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新越南油二審問題】
求學時期,臺灣欣欣向榮的末期
法界與新聞界都是訴求未來希望有其他專科的學生,學成轉向進來,讓自身的處理事務能力更完善的
能夠處理其他專業領域的新血,是當年的業界渴求的。
.
.
閒話說完了,來談這個讓人看了傻眼的新聞
.
毒物專家出庭作證 遭頂新律師團圍攻4小時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20160426/847511/
.
先不提台中高分的突襲行為屬於程序上的不正義
我們來談這個檢驗報告的沒意義
以及毒物科顏醫生為何此時根本不適合當鑑定人
.
這是背景知識:
『油的組成是脂肪酸酯,變質後會產生醛,酮,酸,醇
食品的變質是動態的,變質的部分多到一個程度就叫做壞掉』
.
我們通常不會研究變質的東西有啥,也不是很關心變質時產生啥,而食品本身並不像藥品單純,食品本身是很複雜的,變質時產生的東西也千奇百怪,但會變出啥分類,大體上是可預期的,在過期的油中看到醛,酮,酸,醇,都可以不用大驚小怪
.
衛福部報告是近日出爐的
樣品也必然得是當年封存下來的那些原料油(粗油)
好好精煉過的油,包裝完好大概能保存一年沒啥問題
但是沒有剃除許多雜質的粗油是不行的,那些雜質可能含有蛋白質,組織細碎殘片等更容易腐壞的東西,雜質會造成原料更容易腐敗
.
頂新的越南油案至今也一年多了,那些油早過期了,早變質了
沒變質會很可怕,因為當時的封存環境是常溫
.
今天你要檢驗重金屬,那沒差,這東西是無機物,變質後含量依然不變,但你檢驗的是各種有機化合物,又是一個油品變質後會自然發生的醛類
.
你驗出醛類,除了能證明
『這些油除了形式上過期了,實際上也變質了』外
是能證明啥啊,幫幫忙。
.
從媒體反應上來看
上媒體講解從來不說劑量這個對毒物異常重要的要素的顏醫生
不像有對台中高分檢團隊說過這種事
甚至是他根本沒有發現過這件事
這樣他真的不適合當鑑定人。
.
檢察官該找的,是熟習油品的專業人士,較大的油品公司是有研發團隊的,在取得檢驗報告時,是得找那些專業者判斷
『#驗出來的東西的產生可能性與意義』的。
.
業內研究者會比較清楚哪些是
『不可能出現,一定有問題』
哪些是
『有可能出現,有這個根本不能當證據』
這東西很細,是得業界人士處理的
.
毒物科醫生能做的判斷只有
『驗出的東西的毒性講解』
.
沒有用啊,必須得證明這東西原本不可能出現才有意義的
.
.
台中高分檢則是很確實的
#連該找誰當鑑定人都沒搞清楚
很明顯的是因為不懂而努力錯方向
.
如果這很難懂的話,舉例一下
今天有個食物中毒官司,已於一審時確認當時的食物沒有毒性
事發一年後的二審,拿當年 #常溫 保存至今的殘羹重新檢驗,驗出一堆大腸桿菌甚至黃麴毒素出來
.
這能當有毒的證據嗎,明顯不行的
.
補充點東西
.
1.
目前各新聞所提的樣品不太一致,無法比較與處理樣品
.
2.
只有倍數差異,#這是非常沒意義的新聞式手法,
倍數給了同時要給數值
(A)1ppm與10ppm
(B)0.1ppm與1ppm
差距都是10倍,但(A)的狀況與(B)的狀況,獲得的解釋會不同
(B)會是比(A)還合理的差距,雖然同樣都是10倍,待遇差很多
.
3.
過期很久的油品標準屬於全新領域,目前是沒有標準的。
互相比較也有問題
油是混合物,同一種油只是混成比例接近而已
變質的化學反應持續發生,原本微小的差異會不斷放大
所以很誇張的倍數,50倍,甚至有可能在合理範圍
因為 #複利 是很可怕的
驗出來的東西的產生可能性與意義 在 COVID-19快篩原理和常見QA - PanSci 泛科學 的相關結果
新冠病毒感染亦會影響卵巢激素的產生和(或)子宮內膜反應,同時患有新冠和月經不正常的人更容易出現疲勞、頭痛、身體疼痛和呼吸急促。 最常見的月經變化包括月經不調、經 ... ... <看更多>
驗出來的東西的產生可能性與意義 在 科學知識的證成及其挑戰 - 華文哲學百科 的相關結果
但構想出來的東西能否成為知識,就需要有邏輯方法來評價。 ... 現代科學假說尤其尖端的年輕假說,或許會遭更改,但許多科學定律已經過無數次檢驗,沒有出錯的可能性。 ... <看更多>
驗出來的東西的產生可能性與意義 在 第二章理解問題的起源 的相關結果
對施萊馬赫而言,應當被理解的東西不再只是原文和它. 的客觀意義而已,同時也包括言說者或作者的個性;因此只有返回到思想產生的. 根源,這些思想才可能得到真正的理解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