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香港人----鄧以明總主教,他於1958年因「反革命罪」被捕入獄,從未受審判,卻在監獄中關押了22年。
中共於1949上台,鄧神父在1951年被羅馬教廷祝聖為廣州署理總主教,明知接任等於九死一生,鄧神父仍犧牲自己接受任命。他在自傳《天意莫測》中說:「中共在1950年推行三自運動,組成天主教愛國會,試圖使所有神父、教友都參加,這樣便會放棄對宗教效忠。他們曾多次要我參加,但我拒絕了,廣州很多教友也拒絕了,結果不少神父和教友被捕下獄。1958年,我也被捕下獄。但我從未受審判或被任何法庭審訊,卻被關在監獄中22年零四個月!在入獄第一天,他們就拿去我的聖經、日課、唸珠,丟給我一本又一本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人民日報,叫我好好地唸。所以現在你可說我對那些東西很明白,如果我用心唸這些書籍,也許我在廣州監獄二十多年可拿到好幾個博士了,但我始終唸得不好,守監的人一見我祈禱就嚴厲地斥責。整整22年,他們不准我有任何宗教活動,也不准我去看獄中的神父、教友。起初15年我和其他幾個囚犯關在一起,起居狀況極差,其後七年我被單獨囚禁,情況更慘!他們把我洗腦,灌輸唯物無神主義,但我始終保持信仰。由於營養不良,後來患了水腫,時常頭痛,曾幾度病重幾乎死去,到1980年才獲得釋放。」
獲釋後,教宗委任他為廣州總主教,中共不滿,禁止他踏足大陸。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表示一定要見他,鄧主教回到自己的出生地──香港,曾住在窩打老道華仁書院。
現任教宗Pope Francis於2018年就任命中國教區主教跟北京簽了臨時秘密協議,外界相信教宗答應只從中共認可的主教候選人中挑選主教,就像只能從777或689二選中為香港特首。然而,歷史上有不少像鄧主教那樣有風骨的主教,拒絕為極權政府為奴,因此受盡迫害或被殺。我準備了個多月,找遍全港才終於尋得絕版書,也閱讀了大量歷史資料,在Patreon直播為大家詳細講這段珍貴的歷史。
收看👉🏻👉🏻加入 www.patreon.com/daisywong ,6月26日Patreon post有講睇直播方法。
#會員可重看昔日40多場直播 及
#逢星期四晚收看Patreon獨家直播
#會員獨享買書折扣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韓劇《Signal》講八、九十年代韓國警隊腐敗不堪,黑警插贓嫁禍一名少年,迫害他入獄至死,劇中警隊串通司法和政界,只得一個警察有良知,他質問一個有份收賄插贓的黑警:「為了些少錢,你竟連自尊也不要?你這垃圾!」黑警答:「我係垃圾,又如何?我沒有自尊,但我家人生活幸福。就算我們努力,也改變不了什麼。」 這位正義警察身處1995年,意外發現能跟另一位身處2015年的警察通訊,拚命想還少年清白的他含淚問:「二十年後,警隊仍是這麼腐敗嗎?仍是只要有財有勢,就算惡貫滿盈也沒有後果嗎?」我會在今集直播為大家解構這部神劇,並講述南韓如何走過黑暗歷史。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跳舞,真係齋跳舞……】#舞肺 事件揭露了一群富婆同青靚白淨跳舞老師的歡樂時光。鑽研藝術很好,有些跳舞老師甚至可能在俄國是舞林高手,只是為了生活無奈得很。我認識一位很好的健身教練,每次上堂都被闊太摸,嚴詞拒絕後還被她嘲諷:「有咩咁巴閉?做得呢行預咗俾人摸啦!」自古以來就有女人像這位闊太,自恃有錢有勢就抽男人水,也有才華橫溢的男人做鴨,戰國謀略家蘇秦才智超班,也被指跟燕國國君夫人通姦;呂不韋為嬴異人搭路返秦國爭王位,也是先冧掂華陽夫人家姐,歷史上要成功的人,靠的不是IQ,而是AQ和EQ,能忍,而且必須忍到最後,忍到底,鬥長命,千古巨著《史記》中誰最能忍?誰只忍到一半以至埋門一腳也被斬?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香港人熟悉的 #維多利亞港 名字來自一位重要的英女皇,今次直播講維多利亞女皇其中五個孫女,這五位公主命運迴異 一個被謀殺、兩個流亡、一個鬱鬱而終、一個心滿意足。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從「教仔」可以看出太多父親的品格,比較一下拜登的兒子和特朗普個個端莊能幹的子女;連大貪官和珅都教子嚴厲,禁止兒子收賄,有次發現個仔收了些少錢立即將他痛打一頓,喊住叫佢睇吓老竇幾折墮,你仲要學!看看現任泰王VS現任愛民如子的不丹國王;再看IQ和EQ頂尖、成功幫越王勾踐復國的范蠡後來從商發達之後,教出兩個仔一個殺人一個白癡……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細細聲問——你有覺得自己老了嗎?這些大概應稱之為「中年危機」的感受?突然覺得自己被後生仔女取代的失落......為此,一定要看韓劇《未生》,我認為是一生中必看的10部劇之一,另外還會推介幾部必睇韓劇。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溫):
香港人不能不認識這個人,事實卻幾乎無人聽過他的名字──楊衢雲。1861年生,在香港讀St Paul,創立香港史上第一個革命組織輔仁文社,主張推翻滿清,後來孫中山由美國來港,把在檀香山成立的興中會與輔仁文社合併,楊孫二人都是英語流利、有國際視野,都是大佬,最後楊衢雲成了興中會第一位會長,指揮起義,事敗流亡,再回到香港繼續努力,卻於1901年在中環結志街52號2樓寓所被清政府派人暗殺,終年39歲。這麼一位重要人物,家人害怕被滋擾,跑馬地墓場的墓碑連名字也沒有,只刻有編號6348。後世人只知孫中山是「國父」,楊衢雲的名字卻連聽都沒聽過,因為蔣介石下令要抹掉楊衢雲,他為什麼要這樣做?我們從小在教科書讀到孫中山是偉人、國父、無私讓位予袁世凱……吓?真的嗎?還是我們都被騙了?今日中國之所以有共產黨就是因為孫中山。辛亥革命其實只是符碌?碰上明明有兵在手都驚到震的廢官,捐狗窿逃走棄城才令革命成功?Patreon獨家直播 ,王迪詩同你詳細講這段香港人必須知道的歷史。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一段四百幾年前的歷史,又同今日熟口熟面。當我們每年去四次日本、三次韓國旅行,炒樓炒股票不亦樂乎,狂追TVB膠劇,社會最激烈的討論也不過是港女十宗罪,那看來歲月靜好的一年,我們卻懵然不知其實香港已經走到盡頭。今次直播講明朝並非亡於崇禎,而亡於萬曆。在那看來繁榮太平的1587年,明朝開始步向滅亡。 