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疫苗後猝死須做相關檢驗!保障國人也讓全民放心。」
國內疑似注射疫苗後死亡案例超過七百例,超過140多件申請解剖、50多件申請送VICP,但到現在一案都尚未審理。
根據法務部的回文,法醫僅針對解剖結果列出「死因」,個案是否因為接種疫苗而誘發其他過敏反應死亡,根本不是法醫所能裁定,而這些缺漏的檢驗項目做出來的報告,又怎麼能讓衛福部專家學者來認定不是因為施打疫苗而死亡呢?相關的解剖檢驗SOP沒有訂定出來,就無法給國人保障。
國際對於注射疫苗後引起的反應有明確的參考指標,就是檢測因疫苗引起之免疫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症、檢驗血小板第四凝血因子抗體及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但這些目前都沒有做檢驗,到底家屬如何知道真相?又能如何要到公道?
國民黨團嚴正要求衛福部及法務部停止互踢皮球!嚴肅面對逝去的家屬及需要知道真相的國人,增加解剖檢驗內容,才能真正讓罹難者家屬放下傷痛,國人對於疫苗施打也才會更有信心與保障。
正確的事,不分黨派;儘速建立完整的SOP讓國人安心!
相關報導:
接種後猝死 亟待科學釐清
https://pse.is/3ncdh8
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TTS)臨床指引(但死後卻不是司法相驗項目)
https://pse.is/3gakp4
【疫苗釀673死】法醫解剖未驗血栓是否為「疫苗誘發」 SOP惹疑恐難求償
https://pse.is/3mbplk
驗血報告項目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包著糖衣的惡意
這個留言者我已經封鎖,並且也塗掉了帳號照片,因為前幾天看到時難受到哭了,不露出發言人帳號的狀況下發動態,卻被部分網友說我在公審他,濫用話語權。我想~既然已經封鎖他是看不到的,也沒有露出任何個資,應該不構成所謂的「公審」(網友常常好愛濫用詞彙欸,中文好好修習一下好嗎);現在心情梳理好後,我整理出讓自己難受的原因,這樣未來再遇到就能更平常心看待,當然還有許多粉絲私訊,這留言似曾相似,彷彿身邊的親戚、家人、同事、三姑六婆八公都曾這樣對待過自己。
包著糖衣的惡意,這是一個粉絲私訊我的解讀,真的形容完美,所以成為標題。有一種層次的雞婆與困擾叫做「我都是為了你好!」,這種已經不是我要為你好,而是進化到「為什麼你不為我好?」的境界;因為寫的東西不在其期望值下,所以要罵罵你是,罵人前還不忘記提醒你他這麼做是基於自己是追蹤者,所以「我都是為你好」。
這個世界上存在著許多「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拿著高標準審視人,拿著放大鏡雞蛋裡挑骨頭,回歸現實,卻拿著最鬆的標準規律自己。
他們會覺得自己非常有見地,言之有物數落有理;卻不知道聽不進看不入其他話語的時候,早已失去思考判斷力,剛愎自用活得像是皇帝心,回歸現實時,卻可能是個事事不如意的失意人。
他一天到晚批評人,為的只是一吐自己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不如意;或者頤指氣使的會讓產生優越感,覺得自己是可以挑到人毛病的呢。
你是否也遇過這種包著糖衣的惡意?
乍聽乍看之下好像還得說聲感謝,卻讓內心不舒服到極點,反覆思索是自己有問題,聽不進建言?還是對方真的來意不善?
