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政評分析會出現劣幣驅良幣的狀況?
說完,又會被一些有心人設計無心人。無限解讀政論者撐誰反誰,是黃是藍,從而又將一堆標籤飛過來那些政評人身上。所以,慢慢你就會發現,有營養的政評會越來越少,因為吃力不討好。
因而,很多人的政治理解,就不再理性,只剩下一套主旋律:宗教式「殉道」。不問回報,不准檢討,神永遠是對的,你不可以質疑的態度。
正如,我和我的朋友,一直都會用「利益角度」去理解政治動物嘅所有語言。不論任何政見,政工作者,就是有利益的事情,就會做。叫人上街如是,叫人投票如是,公開撐/反一個人如是。你認為以此姝的年紀,經歷,身份地位,有事無事大時大節做model 拍照畀連登仔(aka 渾水 as part of them) 抽水意淫,真的沒有心理包袱?她都自命港英時代精英吧?
而,若某些政工作者沒有利益也做,叫9做,是浪費時間的事。而政工作者會鼓動群眾 9做,也理應是因為他們知道有利益。用一點理念包裝就可以了。
姐姐這一招,就是要告訴全世界,現在搞死架構內的公務員,下任特首,就會難以埋班,出現現在阿妹妹的狀況,管治失效:一個醫生做食衛局也找不到?開玩笑吧?我不是說找一個護士有問題,護士從來沒有比醫生次等,但只得找著一個見記者前沒有人提她阿madam 你戴錯口罩(aka人緣官運心腹助手都欠奉),讓她出醜。你也許知道這屆政府埋班,有多順利了吧?
姐姐這一手,可能是2021 跑馬仔特首選舉工程一部份。然後你問她的支持者,她會答你:「你想香港公務員治港還是港漂治港?頂得一陣得一陣,一向是香港中產,不論淺藍淺黃的想法,他們不關心有幾多人冤獄,他們關心自己未搵夠錢, 5+1 BN(O)移民。中環精英,那些太太移民丈夫在香港太空人那群人,他們會心中有數的。」
她的政見如何,言論如何,我當然看得見有什麼批評。我不會完全同意。我每次跟她見面,不論訪問或是交流,我都清楚表明我沒有辦法認同她的政治取態。
有一點,我相信很多人都不能否認,她仍有戰意。做政工作者沒有戰意,不要做好了。如果明知不會成功,不做過不罷休叫「年輕」,她很年輕。
#說一個人年輕係咪吹捧?
#睇你中唔中意果個人囉
#你記唔記得有句潮語叫
#少年你太年輕了
#年輕可以係戇鳩嘅同義詞
#AO治港
#政治評論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曾鈺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特首選舉得「兩公」】任何選舉均要公平、公開、公正, 「公」字表示平均分配,做到大公無私,即對候選人要一視同仁,任何人亦不可以有歪念,試圖干預選舉或向選民施壓,更不容有黑箱作業,那麼今次特首選舉會是一場「三公」選舉嗎?...
首選同義詞 在 A&M shop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情人節禮物首選
Burberry 倫敦男性淡香水禮盒🎁
獨特出眾的英式香氛 Burberry就成為”品質”的同義詞 在Christopher Bailey的創意帶領之下,Burberry London的高級訂製服系列 展現了經典但舒適、高雅卻不拘束的新英式風格
-
價格:1590 (市價2630)
內容:50ml香水+75g體香膏
蝦皮下單7-14天左右寄出🦐
-
香 調: 木質東方調
前 味: 薰衣草、佛手柑、黑胡椒、肉桂葉
中 味: 紅葡萄酒、含羞草、皮革
後 味: 零陵香木、菸草葉、橡木苔、甜沒藥樹脂
-
⬇️購買網址⬇️
https://shopee.tw/am_online/4016854188
首選同義詞 在 852郵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陸學者點樣半版《大公》批港學者傳媒未有「反港獨」?
全文:http://www.post852.com/?p=213530
直接去YouTube 睇片!我哋就多少少錢!
去片:https://youtu.be/t8y_1vsUNzc
特首選舉過後,公眾忽然都感覺到,親共陣營大吹「融合」香港之風。「有線中國組」前記者、現任浸大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日前就在報章發表文章,指出大陸政府早前鼓勵學術界,多研究和發表一些有關港澳政策的文章,並點出武漢大學兩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祝捷,和中心的研究助理章小杉,和其他學者的研究文章,提及中央必要時可以就《基本法》27條釋法,將事涉「港獨」的,都剔出該條文容許的港人言論、新聞及出版等憲法權利之外,然後便可落實「23條立法」。我們同日也跟大家分享當中內容。結果,《大公報》今日就在〈評論〉版刊出這兩位學者長達半版的文章來回應。
文章一開始都有提及包括我們和其他傳媒的引述,指「直斥登載學術論文的期刊為『傀儡期刊』」,「當『23條立法』被置於自由、民主和法治的對立面,當『講獨』成為港人要『誓死捍衞』的自由,當『打擊港獨』成為『破壞香港法治』的同義詞」,「說明『一國兩制』的話語體系早已落入了被香港部分勢力臆造的『中港對立』話語陷阱。」
必須指出,這篇文章所指的「27條釋法」,無論是呂秉權和我們,所引述的都是另外一篇的大陸學者文章;究竟那一方才是放置「話語陷阱」,至少香港人在香港,都可以有自己自由的想法。
然後,文章就用了四點,嘗試解釋為什麼「在世界各地都是理所當然的」「打擊分離主義,維護國家統一」,在香港被說成「過分」和「恐怖」。這四點就包括,「長期以來形成的『對立思維』」、「被濫用的高度自治話語」、「自由、民主、法治等『普世價值』的強大吸引力和感召力」,和「建制派與反對派在話語能力上的巨大差距」。
但當中涉及的來龍去脈,兩位學者就只簡單說是「由於種種原因」,高度自治「被香港部分勢力理解為中央『放手不管』」,「百餘年的殖民歷史早已淡化了香港部分人的國民意識」;結論就是,「應當以香港社會能夠接受的形式宣傳「一國兩制」的實質。文章然後又提出五大思考方向,但其實都是想說要易入港人耳。
不過,當連這兩位學者本身一開始都有意無意間避談,為什麼會有「港獨」思潮出現,為什麼會有港人「恐共」「仇共」,還避談怎看有大陸學者公開提出要「27條釋法」,更避談大陸各學府都由黨委書記掌最大權力,遑論要在大陸學界生存是否要犧牲若干學術自由,哪其實要多費筆墨回應,也沒有什麼意思。
#852郵報 #呂秉權 #港獨
首選同義詞 在 曾鈺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特首選舉得「兩公」】任何選舉均要公平、公開、公正, 「公」字表示平均分配,做到大公無私,即對候選人要一視同仁,任何人亦不可以有歪念,試圖干預選舉或向選民施壓,更不容有黑箱作業,那麼今次特首選舉會是一場「三公」選舉嗎?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3rzYvgLrjs/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ASzM5U0l-5dtmAROuqgkCavxORA)
首選同義詞 在 曾鈺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子」同「君」邊有得爭?!】特首選舉候選人均期望這是一場君子之爭,「爭」字,顧名思義是搶奪的意思,君子之爭,比喻有風度而不失和氣的競爭;但若把「君子」兩字拆開,「君」是指執政的人,「子」則是人民百姓,這場「君子」之爭強弱懸殊,能如大衛戰勝歌利亞般出現逆轉嗎?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LPMInLPNeo/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WOlCL6WZL5tvGavNPEGD2CNSG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