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骨髓移植先驅 歷史小說家 陳耀昌 (1949~)
文/陳永興
#陳耀昌,1949年生於台灣台南,台南一中畢業後進入台大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後在台大醫院擔任血液及腫瘤科醫師30年期間,他成為台灣骨髓移植的先驅,1983年他成功完成台灣第一例自體骨髓移植,1984年完成第一例異體骨髓移植,1986年完成首例冰凍骨髓移植,1992年完成首例周邊造血幹細胞移植,2001年完成首例CD34造血幹細胞純化移植,他在台灣推動骨隨庫的成立,不僅造福無數血液疾病患者,他也是國內幹細胞醫學的領航者。他曾擔任中華民國血液疾病學會理事長、亞太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及國家衛生研究院幹細胞中心的創所主任,他還是台大法醫學研究所創所所長,任內推動國內的「法醫師」立法不遺餘力,在專業領域的成就使他獲頒不少獎項,如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徐千田癌症研究傑出獎、生策會國家創新獎、衛福部「衛生福利專業獎章」…等,可謂實至名歸,他也因此獲邀擔任行政院顧問及總統府人權委員及科技委員,並經常在國際上被邀請四處演講或擔任訪問學者及顧問醫師,為台灣做了不少醫療外交的貢獻!
#骨髓移植先驅 #歷史小說家 #島嶼DNA #島之曦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萬的網紅百靈果New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美國內達華州一名男子Chris Long接受骨髓移植手術,4年後竟發現他全身的DNA幾乎都被他的捐贈者,也是一名德國人給取代了。 我們的網站上線了:http://bailingguonews.wixsite.com/bailingguo 訂閱百靈果News/無料福利社 頻道:http://bit....
骨髓移植dna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MIT Tech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 【科學家利用甲烷菌生產合成橡膠原料異戊二烯,產量比同類細菌高出 179 倍】異戊二烯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石化產品,是生產粘合劑、合成橡膠等各種消費品的主要原料之一。
每年大約有 80 萬噸異戊二烯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為了減緩氣候變化,盡量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相關學者一直致力於尋找替代的、可再生化學物質來源來生產異戊二烯,這些替代品包括酵母、大腸桿菌和藍藻等。
近日,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的生物化學家尼科爾・布安(Nicole Buan)及其同事對一種甲烷菌進行基因工程改造後,能夠產生大量的異戊二烯,且產量遠遠超過了其他微生物。
產甲烷菌以釋放甲烷而聞名,這種單細胞微生物廣泛存在於人類和其他動物的內臟,以及海洋底部的深海熱泉等沒有氧氣的地方。
* 【閃電是如何給地球和其它地方帶來生命的?】在其它星球上搜尋生命的過程就如同烹飪,所有的素材都具備了 —— 水、溫暖的氣候、濃厚的大氣層、適當的養分、有機物以及能量源。然而,如果沒有一個可以促進這些素材相互反應的過程或環境,那麼你只能得到一些毫無用處的原材料。
所以說,有時候生命需要靈感的火花 —— 也許需要幾萬億個。一項發表於《自然・通訊》雜誌的新研究表明,在地球上生命首次出現的大約 35 億年前,閃電作為關鍵媒介合成了構成有機物的磷。磷是構成 DNA、RNA、ATP(所有已知生命體的能量來源),以及像細胞膜這樣的生物結構的重要物質。
* 【又一黑洞照片問世!偏振光下M87超大質量黑洞圖像公開】天文學家近日發佈了一張 M87 星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的新圖像,這張圖像是 2019 年第一張黑體照片的後續,但它更清晰,圖片中的偏振光描摹了這個超大質量黑洞的磁場線。
2019 年 4 月 10 日,事件地平線望遠鏡創造了歷史的新壯舉——發佈了有史以來黑洞的第一張圖像,黑洞看起來就像一個亮橙色圓圈,位於 5300 萬光年之外,由分布在四大洲的八個射電天文台拍攝到的。
* 【鋸末製成的生物塑料可在三個月內完全降解】
近日,耶魯大學研究人員將鋸末通過生物降解等方法打造成為了一種具有諸多優點的新型生物塑料,在保有高強度的同時,還能夠在三個月的時間內完全降解。該團隊已將有關這項研究的詳情發表在近日出版的《自然可持續》(Nature Sustainability)期刊上。
