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寧堂拆左先再評級?】
香港的古物古蹟保育制度是發達城市當中極差的。超過一千五百個歴史建築中,能夠得到法例保護的不夠一百二十幢,其餘的業主話拆就拆(十年內已拆左廿五幢),市民一定要好大聲反對,好似紅樓及皇都戲院,政府才會有少少反應。
香港佑寧堂清拆在即,發展局常任秘書長韓志強說,十年前城規會批准豪宅發展時,對業主已有「要求」。要求什麼呢?原來是(1)影相做紀錄和(2)留下教堂遺物和建築物料。之後我問,十年前城規會說了算,那政府現在是否袖手旁觀呢?古蹟辦蕭麗娟說,2014年知道教堂即將清拆,已經多次接觸教會,教會只願做城規會的要求,今年古蹟辦亦應要求,請古物諮詢委員會重新考慮佑寧堂的歴史建築評級,但至今仍未進行。
最騎尼的是,雖然古諮詢正安排重評佑寧堂,政府卻沒有要求教會停工,官員亦沒有任何承諾。拆左先黎評級,死左先黎追封,係咪有病?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佐敦道碼頭,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官涌西部渡船角,曾經為九龍規模最龐大的碼頭之一,今已拆除。現時佐敦道碼頭舊址部分是港鐵西鐵綫柯士甸站及高尚住宅The Austin。早在1924年,油麻地小輪從政府得到專利權,在油麻地一帶經營往中環的渡輪業務,當時是使用佐敦道碼頭的前身——位於眾坊街海旁的油麻地碼頭。...
香港佑寧堂 在 八鄉朱凱廸 Chu Hoi Dic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變幻城市的不變見證】
感謝大家對反對清拆香港佑寧堂貼文的討論和批評。有關教會與地產商合作拆卸座堂再重建多用途大樓﹝澄清及致歉:灣仔道循道衛理英語堂為自行募捐重建,不涉商用﹞,不少網友認為,那是教會就會務發展作的內部決定,外人不應干預。按照地契,教會是業主,座堂是其資產,外人確實無可奈何。但以下兩點補充,也希望教會朋友想一想:
(一) 對「社會優勢」的自覺:有座堂的基督教會,是殖民政府特別照顧的群體,當年近乎免費取得土地建堂。例如中華循道公會禮拜堂﹝現循道衛理聯合教會香港堂﹞1934年的地契,列明每年地租120元,限建一座教堂及與宗教活動相關的建築。在面對重建發展的龐大利益,或曰擴展需要時,公眾期望教會多考慮自己已有的「社會優勢」及隨之而來的責任,而不是與地產商以同一套「地盡其用」思維鑽舊地契的空子。
(二) 座堂作為公共地標:教會建座堂,不單是為會友創造活動空間,更是刻意要成為社區的公共地標,以高拔的塔樓吸引眼球,以響亮的鐘聲吸引耳朵。中華循道公會禮拜堂建成時就像附圖那樣,是灣仔最高和最搶眼的建築物,鶴立雞群。座堂要張揚,也meant to last,在弱肉強食和變幻莫測的城市中,象徵着不變的公理。座堂建築給了社區無可取代的意義,社區也自然對教會有超越會友組織的期望;教會拆教堂,會友難過但還能理解,社區居民失去公共地標所受的傷痛,卻一直沒辦法癒合。
紅磚教堂拆了廿多年,現在回看,當年的決定,「得」了什麼?「失」了什麼?我們能否區別出當中哪些是公共的理性,哪些是自利的理性?教會在作決定時,是否應與地產商邏輯保持距離,也避免企業擴張業務的心態,更多地考慮教會在社區中的歷史地位,以及市民對教會的期望?作為保育歷史建築法律和政策的制定者,如果政府有更完備的制度和維修改建支援,教會是否有較大可能頂住地產商的誘惑?