深入導讀《萬曆15年》,並會講我個人的分析——書中未能解釋點解明神宗突然short咗,仲企硬罷工30年的真正原因。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木村拓哉24歲演《悠長假期》,靚仔到唔係人類,但我反而到現在才迷上成面皺紋的47歲木村大叔。有人話佢老得一塌糊塗,甚至有網民話佢有張相似「湯渣」(吹到厚厚的微曲短髮真心係中年男人大忌,秒變老坑 + 娘味升級) 我是到最近看《BG貼身保鑣》,真是服了,木村拓哉實在太出色!他和太太工藤靜香因為熱愛滑浪,未到四張已經容顏盡失,但日本很多明星都對年齡和衰老相當坦然,不會像韓國、大陸和香港一些藝人整成膠面,那個角色就算卑微衰老也就要活像那個角色,不會像劉華那樣chok到六十歲。為什麼日本演員可以這樣?我認為跟日本文化有很大關係。看著木村的轉變,由盛世美男變成蒼老大叔,似乎很唏噓,我卻由蒼老大叔才開始能夠欣賞他。我也曾經覺得世上所有美好的東西終究都會失去,包括青春、愛情、生命,每個人最終都會死,然而木村卻令我看見了如何不用唏噓地做人。直播同你講木村拓哉、他30年來哪部戲最好看、講我認為超級好睇的《BG貼身保鑣》、也講一些日本文化文學。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周庭被冠以 The Real Mulan 的稱號登上了BBC。睇住周庭、之鋒由十五六歲嘅𡃁仔𡃁妹一路成長,愈大愈堅強,雖然仍是愛玩Gundam嘅𡃁仔同BB咁樣嘅𡃁妹,卻比那些一把年紀的人更成熟勇敢。有人說不知香港人前世做錯什麼,今世會得來一個林鄭,但確實也不知香港人前世積了什麼福,今世會得到這麼優秀的年輕人。周庭被捕,我問自己23歲的時候,我在做什麼。明明可以像一般少女那樣拍拖扮靚追韓星去日本旅行,她卻偏偏選擇擔起了時代的使命。如果我有命活到73歲,我將會做什麼。看看黎智英先生, 一個富豪本來可以去外國安享晚年,他卻明知會被捕仍選擇留低。人生就是由一連串「選擇」而組成。選擇留下來的人,都是用自己的命來做抵押品,去換取更高的價值。今次直播就講吓人生的選擇、各種選擇引致的得失、代價與收穫、錯過與遺憾,還有我從周庭身上看見的青春與無悔。願每一位香港人都用自己的「選擇」去守護我們所真心相信的。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 為什麼這個我認識多年、有學識、對我不錯的人,甚至是結婚二十年的伴侶或曾共患難的知心友,竟然會是藍絲?!背後成因是什麼?
- 談歷史、踢爆「偉人」孫中山、談馬克思、尼采....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古典音樂與西方政局歷史】貝多芬、蕭邦都係手足?有人以為古典音樂好悶,同今日生活無關,那是誤解,其實作曲家的人生同西方動盪的歷史時代不可分割,同政治有好大關係。那個年代一樣大把人爭住舐當權者鞋底,有良知的音樂家一樣面對清算打壓,冇咗份工……同今日一模一樣。知道這些歷史之後再聽蕭邦,就會一下子明白,驚嘆:「啊!原來係咁!」同純粹「幾好聽」完全兩回事,今日的香港人再聽蕭邦,入心入肺。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深入導讀一本書和一部電影,一個由年輕時去闖世界、到決定做警察、到自殺的人,他生命裡有沉甸甸的兩個字──理想。家人政見不同,對不公義和醜惡的現實看不過眼,想改變卻只落得孤單......
✅MeWe 👉
https://mewe.com/p/%E9%A6%99%E6%B8%AF%E4%BD%9C%E5%AE%B6%E7%8E%8B%E8%BF%AA%E8%A9%A9/show/5fc61556eabc344c9706de89
香港華仁書院好嗎 在 地產小子 Propertykid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中學生願意為香港未來擋子彈食摧淚煙,你願意與他們一同抗爭嗎?
#Take_Your_Position
#核爆都唔割
#香港人報仇
#暴政必亡
-\-\-\-\-\-\-\-\-\-\-\-\-\-\-\-\-\-\-\-\-\-\-\-\-\-\-\-\-\-\-\-\-\-\-\-\-\-\
《中學生抗爭五個月宣言》全文如下:
由六月至今,抗爭運動已經踏入第五個月。香港人一直在這段困苦中守望相助,團結一致。不論於前線組成脆弱但堅定的傘陣,後排組成一條又一條工整的物資鏈,文宣組上下一心製作文宣,一眾家長以不同方式支援一眾抗爭者,特別是我們一眾的中學生,正正可見香港人有著「獅子山精神」,互相扶持,乃反修例運動得以持續的原因之一。
此外,中學生於運動中參與度及付出程度甚高的一群人之一。無論是後勤和理非或文宣,抑或是前線勇武手足,處處都可見中學生的身影,足見中學生在這場運動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然而,中學生在參與這場運動上亦是困難重重。撇除了日常繁重的功課以及沉重的學習壓力,由於中學生大多仍未能經濟獨立,中學生還會因為購買不同保障自身安全的裝備以及支付交通費時而背負巨大的經濟壓力。不過,對一眾中學生來說,最難面對的莫過於得不到家人及學校的支持。得不到學校支持還可勉強理解,畢竟教育界是一個普遍只重視成績而輕視人文道德和公民教育的世界,中學生在抗爭的路上難以得到學校的支持早已是意料之內,亦是大部分中學生會面對的情況。但是,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卻會對每個中學生造成莫大的身心打擊。現時社會狀況令不少家庭分裂,學生與家人關係轉差的情況早已司空見慣,屢見不鮮;更有中學生因這次社運而被趕出家門或自行離家出走,甚至與家人迎乎斷絕關係。
但諷刺的是,中學生或許在戰場上驍勇善戰,為香港的前途前赴後繼不計成本地付出,但我們亦同時是抗爭者中最無力最脆弱的一群。我們由於在經濟上無法獨立,一旦家人切斷了我們的經濟來源,我們便難以再次出來抗爭;同時,一旦因為社運而與父母關係變差,每次家人提起示威活動時,中學生心中亦定必陪感煎熬;更甚者,可能會被禁足以及被家人以趕出家門來威脅,使我們不能再次參與抗爭。除此之外,學校對於學生打壓的例子亦比比皆是,學校彷彿只當學生是「攞獎機器」以及為學校在文憑試獲取佳績「考試機器」,而面對這種情況,使得學生在校內變得無力,在抗爭中舉步維艱。
儘管如此,我們中學生亦會排除萬難,在這抗爭路上負重前行,誓不輕言放棄。我們中學生抗爭者亦經常聽到一句說話:「你們只是學生,不應理會政治,反而應先努力學習才能改變社會。」然而,政治亦與中學生,以至每一個社會公民都有緊密關係。作為社會公民,我們除了處理自身的學業外,參與政治事務方可有更多的經驗及更大的能力改變社會。故此,我們一眾中學生願意繼續付出,不斷學習,同時嘗試以不同方式改變當前社會問題日益增加,政府無力處理的現況,諸如縱容警方濫權濫捕、政府漠視民意,管治效能極低及嚴重社會不公等。
