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zzOrange】我們從猿人時期就被大自然逼迫著流浪求生,直到「定居」生活出現
在這耗時十萬多年,跨越全球的人類遷徙歷史中,目前最早發現的地圖估計是西元前二三○○年的泥板地圖,地點在兩河流域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這也是人類最早發展出農耕文明的地方。繪圖者在泥板上刻畫了居住地巴比倫城內外空間的地景與許多人造建築物,包括農田、渠道、農舍、神廟、原野、道路……範圍最大的「世界地圖」包括了中央的巴比倫城、屹立北方的高山與周邊的波斯灣海面,這些地圖所勾勒的是他們世代傳承的家園環境。
最初的地圖出現在最初的農耕文明並非偶然,人類在採集與狩獵的階段,尤其面對冰河時期變化無常的環境,處於不斷遷徙尋找食物的狀態,沒有地方等候他們回返,下一個落腳點總是令人不安的未知之境。對這些人類原始部落而言,移動身體的歇息之處除了資源依賴之外缺乏「地方認同」,透過繪製「地圖」紀錄與保存環境面貌,並不符合現實生存需求。
發明地圖的關鍵:人類從採集到農耕生活
農耕定居才是地圖在人類歷史中登場的契機 ,其中的關鍵就在人類透過「設計」對於「環境」意義的改造。人類扭轉宿命化被動為主動,控制(譬如學會用火)甚至創造了「人造」的環境條件,是人類演化到定居生活的前提。農耕代表著人類跟土地產生深度而且穩定的連結,它不僅是採集與狩獵之外的第三種生存形態,人類對動植物的「馴化」(domestication)過程,在自然界打造出一個服侍人類需求的「文化」環境。如此,我們也不難理解為何「文化」(culture)一詞究其語源有「培育」(cultivate)的意思,在歐洲中世紀更直接有空間的指涉,意味「物種培育的土地」。
稻米、玉米、豬、羊、牛、狗等作物與家畜,實質上是人類透過反覆挑選與配種,經過許多世代的「純種化」終於穩定了人類對生物遺傳染色體DNA的資訊控制。小麥一旦成熟便快速落種,人類排除了小麥的自然競爭優勢,反而刻意栽培留在頂端方便摘取的「劣質」麥粒;不夠凶狠不夠獨立的野狼,笨拙地接近營地被人類輕易殺害,在人類的引誘慣養下開枝散葉,繁衍出極為親人的後代:犬類。
人擇的設計「反淘汰」取代了自然界的天擇,「馴化」本來就有帶到家裡來的意思,以農耕為基礎的定居生活創造了「家園」的文化環境。人類馴化動植物,發展出農耕定居文化經歷漫長的試誤摸索,但這個模式一旦穩定,隨著人口增長就開啟了之後財產、市場、城市、奴隸、軍隊、法典、城邦……乃至帝國一一誕生的人類文明擴張之路。冰河時期結束的一萬兩千年前是個關鍵,也是國際氣候會議界定我們目前所處「全新世」(Holocene)地球史的分隔線,全球氣候的回暖成為各地農作試驗成功的珍貴契機。
尼安德塔人與丹尼索瓦人為什麼在冰河結束前就滅絕?許多過去言之確鑿的理論已被推翻,不管就體型耐力、語言溝通能力、用火的能耐、集體狩獵戰略、石器工藝技術、壁畫儀式的表現,智人與他們都沒有明顯差異。因智人大屠殺而種族滅絕的想像固然非常戲劇性,但從沒發現古戰場作為廝殺證據。真正的原因極可能是智人在馴化定居的過程中所增強的競爭優勢,狗的祖先是最早被智人馴化的動物,為狩獵行動增加了人犬協同作戰的優勢,狗的嗅覺循跡與追逐速度也擴大了智人狩獵的作戰半徑,相對之下也就限縮、掠奪了其他人族的生存資源。隨著智人馴化植物家畜的摸索過程而逐漸增加的「基地」(homebase)切割了其他人族小部落接觸繁衍的基礎數量,讓他們在生態資源的物種競爭中逐漸失去人口再生產的內在動力。
地圖的出現,標誌人類的安定感
地圖是人類在空間中移動的資訊工具。人類從古猿人露西開始就一直被大自然逼迫著四處奔走苟活求生,這樣意義的「環境」變化無常、冷酷無情全然引不起人們動手「抽象製圖」的動機。我們追蹤了人類從東非出發到席捲全球的漫長移動歷史,定位了比預期較晚的「地圖」誕生座標,確認了一個道理: 地圖的繪製預設了觀看地圖、伺機準備移動的人類身體對於環境的本體安定感 (ontological security)。只有經歷世代的在地化帶來傳承定居的家園,人們才會對早就在那裡的環境萌生資訊理解的渴望:我們什麼時候來到這裡?我們身在何處?我還沒走到的世界還有多大?定居範圍之外的世界是什麼模樣?
