯的主題,活著等於死、沒用、廢物等用字或意境一而再出現,但你說這是虛無或厭世嗎?才怪咧他們愛這個世界愛得要死,即使團員一直發生慘事如腳因工傷腳斷掉、喝酒醉到人失蹤、黃洄回花蓮當公務員趁亂偷懶去海邊跟顏伯聖吐露心事,他們還是摸爬滾打的把作品完整的錄了出來。其實大可不必這麼努力表達的是吧,其實大可以更漫不經心更不在意的活著對吧。
特別推薦專輯收錄的〈我死故我在〉,我聽了全身起雞皮疙瘩,顏伯聖真的喊出了我內心最裡面的某一塊東西,導致這幾天都是那個雞巴的高傳真顏伯聖vocal與他的臉;也很高興寫了放很久的〈禮貌歌〉原汁原味收錄當初的吵雜感。
你如果好奇我說的是什麼,或是看了我說嘮嘮叨叨一大堆還是不知道我在功殺小,建議你現在就打開聽聽看。
(說真的高清版餵飽豬跟過去從現場聽到的餵飽豬,感受相當不同,因此也推薦若要更原汁原味的體驗,還是去聽現場吧!)
#不買預售錯過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