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有個病人長期有三高的問題,他總是以拼事業為理由,生活作息不好好調整,飲食也不好好節制,就算有回診追蹤拿藥,也沒有按時服用,三高當然就控制得很不好。最後他的心臟動脈硬化,腎臟功能也變差,但他卻認為這是吃藥害的。
他因為身體不堪負荷而退休了,終於有時間可以好好的休養生息,這時候朋友介紹他一種神奇的保健食品,他的身體狀況也逐漸獲得改善,他認為是這個保健食品救了他。
我聽說之前有個運動員,唸體育班時為了追求運動表現,總是用各種代償姿勢來硬拼,也沒有時間好好的攝取營養和恢復,所以常常過度訓練。最後他因為競技運動搞得滿身傷、四處痛,十字韌帶也斷了,半月軟骨也破了,但他卻認為這是重量訓練害的。
他因為身體不堪負荷而不再從事競技運動了,終於有時間可以好好的休養生息,這時候朋友介紹他一種神奇的訓練方法,他的身體狀況也逐漸獲得改善,他認為是這個訓練方法幫了他。
類似的故事,每天總在各個角落不停的上演。
為了追求表現而努力付出的人,我是很敬佩的。但是把運動員不惜一切追求成績的競技運動,和一般人增加肌力促進健康的重量訓練混為一談,這才是真的在販賣恐懼。
圖片取自
小沙吉醫師的部落格 - 關於大部份慢性病常見的誤解
https://ssagy.pixnet.net/blog/post/30094341
體育班 作息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哥哥們在體育班讀了10年,看到這則新聞,真的百感交集,心中充滿不捨和後悔。
歷經三個學校,各式各樣的處罰我都看過,有罰孩子用手掌腳尖撐在地上2個小時,撐到孩子汗水、淚水、鼻涕流滿地,雙手雙腳發抖,只要體力不支趴下去,就會被用棍子狠狠打屁股後,罰趴的時間重計。
罰青蛙跳整個球場幾十圈,罰到要上樓梯時,一階都無法抬腿;學狗爬體育館幾圈、說錯話、在不對的時候說話、回答錯....當眾被甩巴掌更是常有的事。在住校時晚自習拿出課外書來看,罰抄兩萬字整本書,因為抄不完,好幾個禮拜不准練球,只能抄。
還有一年弟弟受傷無法練球時,因為其他隊員在比賽期間表現不好,被罰在七月酷暑的下午2點跑操場,跑到孩子們熱衰竭在跑道上狂吐,緊急送加護病房急救,住院好幾天才出院.....那一刻我超慶幸兒子因為受傷而無法參加那一場的比賽,沒有被罰到命都快沒了。學校校長行政不知道嗎?救護車都到學校來救孩子了,學校當然知道,但是事後沒有任何懲處,一切就像沒有發生過一樣,冠軍教練還是教練,對學生的處罰還是照舊。
有時不是兒子的錯,卻因為團隊的關係連坐罰,一個人犯錯,全隊遭殃,那個犯錯的孩子當然變成眾矢之的,被同伴唾棄、霸凌、取綽號...教練取的綽號當然沒有人敢抗議,一個教練叫,全隊一起叫,綽號就成了萬年稱號,白癡、廢物、垃圾、那頭豬.....
兒子們不是天天被處罰,但是這些以訓練體力為名的刑罰在球隊裡卻是天天發生,看久了,小孩就見怪不怪,有時被罰到不能走路了、被打到回到家臉頰還是腫的、紅的,大腿小腿上布滿一條一條棍子的痕跡,我才知道他又被打被罰了,問他為什麼被罰?說出來的理由真的讓我匪夷所思,我知道要管理一個球隊不容易,但是對孩子們下手這麼重的用意令人費解。
為什麼不跟教練溝通?在那幾個球隊裡教練就是皇帝,只要有意見,孩子就是在球隊裡變成隱形人,坐冷板凳坐到畢業,不喜歡體罰?教練的冷嘲熱諷、極盡能事的羞辱才是最傷孩子的武器。
為什麼不轉學?轉學後到另一個學校要禁賽整整一年,高年級只剩下2年,國中只有3年,如果小五或是國二轉學,到新學校禁賽一年後就畢業了,沒有學校願意收,就算收了,也不會重用,因為不會有成績,不管選擇什麼,一切努力都是白費。
國小國中遇到的體育班導師,學校都安排了盡責的老師來擔任,上了高中,卻遇到一個連校長都覺得任性的導師,老師對學生的言語霸凌,不懂班級經營,看不起體育班的孩子,總是言語羞辱、放任學生互相霸凌...