如果真的遇到了,請相信自己的心,讓那些刀鋒話語隨風而去;入心了,只是代表自己被「趁虛而入」,倘若如此,就找出虛在哪、自己為什麼被影響、哪裡可以強化......而不是照著惡意的建言,去改變自己的內心外在,成為自己都不認識的人。
「我跟你朋友這麼久了,會害你嗎?但是你去告白就是沒照照鏡子啊~你現在又胖又長痘子,不要去自取其辱了,我為你好!」這是我高中時,想跟喜愛的男生告白,身邊女性友人的話語。後來我告白了,有一天在打掃時間時,學生廣播要我去對方教室拿玫瑰傳情的花朵,我開心的害羞地前往對面教室,全校同學都在看,然後對方冷冷的說:「有人鬧你吧~我怎麼可能送花給你?」...回教室後,那個女生朋友在憋笑,並沒有想要安慰朋友的意思。很受傷很狼狽地過完的高中生涯,但不後悔做了告白的事,反而學會辨識朋友、強大自己,成為越來越美麗的女子。
我審視自己為什麼看了想哭?應該就是身體差時心靈就軟弱!覺得自己主要是寫了幾篇靜脈栓塞的事情而已,生病已經很莫名、很不舒服,為什麼還要被人說我抱怨連連、文字難以下嚥?
那既然知道自己是因為身體弱心靈軟弱,那就要讓自己振作起來!於是除了定期密集回診、安排更多檢查項目已確定身體無恙、乖乖吃藥,也告訴自己精神好時,生活日常要持續著....所以我繼續學開車、繼續教課、繼續發文書寫。
今天去看週二的驗血報告,所有血液指標都恢復正常,醫生說藥物在我身上發生了良好療效,也因為發現得早,及時治療,靜脈栓塞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於是決定發個警示文~
倘若你曾經因為這種包著糖衣的毒藥話語而被影響著,要做的不是參考對方建議與批評,視之為屁,然後找出自己走心的原因,針對不足去強化就好了!
#所以我媽說我很難養因為從小有夠反骨
驗血報告項目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海外視訊小記—-疫情下的西班牙🇪🇸]
今天跟一位在西班牙的學員視訊初診,還好西班牙的抽血報告和DEXA報告我還看得懂😂很有趣的是,西班牙的驗血報告,LDL低密度膽固醇標準,居然是70-170mg/dL(台灣正常是100-130以下),比台灣(健保規範)高了不少,以2019歐洲心臟學會治療指引 ,應該116以上都要是紅字才是😆
Tejido: 組織重量、Grasa:內臟脂肪、Magro:瘦肉
至於為何看得懂,因為看了數值(g)就知道指的是哪種組織了😁
有趣的是,目前做骨密度身體組成分析儀,最便宜的似乎是美國,算起來台幣1000多(台灣一般是NT600-1200),歐洲做一次要97歐元(近NT)3000元,而且很少有地方在做(歐洲人都佛系瘦身吧)
西班牙的疫情很嚴重,大家都關了一年多,學員說台灣現在幾百個就人心惶惶,但他們已習慣一天幾千人確診的數字,現在有到公司上班需求的人,必須每15天做一次快篩,快篩對西班牙人聽起來好像跟打卡一樣常見,抽血健康檢查時,也會把COVID-19的抗體IgG放在檢測項目。
另外也提到西班牙人疫情下囤貨,很多都是酒⋯⋯因為西班牙紅酒白酒都很便宜,大家因疫情鬱悶的話會常常喝酒(也是致胖原因?)
談到作息,才知道西班牙因為晝長夜短,有嚴重的時差,地理上明明應該跟英國一樣的時區,但因為文化上要跟歐盟其他國家一致,所以常常快中午的時間才吃早餐,等到晚餐天色暗時都已晚上9:00多,還有西班牙的豆漿購買很困難,但豆腐還買得到。
這些其他國家每天的日常,對我來說都是新奇有趣的經歷,感謝這些散步全世界各地的學員,讓王醫師在不能出國的現在,有能知世界事的感覺😊
驗血報告項目 在 臺北榮民總醫院- 問:檢體如溶血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若檢體僅輕微溶血,且檢測項目受干擾的影響不大,就不需重新抽血,只需在報告中註記有輕微溶血現象,以提供臨床醫師作為參考;但若影響顯著的項目或嚴重溶血的檢體,則以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