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學仲係好投資]之前寫過,香港讀Master,嘥錢嘥時間 (http://bit.ly/2XGuslE ),篇文都幾受歡迎。
但入面我講到,大學仍然係要讀嘅。我當然係講錢,至於咩追求知識嘅獨立思考呀不在討論之列,事實上我幾肯定你拎啲錢同學費去睇書會好啲
或者如舊文講:你睇我啲文肯定獲益多過你讀啲濕鳩Taught Master。仲唔使錢添。仲可以在公司睇添。
總之,我讀書叻撚過好多人,香港得一間大學我都仲入到,但我確信對絕大部分人嚟講,大學就係沙紙,入場券,最低資格,職業介紹所,好投資。堅持講咩學曉獨立思考 團隊精神(一齊做project 學榮耀自己拎或者做free rider 嘅,不妨個個假想實驗:你唔好拎張沙紙,唔畀你提個學位,制唔制?你咪拎你啲獨立思考見工。
獨立思考下話?素人父母疫苗撚湯禎兆林綸詩兩公婆都大學生,一流大學唔係野雞買學位廢拉科。NBA個 Uncle Drew Kyrie Irving名校 Duke 添,不過話地球係平嘅。順勢療法水晶能量撚周兆祥係博士添
現實係果啲咩「大學本意」同「支那本義」「納粹敬禮本意」一樣咁離地。半世紀前講都仲得,而家阿豬阿狗都大學啦,邊使咁多人學術研究。而另一方面大把知識唔使讀大學都拎到。對唔送薄餅嘅絕大多數人嚟講,大學學主要(甚至唯一用途)就係沙紙,入場券,最低資格,職業介紹所,好投資。
咁有人反駁話而家又有最低工資,大學生一街都係,讀大學都冇意思,出到嚟人工唔見得高過藍領或服務業。呢排更加講開譚仔阿姐人工高過普通大學生
其實好簡單,又係供求,況且,邊個話你知大學生一定巴閉過譚仔阿姐?但掉轉講,譚仔阿姐再做都係阿姐,大學生十年加幾倍唔係出奇。
咁其實我唔係數據流,正係因為讀精算出身更加憎呢啲嘢。但咁啱有文有圖用,就講下
(明報原文 http://bit.ly/2XC61pB 趙永佳、黃健偉:4張圖看懂青年就業與教育不平等)
兩位作者啲文我唔特別鍾意,但呢篇寫得幾好。首先呢,佢地之前做過研究,香港學生嘅PISA評估成績,同屋企環境,關係唔係太大。
但呢篇就講之後,講人工,講入大學機會。個分嘢係呢度先見到 (其實我覺得出嚟做嘢之後果幾年分得仲大)
佢地今次係計在職青年,青年係指20-29歲。首先,一街大學生,好似未係好真。有大學學位嘅青年,四成(包晒後來逢三進一副學士再上或者外國讀嘅)。冇嘅,六成。
而其實好明顯見到,讀大學嗰堆,人工係高過冇大學嘅。你計埋讀大學嘅時間科乾咗三年(而家四年?)人工,都係抵嘅。
況且,香港大學學費,其實唔貴。又鬧?香港嘅大學學費,由我讀開始都好似冇加過。我在Warwick個Master?廿年加價四倍。
在日本同朋友嘅朋友食飯,佢呢個月大學畢業,要還學債。問佢還幾錢,答曰兩百美金。咁唔係太多,負擔到丫
但佢總共還幾多就精彩咯:答曰— 五百萬日元! Five Million Yen!
我再三問清楚佢,寫埋出嚟,睇下佢有冇搞錯我有冇聽錯。五百萬?五十萬下話。但佢話真係五百萬。即係三十五萬港紙!
再問,佢話其實因為有埋利息(雖則我唔明做乜日元明明零息咁滯都咁貴息?可能佢借財仔,我冇問)。唔計利息,就三百五十萬。但都廿五萬!
但問返其他朋友,話差不多了,四年嘛,咪一年六七萬咯,貴過香港好多咯
又,都唔記得而家係四年,又爭好遠。即係孭多幾萬蚊債,又少一年收入,一來一回真係畀多十皮嘢—但其實有乜幫助呢,可?
無論如何,讀大學都係值得玩嘅投資,但我相信呢個優勢只會繼續消失。到有一日讀大學都唔化算嘅,再update 大家
下篇文可能講下MBA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