* 【一個月內240顆衛星上天!SpaceX成功發射第23批Starlink衛星】美東時間 3 月 24 日凌晨 4 時 28 分,SpaceX 的「獵鷹」9-1.2 型火箭從佛羅里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太空軍基地第 40 號發射台發射升空,將 60 顆衛星送入軌道。火箭發射大約 9 分鐘以後,將近 230 英尺高的一級助推器在位於大西洋的「我依然愛你」(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號回收船上著陸,返回地球。
火箭發射大約 1 小時後,二級助推器將繼續推進 60 顆星鏈衛星。所有的衛星都在近地軌道上運行。
* 【麻省理工學院通過觀察天體確定複雜碳環分子多環芳烴】
麻省理工學院天體化學家布瑞特·麥奎爾領導的團隊借助綠岸望遠鏡,在距離地球 430 光年的金牛座分子雲(TMC-1)中,確定了兩種獨特的多環芳烴(PAHs),其由幾個相連的六邊形碳環和氫原子組成。他們首次在星際雲中發現了能夠解釋生命起源的複雜含碳分子多環芳烴(PAHs),且濃度遠超此前預期,研究這些分子和其他類似分子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瞭解生命在太空中是如何開始的。
* 【杜克大學開發出用於異常環境檢測的「蜻蜓」機器人】
杜克大學基於仿生學開發出一款名叫 DraBot 軟體機器人,長度僅為 2.25 英吋(5.7 釐米),可效仿蜻蜓在水面上滑行,在檢查是否有漏油、高酸度和其他異常情況有獨特優勢。該研究已發表在《先進智能系統》雜誌上。
* 【iPhone 與 Apple Watch 可遠程評估心血管患者的虛弱程度】
最新研究表明,蘋果的 iPhone和 Apple Watch 可遠程評估心血管患者的虛弱程度。這項研究由斯坦福大學進行,並由蘋果公司資助。該研究將傳統的步行測試、使用 iPhone 和 Apple Watch 傳感器在門診測量以及通過應用程序遠程進行的步行測試進行比較。它還納入了被動收集的活動數據。
* 【美國科學家利用X射線對神經元進行無線調制,幫助治療和改善腦部疾病】
美國能源部阿貢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與四所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發明利用X射線對神經元進行無線調制的方法。該療法依靠光學和遺傳學的突破,通過注射納米顆粒來刺激大腦深處的神經元,有可能幫助治療慢性抑鬱症和疼痛。
* 【新型高精度溫度計可為量子計算機快速測溫】
瑞典哥德堡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溫度計,借助其可以實現在量子計算過程中,直接以極高的精度簡單、快速地測量溫度。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物理評論X》期刊上。
* 【吃辣還有這好處?辣椒素能增加造血乾細胞動員能力!】血液癌亦稱血癌,就是我們平常說的白血病。白血病佔惡性腫瘤總發病數的 5% 左右,患有這類惡性腫瘤的人,需要先進行連續化療再進行骨髓移植,以用健康造血乾細胞代替受損乾細胞。我們都知道,交感神經可以調節造血乾細胞生態位,但骨髓中傷害性神經元的貢獻尚不清楚。
近日,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和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員在小鼠身上做了實驗,併發現兩個結果:1.傷害性感受神經元通過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GRP,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人類用分子生物學方法發現的首個活性多肽)的分泌可以誘導造血乾細胞動員;2.辣椒素觸發傷害性神經元的激活,從而顯著增強了小鼠造血乾細胞動員能力。
*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 LHCb 實驗結果正挑戰物理學的領先理論】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 LHCb(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的英國物理學家今天公佈了新的結果,測量出現了兩種不同類型的美誇克(又名底誇克)衰變,這些結果可能暗示了違反粒子物理學現有標準模型。美誇克通過弱相對作用,可以衰變為上誇克或粲誇克,但新的結果表明,這可能不會發生。
* 【特斯拉聯合創始人與Specialized合力,共同解決電動自行車電池問題】電動自行車既有摩托車的功能,又可以使用自行車的腳踏騎行。它以輕便、易操控、節能環保等優勢,成為越來越多人出行選擇。通常,當騎車人踩踏板或使用油門時,那些安裝在自行車下管或集成在自行車下管內的電池會啓動電動機。
但是,電動自行車的問題也日益突出。比如,當電池用盡時該怎麼處理,是直接將這些電子垃圾送入垃圾站,還是有其他更好的解決方案?
