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習慣】律政司拒絕起訴的豪景花園寵物滅門案,#1380毛孩家長 在早前的中秋節亦有於蘋果日報登報,表示「即使最後徒勞無功,我們仍然鍥而不捨,繼續為毛孩發聲」。
眾籌登報活動發起人Bernard指,現時有逾300個商戶在店內張貼文宣,更有主人不時分享在不同店鋪見到文宣蹤影。他表示,現時有約20位家長自發處理,已決定會不停製作的文宣,引起大眾關注。
Bernard補充,虐待寵物的案件每天也發生,但現時法例未能保障。他提到,最近團隊跟進其中一宗案件,涉及一名伯伯在街市抱走所有舖貓,雖然現場閉路電視清楚影到案發經過,又找到涉案者,可是報警後,警方只是回應一句「很難跟進」。
小編城城在此感謝一眾有心毛孩家長的付出,30條生命的份量既重又輕,願有日香港的動物可以安身立命。
#可以不愛但請不要傷害
#動物也是生命我們請你還他們一個公道
#為毛孩發聲
#1020毛孩爸媽
#animallivesmatter
#香港人一人一句話畀律政司
= = = = = = = = = =
【毛城城IG: https://instagram.com/mocityhk】
【YouTube Channel: 毛城城MoCity】
【官網: www.mocity.com.hk】
= = = = = = = = = =
一站式 #寵物 資訊平台
✨想分享溫馨動人毛孩故事,或者得意相片影片?
歡迎FB Inbox #毛城城 或者 IG DM❣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06年7月8日,當時仍是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林鄭月娥在商台節目《政經星期六》這樣說:「我記得我在2000年8月上任社署署長不久,我便去探訪天水圍。當時我想我是屬於少數早期(的人),將它形容為悲情城市。入到去,你見到很多高樓大廈,但並沒有社區的凝聚力和氣氛。」2000年,那是距今18年的觀感。當時...
香港12人 滅門 在 何志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暴民,是香港政府對他們的稱呼。
當他們戴上防毒面具,奔逃,在亂棍、盾牌、辣椒水的攻擊下,堅持抗議著,港府說他們是暴民。
當有人被消失、被墜樓、被滅門,港府說他們是暴民。
當他們已經有人被逼著逃離家鄉,乃至於逃到台灣,這些哭泣、微弱的市民,仍是被冠為暴徒。
「千里送家書」,就是這些暴徒的故事。
國會咖啡廳,將在6/12至6/26,展出近千封家書,這些都是對流亡港人不離不棄,從香港寄來打氣關心的香港支持者。
展覽同時將展出在臺流亡港人回信表達對港人的感謝,以至部分流亡世界各地的港人家書。
邀請大家來,看看他們的故事。
香港12人 滅門 在 李忠孝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分享520疫情後,臺灣未來四年經濟看法
第一個兩岸貿易是一種“虛假貿易”臺灣對大陸的貿易比例佔25%左右,對香港的貿易比例在12%左右,加起來約37%。
但是這個貿易大部分是臺灣的虛假出口,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依據國際貿易的主體——跨國公司去分析,大部分臺灣對大陸的出口,實際上是臺灣本土零組件廠商對中國大陸臺資代工廠商的出口。
所以這次貿易衝突,打出了一個謊言,這個謊言就是臺灣對陸港出口比例很高,臺灣經濟嚴重依賴中國經濟。現在你們也看到,中國經濟增長日益困難,臺灣並不受任何影響,我很早就提過,臺灣這種貿易形態非常特別,臺灣不做品牌,專注代工的模式也需要得到正名,我想這是第二點。四五年前,我就抨擊仍有相當一部分產業人士堅信所謂利潤在品牌端,而代工處於產業利潤最低端所以必須拋棄掉的奇怪論斷。