我們會繼續堅持自己的信念,堅定不移地與這個殘暴不仁,草菅人命的政府對抗到底。「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即使警方濫權、濫暴、銳意謀殺有良知的市民;即使有手足不幸被捕敗下陣來,暫時未能與我們同行;即使政府仍然漠視民意,拒絕回應民間的五大訴求,我們的意志始終不會改變。哪怕我們只是勢孤力弱的中學生,我們決不會做一個虛作無聲的順民。既然政府勢要與我們這一代人作對,那不管是五個月、五年還是五十年也好,我們定會奉陪到底。
光復香港,時代革命!
發起組織:
中學生連線
簽署組織: (共322個學生組織及關注組聯署)
學生組織
中學時政
香城中學
港人心聲
紫荊之殤
凝火之聲
學生動源
學聯匯知
中學生人權陣線
中學生反修例合奏團
大埔中學生發言平台
學校關注組
大埔三育中學修訂逃犯條例關注組
上水官立中學反修例關注及發聲平台
十八鄉鄉事委員會公益社中學罷課及反送中關注組
九龍塘學校(中學部)反修例運動關注組
九龍真光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九龍工業學校反修例關注組
九龍三育中學「學生」反修例關注組
中華聖潔會靈風中學反送中罷課關注組
中華傳道會劉永生中學反送中關注組
中華傳道會李賢堯紀念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校內及反修例關注組
中華基督教會譚李麗芬紀念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中華基督教會燕京書院反修例關注組
中華基督教會銘賢書院書院反修例關注組
中華基督教會銘基書院反修例關注組
中華基督教會基道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中華基督教會基新中學「逃犯條例」校友師生社區關注組
中華基督教會基智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中華基督教會基朗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中華基督教會基元中學反修例活動學生關注組
中華基督教會協和書院「反送中」學生行動關注組
中華基督教會扶輪中學反送中關注組
中華基督教會何福堂書院反修例關注組
中華基督教會全完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中華基金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風采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迦密愛禮信中學關注組
迦密柏雨中學反送中罷課關注組
迦密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英華女學校反修例關注組
皇仁舊生會中學關注組
皇仁書院反送中關注組
皇仁書院反修例關注組
宣道會鄭榮之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宣道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威靈頓教育機構張沛松紀念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南屯門官立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保祿六世書院反修例關注組
保良局羅氏基金反修例關注組
保良局顏寶鈴書院政治關注組
保良局蔡繼有學校反修例關注組
保良局莊啟程預科書院反修例關注組
保良局第一張永慶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保良局馬錦明夫人章馥仙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保良局馬錦明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保良局胡忠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保良局姚連生中學反送中關注組
保良局李城璧中學反逃犯條例修訂關注組
保良局何蔭棠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
保良局甲子何玉清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青松侯寶垣中學反條例關注組
青年學院邱子文分校反條例關注組
青年會書院反送中關注組
長洲官立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金文泰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金巴崙長老會耀道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玫瑰崗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東華三院鄺錫坤伉儷中學反修條例關注組
東華三院盧幹庭紀念中學反送中關注組
東華三院黃鳳翎中學關注組
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反惡法關注組
東華三院馮黃鳳亭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東華三院陳兆民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東華三院郭一葦中學反送中關注組
東華三院張明添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東華三院邱金元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東華三院李潤田紀念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學生關注組
東華三院呂潤財紀念中學關注組
東華三院吳祥川紀念中學罷課暨反修例關注組
東華三院伍若瑜夫人紀念中學反送中行動小組
