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貢是甚麼氣味 ]
繼續寫,香港小店,香港設計,香港製造。
BeCandle 讓西貢舊墟多了氣味。
訪問時一直好奇:假如knowhere是一種香氣,應該是怎樣?
原文刊 Pinkoi
———————————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氣味,穿過鼻孔竄上腦袋,記憶因此定型。
西貢應該是海風的鹹,草地的清澀,咖啡的甘香。
還有一種味道,凝固成蠟燭,封存瓶子裡。
BeCandle。隱在西貢舊墟小巷的店,自設工房做手工蠟燭。店面摩登簡潔,空氣裡嗅出優皮的氣味,你會以為這是專門向遊人招手的店,販賣假日風情。
「來幫襯的有一半都是西貢人。」冷不防店主Xavier搖搖頭,在地生產在地銷售,街坊生意是真像,也是理想中的姿態與面相。
而這樣一家店,見證了設計師的一段旅程。
品牌於2012年創立,其時Xavier是個家具設計師,工餘跟朋友抽空經營蠟燭品牌,帶點玩票性質,設計為先,創作過一系列造型蠟燭,異常天馬行空。
喜愛吃深水埗合益泰腸粉的他,居然用拉腸粉的方法製作蠟燭,上面還放著甜醬,效果幾可亂真。
小試牛刀後,接踵而來是幾款「點心」:燒賣、粉果、小籠包,利用五顏六色的蠟漿,模仿點心師傅的手藝,包出不能放進嘴巴的點心。
也試過從婆婆家中翻出封塵的撥輪電話、硬皮字典、卡式錄音帶等,逐件倒模,一比一地製成蠟燭,說著關於時間、更替的故事,名叫Lost In Time。
一路走了好幾年,五年前開始遇上每個創作人都會經歷的瓶頸:應該繼續製作更多亮眼造型的蠟燭?專注擺展覽,還是實實在在地銷售較好?
滿腦點子,唯一肯定是需要突破,才能走下去——他選擇回到簡單,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重新開始。
「我在西貢讀書長大,這裡一直是我屋企。」他曾在歐洲生活好幾年,留意到很多大品牌的本店,最初也是由小社區起步,聘請當地人,服務當地客人。
他決定在西貢落腳,自設工場,經營社區獨立小店。
心態同時有所改變:相比以往的純設計主導,他嘗試把蠟燭帶入實際生活,「畢竟香味才是重點,專業的蠟燭能夠用氣味去說不同故事,影響用家的生活。」
亦強調Made in Saikung的在地性,帶領店子融入西貢,包括串起附近小店互作推廣,邀請街坊參與工作坊,提供自備玻璃瓶的「裸買」蠟燭服務等,貼近在地人的日常生活。
其中一款蠟燭叫作Oud,那是特別為西貢調製的氣味,回溯當地歷史:「西貢從前是個漁村,後來傳教士來了,興建天主教教堂,而這裡本來都有天后廟,是個充滿宗教味道的地方。」
當市場上已有許多人在做蠟燭,Xavier認真問自己:我的蠟燭語言會是甚麼?
先由氣味出發,一口氣調校出六個味道:大浪灣,大帽山,油麻地,廟街,荷李活道,以及中環,嘗試用氣味將人的感官與記憶連繫。
並且額外關注工藝,找來製作不銹鋼、黃銅、陶瓷和木工的香港職人與藝術家合作,生產容器和周邊工具,還工藝一個重要位置——有趣的是,店子身處的西貢舊墟,從前曾經充滿各種老工業,比如白鐵、木工等,隨時日式微,現已消失。
設計固然不會草草了事,選用實驗室玻璃器皿,可承受高溫,容器本身的比例和闊度都經過小心計算,讓眼睛和手都感覺舒適。
附帶的杯蓋,可於燃點時墊於杯下,阻隔瓶下散出的熱力;用完後蓋上瓶蓋,蠟燭便會隨之熄滅,是實用與漂亮兼具的設計。
對美學的堅持仍在,只是偏向低調,需要細味,期望用過的人會察覺心意。
BeCandle的命名,源於Xavier偶像李小龍的名言be water:蠟液是流動的,擁有不同形態。
唯獨初心不變,將繼續挑戰蠟燭的各種可塑性。
「想做一些自己喜愛的設計,然後分享給他人。」Xavier如是總結。
—————————
丨認真做無聊事 x knowhere 丨
日期:8月21日-9月12日
時間:星期二至日1-7pm
地點:中環PMQ B座 H205 knowhere
—————————
丨knowhere丨
▪️中環鴨巴甸街35號PMQ元創方B座H205
▪️Tuesday to Sunday 1-7pm
▪️https://instagram.com/youknowhere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近年,手作市集與工作坊興起,很多香港人都愛趁周末去參加木工、皮革、陶瓷等工作坊,學習不同技能。坊間有一工作坊並非人人都可以參加,即使有參加資格也未必能應付,那是「珍寶藏唐卡及不丹產品」舉辦的唐卡工作坊。 唐卡是來自藏族文化的繪畫形式,擁有過千年歷史。唐卡畫的內容離不開宗教佛像、文化風俗、歷史,被形...
