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的雙減政策|
不曉得大家知不知道這個消息,我自己知道時是蠻震撼的,陸陸續續越來越多政策與動作出來,感覺是玩真的,所以想說簡單跟大家分享一下。
這一個多月來,在中國教育界的一個震撼彈就是政府開始出手管理課外補習教育超載與超前學習的問題,所謂「雙減」,減的是「學生學校作業負擔」與「課外培訓課程負擔」。黨一出手,就是要求嚴格執行,所以在法律明定資本不許進入教育,以後有關線上與線下教育相關的企業都不能上市,另外還要求週末及國定假日都不能補習「學科」(包含中英數等各種學校會考試算分的科目,或有利升學一堆人都在補的奧數那種都不行,但像體能或美術音樂不在此限)。然後學校不能出很多功課,小學一二年級不能有回家作業,中高年級的作業時間量也都有各自時間規定要求,甚至要降低英文重要性,連小學在學校的英文考試都取消,對於外教教課也有諸多限制,因此那些打著外教上課的線上線下機構都也遭殃(有一說是線上課程可以一次半小時為限,但還沒確定),最妙的是連家長都不能給小孩出作業給練習卷那些,整個管很大,但說實在又怎麼可能管得到那麼細呢?(但話又說回來,在這裡,沒有不可能)
政策一出來,各種補習機構哀鴻遍野,股票直落,越大的企業就越先被炒掉,已經有好幾間公司立刻解僱員工、辦公室退租,直接出場;那種內地在老師家住或偷補課的地方,警察會破門衝進去抄家,殺雞儆猴意味濃厚;在城市相對沒那麼野蠻,目前上海稍微小一點規模的機構則還在偷偷觀望,我看他們都還在招生,感覺是眼前能收多少再撐個暑假多賺幾週,之後等「細則」下來再看看怎麼處理(或是看等哪一間又被抄了再說)。
對於家長來說,算是幾家歡笑幾家愁。支持的家長,覺得以後大家都一樣不能在課外時間補習競爭,真的是讓爸媽鬆了一口氣,小孩不用那麼累之外,省了非常、非常、非常多補習費,也不必擔心小孩是不是因為少補了什麼而落人於後。反對的家長認為,現在小學都減輕負擔是很好,但以後中考、高考要不要考英文、要不要比分數?若遲早又要面臨全國競爭,希望出人頭地不還是得加強嗎?這等於是要把原本讓外面專業老師教的時間與能力,放到家裡教,苦的是爸媽自己得下海,萬一A家爸媽沒能力、B家爸媽有能力呢?又或是要偷偷找一對一家叫上門來教,那麼教育成本搞不好比以前更高。再者,不能週末假日補習,言下之意是一到五上學日能補?這樣孩子們是否上學日更累更晚睡,又影響在學校的專注力?總之,每個家庭都有其考量,最煩惱的大概還是有點能力的中產階級,因為付得起補習費又希望孩子能出人頭地的慾望,大概就是富裕的中產階級最旺盛了,頂級有錢人根本不管,孩子的學業成績跟他的將來,根本沒有密切相關。
至於中國為何要這樣做?
因為大家也都知道這裡競爭激烈,孩子們都被迫花很多時間在學習上面,教育費又比台灣昂貴很多,所以一般家庭等於把許多時間精力與積蓄,都花在課外補學科上面(提醒一下,中國可不只會補學科,這裏可是運動音樂美術下棋樣樣都補),這樣非常不利中國現在「提倡生二胎/三胎」的政策,爸媽們根本都被恐怖的教育支出與緊張的親子關係給嚇到不敢多生。而且補課到最後,大家只在意幾分能上哪幾間好學校、哪間補習好,什麼學習興趣、創意、均衡發展都不重要,教育的本質完全扭曲,最後只養出在大學畢業前努力學習拚到體力一滴不剩,進入職場後只想耍廢躺著休息完全沒有人生目標的人,對國家沒有任何好處。
另外,當資本進入教育,教育成為一門生意,公司為了賺錢常常就是「散播焦慮」讓家長覺得沒讓小孩贏在起跑點,將來就追不上別人,來吸引家長掏錢補課又卻更加擔憂競爭的壓力,這正是完全違反中國催生政策的目標。有時候,這些機構有的還會挖公立的老師去上課當賣點,影響公立學校的師資。再來,其實如果以資質與大家付出努力程度一樣的狀態下,同樣的一批學生都只在學校上課vs.下課全都去補課,其實名次應該是差不多的,那麼花那麼多時間在補習班,只是把整體成績從85一起衝到92之類的,但以學校錄取的名額以分數名次來說根本沒太大差別,取的幾乎是同一批人,只是把他們折磨得半死不活,而且萬一偏鄉或沒錢的小孩沒辦法去補習班,那就因此吃虧了。最後,其實把這些教育機構抄掉,對於中國GDP根本沒啥影響,還能有利多生政策呢!
