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後的身心得到真正的安寧
大腸癌末的90歲阿公腫瘤移除術後,再次復發,並造成轉移。家屬放棄積極治療,改以居家安寧緩和治療,期待讓阿公可以善終。
初次接觸到阿公的時候,他已經臥床兩個月了。還認得人,也可以簡單交談幾句。特護很用心的在照顧,平常時還會用輪椅帶阿公出門溜達。只是在家以及在床上的時間還是居多。特護和家屬發現阿公的體力有越來越差。阿公希望可以再回去上班,家屬則希望阿公可以在家休養即可。
即使家屬與阿公的目標不一致,但共通點就是希望能夠阿公可以在家走路。其實走路的訓練非常艱辛,初期若是可以做到減少臥床,讓體力不至於退化太快,減少臥床併發症像是:皮膚壓傷、肌力衰退。接下來才有進一步接受站立訓練的可能。
因為特護有四個人在輪班,即使同一個老師指導,每個人的照顧與訓練方式都不太一樣。家屬間的意見也難以整合。有時特護訓練阿公,家屬又覺得太累太辛苦。
又過了兩三個月,家裡輔具一堆,起床任務卻是執行的二二六六。每去一次,我都覺得阿公狀況更差。阿公越來越嗜睡,白天拼命躺著睡、晚上拼命躺在床上吵,結果好不容易移除的鼻胃管結果又裝回去,而且肢體越來越僵硬,站起來變得越來越吃力,需要非常非常多的支撐。本來可以簡單地溝通,後來只會發出啊啊的聲音。阿公的肚子跟手腳都腫起來,需要靠利尿劑才能排尿。血氧量低、血壓也常常高到140-160。家屬看到阿公狀況越來越差,也心急了。
也許有照顧過高齡癌末病人經驗的人,對於病患以上的變化,應該都很熟悉,而且認為是必經之途。應該要順其自然,別再讓阿公承受訓練的痛苦。
幾度,我內心也相當掙扎。阿公幾乎都是靠著我的支撐,勉強坐起、站起。站起過程中,也常發出驚恐的聲音。關節活動度、肌力耐力要維持,臥床的時間,一天不能超過一半:12小時。但坐起對一個虛弱的癌末老人來說,又是何其的辛苦。尤其大腸癌末腫瘤已造成肛門口上方潰爛,目前還需要頻繁的使用止痛藥物才得以舒緩。
經歷了兩三個月長時間的臥床,我每週去指導活動時間相較平日臥床時間,根本杯水車薪,可以說是毫無效果。
就在一次特護語重心長的告訴我,她不忍心看著家屬對於阿公承受臥病折磨感到失落無助。她特別安排了連續九天班,希望我們再一次的扭轉退化的頹勢。
「先拉長坐起時間吧!」我說。「開始先一天至少8小時,再慢慢加到12小時」。原來的站立也要確實的執行一天累計三小時。
「阿公有時白天睡得很沉,晚上已經睡不著了,白天再不讓他睡,那他睡眠太少,疼痛也不容易控制,會容易吵鬧」特護說。
「那他半夜睡不著時,躺在床上做什麼?」我問
「⋯⋯⋯⋯吵⋯鬧,有時吵著要下床⋯」特護說
「那就讓他下床坐著啊,累了再上床睡就好了」我建議。
就這樣,慢慢拉長坐起時間的阿公,身體從僵硬又變的柔軟起來,協助穿脫衣服、翻身、轉移位時,比較不容易因為疼痛而大叫。血氧濃度在不依賴氧氣的前提下,可以維持在98以上,意識狀況比較清楚,可以回答簡單的問題,咳嗽也較有力氣。一天特護也很開心的告訴我,阿公不吃利尿劑已經可以順利排尿累計1300cc,手腳水腫狀況改善許多,血壓也能維持在100-120間。
靠著特護與家屬的努力,非常嚴謹的執行起床計畫,阿公各項逐漸失控的指數,算是漸漸穩定下來。
但我卻很困惑。
如果我、我們不那麼積極,也許阿公時日不多,很快就可以解脫。家屬已放棄積極治療腫瘤,我們卻積極的避免他臥床,反而讓他拖延太久,這真的是對阿公來說最好的決定嗎?
