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舊建築消失得快,不止於唐樓。看起來粗糙簡陋的粗獷主義(Brutalism)建築也是其中一種。
「一幢四、五十歲的樓,本身就容易被拆掉,而粗獷建築更特別容易成為目標。」建築師Bob Pang近日與團隊於深水埗大南街開設展覽 @brutalism_hk ,期望引起更多討論和關注。
「As Found」是粗獷主義的重要概念,意思是如實呈現建築物料原貌,例如不經處理的水泥和紅磚等,經年累月便會顯得特別殘舊。「香港約八成被破壞的粗獷建築,都是為了保養和外觀翻新,被蓋上一層新的油漆,但加上油漆便不符合粗獷主義了,這種破壞是無法修復的。」
香港粗獷建築主要於1950至1970年代建成,處於二戰後與香港經濟起飛之間的時期,例如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北角堂、中大聯合書院胡忠圖書館、中大牟路思怡圖書館等等。「從前生活比較樸實,對建築要求不高;而粗獷建築作為當時一種風潮,如實反映了當年的社會狀況和生活環境,因此不少都是造價成本不高的公共建築,如圖書館、學校和教堂。」
根據這次展覽團隊的調查,聖士提反堂最初的設計主張選用瓦頂,但最後建造時沒有依從圖則,而改用水泥,估計是基於成本考量,卻變相建成了一棟符合粗獷主義的建築。這種有機的建造過程,也體現了當年香港社會的人文面貌。
葵涌的東海工業大廈是香港少見依然保持原貌的粗獷主義建築,外觀形狀大而且重,大廈各部分運用不同的水泥物料,組合出粗糙與沉實的質感,並罕有地使用麻石作為牆壁飾面,另外樑柱模仿工字鋼樑 (I-beam)的形狀,實際是以清水混凝土製成。大廈的每個建築部件都有凹槽,像樂高積木一樣,可以將部件運到工地進行組裝,節省時間成本,切合當時香港經濟急速起飛的步伐。
既然香港擁有這種獨一無一的風格建築,保育便成為急切的課題,「一幢建築值得保育,往往不只一個原因,除了獨特性、歷史意義、集體回憶,它所記錄的華人建築師歷史也十分重要。」香港的粗獷建築,不少都出自當年留學英美,受外國建築風格影響下把Brutalism帶入的香港第二、三代華人建築師。
展覽亦展出了以水泥為顏料的立體創作。藝術家混合不同深淺顏色的水泥,呈現建築物在光線下的明暗,又參考建築物的外觀,鋪上不同厚度的水泥,讓每張作品觸摸起來都有建築物的立體感。團隊亦重新手繪建築圖紙,讓觀眾可追溯各建築物的演化過程,了解箇中的設計語言和特徵。
日期:9月3日至17日 (星期一休息)
時間:12點至晚上7點
地點:@openground_hk (九龍深水埗大南街198號一樓)
#香港建築 #粗獷香港 #香港粗獷主義 #保育 #exhibition #brutalisthk #brutalismhk #hongkongbrutalism #hkbrutalism #brutalism #brutal_architecture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ephotography #sosbrutalism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舊建築—殖民時代香港享日照權 灣仔佐敦最多斜面樓 建築系教授:無諗過之後起咁多屏風樓! 在舊區走過,抬頭一看天際線,你有沒有留意過一幢幢斜面的樓宇?高層向上層層收窄,猶如金字塔般?這種特別的建築特色,正好反映了六十年代舊香港的歷史——一條現在已經廢止的法律《街影法》。 斜面樓大多存活於香港舊區...
「香港舊建築」的推薦目錄:
香港舊建築 在 幸福宣言 Dplus - Hong Kong Professional Wedding Photographer 婚紗婚禮攝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I can be myself when I am with you.
歡迎查詢婚紗相及婚禮當日攝錄~
https://api.whatsapp.com/send?phone=85262033077
#幸福宣言 #攝影師 #香港婚紗相 #中上環 #香港 #舊建築 #Prewedding #Preweddingphoto #photography #hongkong
香港舊建築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走到中環置地看舊樓畫展,不經意聽到觀展的白領竊竊私語這幢是甚麼,那幢又在何方。這些日常建築每天如常擦身而過,卻熟悉而陌生。殘舊的輪廓躍然紙上固然吸引,但他們的真實面貌,襯托著建築的街道肌理,又可留在我們記憶之中?