如果我們迴歸市場機制去看問題,那麼很容易理解所謂的價格是受到市場供需影響,而市場的供需歸根結底來說,就是看技術門檻被誰掌控。80年代之前,電子和半導體產業是品牌製造不分家,並無所謂代工廠和品牌廠的細分。因此電子產業和半導體產業是絕對的高技術門檻產業,技術緊緊掌握在少數品牌廠商手中,由於是自有產能,因此每家品牌製造的產品都“獨一無二”,因此造就了品牌的神話。
但2000年以來,隨着臺系ODM代工的興起和開源式操作系統的興起,歐美廠商奉行“品牌至上”,走上輕資產品牌化道路,放棄了自主製造能力轉而專攻市場營銷和品牌,在新興品牌站穩市場前確實風光一時。但新興品牌也藉着ODM廠商崛起和操作系統開源拉低產品設計製造門檻的東風,得以快速山寨製造出同質化的產品,並憑藉低價競爭策略,硬是將產業的利潤率由高階水準拉到中低階水準,憑藉中國低廉的人力和研發成本搞得歐美品牌虧損連連。
歐美品牌自我拋棄最具技術門檻的製造業務短視的委外代工,不再具備獨有的硬件技術而專攻品牌,無論是研發、創新與創意甚至品牌溢價統統在ODM廠商代工高度同質化下被迅速抹平,歐美品牌除封閉的iOS生態系統獨此一家別無競爭對手的Apple外無一例外被中國品牌一一上演滅門慘案。這就是所謂的“品牌至上”的偏見帶給歐美電子品牌的結局。
臺系供應鏈專注代工,開創了ODM代工模式和晶圓專工兩大商業模式創新,也開創了臺灣電子產業三十年的榮景。因爲代工實際上就是B2B模式,臺灣供應鏈事實上是全世界品牌的夥伴,是真正在做全世界的生意。經過數十年的發展,ODM廠商越來越少,能夠撼動產業的僅剩下臺系大廠鴻海、和碩、緯創、廣達、仁寶、英業達外加美系偉創力。而臺系廠商壟斷全球電子代工75%的份額,形成了事實上的產業壟斷。
而當前的品牌廠卻是遍地開花,當百事可樂、康師傅、甚至前英語補習教師、相聲演員都來自辦品牌賣手機的年代裏,可以想象品牌端的門檻已經降到了何種程度。在這樣的品牌大亂戰局面下,也不難理解爲何專注品牌的SONY、LG、聯想的日子都很艱難,即使貴爲全球智慧機一哥的Samsung,如果我們剝離半導體業務單看行動通訊業務,根據市場研究公Strategy Analytics的統計,Samsung已經有多個季度在智慧手機業務領域掙扎在虧損的邊緣。
我是要講一下,雖然文章頭頭是道,不過,你知道代工廠裡面幾乎都是外勞天下,臺灣代工幾乎都是用低薪,低價的產品來搶佔代工市場——回應網友的問題。
低階代工業事實上都已經遷離臺灣,大部分在中國和東南亞,這部分是用外國的勞工、外國的資源和環境、水電來賺錢匯回臺灣(也就是歐美下單—臺灣接單—中國製造的三角貿易模式),說得直白一點,富士康在中國剝削勞工以後把盈餘匯回臺灣發股息紅利,就是臺灣白得的錢。
另外臺灣每年對中國貿易順差高達七八百億美元,大多是代工廠與臺灣母公司貿易創造的,從側面也能反映出代工業對於臺灣總體國際貿易收支平衡的關鍵作用。
最後,代工廠的遷徙與佈局關乎整個供應鏈的聯動與羣聚,譬如廣達把高階伺服器代工線搬回臺灣,就帶動上游數十家供應商從中國撤到臺灣,帶動的整體經濟效益不能直接以個別企業的角度思考。最後,以臺灣傳統電子代工大廠鴻海爲例,其年淨利潤約43-48億美元,甚至遠超過南韓的現代汽車集團。而臺系代工廠雖然以低毛利率被詬病,但若以每股收益率或淨資產收益率(ROE)來衡量,事實上南韓的現代汽車集團比富士康也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而有些臺灣代工品牌也是必須用美國德國的機械才能生產出臺灣品牌,我沒有看過臺灣交給國外的終端產品是用臺灣製的機械生產出來的,也就是說,初生產的毛胚和粗加工是臺灣工具機沒錯,但是要交給國外的時候卻是用外國機械研磨出來的,外國品牌的產品幾乎也是用他們國家的機械作為終端處理——
第一,臺灣的機械設備屬於全球一流水準,以五軸中高階工具機來說,臺灣出口值高居全球前五,至於臺灣亞太菁英制造的X=30m超大型航太五軸加工龍門,則是美國波音公司製造大型客機、戰機機體承重結構的核心製程設備,並不能以某一設備的產地來判斷臺灣的製造業與機械工業水準,難道美國從臺灣買軍用芯片,大型航太工具機是美國沒能力的體現?