密集訓練期過後,阿公總算是穩定下來,輕輕扶著可以自己站個十幾分鐘。我問阿公:
「阿公,你很喜歡站吼!」
阿公微笑點點頭!
「是不是站起來屁股(的腫瘤)不會壓到,比較舒服?」
阿公用力點點頭!
「是不是我陪你這樣站著,你的身體比較有力氣,你也比較不會痠痛?」
阿公微笑點點頭!
「那可以的話,我們站久一點,站不住的時候我扶你,你忍耐一下好不好」
阿公微笑點點頭!
有一次,特護告訴我,阿公迷迷糊糊半夢半醒時問他:「老師是不是今天會來?我要站給老師看!」家屬也希望我多點時間來陪阿公。似乎我代表的「訓練」角色,跟止痛藥物一樣,成了阿公的依賴。
我此時更加確定,坐站的訓練,對阿公來說不是折磨,而是可以減緩疼痛、並且減輕臥床併發症帶來的痛苦。
上一個月,阿公因為感染緊急住院了,家屬透過特護告知先暫停職能治療。三週後我向特護關心阿公狀況,得知阿公再也無力坐起,氧氣依賴,也必須使用更強的止痛藥物「類嗎啡」,這一次,大家做好心理準備,阿公大概是回不了家了⋯⋯
「醫生有特別交代不能坐起嗎?」我問
「醫生沒這樣說,但阿公也無法完全平躺,他會不舒服。現在身體整個硬邦邦,連替他翻身都不容易」特護敘述阿公目前的狀況。
「還是儘量讓阿公坐高坐起吧!」我建議。「還記得我們一開始在床上坐起的方法嗎?」
「記得啊~」特護有信心的回答
「那先坐起,看怎樣我們保持聯絡」我說
「好!」特護答應。
過了幾天,又收到家屬通知,希望我去協助指導一些被動關節活動。我到的時候,阿公已經開始一天坐起3個小時,本來靠氧氣都勉強維持96,現在又漸漸恢復到98-99。
今天去了第四次,阿公已經每天又坐起超過10小時,還嘗試靠床站起。原本住院後整天嗜睡,對外界毫無反應的阿公,站起時我在耳邊問他:
「阿公,你很喜歡站吼!」
阿公微笑點點頭!
「醫生說,我們這星期五可以出院了!」特護開心的告訴我好消息。
「我今天推輪椅帶阿公去逛地下街,買了星巴克上來」
「醫生說,我們真的很厲害!哈!」
可以回家。真好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一詩家傳戶曉,在剛過去的清明節,你也有親歷類似情景嗎? 「呢啲無依靠嘅人,佢哋多數都會話撒灰,因為佢哋覺得做咗墓碑,根本都唔會有人去獻花或者拜祭。」退休護士徐玉英(Joyce),道出了香港一些孤寡老人的心結與...