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反送中關注組
東莞工商總會劉百樂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明愛聖若瑟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明愛莊月明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明愛馬鞍山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明愛粉嶺陳震夏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協恩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沙田蘇浙公學反修例關注組
沙田循道衞理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沙田崇真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沙田官立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庇理羅士女子中學逃犯條例關注組
佛教覺光法師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佛教葉紀南紀念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佛教黃鳳翎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佛教黃允畋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佛教善德英文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反修例運動關注組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關注組
佛教孔仙洲紀念中學反修例學生關注組
佛教大雄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余振強紀念中學關注組
余近卿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何東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何明華會督銀禧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中學部)關注組
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協和二中)反修例關注組
卍慈學校反送中關注組
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湯國華中學關注組
伊利沙伯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石籬天主教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田家炳中學反送中關注組
民生書院反極權關注組
民生書院反送中關注組
台山商會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可道中學(嗇色園主辦)反修例關注組
可風中學(嗇色園主辦)修訂逃犯條例關注組
可立中學(嗇色園主辦)反修例關注組
世界龍岡學校劉皇發中學
王肇枝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文理書院(九龍)學生反修例關注組
文理書院(九龍)反修例關注組
屯門官立中學反送中及罷課關注組
屯門天主教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天主教鳴遠中學逆權運動關注組
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天主教新民書院反修例關注組
天主教普照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天主教郭得勝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人反送中關注組
天主教培聖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天主教南華中學學生反修例關注組
天主教伍華中學反送中關注組
天主教母佑會蕭明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天水圍循道衛理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天水圍香島中學反修例關注組(學生自發)
天水圍官立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元朗商會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元朗天主教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元朗公立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仁濟醫院羅陳楚思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仁濟醫院第二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仁濟醫院林百欣反送中關注組
仁濟醫院王華湘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仁愛堂陳黃淑芳紀念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五育中學反修例兼罷課關注組
五邑司徒浩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五旬節聖潔會永光書院反收例關注組
五旬節林漢光逃犯條例關注組
五旬節中學關注組
裘錦秋中學(葵涌)反修例關注組
裘錦秋中學(屯門)反修例關注組
