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製漢字>
漢字對於日語學習者來說,可說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由於我們經常會望文生義,所以像是「厳重」「深刻」「応酬」「杜撰」「感激」「結束」「安静」「重鎮」「小康」「喘息」「齟齬」「敷衍」「矜持」「放置」「用心」「破綻」等等這些日語詞,如果從來都沒有記過它們的用法,那麼看到以下這些中文翻譯時,想必驚訝之情是可想而知的。
厳重(げんじゅう)→嚴厲、嚴格、森嚴
深刻(しんこく)→(問題)嚴重
応酬(おうしゅう)→(你來我往地)應答,對應,爭論,攻擊等等
杜撰(ずさん)→粗劣草率,馬虎隨便
感激(かんげき)→感動,激動
結束(けっそく)→團結,捆綁
安静(あんせい)→平靜,靜養
重鎮(じゅうちん)→重要人物,權威,泰斗
小康(しょうこう)→(病情)好轉,(騷亂)轉趨平穩
喘息(ぜんそく)→哮喘,氣喘
齟齬(そご)→不一致,分歧,互相阻礙、牽制
敷衍(ふえん)→鋪陳,詳述
矜持(きょうじ)→自尊,驕傲,自負
放置(ほうち)→丟棄,擱置,置之不理
用心(ようじん)→小心,留意,提防,警惕
破綻(はたん)→(關係)破裂,(經營)破產、失敗
由上可知,如果一個漢語詞我們從來都沒有用過,卻輕易地把它套用在日文當中,那麼錯誤百出或詞不達意,甚至是不知所云等都是可想而知的必然結果。
更何況有些漢字是日本獨創,看到這些漢字時,即使想猜也猜不出意思,就只能對著它們乾瞪眼。這些日本製造的漢字,一般稱為「国字(こくじ)」,也稱為「和字(わじ)」或「和製漢字(わせいかんじ)」。有些雖然不是那麼地常用,但只要我們接觸日文的時日夠長,那就多多少少會在一些漫畫、小說或是人名地名當中看到它們的身影。以下就來整理一些常見的「和製漢字」,以供大家參考。
峠(とうげ)→山路的最頂端,(狀態的)巔峰,(病情的)危險期,緊要時期,危機,難關
辻(つじ)→十字路口,路旁,街頭
畑(はたけ/はた/畠)→旱田,專業的領域
俤(おもかげ/面影)→面貌,模樣,舊時的影像、風貌
噺(はなし/咄/話)→故事
喰(くう/くらう)→「食」的和字
匂(におい/におう)→聞起來的味道,發出香味
雫(しずく/滴)→水點,水滴,露珠
俣(また)→分岔,分歧
麿(まろ/麻呂)→古代的男子名
枠(わく)→框框,框架,範圍,界線
栃(とち)→日本七葉樹
樫(かし)→橡樹,槲樹
榊(さかき)→紅淡比,楊桐
桝(ます/枡)→方形或圓筒狀的計量容器
杢(もく)→木工
凩(こがらし/木枯らし)→秋末冬初所颳起的強烈冷風
凧(たこ)→風箏
凪(なぎ/なぐ)→風平浪靜
鰯(いわし/鰮)→沙丁魚
鮗(このしろ/鰶/鯯/鱅)→窩斑鰶,海鯽仔
鯱(しゃち/しゃちほこ)→虎鯨,殺人鯨,逆戟鯨,螭吻,獸頭瓦
鱚(きす)→鱚魚、沙鮻
毟(むしる)→拔草或拔毛
癪(しゃく)→激痛,怒氣
笹(ささ)→小竹,細竹
膵(すい)→胰臟
腺(せん)→動物體內生成、分泌特有物質的器官
籾(もみ)→稻穀,稻殼
糀(こうじ/麹)→麹菌,酵素
蛯(えび/海老/蝦)→蝦子
裃(かみしも)→舊時武士所穿的和服,由無袖的「肩衣(かたぎぬ)」跟褲裙的「袴(はかま)」所組成。
褄(つま)→和服下擺的兩端
襷(たすき)→和服束衣袖的帶子,(接力賽跑時的)接力帶,(選舉活動的)揹帶
躾(しつけ)→教養,家教,管教
鋲(びょう)→圖釘,鉚釘
鞆(とも)→射弓時套在左手腕,為防止被弓弦打到的圓形皮製護具。
驕矜自負意思 在 黃偉民粉絲交流俱樂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115 黃偉民易經講堂
夏鼎基當年告誡香港那班華籍政務官,當麻煩沒有找你的時候,不要主動的去找麻煩。
林鄭月娥將老人綜援,申請門檻,由六十歲拉高到六十五歲,她說:我也六十多歲,每日仍工作十多小時。有關做法是反映社會現實,沒有其他目的,亦不是為慳錢或不近人情。
那班未滿六十五歲的老人,要改領成人綜援,較舊制每月少領一千元左右,受影響人數約萬五人。
新聞出現的第一反應是,新政策對香港整體帶來什麼好處?
每月少收一千元,那萬五位弱勢老人家,生活又有什麼影響?
改動政策的急切性又在那裡?