驚恐症舒緩 在 鬼才阿水Awa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別成為佔據資源還嫌棄的人。
透過吳宗憲施打疫苗來做相關的介紹與澄清時,朋友私下與我聊天時,就詢問我自己是否有去施打疫苗,而我很直接地告訴他我並不會去佔據名額,我希望優先將資源留給更為需要的人,在武漢肺炎疫情鬧的人心惶惶的時刻,流感疫苗不只能夠增加高風險族群的免疫力,也能讓它們在心理上有所慰藉。
任何病毒都有其風險族群,流感最棘手的年齡層為小朋友與年長者,他們比我一個30出頭歲的人更需要,正如我昨天文章所寫的,現在的疫苗數量有限,當大家都擠破頭去搶的時候,其實很多不這麼急迫的人反而佔據了資源,而當他們並未搞清楚疫苗本身的副作用與成效,結果施打後出現身體不適症狀,不願意回診反而大肆宣揚疫苗無效論。
這是相當糟糕的行為。
正如今年一二月疫情剛開始升溫時,全台人民都相當驚恐,當時唯一能夠防護我們的,就是民生的醫療物資,例如酒精液、口罩、體溫計等,當時我身上還有過去庫存約略15個口罩,我評估自己兩三天用一個,一周最多用兩個的情況下,至少還能撐好幾周,我就不會急著去搶購相關物資,在相關工廠的連日趕工加上疫情漸緩的情況下,現在台灣早就不會再出現搶購風潮外,甚至還能寄送給國外的親友,在口罩的花樣配色上還能做挑選。
「相讓就有剩,相搶就沒剩」
對我而言疫苗也是如此,我這個年紀既然在排序順位上是屬於後段班,現在冬天來臨我有幾件事情更該注意,以增加我個人自身的免疫力。
一、正確且規律的作息
自由業工作慣了的我,一天工作十四個小時以上都是基本,但我仍習慣盡可能十二點以前上床睡覺,讓自己每天一早七點多起床,養成規律的作息不只讓睡眠品質比較固定,也能讓我的生理時鐘習慣,自然精神體力與抵抗力都能比較充足。
二、良好的用餐習慣與時間
過去我為了講求效率,常常用餐時間三兩口就往嘴巴塞,造成蠻嚴重的腸胃疾病,加上我容易緊張的性格,腸躁症、胃食道逆流、腸胃炎常常找上門,現在我習慣吃飯時間就是好好的專心用餐,不要急不要趕,也享受與家人相處的時間,自然舒緩許多。
三、均衡飲食
小時候我也算是個挑食的小孩,很多蔬菜與肉類不吃,但到了這個年紀後,即使不愛我也仍會吃兩口,讓自己營養素的攝取能夠均衡,特別是每日水果的攝取量能夠充足,我認為每日的餐點經過烹煮後,營養素或多或少都有些微的流失,但水果我們都是切開或稍作清洗就開始吃了,也較能夠保留最原始的營養,有時忙碌也會去買商店家切好的水果,也是補充的一種方式。
四、飲水量充足
雖然我叫阿水,但我並不算是愛喝水的人,特別在冬天時常沒有注意幾乎一整天都沒喝多少水,但水是人體代謝的關鍵,每日充足的飲水量是必要的,所以在我平常有空時都會裝一大杯水,告訴自己一定要喝完,減少飲料與糖份的攝取,在氣色上也能顯得更為紅潤。
五、保持空氣的流通
冬天來臨後許多朋友認為開始變得寒冷,便習慣將家中門窗通通緊閉,但我平常一定會將門窗打開,保持空氣流通呼吸新鮮空氣,對整天都在用腦的我也會感覺精神更為振奮,如果長時間處於缺氧的狀況,對身體也會相當不好。
六、保持心情愉悅
心理影響生理是必然的,如果遇到人生低潮時可以放下煩心的事物,好好的讓自己出去充實自己,不要一直被情緒牽著鼻子走,這對健康也是相當重要的。
七、冬天不要穿太多
台灣日夜溫差大,現在冬天也還未進入到最寒冷的時刻,但已經開始有人穿上羽絨外套,甚至身上穿上五六件衣服生怕自己去冷到,但到中午出去用餐的時刻,外面天氣相當炎熱結果自己身上穿一大堆的防寒衣物,反而讓身體悶出病來了。
最正確的穿法應該是洋蔥式穿法,一件一件的堆疊上去,一但發現天氣較為炎熱就可以將外套及長袖脫掉,穿著裡面的短袖,讓體溫能夠自然調節。
