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親愛的孤獨者 (2019)
延伸自夢田文創《致親愛的孤獨者》大型IP計畫,發想自侯季然導演前些年的紀錄片作品《書店裡的影像詩》,以書店為母體場域,連結至每個曾經與書店擦肩而過、流連、形影不離的靈魂,並以此聚焦在現代人的「孤獨」狀態上,進而發展出三個不同內容形式的電影短片作品。
.
三段式的詩選劇形式安排,以駱以軍飾演的書店老闆寫信給三個年齡不同客人的孤獨作為引子,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個搭起各部電影連結橋梁的平台,至於這樣的作法是否妥當,我想在稍後再繼續詳述,以下先針對三部短片進行討論。
.
《小玉》的故事描述一個家庭與校園生活雙重挫折的國中生小玉,為了逃避現實環境的惡,於是躲進了言情小說的奇想世界,沒想到越發無法自拔,從而也讓現實生活中的危機愈演愈烈。私以為這部片的意圖相當有趣,大抵來說是想要將諸如《我的少女時代》等少女的青春記事與幻想給實體化,又或者說想要讓這樣幻想的結果有實現的可能,進而闡述一件實情便是,幻想除了美夢成真之外,隨之而來的亦有可能導致毀滅。
.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劇中出現了許多朗讀搭配春夢的畫面,那便是幻想實體化的結果。然而,這樣的做法固然有趣,但其中最大的挑戰便是,我們應當如何去相信這樣的幻想有可能成真,甚至很自然的連結到它影響到了現實生活。這裡的問題與《灼人秘密》相似,因為太早將現實與虛幻做區隔,甚至是說兩者之間理應模糊的界線太過清晰,導致觀影者太過容易分辨其中的異同,所以才會有產生大量情節不順甚至尷尬停滯的狀況在。
.
而除此之外,若撇除現實與虛幻混雜的問題。回歸故事本身,我想回扣到整個片子的主題,他想要談的還是孤獨。它描述了一個家庭與學校雙重、甚至是多重關係失能的邊緣少女,是如何陷入自己言情小說的羅曼史當中,進而將愈旺的情感投射自新來的男老師身上。不過,私以為這樣的孤獨是相當樣板且概念化的,因為它沒有去處理孤獨的原因,便直接導向孤獨的結果,因此縱然故事相對獵奇,但在玩的不夠出彩、過於保守的情況底下,孤獨的憂鬱感並沒有被完整的凸顯出來,讓整體的呈現相當令人覺得可惜。
.
《凱涵》的結果或許不盡如人意,但卻是我私心相當喜歡的一個作品。當中可以看到導演廖哲毅依循《時下暴力》以來一貫的社會批判關注立場,這次將校園霸凌的情景轉到大學生活的碰壁與冷暴力,並加進了近期持續升溫的中國與台灣政治問題觀察,帶出了一個設定簡單,但卻生命力十足也讓人心疼的故事。
私以為影片最優秀的地方在於結為,凱涵在經歷一夜的瘋狂之後,疲憊的坐在車站的地下連通道中,接到了學校的電話,表示遞補上了宿舍。他露出一個複雜的表情,說是開心也好,無奈苦澀覺得荒謬也罷,他感受到強烈被命運捉弄的感覺,同時也感受到身為一個若是在社會中的無能為力。然而,這樣的無力感卻是普世性的,如果將視野拉大,對比台灣目前在國際中的處境卻也成立。再以此審視劇情中與中國學生的溝通拉扯,更覺諷刺。
.
然而除了政治性的隱喻之外,我覺得他刻意抽離原先場域,將鏡頭轉換至一個與宿舍爭吵毫不相關的地方,可以進一步的加強了前夜事件的荒謬感,甚至產生一種混雜於現實與想像的模糊感,在此刻觀眾無法清楚的辨識出昨夜的暴力是否真實,也無從理解此刻凱涵的心情想法如何,但這一切孰真孰假似乎也不是很重要了,因為這個歷程就像是一種意圖選項的並置,至於哪個方案較好,我想也就見仁見智了。
.