最近,美國第三大自行車製造商 Specialized(按市場份額標準)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它選擇與特斯拉的聯合創始人兼前首席技術官 Jeffrey Straubel 合作,目的是讓電動自行車的蓄電池通過回收擁有第二次生命。
* 【火星上消失的水源可能隱藏在地殼之下】數十億年之前,溫暖的火星上分布著湖泊和海洋。而在大約 30 億年以前,這些巨大的水體在火星表面消失得無影無蹤。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隨著火星大氣層的削弱,其表面的水分逃逸到了太空之中。
然而,這些水源或許並沒有一直向上逃逸,而是朝著反方向進入了地下。加州理工學院研究人員開發的新模型顯示,我們仍然有可能在火星的地殼下發現 30% 到 99% 的古老水源,相關論文被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骨髓移植dna 在 有個禮物叫血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異體移植第十四話
#痛完還要痛?!😩
插完尿管下體實在太痛了
我同一個姿勢做到屁股酸了麻了,也只能稍稍移動
看著導尿管子飄著血絲
我知道我膀胱裡都是血尿血塊
這時我的"小頭"🐢突然傳來陣陣劇痛,越來越痛
身體發抖,痛到想大叫,想抓著病床
一陣一陣後才慢慢舒緩
原來不是插完管子就會自己無痛流出!
膀胱中的血尿/血塊,要出來經過出尿口出來卡彈的時候也會疼痛
當晚我是打到嗎啡的藥才能度過一晚
這次出院感染的是所謂的【BK病毒】引起出血性膀胱炎
BK病毒by維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K_virus
(在骨髓移植受者中,這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的重要原因。)
好像少數的人才這樣
一般回家都是發生反排斥比較多
我反而是因為吃免疫抑制劑,造成免疫過低
體內原本安份的病毒現在壓不住了
起來攻擊我
後面甚至還引發了另外一個【CMV病毒】
(巨細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是一種β-皰疹病毒之DNA病毒。主要侵犯上皮細胞,可引起以泌尿生殖道、中樞神經系統、肝臟等感染。)
結果兩種病毒都是會往泌尿道去攻擊的...
=
其實現在再回顧
已經忘了自己整個5月怎麼過的了
心力好像都耗在對抗導尿管的不適,也打了和吃了很多止痛藥
聽老婆說
就是看著尿管,從整管紅色變比較偏橘的尿尿黃色
提醒有上導尿管的病友
一定要去買〈導尿管固定帶〉來用
一般藥妝店都有
就不用一直用紙膠黏大腿,黏到破皮(如圖二)
我後來才知道有這種好物
而這種出血性膀胱炎醫生說也沒有什麼藥可吃
一面降低BK病毒指數
一面不斷地做點滴膀胱灌洗,製造膀胱內無菌
並且流動清洗,把血塊血絲都清出來
待黏膜修復OK,減少灌洗量
觀察幾天導尿出來,都不會痛沒有塞住也沒有血尿
才可以出院
最多的時候,一天是灌9000cc的生理食鹽水進膀胱的
反正我也無法控制我要不要尿尿
就隨它了~
P.S.
有知道麩醯胺酸的病友,可能會覺得有用
可惜我也問過醫生,這能不能修復到膀胱的黏膜
答案:幫助是比較小的....
它對於口腔到腸胃的黏膜比較有用~
#圖一為紙膠導尿管固定在大腿的圖
#圖二為導尿管固定帶
下一話:聖靈降臨~🧖♂️
骨髓移植dna 在 百靈果New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美國內達華州一名男子Chris Long接受骨髓移植手術,4年後竟發現他全身的DNA幾乎都被他的捐贈者,也是一名德國人給取代了。
我們的網站上線了:http://bailingguonews.wixsite.com/bailingguo
訂閱百靈果News/無料福利社 頻道:http://bit.ly/25wWa2h
每周日晚上六點鐘 全國廣播FM106 收聽百靈果news
聽聽Kylie跟Ken 用輕鬆的角度分享國際新聞
我們把高音質的檔案放在其他網路平台,歡迎大家訂閱
百靈果News的Podcast:
蘋果:http://goo.gl/k9qXxb
安卓:https://soundcloud.com/cafreeteria
Spotify : http://goo.gl/QZ1u6j
也可以到Instagram 追蹤我們喔: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bailingguo_new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hWh1jLSpt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