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筆記:徐玖經決定出面贊助選戰】
1998年,我與「給我報報」的老搭檔李巨源在《喜宴》製片人徐立功的統籌下
拍了一部台灣第一部「偽紀錄片」《為人民服務》
電影根據的是我與巨源於1996年出版的同名劇本
在拿到一千萬的輔導金之後拍成的
當時,我請于美人演女主角,也就是白鼻老道徐玖經的夫人
記得,李安在看過電影之後曾說,「美人很會演戲」
在這部電影裡,李安也贊助演出,演他自己
其他還有二十多位名人受邀出現在鏡頭前
有些扮演劇中人物
如郎祖筠、李明依、楊淇、趙自強、賈靜雯、乾德門、黎明柔
有些則是「紀錄片」概念下的「被紀錄的真實人物」
如蔡康永、孫大偉、陳文茜、趙少康、葉樹姍、卜大中、黃越綏、錢薇娟、高怡平、林錦昌、陳鴻基、鄭麗文、龐建國、鄭在東等
當年,kuso風還沒有現在這麼成熟
所以,我以政治為背景拍的這部電影
好像還是走得稍嫌早了一點
可是如今再看這部電影
其中有關台灣政治的荒謬面
其實並不離譜
《為人民服務》下週五將於台北的華納威秀上演
詳細的場次資訊星期一會公布
很多人從YouTube看過這片子
可是,電影院的大銀幕
觀影經驗真的不一樣喔
………………………………………
《為人民服務》重新上映
文:馮光遠競選總部文宣主任洪浩唐
「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別誤會,這不是王家衛的《一代宗師》
這是我在重看馮光遠1998年拍的《為人民服務》時
腦中不斷浮現的一句話
可不是嗎?
十七年前,電影中
那時候還是一頭黑髮的總統候選人徐玖經
現在已是滿頭白髮站在宣傳車上的立委參選人馮光遠了
而當時的于美人看起來卻比現在更像董事長夫人
同樣扮演主持人的蔡康永彷彿永遠不會老
飾演媽媽的賈靜雯,如今真的變成兩個孩子的媽了
扮演隱形人副總統搭檔的黎明柔,經過這麼多年,她那辨識度極高的聲音,你一定能立即認出
人說十年修得同船渡
不知光遠在片中和陳鴻基、鄭麗文、龐建國四人共乘一艘漁船算不算?
而他們現在大多與當初的政黨緣盡情了,就連馮光遠也由電影中的「素民黨」變成現實中的「時代力量黨」了
就更別提百年修得共枕眠了
于美人、楊淇、陳文茜,她們分別在片中飾演他的夫人、秘書、緋聞對象
如今馮光遠批判陳文茜的火力,很難讓人聯想兩人曾經有過的友誼
就連電影中拍攝「船民開講」的富基漁港,如今竟成了他的選區
(某個拜票的晚上車行至此,他發現昔日的小漁村已經變得像間時尚前衛的大夜店)
《為人民服務》的重新上映
就像開同學會一樣
那些你曾經喜歡的、討厭的、崇拜的、仇視的、暗戀的、虧欠的……同學們
多年之後再度齊聚一堂
你會發現
沒有想像中的滄桑之嘆
卻有久別重逢的大驚喜
馮光遠喜宴 在 馮光遠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生活筆記:昨有十大金句,今有十大眉批】
昨天在法庭大戰金溥聰,媒體的整理挺為有趣
在此,為「十大金句」寫些眉批
金:指我是同性戀,對我是傷害,也對家人造成困擾。
馮:小刀,偷偷告訴你,同性戀污名化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另,把家人拉出來當擋火牆,金溥聰,你真low。
金:我從政3年半,到底有做任何違法犯紀的事?
馮:我笑到尿失禁,來人啊,乾淨褲子!
金:馮不斷傷害我,霸凌我、羞辱我。
馮:奇蹟,我在法庭看到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的誕生過程,老天爺,這是奇蹟。
金:我從政以來,很尊重別人,不會像有人盛氣凌人去欺負計程車司機。
馮:你總是顛倒是非,因為該計程車司機與車隊最後都跟我道歉了,喔,google,你會用吧?