葵涌循道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聖羅撒書院反送中關注組
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反修例關注小組
聖嘉勒女書院反修例關注組
聖道迦南書院社會關注組
聖傑靈女子中學反送中關注組
聖馬可中學反修例罷課關注組
聖若瑟英文中學新反修例關注組
聖若瑟英文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聖保羅男女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聖保祿中學反送中關注組
聖芳濟書院反修例關注組
聖芳濟各書院反修例關注組
聖言中學在校反送中關注組
聖伯多祿中學反修例運動關注組
聖母無玷聖心書院反修例關注組
聖母玫瑰書院反修例運動關注組
聖公會鄧肇堅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聖公會蔡功譜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聖公會聖西門呂明才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聖公會聖本德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聖公會聖三一堂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聖公會曾肇添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聖公會莫壽增會督中學關注組
聖公會基孝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聖公會李福慶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聖公會李炳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聖公會呂明才中學 反修例關注組
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聖士提反堂中學反修例校內支援組
聖士提反書院反修例關注組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筲箕灣東官立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獅子會中學反修例運動關注組
滙基書院反修例關注組
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反修例及罷課關注組
新界鄉議局元朗區中學學生反修例關注組
新界鄉議局大埔區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新界西貢坑口區鄭植之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新亞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匯知中學學生反修例關注組
順德譚伯羽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順德聯誼總會鄭裕彤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順德聯誼總會梁銶琚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順德聯誼總會胡兆熾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順德聯誼總會李兆基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順利天主教中學政治關注小組
華英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港大同學會書院關注組
港九潮州公會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棉紡會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景嶺書院逃犯條例關注組
循道衛理聯合教會李惠利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梁省德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創知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陳樹渠紀念中學反修例關注小組
陳瑞祺(喇沙)書院反送中關注組
梁文燕紀念中學(沙田)反修例關注組
救恩書院反修例罷課關注組
救世軍卜維廉中學關注組
張祝珊英文中學反送中關注組
張振興伉儷書院反修例關注組反修例關注組
崇真書院反修例運動關注組
將軍澳香島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將軍澳官立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基督教崇真中學反送中關注組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信義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基督教女青年會丘佐榮中學反送中關注組
基督書院反修例關注組
培僑書院反修例運動關注組
培道中學罷課關注組
國際學校反送中關注組
啓思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高雷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高主教書院反修例關注組
馬鞍山崇真中學關注組
馬可賓中學學生會反修例關注組
荔景天主教中學關注組
荃灣聖芳濟中學逃犯條例關注組
荃灣官立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荃灣公立何傳耀紀念中學關注組
翁祐中學反送中修例關注組
紡織學會美國商會胡漢輝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粉嶺禮賢會中學反修訂關注組
粉嶺救恩書院反送中關注組及罷課行動組
