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集)https://bit.ly/3t3FYWR
我在社團內參與過很多毒品交易,但如此近距離看著一個人注射毒品,也是第一次。那女人將針筒丟在茶几上,舒一口氣,眼睛渙散,身體微微抽搐,任由毒品的迷幻侵佔她的大腦。
她會死嗎?這樣放著孩子不會有事嗎?我瞟到她的大腿有很多細小的針孔,同樣的情況已經是第幾次了?
我在屋內巡視一周,屋內不時會有不知從哪裏吹來,帶著垃圾臭味的熱風,地板踩起來溫溫的,大概下層是食品工場的原因吧?
這裏有一半建築都是非法建成的,客廳的窗戶打不開,一打開就會撞到隔鄰大廈的牆壁。
約三個小時後,女人像回魂一樣突然深呼吸一下,她有氣無力地爬起來,眼睛瞇成一線看著我這個陌生的男人出現在她的客廳。
「妳這樣下去,不怕死嗎?」我問。
「死…?」女人說出這個字後思索了良久:「反正我們也逃不出去。」
我不明白她的意思,她輕蔑地笑了一聲又說:「你不是城寨的人吧?進來之後,你就會明白了。」
女人好不容易離開梳化,腳步蹌踉地走進廚房,雙手四處摸索:「水…水…」
「媽,忘了嗎?今天沒水。」其中一個女孩。
「亮叔呢?沒來嗎?」女人抓住頭,顯得有點焦燥。
「剛才來過,但妳在睡覺…走了…」女孩。
「嘖,就沒一件好事發生。」
「我出去一下。」我。
我從沒來過九龍城寨,預計需要住在這裏一段時間避避風頭,所以想四周圍視察一下。
花了半天,我才找到一件像樣的衣服,還買了食物和水帶回去。兩個女孩看起來餓了很久,不斷將麵包和燒豬肉塞進嘴裏,弄得滿臉油光。
那女人在房間睡了,聽見我回來才慵懶地起來,連道謝都沒有便坐下來吃著我買回來的食物。
「我想在這裏住一陣子,我會付租金的。」我拿出鈔票遞到女人面前。
「隨便你。」女人很乾脆便把鈔票收下,繼續大口啃著手中的麵包。
這晚我側躺在梳化上,女人跟她的女孩睡在房間,布質梳化有點潮濕,是女人留下來的汗水,眼前的茶几擺放著針筒和吸毒的用具。
隔天,女人和女孩依舊待在家裏,她們不用上學,城寨內只有幼稚園,小學和中學都必須到城外上學。
「我出去一下。」我。
「隨便你。」女人。
為了擬定逃走路線,我必須熟悉這裏的環境。
這裏就像身處另外一個空間一樣,白晝黑夜的差別不大,建築遮蔽了大部分的陽光。城內有很多色情場所和毒品市場,就算在半夜,城內的活動依舊非常活躍。
在外圍向著外面街道的店舖,大多都是無牌的中醫和牙醫,由於中醫不受政府認可,很多中醫師只好在城寨內做生意。
九龍城寨外表看起來像個圍城,但實際上是用密集的大廈包裹著整個區域,城內能看見幾十條街的街道,佔地達70畝地,政府曾公佈城內人口多達三萬多人。
我找了半天,才找到城內的供水處,聽街坊說城寨只有8處供水水喉,為了方便居民,便衍生出「運水工人」這個行業,也就是女人所說的亮叔。
有趣的是,九龍城寨雖然是個三不管的地方,幾乎所有工場都是非法經營,但它有著很微妙的秩序。
除了運水工人,還有清道夫自發性地將垃圾運出城外,此外也很少罪案發生,沒人會偷東西,也沒有社團會佔據這裏。
販賣毒品在城寨非常興盛,毒品大致分成「紅、黑、白」三種。紅色就是迷幻藥丸,黑色是鴉片膏,還有讓客人舒舒服服躺下來吸食的床。白色就是白粉,屬最低級的毒品…
這些吸食毒品的「棚仔」,旁邊就是社區福利中心,裏面有很多孩童放學後在這裏耍樂,老人們坐在整齊排列的梳化上看電視。沒人會罵癮君子教壞小孩,沒人會埋怨傷風敗德,因為這裏是九龍城寨。
一個月後,我幾乎已習慣了城寨的生活,一直照顧著兩個小女孩,也放鬆了警戒。
以致一群「外來人」進入城寨,我也沒有察覺得到。
下集完~寫歷史也這麼劇情化,希望大家會喜歡
有興趣嗎?給個like & share吧~
在香港被消失前,用故事將歷史留住。
我想眾籌一本書《屬於香港人》
全書以故事瞭解歷史,用手繪地圖繪畫當時狀況!
