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
——————————
【末日到來,性的人間】
我認,當日入場睇《火口的二人》,就是為了看瀧内公美親身上演的連場床戲。在澎湃慾望前,我就像柄本佑,不做假道學偽君子。愈快樂不一定愈墮落,對肉體的愉悅,從來不用逃避,畢竟肉體終將變老甚或被消滅殆盡,尤其在末日終將降臨前。
很多人寫了,還有甚麼好寫?
文章,未必值得一寫再寫,但愛,倒是值得一做再做。
曾經躺在火口上的直子與賢治,想死,死不去,男的更不辭而別;事隔多年,在女方嫁作人妻前,重遇,並透過對方肉體,重拾久違的快樂。二人行為,在世俗眼中大概是敗德的,但當生命隨時被自然奪走時,這種只能經由肉體得到的快樂,卻直接連結生存的慾望。《火口的二人》展示的,不是一次消極的逃遁,反而是一場積極的求生。
看著直子與賢治,的確令我想起《感官世界》的阿部定與吉藏。在1936年的日本時空,軍國主義邁向極端高峰的大圍氣氛下,阿部定與吉藏卻只管匿在旅館,做愛做到天昏地暗——大島渚也的而且確,聚焦在二人連場性愛奇觀,但當吉藏偶然離開阿部定的肉體,獨自外出,巧合地在一班即將為天皇上戰場的青年軍人身旁走過,軍人們情緒高漲,吉藏一臉不耐煩,似乎只想快點遠離這群人,遠離這群被集體意識控制了肉體和精神的人。在那個人人可以為天皇死的大時代,吉藏只想死在阿部定手裡,透過窒息式性愛,享受肉體的歡愉極致。當軍人死在集體意識下,他寧願遵從個人意志。
美國人類家Ruth Benedict發表於1946年的《菊花與劍》,說明了日本人各種潛藏的性格雙重性,其中一種:高度克制而又放任縱情。高度克制,培養出一份自控能力,當直子與賢治得悉富士山注定爆發,即使不安,但由始至終都沒有表現出過分的恐慌;而直子那個擔任自衛隊的未婚夫,當知道未婚妻偷看了他的電腦從而得知這國家機密,他不能接受,他認為妻子做出了踰越身分的行為——身份,是日本人所重視,因為身份,規管著人的行為(很記得有場戲,赤裸的直子誤以為未婚夫突然返來,驚惶失措)。
高度自制與放任縱情的並置,構成了日本人的矛盾個性,做出不符身份的事。深作欣二執導,改編自無賴派作家檀一雄私小說的《火宅之人》,描述了檀一雄的化身桂一雄,徘徊於妻子與外遇惠子的矛盾感,他不是不想留在屋企做個好老公,但家庭壓力(兒子患了腦炎、妻子迷信新興宗教),令他出逃,逃到惠子身邊,但當惠子意外有了身孕(意味著另一個家庭的形成),他再次出逃,逃出東京,旅途中遇上跟他同樣漂泊的葉子……性,成為了桂一雄對現實、身份、責任的逃遁。
《失樂園》的久木,沒有桂一雄的率性,一直以來都是個循規蹈矩的丈夫 / 上班族,直至遇上(一直堅守婦道的)松原,再一次得到肉體和精神上的歡愉,而這兩種歡愉的結合就是:愛。這對明明相愛的中年男女,決定在性的愉悅中自殺殉情,因為只有這樣,二人的愛才能直到永遠。
回看直子與賢治。在經歷過311大地震、正迎接東京奧運的日本,二人重遇,被注定地面對另一場自然災難,但他與她只管服從身體的意願,在世界末日來臨前的冷酷異境,讓身體連結在一起,一起發出連聲「気持ち」。末日殺到也不怕,因為正如英文片名所說:It Feels So Good。
驚惶失措英文 在 邱毅『談天論地話縱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吳釗燮是蔡英文的愛將,是她最信任的外交部長,吳釗燮承認「大陸下一步就是武統台灣的軍事行動」,可以是代表台獨分子的慌亂進退失據嗎?
過去民進黨一直騙台灣人民「大陸不會武統,美國一定會救台灣」,台灣人民昧於國際與兩岸現實,心甘情願地被台獨分子欺騙,所以支持台獨的比率超過百分之八十,對於呼籲兩岸統一者咨意攻擊百般羞辱。
如今這個謊言是說不下去了,連吳釗燮都代表蔡英文承認「大陸將會有武統的軍事行動」,是什麼樣的壓力使台獨當局恐懼呢?我認為主要有三個:
一是大陸民間強烈的武統呼聲,現在大陸人民對台獨、獨台、假統都是「零容忍」,對讓利、惠台、利台,也大部分持反對態度。甚至多持「早統優於晚統」、「統一要趕快進行,免得夜長夢多」。
二是這次两會的「大陸對台工作報告」,短短96個字,沒有九二共識,也沒有和平統一,只有強烈的「反對台獨,促進統一」。而現在正在東海、渤海的軍演,以及八月將在南海的軍演,討論拿下東沙島或實施斬首行動的呼聲,已然甚囂塵上蔚為風潮,正是一片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態勢。
三是由人大的「反分裂國家法座談會」內容,處處令台獨分子驚惶失措,談武統色變膽寒魄散。而蔡英文一向倚重的美國,雖然川普和蓬佩奧都是狠話連連,但其色厲內荏、外強中乾、虛張聲勢,連蔡英文都心理雪亮,「美國不可能救台灣」,也無力無意介入台海危機,充其量賣給台灣一些「中看不中用的武器」,根本無濟於事。
基於以上三點,蔡英文拼著被打臉的羞辱,也不得不承認「大陸武統台灣」的可能性的確很高!