神召會康樂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真道書院反修例關注組
真光女書院反修例關注組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浸信會永隆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旅港開平商會中學反逃犯條例行動組
孫方中書院反修例關注組
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李國寶中學初中生反緊急法關注組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二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一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香港道教聯合會青松中學關注組
香港華仁書院《逃犯條例》(修訂) 關注組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香港神託會培敦反修例關注組
香港神託會培基書院反送中關注組
香港真光書院反修例關注組
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反對修訂逃犯條例關注組
香港布廠商會朱石麟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黃棣珊紀念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香港仔浸信會呂明才書院反修例關注組
香港仔工業學校反修例關注組
香港中國婦女會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陳震夏中學(反修例關注小組)
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張煊昌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梁植偉中學反送中關注組️️️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馬錦燦紀念英文中學關注組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覺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香島中學正校反修例關注組
觀塘官立中學社運關注組
觀塘功樂官立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靈糧堂劉梅軒中學關注組
靈糧堂怡文中學關注組
顯理武裝
獻主會聖母院書院反修例關注組
寶覺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寶血會上智英文書院反修例關注組
寶血女子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羅定邦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藍田聖保祿中學反送中運動關注組
禮賢會彭學高紀念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賽馬會體藝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賽馬會毅智書院關注組
賽馬會官立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嶺南衡怡紀念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嶺南中學(杏花邨)反對修訂逃犯條例草案關注組
鄧肇堅維多利亞官立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衛理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潔心林炳炎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樂善堂顧超文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樂善堂梁植偉紀念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播道書院反修例關注組
慕德中學反送中罷課關注組
慕光英文書院反修例關注組
德蘭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德愛中學關注組
德雅中學反修例運動關注組
德貞女子中學反修例學生代表組
廠商會蔡章閣中學關注組
廠商會中學反修例關注組【學生自發】
鳳溪廖萬石堂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鳳溪第一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福建中學(小西灣)反修例關注組
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反修例關注組
瑪利諾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慈幼英文學校逃犯修訂條例關注組
寧波第二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嘉諾撒聖瑪利書院反修例關注組
嘉諾撒聖家書院反對修訂逃犯條例關注組
嘉諾撒聖心書院反送中關注組
嘉諾撒培德書院反修例關注組
嘉諾撒書院反修例關注組
路德會協同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路德會呂祥光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路德會西門英才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禮賢會彭學高紀念中學反修例關注組
香港華仁書院好嗎 在 那火星來的據說是空姐。ah-y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瘋狂再分享自己寫的。
這是我今年最喜歡的書......