《屬於香港人》六月出貨。
為避免這本書「被消失」,唯一方法是「沒存在過」。
所以只接受預售,有多少預訂,就印多少本。
不會公開發售。
預售網址:(可寄海外)
https://bluegodzistore.boutir.com/i/Xqe2DogAA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天未破曉,萬物皆未醒,唯獨長洲海傍有一大牌檔,已是一陣沸沸揚揚。 只見爐火熊熊正盛,爐頭發出蓬蓬響聲,上面擺了宛如一個成人般高的鋼煲,熾熱在滾,頓時一室氤氳如雲。慢慢,炊煙輕飄至窗外,更是裊裊。好奇,就探頭一瞥,才知煲內熬着是粥。那一口綿滑,那一道掛羮,才足夠道明小島老店的火候。 這一煲粥,已在...
香港仔街坊福利會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若街道有本屬它的故事書。
軒尼詩道歷史接近百年,在1927年開始它以第八任港督軒尼詩的名字命名,見證了1921-1929年期間的灣仔填海工程。這條連接金鐘與銅鑼灣的大道,近百年來風光轉了又轉-昔日地標如大丸百貨、三越百貨、香港百貨,舊去新來,換成了希慎廣場、SOGO,後來還有灣仔電腦城,街巿、酒店等建築,唯獨不變的是個人與空間交織出的記憶與感情。
一位乘客,一位司機,因著八十年代每天駛往軒尼詩道的11M巴士,成了相守半世的老夫婦,長情如那條駕駛了長達23年的同一條巴士路線,如今仍能娓娓道來昔往逸事,人們當年為了不用倒夜香而排隊用鵝頸區近街坊福利會的公廁,廁所的掩門僅輕輕帶上,有隙罅可以看到如廁者的屁股,便溺更是立即落到下面的黃泥涌;又有舊報檔街坊憶起如何走過「戰火」-灣仔曾是左派勢力陣地,當年左派報章《晶報》、《大公報》、《文匯報》和工會如電車工會、海員工會、油漆工會也盤踞於這一帶,報檔位處軒尼詩道和史釗域道交界,回家時跨過電車路每每一邊避開「菠蘿」,一邊「傾拎哼楞推埋啲煲呀、爐呀返屋企」。
街道滄海桑田,行業生態亦不免改變,但當中仍有走過時代關卡,守著老派步調的老店如「上海三六九飯店」-一間鋪,代代相傳,無論是貨源難求的一碟特色上海菜「鳳尾魚」,還是牆上秀麗的手寫菜牌,親力親為的堅持,都是老師傅與店舖數載情誼的體現。由六十年代開業至今經歷移民潮、金融風暴、沙士、2019年社會運動至刻下疫症,員工上下握緊牙關,卻不忘守業的心志。
《我們走過軒尼詩道街頭》紀錄了街道不同位置的街坊故事,發展成訪談文章與文學創作,讓我們從這些身份、背景迥異的「軒尼詩道人」私密記憶中,看到街道的前世與今生。
*部分圖片來源為「虛詞」網頁及攝影記者陳朗熹
#我們走過軒尼詩道街頭 #軒尼詩道 #香港文學館 #上海三六九飯店
香港仔街坊福利會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成和道診所有個「哨牙仔」醫生,每人認得哨牙卻不識他的名字;還有當不成騎師的金都茶餐廳外賣員,每次送外賣時候會跑幾個圈......華洋交雜的跑馬地,看似在鬧市中隱蔽一角,若從口耳相傳的民間歷史理解,原來如此不一樣。
一個看似落戶眾多富豪的快活谷,因著英軍的亡魂座落了多個墳場,又由於這個近山的結界,不乏五代人落戶於此,還有往昔賽馬業衍生出形式照顧街坊衣食住行的商店,皆塑造出居民獨有無二的社區經驗。
由區內議員策劃的「馬照跑 區會變」跑馬地棋盤遊戲,棋盤上不是大型地標建築,反是一間間在60至90年代盛載居民小日子的店舖,可見到區內環境與居民集體回憶交疊的生活細節,如昔日成和里馬扶宿舍林列,小朋友到處穿插玩豆槍,或是發生於安美雪糕公司門前、轟動全港的首宗使用用DNA鑑證技術「紙盒藏屍案」,一一藏於棋盤內。而這些居民一講便有共鳴的回憶,皆收集自街坊的facebook專頁「我們都在跑馬地長大」。
外間對跑馬地的片面印象,也許就是與地鐵絕緣的一個中上住宅區,名人出沒點,還有高級食肆及酒店的集中地,平民如你我閒時不會走近。但如此一個富庶的社區,交雜著不同階層和生活方式的人,如今仔大女的街坊亦在往昔跑馬地默默耕耘,有街坊的親戚每天風雨不改到附近的「巴黎農場」(海洋公園前身),清晨步行兩個鐘到農場「割菜」去舊黃泥涌街市售賣;而因著靠近山脊,跑馬地滿地防空洞入口,貫穿禮頓山與銅鑼灣,有街坊便分享二戰時如何走入附近防空洞,再在利舞台出口處儲糧的經歷。沿著棋局邊走邊看,更可見早期當時不少與賽馬業有關的店舖亦應運而生,當時賽馬業從業員福利條件優厚,有著較高消費力,有能力光顧如中檔次的酒家,或是到專為馬會員工服務的馬扶華人職工會戲院看戲,食一碗紅米飯。而不少如今已開得成行成市的品牌,如第一間7仔、第一間百佳、東東雲吞麵、聖安娜小廚(聖安娜餅店前身),亦曾發跡於此。
新一代的跑馬地街坊,從這個棋盤遊戲,會否讓你們愛這個社區更多?
