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薄】
唔緊要,林鄭咁愛國,退休一定返大陸住。反正林鄭嘅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都叫香港人返大陸退休、住內地院舍。
#無買1500萬樓 #但唔係無錢買 #特首500萬年薪
#香港人想搵個地方位住都難
#返去盡情享受二噁英大閘蟹同元素周期表啦
【Fact Check】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申報,在內地中山有一個住宅單位及一個車位,由丈夫林兆波擁有及自用。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窮遊北海道 #滝波食堂 #北海道三角市場必吃 #Otarutrianglemarket #北海道必買乾貨 #hokkaido2020 #はなさきかに Hello大家好, 我叫阿Tsar, 大家想怎樣洗掉那一萬港元呢?plan定去旅行都是時候喎! 之前我介紹過札幌的二條市場和中央場外市場 ...
香港人想搵個地方位住都難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窮遊北海道 #滝波食堂 #北海道三角市場必吃 #Otarutrianglemarket #北海道必買乾貨 #hokkaido2020 #はなさきかに
Hello大家好, 我叫阿Tsar,
大家想怎樣洗掉那一萬港元呢?plan定去旅行都是時候喎!
之前我介紹過札幌的二條市場和中央場外市場
今日介紹我在北海道旅程的第三個魚市場
就是小樽的三角市場, 亦是三個市場之中最平的
如果大家來北海道, 一定不要錯過這個地方
早兩日我去大阪工作, 認識了一位在北海道出生的日本女人
傾談間, 終於明白今次武漢肺炎, 為何北海道是日本染病人數最高的地方
我亦會介紹三角市場最值得去的餐廳
今日片尾都會繼續有”是咁的”環節
睇咗當去咗, are you ready?
三角市場位於小樽JR車站一出口望左手邊
行一分鐘, 上一條小樓梯, 就是三角市場的入口
三角市場闊兩公尺, 長200公尺, 一點也不大
但是非常之好行, 還好衛生乾淨, 一點魚腥味都沒有的魚市場
魚市場內有售賣各式各樣的海鮮和乾貨,
還有活生生的北海道三大名蟹
我早兩日問這位新認識的北海道朋友口中得知
原來北海道人最鍾意食是毛蟹,
毛蟹雖然比起其他兩款北海道名蟹帝王蟹、松葉蟹體積較細
但是因為蟹膏最多, 而且非常之鮮甜
大家買蟹的時候, 記得叫個店員fing乾曬啲水先至好放上個磅磅呀
不過放心啦, 北海道因為鄉郊地方, 比起東京和大阪人更單純
所以就不會太古惑呃秤的, 而且日本一向不常講價
但是在三角市場, 你都可以嘗試和對方講價, 這裏是ok的
這裏可以即叫即煮, 當然會收返啲烹調費啦
北海道人最鍾意用毛蟹煮出各種不同的美食
例如極鮮毛蟹粥、毛蟹烏龍麵、毛蟹火鍋 或者毛蟹泡飯都可以
那些蟹膏的味道齒頰留香, 真是要慢慢品嚐
那種感覺, 好似你跟一個人拍拖, 第一次跟對方打車輪那種感覺
八角魚只會在小樽海域出現,是當地的特產,
頭尖額窄,賣相一點也不討好。盛產於秋冬
不過捏成壽司或切成生魚片吃時, 卻是有爽滑彈牙的口感
肉質非常嫩滑,十分鮮甜,你可以選擇刺身或炭燒,同樣美味。
嚟北海道旅行, 一定要試勝手丼, 什麼叫勝手丼
就是自選組合綜合海鮮丼飯, 好似我們香港人食的車仔麵
碗裏面的每一種都是自己想食的材料配搭
亦可以依照個人的食量選擇大中細碗
通常個組合都來不開生魚片、海膽、鮮蝦、貝類、鮭魚卵等等
我不得不再一次強調, 小樽的三角市場實在是非常非常便宜
你看看餐牌貼在牆上面, 食客經過一目了然
不過如果你有選擇困難症, 可能你就需要搵朋友幫手點菜啦
因為實在太多選擇, 樣樣都那麼便宜那麼想食, 不知如何選擇
由於價錢實在太平, 千幾至2000 Yen的三色丼飯都有
不用說北海道的札幌吃不到這個價錢
如果你在東京更加不會食到這個價錢
香港就更不用說了, 你們可以估下我今餐吃了幾多錢
一陣開估, ..................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札幌で二条市場と中央オフマーケットを紹介しました
今日北海道で3番目の魚市場を紹介します
小樽の三角形市場、3つの市場の中で最もフラット
北海道に来たら、この場所をお見逃しなく
2日前に大阪で働き、北海道生まれの日本人女性に会いました
話を聞いた後、なぜ武漢肺炎が日本人患者の数が最も多いのかをようやく理解しました。
トライアングルマーケットで最高のレストランも紹介します
今日のエンディングは「はい」のままです
咗咗当去咗、準備はいいですか?