《小薰》或許是三部短片中很明顯突出的一個作品,它首先將傳播妹的角色延伸為會客妹,並以這個處於灰色地帶的設定,在輕巧的連結到獄中受刑人心理狀態。藉由兩個周遭喧囂,但內心卻孤寂渴望被填滿的角色,正反的型塑了孤獨與個人存在的本質,而最後結尾的呼應與舉重若輕,也同樣讓人看得相當過癮。
.
然而話說回來,影片看到後來,卻有種停滯晦澀的感覺,雙方本應火花不斷的交手,卻成了一場眷戀、甚至是了無生趣的過場,然後緊接著結尾,雖然頭尾呼應的部分讓人明瞭意圖也耳目一新。只不過比起先前的緩慢安排與鋪墊,這樣的結果卻是有些倉卒且突兀的。
.
因此,我覺得影片的問題在於故事掌握的略顯失當,前半部因為怕短片篇幅不構的關係過於快速進入主題,會客一號是個典型,但還沒有出現反面的典型之前,就帶進男主角,讓人有些手足無措。而與男主角之間的關係,雖然途中對話安排了許多趣味性的對話讓影片增添光彩,但是過於刻意的拋接,卻讓整體故事的進展進入停滯。而另一方面,我覺得也是為了呼應整個案子中所提及的書店意象,硬是拉了漂鳥集進來,著實有中文青式做作疏離感,從而導致全片一直謹守的很好的自然狀態,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壞,不免讓人覺得有些可惜。
.
不過縱使如此,影片的優點還是相當顯而易見的,特別是導演掌握氣氛的能力相當令人佩服,或許是先天優勢,或者是後天刻意的經營,但不能否認的是《小薰》式三部中最能抓緊孤獨主題的作品。影片很精確掌握並運用了孤獨的氛圍,甚至可以說它直接地抓住了孤獨本身,然後透過敷衍與深邃交雜的對話,一步步的將孤獨的本體逼了出來。同時張甯與劉冠廷精準的演出,給予了劇本強大的支撐,也讓影片的呈現看起來容易說服人。
.
《致親愛的孤獨者》以駱以軍的書信為始,最後再以他的話語作結。我覺得這樣的做法,作為一個詩選式的短片集而言,基本上就效果來看,已經是一個相當成功的嘗試。但如果嚴格一點來看,當中當然也存在的問題。首先是關於主題串場這件事情,如果只是一種默許式的集結,那我想三部雖然品質有差,但是基本上還是在一個大方向的軌道上運行。不過當加入駱以軍的角色之後,那這三者之間了連結,甚至是與書店老闆的關係勢必就要有所交代,又或者說這樣的作法如果是在舞台劇上,駱以軍以一個說書人的角色來看待這些故事,我覺得就相對成立,但放在影片的敘事上,就會顯得有些刻意,甚至會造成一個過於概念式、文青式結論的反感。
.
而除了駱以軍的角色定位不明,過於散文式的問題之外。我想詩選劇的操作也是問題之一。詩選劇的好處會是,它提供了一個大的架構與概念,讓故事內容不同的片段並置之後,會產生一種加成效果,並在最後回歸到那個大的概念上。然而若詩選劇架構底下的作品不夠突出的話,那們概念性整體的做法便會成了一個雙面刃,有時候甚至會限制了底下影片的發展。就已《致親愛的孤獨者》為例,它主題很明顯是孤獨,場景會是書店。私以為孤獨的主題是成功的,但相對的可以發現在影片成品中書店的意象就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甚至有些突兀的存在。然而在孤獨的部分沒有很強力的被凸顯出來的時候,書店的缺點便會持續被放大,曾而也限制了影片本應到達的高度。
.
我覺得三部短片的問題會是在於,雖然各自的出發都相當有趣,但實際執行下的小瑕疵,卻各自影響了他們的成果。第一部《小玉》是過度概念化少女的慘與邊緣,並二元化了善惡與真實想像,讓觀眾過於冷靜,從而缺點也就被放大了。第二部《凱涵》的問題則是在於,女孩慘的過程中沒有婉轉,沒有短暫的喘息與甜頭,一切進行的過於理所當然,因而缺失觀眾反思與想像的空間。《小薰》的問題則是在孤獨概念化的氣氛推展下,過於在意營造一種精巧聰明的互動模式,從而忽略了現實細節的推展以及兩人關係的演變,雖然也沒有說這樣不好,但卻與整片呈現的克制自然有些相左,自然也就會影響觀眾對於本片的感知。
.