教育不止一條路
(10) #火星書虫
《教育不止一條路》已被列為2017年度我最喜愛的書了 (喂現在只是八月啊)
+ + +
獨立記者林茵用兩年時間採訪香港兆基創意書院,訪問近一百位師生,寫成這本十四萬字、探討書院十年來在香港實行的藝術教育實驗。
兆基創意書院的籌辦,源自2000年的高中教育改革。一班從事藝術創作的有心人,有感香港考試制度令年輕人沒多元出路;如你無法適應考試主導的學制,就算有藝術天份,也被淪為「陪跑份子」。書院的成立目標,是希望香港能有一家高中給學生最大的自由度去培育創意。
最初讀這書,預計是作者描繪另類藝術教育、Happy School有多美好夢幻,不是讀書料子的同學終於有地方發揮所長。然而事情的開始,看到我啞晒。正所謂「個個都另類教育,唔通個個都想另類教育咩」,某些同學很清楚學校的理念考進去,有些則是「唔知做咩入去」,林林種種的學生都有,因此公民社會的種種議題和矛盾,全數濃縮在學校這個小社會中。
由於本人並非「古亞魔」,沒可能用三言兩語總結14萬字,煩請自行購書閱讀(笑),現開始廢話時段。
+ + + +
關於高中教育,中五(舊制)會考放榜後,夠分原校升讀的少女ah-yo受夠修女學校的低能校犯 ( 例如等巴士途中被風紀拿出間尺度裙、在街吃腸粉要見訓導主任等等 ),自行轉到一所預科學校。
和創意書院一樣,由於是預科學校,因此沒太多特定校規,老師對學生採取「成人對成人」的平等態度。返到學校直接上課室找mentor點名,沒傳統學校「晨早全校操場呆站」的無聊時段;上課可吃東西;要穿校服但可穿波鞋 (也見過人著長boots),穿什麼外套都可以;上課途中和同學擅自離校去郊外燒烤 ,老師第二天的反應也只是「兩個人燒得啲咩呀」.........
經歷了兩年自由生活,我深信學校沒必要有校規(笑)。我們那時都是這樣啊現在還不是好好的嗎? (和我燒烤的那位更唸完博士)
但創意書院實施「沒有校規 (只有不能接受的行為)」和「學生自主」,整個過程一波三折。例如學生遲到次數超多,學校制度是只要有一位老師肯「攬」學生 ( 即擔保),同學也不需離校。但,問題來了。這次老師甲攬同學乙、下次老師丙又攬同學丁,同學戊再質疑「訂下遲到幾多次需離校的規定做咩? 」。
但,有底線、有邊界和框架的自由自主,還算是自由自主嗎? 同學的自主和老師的教學理念相反,要尊重同學還是老師? 如遵照老師,還不是和傳統學校一樣嗎? 如學生全數自主,明知死路一條該如何? 學校究竟有多需要制度? 制度是否自由自主的相反? 制度的界線應訂在哪? 少數服從多數? 他們不適合從前的制度,創造一個新的、合適的制度? 那會否只是從一個制度輪迴到另一制度? 藝術創意不是不需要限制和界線才能最大發揮嗎?
