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很會賺錢,但「這個心態」才是他保持富有的關鍵】
想要致富就得冒險,勇於踏出舒適圈。
如果不想冒風險,就要學學巴菲特的做法:#不背負債務,#不驚惶失措的拋售股票。
例如:曾經與巴菲特、查理合夥投資的瑞克・蓋林 原本一起享有財富,但他因為急於賺錢,最後因 #借錢融資,最後被迫賣出波克夏股票給巴菲特,而無法繼續富有下去。
✅ 巴菲特成為億萬富翁的《致富心態》
https://bookzone.pros.is/3pvc5q
✅ 延伸閱讀《致富心態》
關於財富、貪婪與幸福的20堂理財課
天下文化 https://bookzone.pros.is/3nxc5r
博客來 https://bookzone.pros.is/3q89mj
📌Readmoo X 天下文化全書系電子書展
🎁單本85折:https://bookzone.pros.is/3pp7e7
驚惶失措相反 在 麥克風的市場求生手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致富 vs 守財】
以下摘自「致富心態」一書:
想要致富就得冒險,還得保持樂觀,勇於踏出舒適圈。但是守財需要與冒險相反的技能,你得保持謙卑,還要擔憂很快就會失去你所獲得的一切。守財必須節儉,並且接受你的成功至少有部分得歸功於運氣,所以不能仰賴過往的成功經驗,重複使用相同的方法。
美國訪談節目主持人查理・羅斯(Charlie Rose)曾經問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的億萬富豪合夥人麥可・莫里茲(Michael Moritz),為何紅杉資本可以如此成功。莫里茲提到「持久」,並指出有些創投公司的成功只能維持 5 年或 10 年,但紅杉資本卻可以屹立不搖 40 年。羅斯問到為什麼會這樣:
莫里茲:我想我們總是害怕有一天會遭到市場淘汰。
羅斯:真的嗎?所以是因為恐懼?還是因為唯有偏執狂得以倖存?
莫里茲:這句話裡有很多真理……我們假設明天不會像昨天一樣;我們不能戴著勝利的光環留在原地;我們不能沾沾自喜;我們不能假設昨天的成功也能轉化成明日的好運。
這裡要再次強調,請活下去。 造成巨大差異的主要原因,不是「成長」、「智力」或「洞察力」,而是長久堅持、不輕易離開或被迫放棄 。這種能力才應該是你的策略基石,無論是用來投資、發展職業生涯或開創事業。
求生心態對理財如此重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很明顯:很少有哪個東西的收益大到值得讓你放棄生命。第二個原因就是,複利是違反直覺的數學。唯有讓資產年復一年的成長,複利才會發揮效果。這就像是在種橡樹:只種一年看不出顯著的成長,但 10 年後就可以看到有意義的變化,50 年後則可以創造出絕對非比尋常的成果。
但是,想獲得並保有這種非凡的成長果實,就得熬過所有不可預測的波瀾起伏。這是人人終其一生都無可避免會經歷的過程。我們可以花幾年搞清楚巴菲特如何賺到他的投資報酬:他如何找出最好的企業、最便宜的股票與最頂尖的經營團隊。這樣做很困難,但有個稍微容易、但一樣重要的做法,那就是找出他沒做過哪些事情。
他沒有背負債務。他一生歷經過 14 次經濟衰退,但他都沒有驚惶失措的拋售股票。他沒有敗壞自己的商業聲譽。他沒有死守某一套策略、某一種世界觀或某一股過時的趨勢。他沒有依靠別人的錢投資(他透過一家公開上市公司管理投資業務,意味著投資人無法抽回資金)。他沒有讓自己過勞,以致於得離職或退休。
他只是活下來。活下來使他長壽,而長壽意味著他可以從 10 歲開始持續投資,直到 89 歲仍未間斷,這讓複利施展令人讚嘆的奇蹟。當我們描述他的成功時,那才是最重要的重點。
為了讓你理解我的意思,你必須聽聽瑞克・蓋林(Rick Guerin)的故事。你可能聽過華倫・巴菲特和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這對投資雙人組,但 40 年前,這個小組還有第三名成員,那就是瑞克・蓋林。
巴菲特、蒙格與蓋林總是一起投資,也一起拜訪企業經理人。後來,在與巴菲特和蒙格有關的成功事蹟中,蓋林卻像是消失了一樣。投資人莫尼斯・帕波萊(Mohnish Pabrai)有一次問巴菲特:蓋林出了什麼事?
莫尼斯回憶道:
(巴菲特說:)「查理和我知道總有一天我們會變成超級富豪。我們都不急著致富,因為我們知道總有一天會成真。蓋林和我們一樣聰明,但他太心急了。」
事情發生在 1973 至 1974 年的景氣寒冬,蓋林用保證金貸款借錢融資,當時股市在兩年內重挫近 70%,他因此接獲保證金補繳通知。蓋林將名下的波克夏(Berkshire)股票賣給巴菲特。不過巴菲特實際上是說:「我買了蓋林的波克夏股票。」以一股不到 40 美元買進。蓋林是因為借錢融資而被迫賣出股票。
巴菲特、蒙格和蓋林同樣具備致富技能,但是巴菲特與蒙格還擁有守財的技能,而且隨著年歲增長,這項技能顯得更重要。納西姆・塔雷伯(Nassim Taleb)曾經這樣說:「具備『優勢條件』與求生能力是兩件不同的事:前者需要依附後者而生。你得不惜一切代價,避免破壞求生的能力。」
驚惶失措相反 在 天下文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巴菲特很會賺錢,但「這個心態」才是他保持富有的關鍵】
想要致富就得冒險,勇於踏出舒適圈。如果不想冒風險,就要學學巴菲特的做法:不背負債務,不驚惶失措的拋售股票。
例如:曾經與巴菲特、查理合夥投資的瑞克・蓋林原本一起享有財富,但他因為急於賺錢,最後因 #借錢融資 最後被迫賣出波克夏股票給巴菲特,無法繼續富有下去。
———————————
▶ 關於財富、貪婪與幸福的20堂理財課
✅《致富心態》:
📍博客來:https://lihi1.com/cakXw
📍誠 品:https://lihi1.com/HxKDc
📍momo:https://lihi1.com/mvPqV
📍天下文化:https://lihi1.com/fiqu7
📍Readmoo電子書:https://lihi1.com/gnrv6
📍Kobo電子書:https://lihi1.com/LPK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