第二,臺灣的製造業一向在國際上競爭力非常強悍,除半導體外,高階精密機械更是如此。臺灣在70-80年代的高階工具機性能就已經達到美國當地中流廠商水準,但售價僅是1/2左右,如此高性價比讓臺灣工具機迅速打垮美國機床業,迫使美國政府在1986年出臺《自我限制協議》(VRA),重點打擊臺灣和日本機床對美出口,又在到期後單獨對臺灣產製高階機床追加2年進口限制,方纔保住了美國本土機牀業的一口氣。
美國目前本土一些較大型機床企業事實上也都賣身退出競爭,譬如MAG北美公司、SMS公司等都已經是臺資控股了。
第三,全球化的今天,不應該太過於拘泥於設備產製於何處,正如榮總、長庚、臺大的醫療水準高,難道醫師還要會做核磁共振儀才算高明麼?同樣的手術刀,爲什麼有的醫師可以做開顱手術,心臟置換手術,爲什麼有的醫師只能做普通手術?設備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人才和運用先進設備的技術能力,這也是爲什麼中國大力扶植的中芯國際趕不上臺積電步伐的原因之一。
臺廠與南韓Samsung都有着通吃產業鏈的規劃,不同的卻是臺廠甘願隱身幕後,專注技術和服務,做默默數鈔票的無名英雄,因此,臺廠與全部的品牌廠都是互惠互利的夥伴關係。這也就不難理解爲什麼鴻海可以在大客戶諾基亞轟然倒下的時候依然穩定成長,因爲臺廠的商業模式事實上跳出了單一品牌興衰週期律,而與產業的全部品牌共生共榮,因此也就能隨產業發展穩健成長。
南韓的Samsung既是代工業者又是品牌業者,與衆多品牌廠商本質上是一種零和博弈的生死關係,雖然目前風光無限,但終究還是未能跳出品牌的興衰律。
臺系廠商的競爭策略,正是巧實力的體現,不比氣盛而比氣長,藉助客戶夥伴關係實現研發、製造、人才、資本的根留臺灣的同時行銷全球,以少量的投資帶動數十倍上百倍的現金流,以小博大獲得可觀的收益。由於避開品牌,規避了某些市場的政治風險,得以無視政治關係冷熱變化穩定透過各大品牌將臺灣製造銷往各地。這種務實低調的商業模式,穩紮穩打的踏實策略確實值得產業界更加認真看待臺系產業鏈的未來潛力。
這個是我幾年前寫過的,呼籲業界重視高技術代工鏈的價值。現在也被證明是完全正確的。
第三點就是臺灣未來的經濟還是很樂觀的,五大因素撐着,一個是臺積電,幾乎是一己之力把全世界的高科技產業鏈都磁吸到臺灣來,你看看谷歌,微軟,美光,亞馬遜,思科,高通,ARM,ASML,Imec,蘋果,應用材料,康寧等等。
全部都羣聚到臺灣,要跟臺灣的半導體技術做整合,從研發端深度對接臺灣的產學研界,全球高科技龍頭齊聚一堂,這般榮景除了硅谷,其他國家可以說是千年未有。
第二個因素就是美國嘛,美國現在的政策太明顯了,發函給500大企業要他們加強跟臺灣連接,再到最近組建“人才循環大聯盟”,再到制裁中國,那不是逼供應鏈搬家是什麼?低階的成衣代工可以去越南,但是面板呢?半導體呢?主板呢?伺服器呢?遷廠的話不到臺灣到哪裏?