然而,總的來說,若拋開三部影片就劇情片上的束縛,以更開放的角度看待夢田文創的《致親愛的孤獨者》的大型IP計畫的話,我想整個計劃就目前的階段而言是成功的,曾早先的《書店裡的影像詩》到現今的《致親愛的孤獨者》多方媒介的轉換,包含與社會、觀眾持續的對話互動,我想就一個藝文產業的社會責任與參與而言,此點是相當令人敬佩的。因此他在最後階段所面臨的考驗已經不會是在於作品本身的優劣,那會變成基本門檻。考驗會是在於,如何拋開所謂文化人、或者是文青的立場,盡可能地貼近一般普羅大眾,從此整個藝文運動才會真正成功的出發,也才有機會影響到更多人。
.
圖為《小薰》劇照。
首部劇情電影計劃好處 在 藍橘子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為何你會覺得Thanos有血有肉?就因為那一幕!》
【*不含劇透*】【*不含劇透*】
*留言區有劇透,注意!*
昨晚看了最新一集《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
只能說,這十年很值得!
它有可能是Marvel裡最好看的電影,我說「可能」。
是因為如果你沒看過之前十七部,你會覺得一頭霧水、很爛。
但如果這十年,你讓Marvel在你腦海中建構了一個英雄宇宙。
那麼,《無限之戰》將會是Marvel送給你的最好禮物。
令我回想起十年前的《Iron Man1》的放手一搏。
這次《無限之戰》是一個大膽的嘗試。
如果它拍出來的效果不好,它會毀掉這十年建立的一切。
大家都開始看厭了Marvel的公式化,這次就來打破一切公式,令你看完之後,漸漸期待接下來的電影會怎樣鋪陳。
相比起之前兩集的《復仇者》,這次才是真正的「大事件」
也像復仇者,因為各個終於需要「復仇」了!
之前的復仇公式,是敵人登場,但需要花時間去建立什麼…
令Boss必須呆守在原地,等英雄結集把他打倒。
像守塔遊戲一樣…
這次真的不一樣!
從開場第一幕,你就會感受到Thanos的威脅。
不會讓英雄多廢話,不會讓英雄有計劃,不會讓英雄趁虛而入。
大Boss Thanos,是眾多Marvel電影最有血有肉的反派。
以前的反派,你不會喜歡他,也不會討厭,因為反派根本不值一談。
(**最底下劇透區會討論**)
我不會說喜歡Thanos,只是你會理解他為何要這樣做。
而不是無腦的「我要統治宇宙嘩哈哈哈~」
今次Marvel終於乖乖沒把預告放太多資訊出來。
我只能說,大部分在網上看到的預測,都是錯的。
這次《無限之戰》的劇情真的真的很難猜…
雖然英雄能力設定有點改變了,但至少Thanos沒有在英雄結集後變弱。
每個英雄的劇情分配非常好,不會有「唉唷別再廢話了,回到Ironman那邊吧。」
花了十年的鋪陳,令每個角色性格都非常突出,你能看到角色的成長和轉變。
這集最喜歡雷神說自己身世時的一幕。
(**這也會在劇透區討論**)
它不是一套完美的電影,英雄電影總會有它的不足之處和Bug。
但你能看出《無限之戰》各方面都已經盡力了。
它是一個英雄電影的突破,也證明了想「突破」,不是硬把新英雄推出來就以為創新。
(抱歉了DC,我是在說你)
最後,感謝Marvel這十年帶給我們的歡樂。相信這個宇宙只會擴大,不會只是一個熱潮。
還有暗暗祈禱下集不要像《正義聯盟》,有看過的應該明白我在說什麼。
**以下含劇透,但希望大家看完電影,會再看以下的內容**
**以下含劇透,但希望大家看完電影,會再看以下的內容**
**以下含劇透,但希望大家看完電影,會再看以下的內容**
【*含劇透*】【*含劇透*】【*含劇透*】
【*含劇透*】【*含劇透*】【*含劇透*】
我還是忍不住作一點點的劇情討論。
首先說Thanos是有血有肉,是因為他真心愛的女兒。
靈魂寶石也認同了,一直卡關的Red skull再度出場,就是為了表達這一點。
Red skull沒法得到寶石,因為他沒法犧牲自己最重要的人。
但Thanos可以!