馴化野生動植物是人類倒轉與環境的主從關係的設計關鍵,人類從選種到配種、操縱動植物的DNA染色體,取代天擇創造了符合人類所需各種工具性品種,靠馴化動植物為己所用創造出定居其中日益豐富的文化,才開始有了地圖以圖像抽象掌握空間的意義。文化(別忘了它的一個語源是「因培育馴化而出現的土地」)於焉化身為地圖上的故事,在這過去、現在與未來重疊一起的空間舞台展開,標記描繪出關於「我們」的過往傳說、當下行動與未來野望。我們繞行許久的地圖之旅終於在人類移動的歷史中找到起源的「文化之地」,也揭開了理解地圖的最後一塊拼圖。
要使用地圖前,得先知道自己身在何方
讓我們從遠古回到未來,再思考一次我朋友「這年頭誰還在用地圖?」的發問,很多人都會同意她的看法,不是嗎?看著手機裡的谷歌地圖邊在大都會裡匆忙奔走的我們,請你回想看看,為什麼會模糊了自己正在使用地圖的身體感受?
試著喚醒你的身體經驗回答這個問題:「使用地圖的第一件事是什麼?」我收到的回答幾乎千篇一律,讓我感到驚訝:「當然是先找到目的地!」是的沒錯,地圖是人們企畫各種活動不可缺的一環,東京都地鐵每天四千多萬次的搭乘就有四千多萬個移動目的,在大都會華麗多樣的人類文化大堡礁中遊走,我們需要先有個「目的地」才有移動路徑的盤算與規畫。「行走的人」始終以跨步前傾的姿態存在,總是懷著夢想在前往某個目的地的路上。但我認為正確使用地圖的方式是:「首先,找到自己在哪裡!」
不知身在何處,無法將身體與地圖上的某處疊合,目的地與規畫路徑都將失去參照。谷歌地圖的導航功能極為便利有效,在我們動心起念移動時,它快速提供了「客製」(tailor-made)路徑建議。攤開傳統全觀地圖閱讀的瞬間,難免有「嗯,我在哪裡?」的喃喃疑慮,也在谷歌地圖「放大」(zoom in)貼近你此刻週遭的貼心服務中消失了!如今反覆拿起、放下手機讓使用地圖的過程變得片段且零碎,但為何我們身體在地圖上移動的直覺依舊統合流暢?原因是,找到自己在哪裡照理更直覺原始的第一個動作被手機殷勤迅速的 GPS 定位服務給取代了。
但不要忘了,地圖仍舊與我們同在。回到地圖原點的歷史旅程提醒我們,人的移動無論穿越時空的距離、不論載具與動力有多大差異,速度與路徑如何轉轍變換,始終是帶著身體移動內在親密的經驗。從真實生存所在位置的熟悉確認出發,到邊界之外未知世界的試探好奇,固然「地圖為探索而生!」彰顯人類不懈地拓邊冒險的精神偉大,但不管是大航海時代的船隊艦長,都市叢林裡奔走不懈的企業戰士,翻山越嶺夢想攀高的登山客,或者電影《星際效應》中困在與時間競賽兩難的寂寞太空人,最終能夠回到原點的家才是沒有遺憾的完美旅程。
我在哪裡?我來自何方?我的目的地在哪裡?怎樣的人與物在路途上等著我?下個左/右轉的決斷時刻將出現在哪裡?蜿蜒曲折的長路末端之後,我將會成為怎樣的人?最後,無論到達目的地與否,我可以找到回首的歸鄉路嗎?在人類世成為眾多糾纏人類困境的爭議主題的當代,人類分辨得出家園的面貌嗎?人類找得到回家的路嗎?人類還有家可歸嗎?這些看似鄉愁的發問不再浪漫,已經成為我們無法迴避的嚴峻課題,我在翻頁的下一章等你會合再出發。
#文化 #社會 #歷史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Surfer Johnn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D.I.Y 苔球跟植栽,待在家中也可以跟大自然相處🌍 綠色的植物看多了就想把城市的環境也整理一些綠色的植物 🌳 苔球我覺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跟家人一起製作也很有趣也不困難。 網路跟書籍都有很多教學製作的方式📖 不外乎就是泥炭土 3 杯跟赤玉土 0.5~1杯的比例混合, 也可以加上大約0.5~1杯的...