ฉันแนะนำ Nijo Market และ Chuo Off-Market ในซัปโปโร
แนะนำตลาดปลาแห่งที่สามของฉันในฮอกไกโดวันนี้
ตลาดรูปสามเหลี่ยมของโอตารุซึ่งเป็นตลาดที่แบนที่สุดในบรรดาสามตลาด
ถ้าคุณมาที่ฮอกไกโดอย่าพลาดที่นี่
ฉันไปทำงานที่โอซาก้าเมื่อสองวันก่อนและได้พบกับผู้หญิงญี่ปุ่นที่เกิดในฮอกไกโด
หลังจากพูดคุยแล้วในที่สุดฉันก็เข้าใจว่าทำไมหวู่ฮั่นปอดบวมในครั้งนี้จึงเป็นที่ที่มีผู้ป่วยจำนวนมากที่สุดในญี่ปุ่น
ฉันจะแนะนำร้านอาหารที่ดีที่สุดในตลาดสามเหลี่ยม
การสิ้นสุดของวันนี้จะยังคงมี“ ใช่”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Wy9VqILVKc/hqdefault.jpg)
香港人想搵個地方位住都難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四月初在立法會上,有位拾荒婆婆向勞福局局長羅致光,哭訴長者難以找到工作,局長一句「可以搵勞工處協助就業」,令全城嘩然。
今集《港。故》的主角,正是當日向局長哭訴的拾荒婆婆黃月嫻(黃姐)。年屆67歲的黃姐退休前是病房服務員,在公立醫院服務接近三十年,後來因為長期日夜追更,身體開始支撐不住,於是在50歲時提前退休。
50歲再就業處處碰壁
退休理應是享福的,怎料黃姐的退休生活卻變得非常困苦。休息了大半年後,為了生計,她便開始再找工作。但原來50歲在社會上找工作是充滿難度的,黃姐幾乎每次見工也沒有下文。例如有一次,她跟一個年輕女生共同到連鎖快餐店申請工作,經理出來的時候,只拿出一張申請表格給年輕的女生填寫,黃姐反問他:「點解你唔畀表我填?你唔請我係唔係嫌我老?」經理只是笑一笑,不作聲便走開了。
但商業社會上的年齡歧視,並沒有打擊黃姐找工作的決心。幾經努力後,她找到一份在政府沙田社區會堂裏的工作,更獲得了面試機會,見完工後對方還跟黃姐說:「你應該做得嚟。」怎料踏出面試房門後,看到兩個年輕女子也在等候面試,黃姐心想:「我無機會了。」果然不出所料,工作人員其後叫她回家等消息,當然最後也等不到結果,令她不禁慨嘆:「唔係我唔想做,而係人哋唔請。」
輾轉成為露宿者
黃姐雖然是退休公務員,享有每月三千多元的退休金,根本是應付不了衣食住行加上醫療開支,最後她更因欠租七個多月,被房署收回公屋單位。
被收屋後,她有想過租劏房住,怎料劏房月租也要四千多元,更是舊樓要走四、五層樓梯,對於一個50多歲的婆婆又怎吃得消?最終黃姐選擇在附近的快餐店「落腳」,成為大家口中的「麥難民」。可惜做了一年「麥難民」後,連那間快餐店也結業了,最後黃姐便開始露宿街頭的生涯。
執紙皮以幫補生活
在無「瓦遮頭」的日子,黃姐唯有靠執紙皮幫補生計。每更的生活就是:睡醒便開始執紙皮,直到累了就在紙皮附近睡覺,黃姐苦笑地說:「唔會理幾點,每日差唔多做18個鐘。」日子雖然艱苦,但黃姐執紙皮時也有她的原則,就是絕不淋水以增加紙皮的重量來換取更多金錢,因為她認為拾荒本來是為了環保,若加了水只會令紙皮發霉,紙皮便不能再造。
社區中的「環保份子」
在其他拾荒者眼中,黃姐這個不加水的行為有點傻,但在「拾平台」眼中,卻十分欣賞黃姐這份堅持。「拾平台」一直關注拾荒者的處境,同時為他們提供支援服務。在一次偶然的機會,黃姐認識了「拾平台」發言人鄧永謙,從此她的生活得以重見曙光。