孩子只是想打球,但是離開球隊時,帶走的卻是心理和身體上滿身傷痕。
那十年我們戰戰兢兢,用盡全力配合球隊的作息,排定練到晚上七點,我們在學校外面等到八點孩子還沒出來是常有的事,假日練球、比賽、年假只有放到初三....這些孩子的努力和疲累真的是無法想像的。光是球鞋、球拍、隊費、個練費用,幾乎把我們的收入耗盡,但是,最後除了得到成績的幾個孩子外,其他的孩子學到什麼呢?
不是每個球隊都長這樣,國中時跟台北市中山國中的球隊家長聊天,談到教練不只顧球技,還會兼顧孩子的品行、成績,鮮少用體罰來折磨孩子,不用體罰,比賽成績還是亮眼、球隊秩序良好,可以證明孩子不一定要用嚴刑峻罰才能有成績,真是讓我後悔莫及,當時選擇只看到冠軍教練,卻沒有探聽清楚他帶隊的方式。
我自己求學的時候練球練了十幾年,參加球隊上場比賽真是讓人一輩子無法忘懷的成就感,從幾位教練的身上學到很多做人處事的道理,才會在孩子說要參加球隊時全力支持。怪我沒有慎選學校,怪我一直相信狀況會改善,讓孩子到現在還在修復當年的傷。
想要讓孩子進體育班,一定要慎選球隊和教練,千萬不要只看到比賽成績,要問清楚總教練帶隊的風格和處罰的方式,發現孩子在球隊受到不正確的對待,身上有傷時,如果無法溝通和改變教練帶隊的方式,及早離開對孩子是最好的選擇。
不要只看到風光無限成績耀眼的戴資穎,不要糾結在一定要讓孩子得到成績,在孩子遇到傷害時,一定要替孩子想想辦法,不要讓孩子的學習,只剩下撐下去。
體育班 作息 在 許元耕Yuan-Keng Hsu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作者序 我有話要説】- 許元耕Yuan-Keng Hsu
擁有一個校長媽媽,外人可能有著各式各樣的想像,但在真實的學涯當中,卻是一個撕也撕不掉的標籤,幾乎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會被旁人用「校長媽媽」的濾鏡模式重新定義,尤其是在課業上:考試考得好,「校長的兒子不意外」;考試考不好,「校長的兒子不可能不會吧」;上課調皮一點,老師會說:「林校長很優秀,不要丟她的臉呵」;在學校太文靜又被同學說:「啊!他媽媽是校長,不會跟我們玩啦」這些聲音一次次的提醒我──我有一個很優秀的媽媽!
「如果可以獨特,沒有人想流於平庸。」這也許就是我開始成為一個「野孩子」的起點吧!不知道是厭倦這些戴上濾鏡的眼光,還是單純歷經叛逆期,總是想做一些特別的舉動:「書不好好讀跑去打棒球」、「在學校批貨還賣到教官室」、「高中畢業不想考大學」、「考上了大學又偷偷休學」、「復學了還寫市長信箱投訴教授」……。這些如果在傳統家庭,每一項大概都可能鬧出家庭革命,我竟然像牌桌上的同花順一樣,直接和老媽攤牌!
其實無論是哪一個階段的我,一直都很清楚,媽媽真的給我很多空間去發揮自己,也承擔很多她社交圈的「濾鏡壓力」。與絕大多數學生的學習歷程有很大的不同,在求學生涯中只有過一次補習的經驗,省下來的時間幾乎都放在運動上,還把校長室當體育館!
經過十幾年後,現在的我重新藉由這次機會,再去回想過去那段歷程,當時的體育班環境比起現在更像是「洪水猛獸」,「成就的少、走偏的多」,要把孩子送進一個完全不理解、社會多數不認同的領域,每一次提筆都再次感受到媽媽的偉大與勇敢。
歷經轉彎又轉彎的探索過程,如今我不但已經成立專屬工作室,也用另一種方式實現職業運動選手的夢想,並且常常提供建議給認為不被家人理解的青少年,試著用彼此能接受的方式來溝通。十五年前的我,會因為媽媽的阻擋憤怒,甚至採取激烈的罷課行動來回應;如今,我回頭去看,發現也許當時媽媽的阻擋、勸說,都是為了考驗我是不是真的有鋼鐵的意志、是不是真的有足夠的信念,去面對前方高牆。
所以我想對這些渴望展翅飛翔的孩子們說,如果你認為家人不了解你,不願意支持你的決定,那你就要更努力,也許是更自律的作息、自發的完成該做的任務,努力讓他們能認同你、感受到你是「玩真的」。當通過這關卡的那一刻起,家人必定成為你勇敢逐夢時的最強後盾!
我說完了,那麼就來聽聽媽媽有什麼看法吧!
#孩子精媽媽驚 Podcast:https://linktr.ee/ohmmymom
國語日報好書世界 國語日報社 Mandarin Daily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