金:馮公開呼籲馬英九與我出櫃,是很大的傷害。
馮:馮公?馮公公才對吧。喔,斷句斷錯了。
1. 沒有人有權力呼籲別人出櫃,因為這是隱私權,在此要強調。
2. 已婚的總統例外,他沒有財產、健康、感情的隱私。
3. 如果(我其實都有用如果)已婚總統藏身櫃子,是最容易被中國勒索的,這已是國安問題。
金的律師:馮光遠的「特殊性關係」指的就是「同性性交」、「同性戀愛」。
我:當然也可以是啊,可是拜託,要注意安全性,徐議員那裡聽說有多餘的套子。
馮:同性戀是基因問題,不是道德問題,就像左撇子一樣(金左手持筆庭內低頭寫字)
馮:金低頭寫什麼呢?應該是:老馮厲害老馮厲害老馮厲害老馮厲害……
馮:我是電影「喜宴」編劇,非常重視2性平權。
馮:我也是電影「為人民服務」編劇,非常重視惡搞。
馮:金一張選票都沒有,為何能擔任要職,在馬政府「吃香喝辣」。
馮:他鈔票挺多的,告來告去好像律師都是在免費服務的,真好!
馮:同性戀的傳言很多,可以去問李敖。
馮:李敖如果電話一直響,一定是我害的,逃!
(圖說:金溥聰竟然想上記者的車,人家當然不讓他上,他於是楞在那裡。)
【選舉筆記:林口、泰山區有聚會】
從去年的市長選舉,到今年的立委選舉
都有很多志工幫我
志工朋友幫的忙很多樣
站街頭、發傳單、短講、在聚會時招待支持者、摺文宣、甚至做飯
舉凡與選舉有關的事,志工們都包了
因為去年的志工,大部分都已經成為朋友
今年,他們來我競選辦公室或工作室的時候
都會自動處理一些事,好像家人
明天(三)晚上
在林口區中山路557號一樓我的林口競選辦公室
我們有個林口、泰山區的志工會
報名的網址如下,歡迎大家參加
https://goo.gl/vjiJFU
馮光遠喜宴 在 馮光遠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好長的po文,救命啊!如果你同意我的觀點,請幫我分享】
總算,有時間寫點與計程車事件有關的感想
一、 關於「社會名人欺侮小司機」
其實這個權力關係,應該是:計程車司機 VS. 乘客,如此而已
在計程車裡,司機才是主宰者,任何所謂名人,在計程車裡,不過都是乘客而已。作為一個乘客,難道就因為某人是個所謂的「名人」,就必須被不同政治立場的司機羞辱?
如果這種邏輯成立,醫生是不是可以在看診時對不同政治立場的「名人」病人提出要求?餐廳侍者是不是可以對不同政治立場的「名人」饕客提出要求?電影院售票員是不是可以對不同政治立場的「名人」觀眾提出要求?
如果這種邏輯成立,台灣不成為世界糾紛中心才怪
有人說,你馮光遠不是主張言論自由嗎?那幹嘛對林司機兇?
我主張言論自由,不錯,所以,如果你對我有意見,你隨時可以上我的臉書罵我,我不會刪你(祭止兀,我不是故意諷刺你,不要不高興喔);你可以在我日後的造勢晚會上跟我辯論,我不會兇你;你可以投書媒體批評我,我不會告你
可是,你還是沒有權利在公共論壇以外的地方公然羞辱我,遑論你還正在某種契約的概念下服務我的時候
二、 關於「政治進入校園」
那天進入崇光女中,因為一個邀我演講的營隊跟學校租場地,如此而已
馬英九、洪秀柱、蔡英文……一堆人都進入校園,幾乎都是演講邀約
相關政治的討論、學習一直存在於校園,這麼多學校有政治系,就是例子
不讓政治進入校園,是講那些人二啊、教官啊、校園黨部啊有的沒的不要進入校園,請不要無限上綱
三、 關於「你罵起林司機也很兇啊?什麼『帶種,你就試試看』」
的確,這句話很憤怒、很兇
如果你坐計程車,被司機用很兇狠的語氣警告,自保的方式就是,客訴
另外也會考慮,這個司機知道我住的地方,在一種防衛的心情下,我也必須很兇狠地回敬這個我不知道他可能會有什麼後續動作的司機。將一些曾經整過我的人他們的名字公布,警告他別惹我,其實也是個方法,如此而已
請記住,發表那篇文章時,我除了事先讓車隊知道這件事之外,也只能寄望這樣的公開警告,讓對我有敵意的人不致有進一步的行動。如今對方道歉,我當然不必擔心,可是請再次記住,我寫那些文字時,對於後續會有什麼樣的發展,並不能控制
四、 關於「男妓、人渣公務員」這個衍生出來的議題