八、運動習慣
運動能夠幫助身體代謝,也能提升身體機能運轉,天氣寒冷也能在家簡單的動一動,像我自己有買NS的健身環,在有空的時間也會來玩一下流汗一下,對健康也是相當有幫助的。
當大家都願意將資源留給更為需要的人,也讓自身的基本防護力調適的更好,我相信我們就不會被疾病所苦。
想優先知道一些資訊的就加入社團,不要錯過細部資訊的就粉專按讚勾選搶先看
重新開始日更的IG : Awater0911
喜歡影片的可以到 : https://awater0911.pros.si/v9nmb
喜歡跟我討論議題或提供資料的可以到社團
鬼才阿水Awater的東吳水軍社團
想要認識我與聊天的歡迎來直播找我
「浪Live」4791472 / 鬼才阿水Awater
驚恐症舒緩 在 無論如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書店女工日記
【唯一的不變,就是改變本身】
剛在門口裝上「無論如河居家護理所」招牌,就遇上一樓房東要裝修新開的飲料店,要求書店門口的小橘柱要整個拆掉。
因為房東一向很照顧我們,
我們也就忍痛接受了這個現實。
周四是「書店公休,女工沒公休日」。
起個大早,女工四號小綠準備出門到案家做居家護理,並協助抽血檢驗。
出發前女工先前往居護所辦公室備物,在一樓河畔道路停好車,上二樓書店前和一樓正在店面施工的工人們打聲招呼,工人大哥看女工直直走向二樓門口,一臉不好意思地「抱歉抱歉梯子放這擋住出入口了」趕緊移開讓女工上樓。
匆匆備好訪視物品,女工速速下樓,一開門竟猝不及防地被一重物砸向大腿及腳跟,伴隨兩道驚恐的尖叫聲!一道來自工人大哥的「夭壽!上面怎麼會有人!」,一道是來自女工的痛不欲生呼叫。
迅速蹲下身軀,深呼吸再深呼吸,強忍著疼痛馬上評估自身傷勢。工人大哥緊張問著:「歹勢啦我不知道二樓有人,啊妳走路怎麼都沒有聲音?要緊否?要不要送妳去醫院啊?」工人等了一陣,才等到劇痛以及驚恐心情漸漸平復,確認沒有骨折、足關節轉動也沒問題,只有挫傷與血腫的女工,蹲坐地上內心一陣無奈(這也是職災吧),正聲回應:「大哥啊啊剛剛也才跟你們打過招呼才上樓的。。。大哥你要施工沒問題但可以先知會我一聲啊QQ。」工人大哥:「歹勢啦歹勢啦,啊要不要去醫院檢查?」女工:「不用沒關係,我就是護士。我趕著要去看病人了,已經要遲到了。」大哥聽了一臉狐疑地看向開著窄小樓梯牆上大大寫著「書店」,時間很趕,女工已經無暇兼顧大哥明確的疑惑。起身緩步走向機車,此時天空開始下起雨來。女工一邊騎車一邊哈哈自嘲「這是老天在幫我冰敷嗎?」
遲到些許了,背著重重的背包,原本移動速度向來疾疾如風的女工,拐著越來越腫沈重的右腳,慢慢抵達沒有電梯的四樓案家。家屬看見跛腳的女工一陣驚呼,暖心說著「要不要去醫院?我們都沒關係妳慢慢來慢慢來」女工感激地先坐下來二度確認傷勢,還好還可以忍。「謝謝我還好,婆婆空著肚子在等我抽血,我先處理好比較重要。」
接著迎著風雨繼續下一位案家的訪視,感謝案家提供冰敷及椅子,讓女工抬腳舒緩越發腫脹的傷。
隔天房東有來關心此事,施工工人也包了二百元紅包給女工壓驚。
好消息是, 已有對居家照護很有心的醫師,和我們進行居家失智症懷舊治療的合作方案。受傷的事,就當是見紅大喜吧!
順便公告:書店一樓裝修,不便之處請多多包涵,書店女工受傷應該是早上未營業,工人沒有留意所致,近日書店出入不便,請多多包涵。最近可能因施工多少影響生意,最近收入慘淡,歡迎加入河友河親支持小書店生存啊,!
驚恐症舒緩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一詩家傳戶曉,在剛過去的清明節,你也有親歷類似情景嗎?