阿謙認為拾荒者在社區中扮演着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但市民往往忽略了他們對社區的貢獻。去年他們作了一個「全港拾荒群體調查研究」,發現拾荒者每轉紙皮的平均重量為35公斤,以此推算,全港拾荒者每天的總回收量為193公噸,佔了全港的廢紙量、回收量接近兩成,由此可見,拾荒者一直幫社區處理大量的廢紙回收。
因此「拾平台」提倡了一系列政策,希望社區不同的持份者,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來配合拾荒者的環保回收工作程序,如商店可先整理好紙皮才扔出來,又或者市民在家先存起一定數量的紙皮,之後再交給拾荒者處理。更重要的是,他們建議社區有一個回收空間供拾荒者處理紙皮,例如在公園、廢棄的公共地方、天橋底或垃圾站旁,劃出2米乘2米的空間,令荒拾工作得以在社區上無障礙地工作。
把拾荒定義為工作
拾荒者對社會貢獻遠超我們想像,阿謙更認為拾荒應該被視為一份工作,而拾荒者亦應該受勞工法例保障。在他們的調查中,拾荒者每天工作的中位數是5.5小時,他認為若以「418」勞工工時標準,每星期最少工作18小時,五天工作日來衡量,只要一種勞動行為每日進行超過4小時,便可以定義為一份工作。只是大眾還不太認識環保回收跟拾荒者之間的關係,尚未能把他們扣連在一起。因此「拾平台」積極舉辦不同的活動,如真人圖書館、落區等,冀令大眾認識拾荒者的工作及處境,更希望可以消除市民對拾荒者的成見,令拾荒者得以被尊重。
今集《港。故》用7分半鐘,帶大家看看一個退休長者、長者再就業及拾荒者的故事。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
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IG:http://bit.ly/oncckonggu_IG
Youtube:http://bit.ly/oncckonggu_Youtub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CLpqJycuXc/hqdefault.jpg)
香港人想搵個地方位住都難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飼養寵物是一生的承諾,但今集《港。故》的主角即使愛心爆棚,都無法對照顧的狗狗許下此誓言。
酷愛動物的Cynthia,家裏最高峰時曾同時飼養七隻貓,並視寵物為心靈伴侶。在大約3年前退休後,一次偶然的機會參與導盲犬協會的講座,自覺條件適合成為犬隻的寄養家庭,於是申請並義務讓受訓中的導盲犬在自己家寄宿,照顧狗狗的起居飲食。
帶訓練犬出街 卻被拒入公共場所
作為寄養家庭,Cynthia也要帶狗狗出街做社會化訓練,「基本上我去邊,佢就係我嘅影子,就跟住我去。」當中包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以及去一些公共場所,但因為Cynthia所照顧的狗狗仍未是正式的導盲犬,因此即使法例容許導盲犬進入任何公眾地方,她也曾被拒絕進入。
「呢個係難受嘅,隻狗都知佢係被拒絕,佢哋嘅反應或者神情會話你知佢係唔開心。」Cynthia解釋指訓練也是為視障人士而做,「隻狗狗見識多啲,將來同視障主人出街就會淡定啲。我係一個健視嘅人,帶導盲犬出街困難都咁大,何況一個視障人士呢?」