馴化植物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苦瓜有許多人愛吃,但也有許多人不愛吃。從人類馴化植物的角度來說,我們可以想像苦瓜的口味在漫長的歷史之中可能經歷過不小的變化,才有今天的口味。
這篇來自【泛科學】上的文章,帶我們認識人類種植對於苦瓜品種與口味的影響,也進一步思考人類種植選擇對於植物生態的整體效應。
----------------------------------
苦瓜這樣多變化的差異很可能跟人們的不同喜好有關:相較於東南亞,南亞的人偏好較小(雖然還是比野生品系大)、苦味較強的苦瓜。在農作物馴化的過程中,人擇引導作物改變的方向。當人們對作物的偏好不一致、沒有強烈又單一方向的選擇的時候,各式栽培品系就會被人們的不同喜好形塑地更多樣了。
以後當你想問「為什麼不把苦瓜育種成完全不苦」的時候,別忘記了,其實有不少人是因為它的苦味才去吃它的喔!
(略)
因此在苦瓜這個非典型的馴化的例子中,事情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如前所述,不同地區的人們可能會有不同的食用偏好,這也造成不同基因型會在不同的地區被選拔下來。
從果實型態來說,東南亞的栽培族群型態比起野生或南亞栽培族群更加極端(果實更大、顏色更淺、表面更光滑)。透過基因體資訊,我們也發現東南亞栽培族群在與南亞族群分開後,近一千年內受到強大的人為選擇壓力。
南亞栽培族群雖然早在數千年前就與野生祖先型分家,我們卻無法從基因體資訊偵測到針對性狀的強烈人擇,這可能也跟當地人們並不特別偏好又大又白的苦瓜有關,而苦瓜果實大小是個多基因遺傳的性狀。
有趣的是,我們發現在東南亞族群受到強烈人擇篩選的幾乎都是對性狀影響較小的基因。換言之,在未來有可能透過進一步的育種,篩選出對性狀影響較大的這些基因!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86497?fbclid=IwAR2MwXzg4Dk34rL1IhaT8Ys0WLNJtJoVfCcuZ2rO8DpsDGj_quRrMgzkvoU
馴化植物 在 農民教主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很難說服我玉米生出現在的文明病,這傢伙歷史太長遠,要出問題早就出了。
【玉米,單一起源,多地馴化】
玉米,是最重要的馴化植物之一,來自中美洲,最早在墨西哥低地馴化,距今已有 9000 年之久。美洲其他地方的玉米,最初都能追溯到中美洲,然而這個論文認為,事情沒有那麼單純。
《1900年前,在猶他高山上種玉米吃》
http://neanderthaldna.pixnet.net/blog/post/217866441
在 9000 年前的墨西哥,玉米被馴化以後,隨後又傳播到其他地方。7500 年前傳入巴拿馬,6500 年前抵達南美洲的安地斯,與亞馬遜西南部,看起來是典型的單一起源。
之前有 2 個論文,各自獲得 5300 年前,中美洲玉米的古代基因組(我有看,但是都沒寫過 Orz)。那批古早玉米的生日,比南美洲出現玉米更晚,可是遺傳上看起來,它們的馴化都尚未完成,仍有些關鍵基因配備野生版本,而不是馴化版本。
考古記錄看來,玉米已經傳往南美洲,但是在中美洲家鄉的玉米,一千年後,遺傳上仍然還沒有馴化完全?