此外,Thanos這角色最值得討論是他的理念。
他不是為了一統宇宙,也不是為了權力。
他只認為「宇宙人口死一半」會對這個宇宙有好處,長遠來說對所有星球的生物有好處。
或許他的做法有錯,但他的理念其實沒錯。
簡單以香港為例,交通、房屋、醫療、教育、黃子華棟篤笑…
所有資源都供不應求,因為人口太多。
我不是說要香港死一半人,但試回想二十年前的香港,是個「只要努力就能出人頭地」的福地。
Thanos所說的消滅一半,不是保護權貴消滅窮人,而是完全的隨機選擇。
這種隨機能夠減輕貧富懸殊的問題。
現在,不管有多少政策協助窮人,困窮也會一直糾纏你一輩子。
因為學歷、思想、生活圈子等等的問題。
有研究顯示80%的窮人不可能變回有錢人。
電影最後一幕,Thanos的願望實現了。宇宙少了一半,他獨個兒感受著日出,宇宙給他的讚賞。
但是!!他並沒有做出奸角的招牌得逞奸笑,你能看出他最後的表情,是為了達成目標犧牲所有的表情。
或許我們反對Thanos,只是怕自己或身邊的人會被抽中死亡的一分子罷了。
換個說法,如果消滅一半人口,但確保你和你重要的人不會被抽中。
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Thanos的做法正確。
科學家「K·C·科爾」曾舉過一個例子,試想像吸煙對身體無害,但每18750包香煙,就有一枝會在燃點時爆炸殺死吸煙者。
有很多人聽到後會戒煙,也覺得吸煙是惡魔的行為。但其實以上的數據跟吸煙引致死亡的人數一樣…
接下來,談談這集《無限之戰》的眼淚吧。
這集的CG很多,眼淚也很多,紅女巫、幻視、雷神、Thanos…
最讓我感動的是雷神在太空船上說自己的家庭背景時,從高傲到無助,笑著淚水的畫面…沒有失去角色個性,又讓雷神從「半神」演化成「人」。
很多人會覺得這次星爵的智商下降,竟因衝動壞了好事。但試回想一下,在《Gotg2》中,他從小失去母親、發現父親是個壞人、也失去養父勇度。
如今,他再次失去愛人嘉魔娜(Gamora),會發飆也是正常的。星爵是個自相矛盾,最反射心理的角色。
《無限之戰》前半段,星爵扮演雷神壓低聲線,但他說沒有。第一次見到Thanos,他叫德克斯(Drax)冷靜,自己卻因衝動而壞了好事。
然後到Thanos,他在親手殺死養女時哭了,幻視也在跟紅女巫道別時眼泛淚光(還是沒有?或許我記錯了)
「眼淚」的功能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日常分泌濕潤眼球。第二種是反射性分泌,例如被插眼、切洋蔥、有異物進入。
第三種則是情緒波動,在已知物種,只有人類、大象和大猩猩會因情緒波動而哭。
但是…因情緒而流下眼淚,作用是什麼呢?