她指訓練犬比寵物犬更聽話,牠們出街時會穿起背心,一旦穿上時牠們就知自己是工作的狀態,會十分鎮定。Cynthia表示理解有些朋友的確是不喜歡、甚至怕動物,但認為在安排上可以達至雙贏,例如食肆可安排較少人的位置予訓練犬。她指近年社會對導盲犬接受程度比以往好,惟對訓練犬有改進空間。
曾照顧導盲犬近兩年 關係近「人狗合一」
Cynthia如此有經驗,是因為除了現在的Oscar外,之前也照顧過另一隻導盲犬Ginny,而他們當時的相處時間,比一般寄養家庭的半年至九個月長,因為Ginny品種優良,成為了協會的「種犬」。
「Ginny成個準備懷孕至佢生產嘅過程,協會都畀我參與,因為Ginny同我嘅交流係好強,如果我走開咗,佢會搵我,所以喺生嗰陣我都要喺度,過程係好感動。」Ginny最後生了七隻小狗,小生命與媽媽在Cynthia家生活了兩個月,對Cynthia而言,是難得而深刻的經驗。
Cynthia形容與Ginny關係親密得「人狗合一」,「我廿四小時都係同佢一齊,係形影不離,呢份感情係慢慢建立,所以我哋感情係好深,有時候一個眼神,或者一個動作佢已經知我想點。」
愛犬終要離開 忍痛說再見
Ginny生產後,Cynthia怕牠太辛苦,曾問可否不讓牠做導盲犬,「(協會)導師同我講不如畀Ginny自己揀,Ginny真係自己揀咗工作,佢第一次見未來主人(視障者),一見鍾情,好開心咁主動搵主人,好開心咁上導盲鞍。」
Cynthia也親身體會過Ginny的變化,指牠短暫去完新主人住處後回家,「我開門畀佢,話『你返嚟啦』,佢直行唔理我,我覺得佢知我呢度係臨時,會知道呢個媽媽(視障者)就是自己要嘅媽媽,需要照顧佢,因為Ginny喺我度係我照顧佢,但去咗新主人度係Ginny照顧媽媽。」
由「人狗合一」到要說再見,Cynthia坦言有不開心,「經歷實在太多,所以係唔捨得,真係唔捨得,但係都要放手。我哋做寄養家庭,第一日已經知道有呢一日。」話雖如此,但人非草木,即使Ginny已離開一段時間,「好似個女嫁咗出去咁。」Cynthia說着也不禁哭了起來。
不需要擁有 只要你活得好
幸而Ginny「嫁」得一個好人家,Cynthia說新主人Joanne與「愛女」是「絕佳的伴侶」,「我唔需要擁有佢(Ginny),我知道新媽媽錫佢、而家安好已經足夠,同埋佢係工作犬,佢最後都要做佢嘅工作,所以唔需要擁有。」Cynthia也與Joanne成為朋友,現在也有機會與Ginny一起玩。
抹乾眼淚,Cynthia也不忘成為寄養家庭的初心,「我哋最終嘅目標就係想視障朋友拎咗導盲犬後,可以擴闊佢哋嘅世界同心靈空間。」她因此送走Ginny後,沒有想過不再做寄養家庭,很快就迎來現在照顧中的Oscar,「以前Ginny係我嘅影子,而家就變咗Oscar。」
現在Oscar已在Cynthia的照顧下生活了約半年,換言之牠在幾個月後就會離開,但她說未想到分開那一天,「到時再算,要享受每一日,知道嗰一日會嚟,但係諗都無補於事,反而用嗰啲精神每日開心同佢相處仲好。」
今集《港。故》用7分鐘,帶大家感受一下Cynthia怎樣以有限的時間,向準導盲犬付出無限的愛。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
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IG:http://bit.ly/oncckonggu_IG
Youtube:http://bit.ly/oncckonggu_Youtub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7mGJsKlA-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