香港陶瓷工作坊 在 籽想旅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尋遊香港|#唐卡畫workshop
📹請即收睇> youtu.be/qL_k_uv0KkQ
.
唔少人一到周末就會去參加唔同嘅workshop ,呢個唐卡畫工作坊被稱為「最難學嘅Workshop」,畫一塊葉要學足兩星期😮
更多精彩影片:http://bit.ly/AppleseedSub
#好去處 #不丹 #唐卡 #立即訂閱
==============
想知更多 #籽想旅行 資訊👉🏻 bit.ly/35OmrRK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bit.ly/33tEOZC
香港陶瓷工作坊 在 大仁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KITKAT 日版 一條$26 貴普通版15倍?
🙄🎃🙄
影片 👉 https://youtu.be/xBVHr41LbsY
🎞📲🎞
Pop Up Store 賣$26一條
日版 Size = 普通版$1.75 Size 一模一樣
講真, 日版真係無咁甜, 唔乸喉
不過, 價錢就相差15倍囉
🤣🤣
Cheap仁都係食返普通版算,
唔駛就住就住, 食幾多條都唔肉痛
🙈🐽🙈
PS: 原來 #Donki 買2包早餐片送上次日清工作坊$20量杯
早知上星期唔買啦
#KITKAT 期間限定店Pop Up Store
2021年3月31日 - 5月2日
地點 香港銅鑼灣恩平道54號
購買任何 #朱古力
加$39換領 大Tote Bag
買五條朱古力
加$38可換購日式陶瓷杯及木盤
#Chocolatory
香港陶瓷工作坊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近年,手作市集與工作坊興起,很多香港人都愛趁周末去參加木工、皮革、陶瓷等工作坊,學習不同技能。坊間有一工作坊並非人人都可以參加,即使有參加資格也未必能應付,那是「珍寶藏唐卡及不丹產品」舉辦的唐卡工作坊。
唐卡是來自藏族文化的繪畫形式,擁有過千年歷史。唐卡畫的內容離不開宗教佛像、文化風俗、歷史,被形容為藏族百科全書。唐卡畫等同於佛的化身,以前的人會隨身攜帶這些捲軸畫,隨時隨地都可以拜佛。唐卡有用彩緞遮蓋佛相,當人們供奉時便會將之打開,吃飯時則把畫遮蓋起來,宗教角度上,進食令人的身體生產負面的氣息,不讓佛像觸碰是一重尊重。
「珍寶藏唐卡及不丹產品」由不丹唐卡畫師竹二建良(Nima)及香港人太太Lam Lam成立。二人同為佛教徒,在不丹的廟宇中結緣,婚後一起在香港生活。工作室除了舉辦唐卡班之外,也有出售不丹人製作的手工香、手織外套、披肩等產品。"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好去處 #不丹 #唐卡 #畫畫 #學畫畫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L_k_uv0KkQ/hqdefault.jpg)
香港陶瓷工作坊 在 家姐 Agne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FIND ME ON INSTAGRAM:
‣ Agnes : https://bit.ly/2Lnq3g7
新買的白色鍋具~https://modori.hk/products/modori-cookware-set
HADA LABO雪葩冰感霜 (合作內容)
輕盈但保濕,很適合夏天使用,喜歡清爽skincare的話可以試試看~
JOMO Coffee & Cakes
永多樓 Shop D, G/F, No. 4 Water St, Sai Ying Pun
他們的chiffon cake 超級出色
Vibes the place
G/F, 112 First St, Sai Ying Pun
Cafe Corridor 鵝頸羅素街26a號 (Times Square 對面)
我最愛他們的Flat White
手捏陶瓷workshop
https://www.useless-studio.com/
我報的是手捏陶瓷杯工作坊,共2 堂,每堂兩小時,學費700HKD
香港九龍旺角上海街618號1樓105舖
CAMERA: Canon g7x mark iii
EDITING: Adobe premiere pro
MUSIC: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akmR6LjxoqUlLrp0VjYCzg
合作邀約請洽PressPlay
Email: agnes@pressplay.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IZlyk99iVc/hqdefault.jpg)
香港陶瓷工作坊 在 EAT AT HOME 食・家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炆雞 #雞煲 #簡易食譜
.