「呢啲無依靠嘅人,佢哋多數都會話撒灰,因為佢哋覺得做咗墓碑,根本都唔會有人去獻花或者拜祭。」退休護士徐玉英(Joyce),道出了香港一些孤寡老人的心結與悲哀。
關愛最有需要的老人
Joyce曾經在公立醫院服務接近三十年,接觸過無數老弱病人,深深體會他們患病後身體及心靈需要。醫療界出身的她,於是在十年前創立「關愛病患基金會」,專為那些又有病、又年老、又沒錢的一群提供服務:「我發動一啲退休護士、義工,或者係受訓嘅陪診員,上去呢啲老人家屋企,抄低佢所有覆診日期,然後搵義工打電話提佢,如果佢再有需要,我就去搵陪診員。」
陪伴孤寡老人 走人生最後一里路
除了關顧孤寡老人的日常醫療需要,Joyce亦會陪伴他們「迎接死亡」:「我一直陪住佢哋,嚟解決佢哋心靈上面嗰個枯乾、缺乏或者驚恐,咁佢唔使再擔心。無論佢信咩宗教或者民間概念,覺得有靈魂好冇靈魂都好,全部我都會幫佢哋安葬好。我會提醒佢哋『你赤身嚟到呢個世界,你就赤身走』,唔好帶住任何事情,一定要死得安樂。」
長者的心靈需要
曾參與醫院院牧工作,令Joyce更明白病人的心靈需要,服務過的對象包括至親:「我爸爸因為癌病,2009年過身,當時佢都90歲。佢係好傳統嘅中國男人,話死都唔入醫院。咁我哋開咗家庭會議後,就決定畀佢喺屋企去到最後嗰分鐘。我就每日返工前,同佢傾下偈,佢嘅心靈狀態就好舒緩,最後佢好安樂咁走咗。」
Joyce認為今日的香港社工界、醫療界都開始注重心靈關懷,但礙於沒有很清晰的運作模式,怎樣有系統地向了解獨居長者的心靈需要?問題似乎仍有待解決。
資源有限 幫得一個得一個
雖然Joyce所帶領的志願組織規模不大,能夠服務的對象亦不多,但她秉持「幫得一個得一個」信念。凡是接觸到的,又或是其他慈善機構、社工轉介給她的,她都會盡量幫:「我開咗呢個服務之後,一嚟我唔收費,二嚟我咩『奇難雜症』都接,咁社工知道之後都會搵我。」
Joyce在鏡頭前分享了其中一個「奇難雜症」:一個是差不多八成失明的婆婆,她相依為命的丈夫在醫院彌留,醫生表示伯伯只剩一、兩天時間。當時婆婆很想去看丈夫,於是醫院的社工向Joyce求助:「我話當然可以,幾艱難都做,搵唔到義工,我自己都會嚟。婆婆探完伯伯後,伯伯第二日就離世了。」
Joyce隨後亦幫婆婆處理好丈夫的殮葬,而由於婆婆視力不好,Joyce和社工更一人一日去買飯給她,又幫婆婆安排做白內障手術和入住老人院舍:「婆婆做完手術,喺院舍生活得好開心,咁我哋先完結呢個個案。」
最有價值的人生
基金會新的「身心靈護理及痛症舒緩中心」5月將會投入運作。Joyce希望可以發展更多形式的病人服務,以及找到合適的接棒人:「我係未結婚嘅,從來都冇結過婚,我嘅時間就真係好充裕。我覺得將自己嘅心力,全部放喺又有病、又年老、又冇錢嘅一群,其實已經好足夠。我覺得係我最大嘅滿足、最有價值,此生都不枉過。」Joyce滿足地笑着說。
今集《港。故》用7分鐘,向大家訴說一個花盡精力與心力,遊走於生死之間的白衣天使故事。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
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IG:http://bit.ly/oncckonggu_IG
Youtube:http://bit.ly/oncckonggu_Youtube
驚恐症舒緩 在 疫情焦慮-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佢其中提到驚恐症嘅治療方法包括有一個暴露治療法(Exposure Therapy)。 ... 疫情稍顯嚴重,也引起許多民眾恐慌與焦慮,產生很多心裡的症狀,但你知道要怎麼舒緩嗎? ... <看更多>
驚恐症舒緩 在 惊恐发作:最快缓解的三大方法!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焦慮症#自律神經失調#神經症#安大雄#憂鬱症# 驚恐 障礙#恐慌症#强迫症#社交恐懼需要私信可+個人聯繫方式:✓微信號:andaxiong01添加前須知:信息太多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