驚惶失措英文 在 阿扁們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作者: 劉志聰 (民報總編輯)
民進黨中執會橫柴入灶,決定將總統選舉黨內初選時程延後。此一決策的正當性不足,踐踏黨的核心價值,埋下黨分裂的因子,為2020選局增添變數。民進黨勢將為此付出慘痛代價,中執委諸公婆恐難逃歷史罵名。
目前進行中的初選時程,是經黨政高層多次討論做出的共同決定。蔡英文、賴清德都已按照表定時程,完成登記,正式進入賽程。現在突然變更時程,就好像參加百米賽跑,選手跑了90米準備最後衝刺,裁判卻宣布將比賽延長為150米,選手豈不人仰馬翻?觀眾能不亂成一團?
變更時程理由儘管說得堂皇,說穿了就是為小英個人創造有利時機。如果按照表定時程舉辦民調,不論採用對比式或互比式,小英都輸給賴清德。但在行政資源大量投入,以及網軍全面動員下,雙方輸贏差距正逐漸縮小。民調時程一旦延後,小英就有後來居上的機會。從這個角度來看,延後初選時程其實就是選舉奧步!
黨民主形象被摧毀
初選已經開跑,就不宜驟然改變遊戲規則。因時程更改若對某甲有利,當然就對某乙不利。為特定人士量身定製有利民調時機,就是剝奪競爭對手公平競賽機會。黨務中立的形象將因此被摧毀,會增加後續整合的難度,落敗者也不會服氣,對民主的傷害既深且巨,社會將看不起這個以民主進步為名的政黨。
民進黨中常會3月6日通過2020年第15任總統及第10屆區域立法委員提名初選選務工作日程。總統初選部分,3月18日至22日初選領表登記,4月2日總統初選協調截止,4月4日至4月9日舉辦總統初選政見發表會,4月10日至4月12日執行總統初選民意調查,中執會4月17日公告總統初選候選人提名名單。
3月23日民進黨總統初選5人協調小組開會,為配合蔡英文總統出訪南太,決定將總統初選時程延後一週,民調最快4月17日知道結果,最晚4月24日中執會確認2020總統候選人。中執會也在3月27日同意這項變動決定。總統出國拼外交,初選時程微調,理由充分,正當性足夠,大家沒異議。賴清德還暫停初選活動,以為配合。
以拖待變妄想逆轉勝
挺英人馬出手推動再延後初選,檯面的理由是,這樣做只是把原先被壓縮的時間調回來。但真正的算計是,總統初選進入決戰時刻,小英民調仍無起色,希望以拖待變,期待逆轉勝。也有英系人馬對提前啟動總統提名時程,卻未料到賴清德中途殺出,造成初選異常激烈,怪罪黨主席卓榮泰。他們認為,將初選時程稍微延後,和上屆總統初選時程比較接近,並無不當。
事實上,黨中央當初將總統初選時間提前,是希望多出一點時間,及早布局立委初選。做這個決策當時的氛圍,蔡英文同額競選幾成定局。農曆春節前後,由蔡代表民進黨競選連任,幾乎已是黨內共識。因此,將總統初選時程提早,讓立委初選時間更充裕,在高層選戰會議中並無異議。卓榮泰昨(9)日明白指出,現在選務時程是事前多次共同討論集體決定,非他一人一己意見,確為事實。
九合一民進黨遭遇空前慘敗,綠營及台派人士擔心本土政權淪喪,籲請小英急流勇退,放棄2020總統連任,改由黨內強將出馬,力挽狂瀾。但黨內卻出現奇怪論調,說「如果蔡英文選不上,別人也不可能選上」。陳明文就說,民進黨內部有共識,蔡英文最有實力,全黨會全力支持蔡競選連任。卓榮泰當時也說,「我們總統候選人不變,就是蔡總統」。全黨上下陷入自我欺騙、自我催眠狀態。
反民主思維醜態畢露
因敗選陷入集體歇斯底里,難免影響對情勢的判斷;甚至可能私心自用,藉機壓縮時程阻斷他人競逐機會。卻在民調落後情況下,又意圖修改遊戲規則,圖利自己。決策反覆無常,何以昭社會公信、鼓舞同志熱情?如果蔡英文或黨的選戰小組,有一絲一毫民主信仰,豈敢驟下只能由小英一人同額競選的論斷?然後在賴清德投入戰局、民調領先後,驚惶失措,動作頻頻?
另一不可思議之處為,九合一選後各種民調顯示,2020對民進黨是一場苦戰,要贏得大選並不容易,若由小英代表參選,勝算更低,還會拖垮立委選情。挺英人馬憑何理由,堅信綠營群眾會把希望投注在機會渺茫的小英身上,不會另尋千里馬突破困局?靠勢、傲慢的心態,非我莫屬的反民主思維,導致一旦出現競爭者,立刻爆發適應不良症,反彈強烈,扣人以「分裂」罪名,邊賽跑邊修改比賽規則,還宣稱自己民主信心堅定。反而顯出其進退失據,醜態畢露。
年初卓榮泰接任黨主席時說,民進黨絕對不能忘記「一一二四」,這個幾乎讓民進黨站不起來、差一點就被翻天覆地的日子。雖然民進黨的形體尚在,但心理上要有打掉重練的認知。黨和國家必須徹底改造,改造不成功,民進黨連回頭路都沒有。信心不夠堅定,人民會收回僅存的一點點的信任。他呼籲同志「不要讓歷史看不起我們這一代的民進黨」。
歷史如何看待民進黨?看看中執會荒腔走板的演出吧!答案就在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