隨著《建築物條例》於2011年修訂後,因著安全理由,不少手寫招牌和霓虹燈牌都被需要被移除,近來多了民間團體四出搜集拆下的舊招牌、霓虹燈,把比自己還要高的城市景觀archive下來;又有不少業餘寫生團體,將社區空間留在畫上;也有建築系學生用上專業知識 ,實地考察,留下有關本地民間自發建築的論述,用上不同界別的手法將城景娓娓道來。想起最近,彌敦道190號的三級歷史建築物又將面臨拆卸危機.....城市步履從來急速如此。
差不多將整個童年託付在深水埗、石硤尾和油尖旺,九十後藝術家趙綺婷 @elainechiuart ,見證周遭的建築物「建完又拆」、「拆完又建」,抽象的記憶往往追不上實景的變遷。趙綺婷在三年前展開街頭寫生記錄,粗闊的水彩筆觸,記錄一個個疑幻疑真、虛實交錯的浮城-如深水埗道教會堂龍慶堂;三層高、手寫宣傳文字遍及外牆的醫局街170號騎樓;屹立新蒲崗的「紅A」-星光實業有限公司;還有地盡其用、細心留意總有一幢在左近的轉角樓,牆上遺下同鄉會、宗親會、各行各業商會的蹤影,引證舊時代異鄉人打拼的歲月.....有些建築直到告別街角時依然寂寂無名,有些幸而獲得年歲的肯定而加冕。但不論如何,唯有城市對建築的認知與討論增加,他們才更有機會生存下來,對嗎?
趙綺婷《記憶若有限期》及《回憶圖書館》
展期:即日至2021年6月6日
地點:JPS Art Gallery(中環置地廣塲中庭2樓218-219號舖)
#記憶若有限期畫展 #趙綺婷 #香港舊建築 #城市寫生
香港舊建築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舊建築—殖民時代香港享日照權 灣仔佐敦最多斜面樓 建築系教授:無諗過之後起咁多屏風樓!
在舊區走過,抬頭一看天際線,你有沒有留意過一幢幢斜面的樓宇?高層向上層層收窄,猶如金字塔般?這種特別的建築特色,正好反映了六十年代舊香港的歷史——一條現在已經廢止的法律《街影法》。
斜面樓大多存活於香港舊區中,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課程學部主任李浩然指出,主要是因為香港樓價高企,中環、銅鑼灣等有價值的地段早已發展,剩餘的斜面數目不多,所以要看斜面樓,當然要去舊區,他便推薦我們到佐敦、灣仔兩個傳統舊區。
「數到最經典的例子,一定是油麻地(近佐敦)渡船角的八文樓。」李浩然說。八文樓原名為文華新村,因有八幢以「文」字起首的住宅(文昌樓、文耀樓、文輝樓、文景樓、文蔚樓、文苑樓、文英樓、文華樓)而被稱為八文樓。樓宇於六、七十年代落成,是香港傳統舊式住宅屋苑。其特色是八座大廈呈「田」字形般排列,兩旁都有街道通達,樓頂因受《街影法》影響,高層逐層向上收窄,由於中間四幢大廈與街道距離一樣,所以樓頂呈現的斜度一樣,然而有一面因當年面靠海邊(現已填海),所以並沒有呈現斜角,非常有特色。不過,若從《街影法》的功能上來說,李浩然卻說在八文樓這裏作用不大。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果籽 #斜面樓 #日照權 #灣仔 #佐敦 #建築系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香港舊建築 在 【CUP媒體】NFT藝術:再現消失的香港建築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研究 香港 建築歷史10 年的黎雋維,就決定展開一個不一樣的保育行動—— 用NFT 藝術品的形式重構 舊建築 ,在數碼世界將之永久保存,再將得益重投研究。 ... <看更多>
香港舊建築 在 Charles Lai 黎雋維- 香港建築歷史- 本土研究社最近公佈一 ... 的推薦與評價
亦未有包括地底的建築空間和基建。 經常有朋友問我一個問題:乜香港仲有舊建築㗎咩?依家終於可以答到係有8800個,只是大家一直都沒有察覺。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