這個論文,獲得美洲各地 40 個現代原生品系,以及 9 個南美洲古代樣本的基因組,探討玉米的馴化歷史。主要結論是,玉米是在中美洲單一起源沒錯,不過馴化還沒完成的時候,就已經傳往南美洲,後來應該至少在兩地各自馴化完全。
《短篇 亞馬遜4000年前,也馴化過自己的稻》
http://neanderthaldna.pixnet.net/blog/post/219208476
遺傳上看來,美洲各地的玉米,可以大致分為 5 大群。北美洲、中美洲比較接近;安地斯、亞馬遜比較接近;各處都有,主要分佈於中美洲和南美洲北部的「泛美」品系介於其間。至於野生親戚(parviglumis),則是和北美、中美洲玉米最相近。
有意思的是,之前發表的 2 個古代玉米,年代都是 5300 年前很相似,地點都是中美洲也很接近,遺傳卻差很多,一個介於北美和野生親戚之間,另一個偏向泛美。新的古代樣本,多數則介於安地斯與亞馬遜之間。
各地玉米的基因組,分別配備比例有別的野生親戚祖源,又以「泛美」配備更多,可見各地玉米的情慾交流史不一樣。
綜合看來,論文推論,玉米應該就是在中美洲被馴化一次,不過馴化完成前就被帶到南美洲,接著被各自培育到馴化完全,形成至少兩個獨立的中心。後來北美、中美、泛美的玉米,似乎都源自中美洲家鄉的祖先。亞馬遜、安地斯的玉米,則來自南美洲的分部。
南美洲的培育中心,也許位於亞馬遜西南部,在半馴化玉米引進的時候,當地已經發展出,多角化經營的混林農業,少量卻種植多種農作物,成為理想的玉米培育第二中心。接著在 1000 多年前,第二中心馴化成熟的玉米,又傳往亞馬遜東部。
馴化,是個不斷持續的過程。
論文: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2/6420/1309
論文短評: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2/6420/1246
新聞稿: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2018-12/s-soc120618.php
馴化植物 在 Surfer Johnn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D.I.Y 苔球跟植栽,待在家中也可以跟大自然相處🌍
綠色的植物看多了就想把城市的環境也整理一些綠色的植物 🌳
苔球我覺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跟家人一起製作也很有趣也不困難。
網路跟書籍都有很多教學製作的方式📖
不外乎就是泥炭土 3 杯跟赤玉土 0.5~1杯的比例混合,
也可以加上大約0.5~1杯的乾水苔,
然後加入約 1杯的水拌勻,
揉製成耳垂黏度的狀態。
植物跟濕水苔的部分我覺得從市區的花市購買比較乾淨而且方便,
經過低緯度馴化過的植物比較容易生存在市區,
之前有野採帶下來的植物都不太會活流😓
而且野採的土壤裡面比較容易有小蚊蟲或是螞蟻 🐜
製作好的苔球看起來很舒壓.
室外室內都可以放,避免陽光直曬
夏天早晚可澆水
冬天的話就不用太頻繁澆水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時間製作看看
蠻好玩的喔
成本也不高,雖然外面賣的也不貴,
但是自己動手做總是比較有趣😊
馴化植物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主要內容:北緯30°•中國行(4):1、寧波:姚江尋寶;2、寧波:擺渡河姆渡;3、寧波:走進河姆渡遺址;4、寧波:走進田螺山遺址;5、寧波:尋找稀有黃金茶;6、寧波:寧式傢俱製作工藝;7、寧波:余姚土布製作技藝;8、寧波:余姚榨菜收穫忙。
寧波簡稱“甬”,早在唐代就已經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悠久的歷史和發達的經濟使得寧波擁有眾多歷史古跡,阿育王寺、天一閣、慈城、老外灘、鄭氏十七房村都是寧波的知名景點。本期到寧波下轄的兩個縣級市余姚市和慈溪市去看看那裡的人文風貌和特色物產。
河姆渡遺址位於浙江省餘姚市,是一處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的聚落遺址。遺址中出土有各種生產工具、生活器具和原始藝術品6700餘件,發現了水稻栽培、木結構建築等遺蹟,以及馴養的豬、狗、水牛和捕獵的野生動物遺骸,採集的植物果實等遺存,展示出當時這一地區燦爛的原始農業文化。河姆渡遺址是"河姆渡文化"的命名地,是長江下游新石器中期文化的首次發觀。它的發現,為研究當地新石器時代農耕、畜牧、建築、紡織、藝術等方面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浙江省 餘姚市地標 河姆渡遺址,位於餘姚市河姆渡村附近。河姆渡遺址曾先後兩次進行過較大規模的發掘,發掘面積2800平方米,出土文物6200件,陶片幾十萬片。1973年11月9日至1974年1月10日在1973年夏天試掘的基礎上,對遺址的南部進行了首次發掘,發現了四個疊壓的地層,揭露了干欄式建築和水井等遺蹟,出土了很具地域特色的夾炭黑陶器、骨耜等一批重要遺物,大量的動植物遺存,特別是栽培稻穀的大批量發現為同時期其他遺址所不見,並被命名為「河姆渡文化」。