你看看這次歡迎臺商投資方案,招募來的臺商,超過5000億都是因爲美國的關稅給逼回臺灣的嘛,美國這個大趨勢不變,對抗在加強,美國的態度越強硬,臺商就越得回家保命,這個趨勢能撐起臺灣未來5-10年的長期經濟表現。
第三個因素就是內需能撐得住,無論是前瞻,5+2,還是國防自主,綠能計劃,這哪個都是數千億的大項目,而且都有國產化的要求,像是國防這部分,過去臺灣是買飛機,KMT不還是想買意大利的M346嗎?買了那就是花錢養活意大利的航太工人,甚至維修都要人家授權。現在臺灣自己做T-5高教機,超過55%的採購金額留在臺灣,維修保養100%在臺灣做,拿錢養活自己的航太工人,培養自己的工程師,把原本的外購變內需,這種也是非常大的利多因素。
第四個就是從政策層面看,臺灣正在加速放寬各項法規,逐步鬆綁不合時宜的舊制度,以打造亞太地區最佳的投資及創新環境。無論是多元上市,還是金融沙盒,或者說是全球首個無人載具條例,亞洲第一輛獲得牌照的無人車等等,臺灣現在對於創新的友善度,事實上已經遠遠超過深圳,上海,首爾和東京,這對於搶佔下一波科技爆發帶來的商機是非常有利。
第五個就是整個臺灣的經濟體質很優秀,持有的海外淨資產高達1.2萬億美元,高居全球第三,外匯儲備也是全球前五,人均持有專利量,人均出口量在亞洲名列前三,人均淨金融資產高居亞洲第二,僅次於日本。整個銀行體系很少有呆賬壞賬,主權信用評級也很優秀,展望都是穩健向好
鄭凱夫
香港12人 滅門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06年7月8日,當時仍是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林鄭月娥在商台節目《政經星期六》這樣說:「我記得我在2000年8月上任社署署長不久,我便去探訪天水圍。當時我想我是屬於少數早期(的人),將它形容為悲情城市。入到去,你見到很多高樓大廈,但並沒有社區的凝聚力和氣氛。」2000年,那是距今18年的觀感。當時的天水圍,只發展了還未到十年時間。有命案,但不多,至少最轟動的一家四口滅門慘案仍未發生。究竟天水圍悲情城市的標籤,從何而來?
《果籽》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3rusrQZBqE/hqdefault.jpg)
香港12人 滅門 在 【真实事件改编】震惊香港的11尸12命灭门惨案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真实事件改编】震惊香港的11尸12命灭门惨案,凶手竟是一名弱女子,杀人的原因却 ... 吴亦凡也配当导师?仅听3秒就把选手淘汰,网友:太不尊重人!| 音乐猛抬头. 音乐猛 ... ... <看更多>
香港12人 滅門 在 膽小者不要看!人肉叉燒包原來是香港真實案件改編! 的推薦與評價
沒想到真實事件比電影更駭人! 究竟是什麼樣的深仇大恨要讓員工這樣下毒手? 那時的叉燒包用的..真的是....豬肉嗎? 香港飯店滅門案➡️ ... ... <看更多>
香港12人 滅門 在 [問卦] 國慶日請屠殺40萬臺灣人的日本有事嗎? -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
台日本就一家親,誰內戰不死人呢?文革期間夫妻、親人、朋友、師生之間殺來殺去,文革
一過,大家不也就和好如初,如果斤斤計較,恐怕全國都得形同陌路。
盧安達舉起屠刀的也都是鄰居,但大屠殺過後卻成了最和諧的國家,因為經歷了才懂得和平
的可貴。
台日之間確實爆發過很多血腥事件,但一百年已經過去了,台日的民間友好在全世界都難得
,這難道不也是一種珍惜嗎?
有人可能會說,日本人是舉起屠刀的一方,台灣是受害者,日本當然能大度,但是盧安達大
屠殺中舉起屠刀的也是胡圖族人,受害的也是圖西族人,沒有圖西人的原諒,哪來今天和諧
美好的盧安達呢?
※ 引述 《Z791028 (ZERO)》 之銘言:
:
: 日據時代三鶯走廊大屠殺
: 日本人所謂的「膺懲」即報復性屠殺。
:
: 日本人原以為可以很輕易地占領臺灣,沒想到1895年5月28日下午二時在三貂灣登陸後,
: 在占領附近的制高點”三貂嶺”和”鹽寮山”時遇到激烈抵抗,日本全軍集中臺北、新竹
: 一帶鎮壓、掃蕩。
: 日本人平定臺灣之後,等著臺灣人的卻是更加殘酷的事件即將發生,就是1896年6月震驚
: 世界的雲林大屠殺。
:
: 1895年九月日本民政局長水野遵上報給伊藤博文的資料顯示,臺灣人不計入東部,西部就
: 有三百萬人以上。更早之前劉銘傳統計臺灣人口就已有320餘萬人,但經過日本帝國對臺
: 灣的攘逐殺戮政策之後,1896年底的人口數據再經水野遵調查已經只剩257萬人了;也就
: 是不計入劉銘傳時到1895年的人口增加率,臺灣人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由於日本對臺的
: 殺戮攘逐政策而被殺戮了六十萬至七十萬人。
:
: 依據1981 年臺北市文獻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國璠編著的『臺灣抗日史』中記載,被日本
: 人屠殺的臺灣人約有四十萬人。日治前期25年日本連續施以血腥手段恐怖屠殺,不是屠村
: 就是抄家滅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91.199.84.176 (香港)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96834212.A.ACB.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