老實說,這項政策對我來說影響是微乎其微,搞不好還是微微得利的一方,因為我本來就是走在家自雞自學路線,原本也沒期望孩子能夠坐二望一, 也不會參加中國考試,因此壓力小很多,焦慮感不如本地家長。我自己是很期待今年九月正式開學後,更多的規章和動作出來以後會是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上海這邊具體會有那些變動吧!
補充:其實在雙減制度之前的其他項目也有動作,像是去年還是今年開始規定:除了國際學校以外,其他學校都不得使用「境外教材」(也就是不能用國外教材,必須使用中國審定的教材)、降低英文比重等項目,其實某種程度上這些也是「維持ㄕㄜˋㄏㄨㄟˋㄨㄣˇㄉㄧㄥˋ,鞏固ㄍㄨㄥˋㄔㄢˇㄉㄤˇㄙˉㄒㄧㄤˇ」的一種方式。我們今年從轉到雙語學校,在教材上一定會受到影響,將來申請國外大學是否還能有非常優異的成績還很難說,只能進去看看老師們如何因應。凡事都只有試過才知道,反正就是進去新學校看看,萬一發現不適合,我們應該就會轉回國際學校體系。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飛輪運動」介紹 訪問:蕭煥瓊 教練 飛輪車,英文名字SPINNING,是由美國私人教練兼極限運動員的JOHNNY Goldberg於1991年首創,是一種結合了音樂、視覺效果等獨特的充滿活力的室內飛輪車訓練課程。 飛輪車的外型與一般的自行車非常相像,包...
體能要求英文 在 呂秀蓮:台灣和平中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疫情起伏折騰之際,日本堅毅地承擔2020延後一年的奧林匹克重責大任。明知開幕式現場空蕩蕩,仍善盡主辦國職責,充分展現「傳統與創新」的人文和科技的張力。國際奧委會以「United by Emotion」作為大會主題,「情同與共」,日皇德仁則祝願東京奧運:「牽起嶄新未來與希望燈火」。
奧運會起源於古希臘城邦爭戰攻伐太過血腥殘暴,於是改以和平且公平的體能競技,雖未能終結戰爭,至少讓和平的火炬世代相傳,體育交流跨越國界的藩籬。1995年國際奧委會特別修改「憲章」,排除只有獨立國家才能成為國際奧會會員的限制。此次東奧就有三個奇特的例子,一是難民代表團,二是俄羅斯奧委會,三是「中華台北」。
1971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直到1981年達成「洛桑協議」,才以Chinese Taipei 為名,重返國際奧委會;兩岸於1989年簽署協議,在賽場內大陸同意稱「中華台北」。然而在2008年北京奧運之前,大陸卻用「中國台北」而不用「中華台北」。08年馬英九就任,大陸開始用「中華台北」,但2017年又改回「中國台北」,以示對蔡英文拒絕九二共識的不滿。一字之差,充滿政治考量。誰說體育能自外於政治?
台灣與中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如麻花般的糾結關係原本是嚴肅,甚至冷酷的政治議題。韓劇「大長今」的原作者柳敏洙女士,20年前來台專訪我,並且寫出「世界之女」韓文書出版。她在序文中有一段敘述很特別,她說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棒球賽,韓台選手爭奪第三、四名,經過13局激烈交戰後,韓國敗給台灣隊。獲得銅牌的台灣隊上台領獎時,在電視上出現的是五個圓環的奧會會旗,而不是台灣國旗,也沒有演奏國歌。
當時是高中生的她,更發現銅牌得獎者的國名叫Chinese Taipei,但教科書上明明稱台灣為Republic of China「中華民國」。她如此寫到:
「那時候我第一次了解到,原來心目中富裕的台灣竟有這種深刻的痛楚。雖然有自己的國旗和國名,卻不能使用它,令我對於台灣國民的哀傷和忿怒,感同身受。」
37年前那位韓國高中才女對台灣國際身份的悲憫,在此次東奧尤其突顯。日本NHK率先在開幕式上用「台灣」稱呼台灣代表隊,其他國家的媒體也在報導台灣選手的佳績時直指Chinese Taipei 對台灣的不公平。但是中國中央電視台在播報男子羽球雙打賽,台灣隊打敗中國隊時居然可笑地突然全部滅音滅影,彷彿一切不曾發生!