以淚水的成分來說,它好像跟冷靜頭腦沒有直接關係。也許,淚水的真正功用,是給別人看的,而不是對自身有用處。
很多人都看過海豚、海龜、鯨魚在擱淺時流淚,都覺得很可憐。但是牠們的淚水只是用來濕潤眼膜避免受損,暫時沒有研究跟情緒有關。
儘管如此,我們看到動物流淚,也會覺得牠們可憐。所以要說淚水的功能,就是與其他人的感情聯繫了。
當你看見其他人或動物流淚,不管是喜極而泣,還是傷心得淚流滿面。你也知道他已超出於能忍受的範疇,所以才禁不住哭。
這種具威脅性的液體「淚」,就正如當嬰兒或女性哭,就是他們的最大武器。
就正如Thanos哭,觀眾才會感受到他有感情,所以他能得到靈魂寶石,也只有靈魂寶石不是他「搶回來」,而是他通過了試煉而獲得。
最後,還是很擔心下集Captain Marvel 出場後,會像正義聯盟的超人復活一樣…
**喜歡文章可以花半秒幫我like & share*
讚好專頁並按「搶先看」就不會錯過任何文章及故事
首部劇情電影計劃好處 在 講劇時辰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正義聯盟》:一個沒有意義的聯盟
看完《正義聯盟》,覺得改名做《超人3 -超人復活》更為貼題,反而「聯盟」的意義,在這電影中,當超人復活後,已經變得模糊,發揮唔到威力,因為電影的主角又變回是超人。
DC自從2013年的《超人-鋼鐵英雄》成功後,2016年的《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其實是超人第二集,雖然加入了蝙蝠俠同救番成個DC的神奇女俠,但故事主軸仍是超人之死的情節,和介紹超人的死敵,智慧罪犯Lex這角色出現,在這故事裏,超人的力量太強是故事核心,蝙蝠俠想制止超人神一般的力量,才衍生出之後劇情,而神奇女俠只是配角形式出現,兼且用來介紹原來還有其他超級英雄存在,為今集鋪路。而今集主線是超人死後,蝙蝠俠發現有外星人入侵,與神奇女俠組成團隊,找來閃電俠、水行俠及鋼骨,抵抗荒狠這超強奸角,阻止他集合三件能量方塊「母體」去毀滅地球。點解荒狼選擇這個時候襲擊地球,因為知道超人已死,地球上已經沒有力量阻止他,點解要組織「正義聯盟」,亦因為超人已死,要組織新的力量去對抗,關鍵仍然是超人。但去到電影中段,蝙蝠俠他們短時間內令到超人復活後,大家期待的,在沒有超人,力量不足的情況下,如何以弱勝強的高潮立刻消失了,因為最強力量已經回歸,靠他一個已經攪掂,這個聯盟立即變得可有可無,而且因為要遷就這個情節,新超級英雄的介紹變得十分濃縮,交待不足,最尷尬的是,他們的力量在超人面前,只是小學雞水平(神奇女俠算是最強),超人復活,又變回主角後,故事立即變成一個意料之中的結局,毫無驚喜可言。
可能因為漫畫原著的劇情如此(筆者未看過),亦可能華納覺得一定要有超人,否則觀眾唔睇。個人真係覺得今集沒有超人會更好看。首先,會有更多時間交待新的超級英雄背景,因為閃電俠、水行俠和鋼骨都沒有獨立電影,另外,亦可以令他們有更多機會展現能力,如何互相配合,以弱勝強,打走荒狼,搶回「母體」。現在,超人復活,力量最強大,又係他打晒,即刻無㽼好多。而超人復活這情節,其實可以留待下集用,更可以講他復活後入了魔,同Lex聯盟,甚至打跨了正義聯盟,最後正義聯盟又要互相配合,令超人覺醒,重返正方。現在這集就有種兩頭唔到岸的感覺,人物介紹不足,超人復活太求其,結局亦太例牌,穩穏陣陣,娛樂性尚可,但和《復仇者聯盟1》相比,真係遜色不少。
檢討完《蝙蝠俠對超人》的劣評後,華納今次最大改變是決心學Marvel,更找來《復仇者聯盟》的編劇Joss Whedon參與,後來因導演 Zack Snyder不幸喪女辭拍,Joss更成為導演,好處是去除了上集的婆媽毛病,唔再攪風格,專心娛樂化,所以在娛樂性及內容豐富上,今集比上集強,更啱觀眾口味。但問題是有些地方太似《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了,如結局那段,又係封了個城,荒狠同一大群同一款copy & paste出來的怪物大戰正義聯盟,這設計和奧創跟大量同款機械人攻擊復仇者聯盟是百分之百相似。
今集最搶眼的角色仍然是神奇女俠Gal Gadot,靚女無敵,不用多言。另外是閃電俠的個性亦寫得比較突出,水行俠和鋼骨明顯描述不足,而演出蝙蝠俠的賓艾佛力,人如其名,愈演愈弗力,好擔心計劃中,由他擔正的新蝙蝠俠三部曲會票房失利。整體來說比上集更有娛樂性,但不算精彩!仍有一大段距離,才可追上Marvel,不過,有一點比今年的Marvel電影好,就是沒有將這些英雄小丑化,變成攪笑諧星。
#正義聯盟 #華納 #DC #超人 #蝙蝠俠 #神奇女俠 #閃電俠 #水行俠 #鋼骨 #Marvel #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