#馬照跑區會變 #張嘉莉議員 #Art Together藝術到家 #香港城巿發展研究學社 #我們都在跑馬地長大 #社區創作
香港仔街坊福利會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天未破曉,萬物皆未醒,唯獨長洲海傍有一大牌檔,已是一陣沸沸揚揚。
只見爐火熊熊正盛,爐頭發出蓬蓬響聲,上面擺了宛如一個成人般高的鋼煲,熾熱在滾,頓時一室氤氳如雲。慢慢,炊煙輕飄至窗外,更是裊裊。好奇,就探頭一瞥,才知煲內熬着是粥。那一口綿滑,那一道掛羮,才足夠道明小島老店的火候。
這一煲粥,已在長洲熬了81個年頭,古早味粥香,隨風飄逸三代。字號名叫黎恩記,由祖母於街邊推車仔賣粥開始,直至父母在大牌檔找個鋪位,1991年搬到熟食市場來。今天傳到第三代黎穎森(阿森)手中,絲毫不易,說來話長。
小小的店,是現時香港極少數沿用火水爐煲粥的餐廳。熬一鍋粥,別人用煤氣爐、電爐,調校時間掣,不消一小時就出爐。但在此大牌檔,他們就必須花兩倍時間,超過兩小時,慢工出細貨才行。阿森凌晨三時半回到店內,先花一小時煲水,另一小時則是煲粥,猛火滾起米水,米爆開後,再轉慢火煲,須好好控制火候,避免滾瀉。其間更要人手用棍不停攪拌,以防黐底。所以熬一煲看似簡單的粥,卻花上數之不盡的心機。
舊式人才明白,因為用火水爐,全是明火,當火水放電泵,以高壓從爐頭中噴出火焰,火力十足,勝在夠猛火,就能把米粒爆開,俗稱「爆花」,讓米膠瀉到水中,送來濃郁的米香,煮出來的粥更是滑溜綿密,怎樣說,就是有種不能取代的風味。看他費掉雙倍的心神,做好一件事,好像很愚蠢,卻其實在守護一種碩果僅存的老味道。
爐頭具備,卻不能缺良米。黎恩記的粥,用上兩種米,泰國絲苗和珍珠米,混合起來,黏性剛好,而且原粒煲,才煲出一種獨特的米香。坊間粥店,或會放皮蛋、乾瑶柱、豬骨等等,但他選擇了添一點腐竹,較崇尚自然,貼近原味。阿森認為,這才像早餐的味道。他分享道,粥怎樣才好,要水滾、米靚、腐竹好,再配上猛火,執著每個細節,缺一不可。
粥煲好了,煙雖散,但人情卻繾綣。阿森於加拿大大學畢業後回港,在測量師行工作。大約1998年左右回來幫忙,從父母手中接過老店。「當時我好掙扎,新加坡有家公司聘請我過去,人工福利很好,我跟媽媽說,她卻着我回來幫忙。她說,否則兩代人的手藝便失傳。」他聽罷,思前想後,仍然拿不定主意。直至有次,他穿得西裝骨骨,卻目睹爸爸推着手推車,辛勤工作,才感到於心何忍,自此立下決心:「是這碗粥養大我,我一定要做好的食物,繼續服務街坊。有些家業,一定要守。」語畢,他的眼神堅定不移。往後,歷經多少艱辛、汗水、燙傷,都付笑談中。
意想不到,處處是遊客的長洲,還容得下一所人情味的街坊食店。看餐牌,一目了然。長洲艇仔粥,有六樣餸,魚片、魚餅、碎牛、魷魚、豬皮、花生,不過$22,大大碗,料頭十足。豬膶粥如是,七至八塊豬膶,生滾的,才賣$24。豬紅粥用鮮豬紅,原煲煮。油條選用日本麵粉,自然發酵,需事前準備,怪不得爽脆香口。
食材如此豐盛,他卻未必轉嫁於消費者身上:「我白粥四五年也沒有加價,今年也不會加價。腸粉、米粉幾年也沒有加。」阿森拍拍心口,全因為他從父母身上,學到一份做生意的老哲學,凡事憑良心,講人情味,不辭勞苦,不怕蝕底,這樣做生意,才能做得久遠。
對於阿森,除了獲街坊讚好,員工更是對他讚不絕口,說他為人隨和慷慨,今年甚至請員工去台灣旅行。「我爸爸媽媽教我的,如果員工真的用心用力幫你,我不介意分享我們的成果。」他只是謙虛笑笑道。