韓式辣燉雞/安東雞是用醬油燉煮的韓國菜式,加入韓國粉絲,馬鈴薯和紅蘿蔔等材料,是很多朋友喜愛的韓國菜式之一。
.
韓國的醬油比較淺色,做這個菜通常會另加醬料,所以出來的顔色會比較深色和漂亮。有些食譜用到韓式黑豆醬,但在韓國以外的地方很難買得到,所以有食譜用蠔油來代替效果也是不錯。
.
另外這個食譜也是做了一點改動,雖然住在韓國已有一段時間,可是太辣的菜式還是不能接受,所以我做這個食譜的時候沒有加辣椒粉,如果大家喜歡辣的話可以在醬汁裏加2至3湯匙辣椒粉便可以了。
.
記得在工作坊的時候,我也把泡菜的辣椒粉份量稍微調低,大家試味的時候有些朋友也要求「加辣」呢,所以自己做菜就是可以自己調校喜愛味道,做出自己和家人喜歡的心水獨特口味。
.
這個菜其實非常「送飯」,因為拍照關係想用陶瓷盤上菜,所以醬汁不太呈現出來。其實做出來的醬汁頗多的,我們做了兩天的份量,單是吃醬汁就可以把整碗飯吃完呢。
.
材料
雞一隻,切件
洋葱一個,紅蘿蔔一個,薯仔兩個,中式葱三條
韓式粉絲100克
辣椒一隻
上湯300毫升
蒜蓉兩湯匙(約5瓣份量),薑蓉一湯匙
裝飾
麻油一湯匙
京葱一條(只要白色部份)
芝麻一湯匙
醬汁
醬油50毫升,粟米糖漿50毫升,蠔油50毫升,
黃糖一湯匙,酒一湯匙
做法
1. 洋葱、紅蘿蔔、薯仔切件,中式葱切段,辣椒切絲
2. 裝飾用京葱切幼絲,浸在室溫食用水中,備用
3. 韓式粉絲浸在室溫水中浸軟
4. 醬汁材料拌勻
5. 在一個煎鑊裏,開中火,加一湯匙油,待油熱了後,加入雞件煎至兩邊金黃,大約七分鐘
6. 加入薑蓉、蒜蓉、洋葱、紅蘿蔔和薯仔,然後加水300毫升和上湯300毫升及醬汁
7. 加蓋,用中小火煮20分鐘
8. 加入浸軟了的韓式粉絲、葱段和辣椒,煮約6分鐘便可上碟
9. 加上麻油,將瀝乾水份的京葱和芝麻作裝飾便可
.
《不韓不食 尋找韓國的原味道》現已出版
香港實體書店:誠品、商務、三聯、大眾、中華書局、天地(灣仔)、突破(佐敦)、陳湘記、開益、城邦、榆林、漢榮、森記(灣仔)、無印良品(又一城)
澳門:宏達圖書中心,文采書店
台灣網上書店:博客來、誠品、金石堂
硏出版訂購:https://m.facebook.com/InPublications/?locale2=zh_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4BczEm4xP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