河姆渡遺址是一處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的聚落遺址,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遺址中出土有各種生產工具、生活器具和原始藝術品6700餘件。並發現了豐富的水稻栽培和大面積木結構建築等遺蹟,以及馴養的豬、狗、水牛和捕獵的野生動物遺骸,採集的植物果實等遺存。展示出當時這一地區燦爛的原始農業文化。河姆渡遺址發現帶榫卯的干欄式長房子,出土的大批珍貴遺物及動、植物遺存,對研究我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特別是長江流域新石器時代考古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為多學科研究提供了豐富而又可靠的實物資料,考古實踐表明黃河、長江流域的原始先民共同締造了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遠古文化。 河姆渡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田螺山遺址是屬於河姆渡文化的一處古遺址,位於浙江省餘姚市三七市鎮相岙村,發現於2001年,曾入選「2008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選名單。經考古證實,遺址年代約為距今7000年-5500年。由於其地面環境、地下遺存保存較為完好,被稱為「第二河姆渡」。田螺山遺址發現於2001年。當時,一家熱處理廠在打井時發現陶片、動物骨骼和木頭。隨後,文物部門對當地進行了發掘,認為遺址時間不晚於河姆渡文化第二期,且形式與河姆渡文化類似。2004年2月至6月的大規模發掘證實,該文化遺存出土器物與河姆渡遺址幾乎相同,且出現成片干欄式建築遺蹟和較為完整的村落布局。預計遺址總面積達到30000平方米,擁有6個文化層,年代約為7000年-5500年。田螺山遺址現場館副館長黃建華表示,田螺山遺址的地面環境在河姆渡文化眾多遺址中保存最為完好。田螺山遺址發現了其他遺址不具有的人臉形陶支腳、形似大象頭部的陶塑等陶器,這在河姆渡遺址中幾乎沒有見到。出土的器物中,雙耳深腹夾炭陶罐殘存部分有近70厘米高,這在浙江省範圍內是首次發現。遺址中發現大量鹿角、魚骨、象牙等動物骸骨和木材、菱角、酸棗等植物遺存,這反映了當時這一地區的自然狀況。特別是遺址中發掘出的人為種植古茶樹樹根和壺形陶器證明,當時很有可能已經人工種植茶樹並飲茶。遺址中的干欄式建築範圍和大小證明,當時的先民已經能夠挖掘較深的土坑,且能夠應用重力與承重力關係的經驗進行建築。跟據田螺山發掘的大量稻穀證明,隨著時間推移,馴化稻的比例上升,且發現的稻穀並非原始栽培稻。這證明了長江流域稻穀種植歷史比預想的更長。這一成果於2009年被美國《科學》雜誌收錄。2007年,遺址發掘現場建起田螺山遺址現場館,將遺蹟發掘成果與發掘現場進行展示,使參觀者能夠親歷考古發掘現場。
馴化植物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茄子(Egg plant)又名落蘇,別名紅菜、六蔬、吊菜,廣東人稱為茄瓜或矮瓜,是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植物。茄子起源於亞洲東南熱帶地區,古印度為最早馴化地,至今印度仍有野生茄子。世界各地都有生產茄子,以亞洲地區的產量最多,佔世界總產量74%。
茄子產量高,多為紫色或紫黑色,也有淡綠色、白色或紅色品種,形狀有長條形、圓形、橢圓、梨形等。以外型均勻、老嫩適度、無裂口、無腐爛、斑點、肉厚、細嫩為佳。表皮皺縮、光澤黯淡的茄子不新鮮。可以用來炒、燒、蒸、煮,也可油炸、涼拌,廣東人常吃的煎釀三寶,除了豆腐、辣椒,一定有茄子。想吃得較為健康,可以蒸,其次是烚。傳統菜式有茄盒、蒜泥拌茄子、醬爆茄子、油燜糖醋茄子、魚香茄子、椒鹽茄餅、油燜茄子等。
茄子是為數不多的紫色蔬菜,含有許多其他蔬菜沒有的營養素,其外皮含維他命B,以及抗自由基的多酚類化合物,所以不要去皮來吃。還含有維他命A、C、P、鈣、磷、鎂、鉀、鐵、銅等。其中維他命P含量很高,每100克含750毫克。維他命P並非真正維他命,而是類黃酮,具有抗氧化功效,能夠增強人體細胞間的黏著力,增強毛細血管的彈性,防止微血管破裂出血。茄子亦含有膳食纖維及皂甘,除了降膽固醇之外,亦提高微血管抵抗力、保護心血管功能、抗衰老、防癌、降血壓等。茄子熱量少,吃後有飽腹感,不易發胖,是減肥人士恩物。
編輯:張淑萍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馴化植物 在 可以水耕或土耕的植物介紹1. 洗根馴化處理方式...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可以水耕或土耕的 植物 介紹1. 洗根 馴化 處理方式2. 水耕後照顧注意事項示範品種: 小天使(羽葉蔓綠絨) 窗孔龜背(窗孔蔓綠絨) #影片由多肉媽自架手機 ... ... <看更多>
馴化植物 在 植物也能被馴化?控制根生長形狀織出理想花紋 的推薦與評價
新聞連結: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56121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