日月如梭,彈指間,流過的時間彷彿在見證,那個曾經後悔屈就於大牌檔的漢子,如今決定了,要把老店揹一世。
編採:葉雙
攝影:鄧廣基
黎恩記
地址:長洲海傍街熟食中心地下9及11號鋪
電話:2981 1111
營業時間:平日6:15am-12:30pm、星期日6:15am-1pm(星期三休息)
詳情: http://bit.ly/2UOSf19
香港仔街坊福利會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鴨脷洲大街為島上最早的道路,亦為鴨脷洲最早有人定居的地方,早在明朝粵大記中已有記載有居民定居的記錄,初期街上主要為漁村。及後在19世紀未期,香港仔黃埔船塢落成後,令到該區面向香港仔一帶的海邊,發展成船廠群,直至1985年鴨脷洲北岸,大規模填海計劃進行,令到有不少船廠被迫遷移,到鴨脷洲海旁道及黃竹坑深灣及布廠街一帶。大街西端連接利枝道,東端則連接山明街及連接深灣軒的新填海地。早期的主要道路為倫敦里(即是由現時街上的惠康超級市場和百佳超級市場之間的小巷,伸延至現在悅海華庭一帶的填海地,連接倫敦碼頭。
鴨脷洲洪聖廟是香港一所洪聖廟,位於香港島南部的鴨脷洲洪聖街9號,鄰近鴨脷洲市政大廈及鴨脷洲海濱長廊,現已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鴨脷洲洪聖廟於清朝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由當地漁民集資建成,祈求漁民出海平安,為南區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建築物。據說該廟忱於龍脈,使鴨脷洲興隆不替。數十年前,鑑於香港仔的山坡築有墳場及建有警署,勘輿家認為其煞氣足以破壞該廟風水,建議於廟前豎立數丈的高桿,繒以龍形,以擋煞氣,並保護島上的人口平安,廟宇先後有多次重修。每年農曆二月十三日為洪聖爺誕,鴨脷洲街坊同慶公社每年均舉辦大型慶祝活動及賀誕巡遊。
鴨脷洲水月宮是香港一座觀音廟,位於香港島南部的鴨脷洲,鴨脷洲大街181號,現由華人廟宇委員會負責管理,並已被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鴨脷洲水月宮於清朝同治五年(1866年)由當地居民所建。廟內懸掛的牌匾則於光緒十七年(1891年)所題。自1930年起,該廟交由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但鴨脷洲街坊福利會仍一直贊助部份節慶活動。該廟曾在1995年作大型重修。
鴨脷洲風之塔公園Ap Lei Chau Wind Tower Park,簡稱風之塔公園,位於香港島鴨脷洲北岸海旁,鴨脷洲海濱長廊以西,香港仔避風塘以南,佔地2.62公頃,於2009年9月28日正式開放,耗資1億港元興建,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風之塔公園的主要地標,是一座名為「風之塔」的觀景台,外形像一艘傳統漁船,遊人可登上塔上眺望香港仔避風塘景色。該塔的電子顯示燈,是靠太陽能發電板發電的,會隨風速改變顏色,從無風的全綠色到蒲福氏風級8級或以上的全紅色。風之塔公園亦有一個展覽廊,介紹香港漁業與香港造船業,以及香港漁民的生活及風俗。當中展品更由鴨脷洲旅遊促進會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