事實上,此次奧運台灣表現精彩,很多項目都獲得歷史性的首面獎牌,目前總共獲得2金、4銀、6銅,雖然不能跟美國的39金、41銀、33銅共113面獎牌,或者中國的38金、32銀、18銅共88面比,但是當「黃金男雙」李洋、王齊麟打敗對手勇奪金牌時,興奮的不只是國人,日美歐友好國家也都大表驚喜。因此在頒獎典禮時出現五圈奧運旗並演奏國旗歌而非國歌時,它的荒繆感突出,國人更加感嘆台灣做為國家的「不正常」。
這使得隔天進行的女子羽球單打金牌戰更加吸睛,因為羽球天后戴資穎與中國女將陳雨菲拼搏三局長達81分鐘,最終以18比21、21比19、18比21落敗,但台灣挑戰中國的政治性張力十足,成為國際焦點。戴資穎雖敗猶榮,而陳雨菲的表現也可圈可點。
今年東奧高爾夫球金牌得主Xander Schauffele 是一位十足的「世界公民」,中文名叫「陳大山」。他的父親是德法混血,母親是台灣人,從小在日本長大,後又移民美國,他在奪金後大聲喊出,「我的老媽是台灣人,我也是半個台灣人!」台灣已是一枚被拭亮的牌照,所有生於斯、長於斯的男女,都應懷著感恩和驕傲的心情,為台灣正名,讓台灣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
2018年時,飛躍羚羊紀政帶頭推動「東奧台灣正名」公投運動,希望由台灣人民透過公投程序向國際發聲,以台灣取代「Chinese Taipei」,堪稱「義正詞嚴」,「合情合理」,可惜蔡政府畏首畏尾,未予全力支持,終告失敗。紀政等人已宣布將推動「巴黎奧運台灣正名」,相信支持的人必水漲船高。
不可否認,中國的確是僅次於美國的大國,然而這幾位贏得金銀銅牌的台灣體壇新秀,臨場不慌不亂,不卑不亢,全力以赴,使命必達的表現,確實給國人同胞,尤其藍綠大小政客上了一堂精彩的課程:「台灣必須勇於面對中國,而中國也應該正視台灣!」
已經崛起的中國,要世界坦然面對中國的崛起。已經茁壯的台灣,也有權利要求中國坦然面對台灣的茁壯!然而中國在東奧對茁壯中的台灣卻充滿不屑和嫉妒,諸多失心瘋似的表現,一方面讓台灣人驚覺中國對台灣的仇恨有多深,另方面更讓全世界洞悉中國有多虛偽和懦弱!
體能要求英文 在 呂秀蓮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在疫情起伏折騰之際,日本堅毅地承擔2020延後一年的奧林匹克重責大任。明知開幕式現場空蕩蕩,仍善盡主辦國職責,充分展現「傳統與創新」的人文和科技的張力。國際奧委會以「United by Emotion」作為大會主題,「情同與共」,日皇德仁則祝願東京奧運:「牽起嶄新未來與希望燈火」。
奧運會起源於古希臘城邦爭戰攻伐太過血腥殘暴,於是改以和平且公平的體能競技,雖未能終結戰爭,至少讓和平的火炬世代相傳,體育交流跨越國界的藩籬。1995年國際奧委會特別修改「憲章」,排除只有獨立國家才能成為國際奧會會員的限制。此次東奧就有三個奇特的例子,一是難民代表團,二是俄羅斯奧委會,三是「中華台北」。
1971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直到1981年達成「洛桑協議」,才以Chinese Taipei 為名,重返國際奧委會;兩岸於1989年簽署協議,在賽場內大陸同意稱「中華台北」。然而在2008年北京奧運之前,大陸卻用「中國台北」而不用「中華台北」。08年馬英九就任,大陸開始用「中華台北」,但2017年又改回「中國台北」,以示對蔡英文拒絕九二共識的不滿。一字之差,充滿政治考量。誰說體育能自外於政治?