一邊讀,腦內反覆思考,也因而沖擊了某些舊有概念。
回頭細想,我的預科學校會考收生平均廿幾分,入大學率達八九成,高考放榜一屆閒閒地幾百個A (因為人多,中六七各12班),同學大部分來自傳統名校如男拔女拔華仁聖瑪利德望。不是要炫耀成績,而是從某方面理解,這班人根本是在傳統學校、制度和考試下的「適應者 / 生存者」(很難界定是好還是不好哈),就算當時如何愛玩,唔知點解放學常去酒吧(?) 飲野食薯條,但已培養到幾乎入血(嘿)的學術自主和自律,在酒吧還是會圍著一起做功課(??)啊。
看到中段,為創意書院的老師們感到好累好挫敗。無限的討論,這條路不行去試另一條路,再不行又試下一個實驗;老師之間也有不同理念、原則,又再引起無限次討論。好佩服,但,也感到好累。一位同學在訪問說離校後才明白書院老師有多好多善良,exact7ly。
那,我在質疑書院同學自律性太差、不好好愛惜自由環境嗎? 不。同學一開始奮力挑戰與學校有關的一切,源自又是已入血的那份在學校和學制內多年受到的傷害。成績不好,在舊校師長眼中你是一督屎、拉低學校水平阻住地球轉;某些同學家庭背景複雜得令人難以想像,連正常生活也有問題更別說正經讀書,並非我們一般家庭長大的孩子能理解,也不是「咁咪自己努力啲囉」能解決。雖說創意書院注重藝術創意教育,但,同學還是要考高考或DSE (暈),仍要面對這種自己不擅長的制度 (後來推出了「創意藝術文憑」) 。讀書方式和語文根基是十多年的培訓,老師多有愛心,也不是一時三刻可拉高學術水平。
印象深刻的一個老師,他為了幫學生改善學習情況,整天跟著幾位同學一起上課、抄筆記。對照後發現同學抄到甩甩漏漏沒重點。但同學在神遊太空沒專心上課嗎? 不是,只是不會「讀書技巧」。回憶起中六時曾幫一個中四女生補習,第一堂打開溫習筆記,我呆了。影印機似的把書中的字全數抄一次在簿上,用螢光筆把九成文字劃劃劃。我問,怎麼要這樣抄? 「溫書囉」。這樣抄的意義是什麼? 「唔知呀,溫書時抄下」。誰教你的? 「從小都是這樣」。
媽媽說她心散、懶惰、成績差。大佬這是哪門子的懶惰呀? 抄了幾十本簿呀。用了幾乎半年,教她如何整理筆記、整合資料、如何看題目問什麼、發掘每科好笑有趣的內容當成八卦去記熟。記得她問我,誰教你的? 「從小都是這樣」。我很感激這女生令少年的我更謙虛,當時突然明白有些人不是蠢不是懶,是不知道讀書方式,東西積埋積埋,不會的東西愈來愈多,乾脆放棄很正常啊 (攤手)。
+ + + + + +
立立雜雜說了一堆有的沒的。
香港教育制度是好難搞的 (灰暗笑再想起吳局長即時反眼),但看後感到社會上還有一班有心人在努力,嘗試創造不同的可能性和前路。未來十年廿年後再培育出一班有心人去改變,大概能創造出更多可能性和不同的路?
書中感動位是最後一封校監的信。某同學結婚,大家再次聚首一堂。校監一一道出誰在做什麼、準備做什麼,她的重點不是放在同學有多大成就、學生入大學率,而是開心書院經歷了跌跌撞撞的十年,同學們最後也是一堆「善良的人類」啊。
善良才是最不容易。這就是我心目中何謂教育了:用生命影響另一生命。
非常喜歡的書和釘裝方式。
林茵加油啊,做記者也不止一條路 :)
---------以下抄自官方FB------------
試閱請按此下載,包括序言、目錄、第一章
goo.gl/pKfx9D
購書從此進,可經用信用卡付款或銀行轉帳,經順豐速遞派送:
goo.gl/b9s4KJ
若喜歡現場揀書、又想讓作者賺多啲,可到以下三處直銷點購買,他們會將九成至全部書價轉交!
1. TC2 Cafe
太子柏樹街23號地下
開放時間:星期二至日 12:00pm - 1:00am,星期一休息
2. 家家士多
太子砵蘭街372號儷凱酒店1樓
開放時間:星期一至日 11:00am - 8:00pm
3. Aco艺鵠書店
灣仔軒尼詩道365-367號富德樓14樓
開放時間:星期二至日 12:00pm - 7:00pm,星期一休息
香港華仁書院好嗎 在 我係細路...KOL : 參觀華仁書院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佢阿媽帶佢去參觀人地間學校, 細個已經聽過 華仁書院 呢間學校名, 真係好大間!! https://www.facebook.com/BEautyhealthnation/ ... ... <看更多>
香港華仁書院好嗎 在 香港華仁書院轉直資計劃支援組- 家長留言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求變係咪一定要轉直資?我唔識,不過學校話轉就一定啱一定要撐!」 又一個不要問只要信的應聲蟲,然後admin 仲要話好貼地 華仁仔幾時變成了當權者的奴才?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