《論語》說:
「禮之用,和為貴。」
禮,是一個社會的核心價值,是社會的秩序。禮是做什麼的?在社會上起一個中和的作用。
人與人之間,總有偏差;事與事之間,總有矛盾:階級與階級之間,總有不同的角度。中和這些矛盾,調整這個偏差,就靠禮,一個核心價值,法律只是禮的輔助。
在法律的原則下,管治社會和個人做事,就是禮的作用。
人與人之間,要有禮;事與事之間,要有禮。而禮的作用,和為貴,要人人都舒服,人人都接受。禮,就是調整均衡。
「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
先王,泛指古代的領袖。
先王之道,意思是中華文化,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建立這個禮。
小大由之,無論大事小事,都由禮的精神來處理,失了禮的精神,社會就會出毛病。
「有所不行。」
但如果矯枉過正,也是行不通的。枉,就是歪了,矯正它,但用力過了,又歪向另一邊。禮,是中和,過份調節,也會出問題。
「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為了和而和,為了面面俱圓,大家happy而happy,不用禮來調節,也是不行的。
禮,是香港的核心價值。
林鄭這個提高老人綜援門檻的政策,違反了香港的核心價值。
香港整體沒有因此而得益;受影響的弱勢老人,要執多少紙皮來追回那千元差額?背後的精神,更是惡劣,「鰥寡孤獨癈疾者,皆有所養。」這是為政的總目標。
林鄭以自己為例,證明她眼中沒有弱勢社群。
林鄭自從得到習近平的信任和祝福,對香港市民愈是傲慢無禮,包括那班港共建制派的癈柴。
這次事件要多謝容海恩。
她一副蠢樣的在立法會,想攞兩句sound-bite放電視新聞,誰知招來林鄭一句:
政策是各位議員批准的,如今竟然反對,我感到很驚訝。
新聞畫面,見容海恩,一臉茫然。
這就是今日議事會堂的真實世情。
林鄭大巴掌摑在民建聯、工聯會的議員臉上。你們只是舉手機器,你們連支持什麼議案都不清楚。法案通過後,又想在電視鏡頭前攞攞彩,騙騙老人家扮質詢!
對林鄭來說,這些建制議員不值得尊重,侮辱了你們,你們仍要舉手支持她的政策。
這些人,沒有獨立人格,不需尊重。
但亦反映了今日立法會,監察政府,審議法案工作的現實情況。
政府不敢碰新界綜地,不敢碰梁振英UGL案,但可以對弱勢老人開刀。
香港的老人政策是什麼?
當政府視老人為社會的負累,家庭上孝道就難以建立。
《論語》二十篇,第二篇《為政》講述領袖之道。
春秋亂世,人人重視的是權力的鬥爭,社會秩序混亂,文化衰敗。孔子面對這種時代,認為為政,做一個政治領袖,權力是沒有用的,唯有用內心的德性而已。
因為,孔子認為,凡事沒有偶然的,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
《為政》篇共二十四章,其中有四章,通過四個背景不同的人物問孝。
政治領袖為政之學,為什麼《論語》的編輯,加入四章問孝?
孔門學問,用心良苦。
首先,是孟懿子問孝。
孟懿子是魯國大夫,魯國三家之一,當時魯國的權力,被這三家分了,魯君權力被架空,是當時的權力人物。
他向孔子問孝,孔子只告訴他:
「無違。」
無違,不要違背。但不要違背什麼?
跟著,孟懿子的兒子,孟武伯,又向孔子問孝,孔子答他:
「父母唯其疾之憂。」
父母看到兒女生病那種憂慮,多麼深刻?你要體會這種心境,用對自己兒女生病的關切,對待父母,便是孝了。
這兩段內容,關「為政」什麼事?
領袖之學,為什麼要學這內容?
父親是權臣,兒子是公子。父親目前有生殺大權,兒子將來會執掌權力,這是政治。
對權臣,孔子只有「無違」兩字。
在家對父母,做到無違,是了不起的孝子;對國家,做到無違,是了不起的大臣。
有權力的人,對天下要負起公道責任,視天下人為父母,不要違反人心,這才是真孝,是大臣的風度,是真正的領袖。
兒子,是世家公子,不識民間疾苦,對於孝,只要如對自己子女生病的心情,對待父母便是了。
這就是為政的道理。執掌權力的,要知道民間疾苦,知道基層生活的艱難,如父母瞭解子女健康一樣。世家公子將來從政,執掌權力,必須記住這個道理。
為什麼忠臣必出孝子之門?因為只有孝子才懂感恩,感恩必是忠臣。
跟著孔門兩位高弟,子游和子夏,又分別問孝。
孔子答子游: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
至於犬馬,皆能有養,
不敬,何以別乎?」
孔子點出,光是養,沒有敬,不是真孝,孝不是形式,不等於養狗馬。
孔子答子夏:
「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孔子點出,態度最難。
敬,是內心的;態度,是外在的。
四章說孝,在為政篇,領袖學問上,兩章由上而下,兩章由下而上,用一個「孝」字貫通。說的是孝,也是做人長官,行使權力上的考慮;做人下屬,配合工作的基礎。
這便是為政的學問。
林鄭到六十歲仍自驕於讀書好,中學名列前茅,又考上香港大學,但她為政,沒有掌握孔門精神,欺負弱勢老人,有違於香港人心,核心價值,驕矜自負,不是香港父母官。
https://youtu.be/BZbz51eoXZU
驕矜自負意思 在 Verb Master - 【英語驕傲100 - 大學級】 Pompous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英語驕傲100 - 大學級】 Pompous, 自大浮誇華而不實,比方龍捲風的電視名嘴Pretentious, 矯揉做作, 穿皮衣開跑車的蟀哥Conceited, 自大自負, 如三國驕矜逞能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