我講過很多次,我罵人,尤其是罵那些將納稅人辛苦錢拿來亂搞的政客,罵那些破壞民主體制的混蛋,從來沒有好話
「人渣公務員」等詞彙如果對某些順民、或者有禮貌新聞從業人員太過刺激,對不起,你們可以發明一些名詞如「稍嫌浪費的公務員」或者「為求完美多花了一億八千萬的公務員」,我沒有意見。可是我就是要用很無禮、充滿羞辱性的詞彙,去批評那些惡質公僕、以及仗著「特殊性關係」把髒手伸進公共事務、公部門裡亂搞一通的王八蛋
「男妓」是個中性名詞,如果你受到該詞污名化的影響,對我用這詞有意見,我沒有意見。就好像「同性戀」一詞於我而言,其實就如「左撇子」三字一樣,不過就是因為基因因素而在人口裡佔少數的一群人而已,你如果認為這些詞具歧視性、帶羞辱性,對不起,我覺得那是你的問題
名詞的屬性,常常因時代、使用者而異,「中國統一」對某些人充滿正面能量,「台灣獨立」對另外一些人才是陽光普照,「同性戀」如果對一個人是負面的名詞,那你應該是護家盟的吧,請多唸書、多一點同理心
金溥聰自己對號入座「男妓」並且對我興訟,可是地方法院與高等法院的判決,都判他無理、敗訴。金溥聰於是成為台灣民主史上第一個自己對號入座、然後經法院認證的「男妓」,姓金的,我很遺憾(才怪)
五、 再談「特殊性關係」
老實說,這詞是這些年來我發明的名詞裡最有意義的一個,「特殊性關係」,主要就是指馬金體制「以權謀私,以私害公」這樣的權力關係與宮廷邏輯
法庭上,法官要我斷句,我說「特殊性」「關係」,金溥聰那方堅持是「特殊」「性關係」,我於是說,很好,到底,你倆是當事人,比較清楚應該怎麼斷句,所以呢我恭喜馬英九、金溥聰你們兩人,如是而已
其實,很多人在馬金體制裡頭當官,都是因為特殊性關係。如馬英九台大法律系學妹羅瑩雪(現法務部長),她不但與馬一起參加保釣、美國留學時也是馬英九紐約州立大學同校同學;2006年馬英九特別費案,羅瑩雪更是余文的辯護律師。所以她有今天的發展,當然不會是因為兩人之間只有一般性關係而已吧?
再舉一例,沈呂巡是馬英九高中同學。曾任駐歐盟代表、駐英代表,2014年4月接金溥聰之缺,出任中華民國駐美代表,這,絕對不是一般性關係,應該也是特殊性關係吧?
可是我們不會批評羅瑩雪、沈呂巡,因為他們雖因特殊性關係接下高位,但是他們都算台灣文官體系裡循序以漸、按部就班升上來的人,不像金溥聰,不學無術,沒有專業,完全藉著與馬的特殊性關係搞到高位,甚至,以平民身分,插手國政
六、 一些感想
這幾年,因為「特殊性關係」一詞,有些同志及同志平權工作者認為我在諷刺同志,我一直不太介意,因為事實不是如此。身為電影「喜宴」的編劇;身為1992年《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文章〈請尊重同性戀者—─我們有話要說〉一文的作者;身為參選台北市長時「多元成家」的推動者(政見中「身份證件上註記同志伴侶」的政策,已經被高雄市、台北市採用),我怎麼可能歧視同志?
可是,必須強調,我馮光遠今天再怎麼推同志平權,如果有同志以權謀私、以私害公,破壞台灣民主制度,對不起,照三餐打,火力就跟批異性戀爛政客一樣猛烈,這,有人有意見嗎?
所謂「左派」的評論者,當然要護弱勢,當然要挺前衛觀點,當然要跳出來推正確但是非主流的政策。可是這不意謂著「政治正確」可以無限上綱;這不意謂著為了運動的目的,可以無視更高的原則;這不意謂著弱勢便可以不顧職業倫理、作奸犯科。難道,只要戴上「弱勢」的帽子,就可以超越民主、公義、專業原則,胡搞瞎搞?
如果你不贊成我的說法,不喜歡我罵那些混蛋政客時使用的骯髒、有時挺好笑的名詞形容詞,那最好不要看我的臉書,以免動輒受刺激,然後把我亂歸類一通
就醬
PS
衷心希望那些攻擊我的媒體圈老同事能看到這篇文章
尤其是〤女士(看,我連姓都不敢寫,免得又被罵)
妳的文章大致看了,奇怪,我一點都不生氣
老實說,我從妳那裡學到一事
如果我們想讓台灣更文明
妳我這種人之間的相互辯證
其實是非常重要的事
我們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