前車可鑑,今香港佑寧堂清拆在即,希望拿定了主意的朋友,坐言起行。
圖片連結:https://www.flickr.com/photos/flungingpictures/24451721071/
香港佑寧堂 在 八鄉朱凱廸 Chu Hoi Dic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中國拆教會為權 香港拆教會為錢】
中國政府為限制宗教自由拆救堂和拆十字架,香港有宗教自由,但這裏的基督教會又三番四次為了錢而將自己的教會拆掉。
馬太福音六章廿四節:「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事奉主,又事奉財利。」
1990年代的灣仔循道衛理聯合教會香港堂(紅磚屋)
1990年代旳大埔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
1997年的灣仔天主教灣仔聖母聖衣堂
2014年的灣仔循道衛理聯合教會英語堂
今天香港佑寧堂(union church),又要拆。為的是和恆基合作,建四十幾個豪宅單位,教會可以分廿幾個收租及自用。
教會說計劃是因為地方不夠用,但諷刺的是,計劃強行落實後,聽說教會流失了不少會友。出賣了根本,挖走房角石,新地方再大,教友也難再合一。
示威期間,教會重建委員會一名成員開車路過,我們要求他公開已經隱藏二十年的改劃申請內容,以及與地産商的協議,他喃喃自語了幾句,然後開車離開,連名字也沒有留下。
香港佑寧堂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佐敦道碼頭,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官涌西部渡船角,曾經為九龍規模最龐大的碼頭之一,今已拆除。現時佐敦道碼頭舊址部分是港鐵西鐵綫柯士甸站及高尚住宅The Austin。早在1924年,油麻地小輪從政府得到專利權,在油麻地一帶經營往中環的渡輪業務,當時是使用佐敦道碼頭的前身——位於眾坊街海旁的油麻地碼頭。佐敦道碼頭於1933年3月6日啟用,取代油麻地碼頭成為油麻地區的渡輪碼頭。這個碼頭能夠容納客車兩用的雙層渡輪,因此同日起油麻地小輪開辦來往佐敦道碼頭至中環統一碼頭的客輪及汽車渡輪服務,並提供往灣仔的客輪服務。同一時間,當年成立的九龍巴士也在碼頭旁邊設立巴士總站,開設了兩條巴士路線分別往來佐敦道碼頭與深水埗及九龍城。其後,有更多來往九龍及新界的巴士路線開辦,使碼頭成為當時九龍最繁忙的碼頭,亦成為當時九龍區的重要交通樞紐之一。1960年代,佐敦道碼頭附近的油麻地小輪倉庫改建成俗稱八文樓的文華新村,由於該處交通方便,吸引了不少中產階級入住,自此文華新村及佐敦道碼頭一帶皆統稱為渡船角。自1970年代海底隧道及地鐵通車後,佐敦道碼頭的作用漸減,汽車渡輪業務於1994年1月6日首先停航。再加上西九龍的開發,碼頭需要徵用作填海工程用地,碼頭於1996年2月1日停用,客輪航線改為在九龍政府船塢旁的臨時碼頭上下客。最後,渡輪業務被逼於1998年2月2日正式取消,只餘下巴士總站部分。到了2003年,配合興建九鐵九龍南綫,巴士總站部分被徵用,2月23日,所有使用佐敦道碼頭巴士總站的巴士路線需要遷至位於原有巴士總站西面的佐敦匯翔道臨時巴士總站。
九龍佑寧堂(Kowloon Union Church)成立於1927年,是香港一座英語傳道跨宗派基督新教教堂,位於九龍官涌佐敦道4號,現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九龍佑寧堂是香港基督教協進會的教會會員。九龍佑寧堂亦借出場地及設施供其他基督教團體使用,其中包括採用粵語傳道的合一堂及普通話傳道的信義會,也包括眾樂教會及基督路小教會。英國雖然早於1860年已佔領九龍,但直到20世紀初才吸引較多歐籍居民,1902年克寧牧師(Rev. C.H. Hickling)在九龍英童學校(Kowloon British School)開始宗教聚會,但在短時間內停辦,到1905年聖安德烈堂建成後,教友轉到該處舉行主日崇拜。1922年約200名居住在九龍的教友簽署一封請願信,向政府申請撥地興建一所類似香港佑寧堂跨宗派的教堂,曾捐款興建聖安德烈堂的保羅•遮打爵士承諾如獲政府撥地,將會支付建築費用。1923年莊士敦牧師(Rev. J. Horace Johnston)抵港著手在九龍成立聚會,首個聚會於1924年1月第一個星期日在中央英童學校(Central British School)舉行。同年9月19日教堂首座建築物(現今教堂的禮堂)開放給公眾崇拜。九龍佑寧堂於1927年正式成立,神學上教堂隸屬基督新教,其任命的主任牧師亦是由主流基督新教教會全體牧師中選出,但教堂的會籍則開放給所有事奉基督為主的教友。
香港佑寧堂 在 香港佑寧堂| 白蜜夏主任牧師| 「一源2023」運動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Rev Dr Michele Bland | Union Church Hong Kong | ONE2023 Campaign | 香港佑寧堂 | 白蜜夏主任牧師| 「一源2023」運動 . ... <看更多>
香港佑寧堂 在 香港佑寧堂Union Church Hong Kong 的推薦與評價
Facebook. facebook. 香港佑寧堂Union Church Hong Kong. Loading... Try Again. Cancel. Loading... Loading...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