台灣與中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如麻花般的糾結關係原本是嚴肅,甚至冷酷的政治議題。韓劇「大長今」的原作者柳敏洙女士,20年前來台專訪我,並且寫出「世界之女」韓文書出版。她在序文中有一段敘述很特別,她說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棒球賽,韓台選手爭奪第三、四名,經過13局激烈交戰後,韓國敗給台灣隊。獲得銅牌的台灣隊上台領獎時,在電視上出現的是五個圓環的奧會會旗,而不是台灣國旗,也沒有演奏國歌。
當時是高中生的她,更發現銅牌得獎者的國名叫Chinese Taipei,但教科書上明明稱台灣為Republic of China「中華民國」。她如此寫到:
「那時候我第一次了解到,原來心目中富裕的台灣竟有這種深刻的痛楚。雖然有自己的國旗和國名,卻不能使用它,令我對於台灣國民的哀傷和忿怒,感同身受。」
37年前那位韓國高中才女對台灣國際身份的悲憫,在此次東奧尤其突顯。日本NHK率先在開幕式上用「台灣」稱呼台灣代表隊,其他國家的媒體也在報導台灣選手的佳績時直指Chinese Taipei 對台灣的不公平。但是中國中央電視台在播報男子羽球雙打賽,台灣隊打敗中國隊時居然可笑地突然全部滅音滅影,彷彿一切不曾發生!
事實上,此次奧運台灣表現精彩,很多項目都獲得歷史性的首面獎牌,目前總共獲得2金、4銀、6銅,雖然不能跟美國的39金、41銀、33銅共113面獎牌,或者中國的38金、32銀、18銅共88面比,但是當「黃金男雙」李洋、王齊麟打敗對手勇奪金牌時,興奮的不只是國人,日美歐友好國家也都大表驚喜。因此在頒獎典禮時出現五圈奧運旗並演奏國旗歌而非國歌時,它的荒繆感突出,國人更加感嘆台灣做為國家的「不正常」。
這使得隔天進行的女子羽球單打金牌戰更加吸睛,因為羽球天后戴資穎與中國女將陳雨菲拼搏三局長達81分鐘,最終以18比21、21比19、18比21落敗,但台灣挑戰中國的政治性張力十足,成為國際焦點。戴資穎雖敗猶榮,而陳雨菲的表現也可圈可點。
今年東奧高爾夫球金牌得主Xander Schauffele 是一位十足的「世界公民」,中文名叫「陳大山」。他的父親是德法混血,母親是台灣人,從小在日本長大,後又移民美國,他在奪金後大聲喊出,「我的老媽是台灣人,我也是半個台灣人!」台灣已是一枚被拭亮的牌照,所有生於斯、長於斯的男女,都應懷著感恩和驕傲的心情,為台灣正名,讓台灣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
2018年時,飛躍羚羊紀政帶頭推動「東奧台灣正名」公投運動,希望由台灣人民透過公投程序向國際發聲,以台灣取代「Chinese Taipei」,堪稱「義正詞嚴」,「合情合理」,可惜蔡政府畏首畏尾,未予全力支持,終告失敗。紀政等人已宣布將推動「巴黎奧運台灣正名」,相信支持的人必水漲船高。
不可否認,中國的確是僅次於美國的大國,然而這幾位贏得金銀銅牌的台灣體壇新秀,臨場不慌不亂,不卑不亢,全力以赴,使命必達的表現,確實給國人同胞,尤其藍綠大小政客上了一堂精彩的課程:「台灣必須勇於面對中國,而中國也應該正視台灣!」
已經崛起的中國,要世界坦然面對中國的崛起。已經茁壯的台灣,也有權利要求中國坦然面對台灣的茁壯!然而中國在東奧對茁壯中的台灣卻充滿不屑和嫉妒,諸多失心瘋似的表現,一方面讓台灣人驚覺中國對台灣的仇恨有多深,另方面更讓全世界洞悉中國有多虛偽和懦弱!
體能要求英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飛輪運動」介紹
訪問:蕭煥瓊 教練
飛輪車,英文名字SPINNING,是由美國私人教練兼極限運動員的JOHNNY Goldberg於1991年首創,是一種結合了音樂、視覺效果等獨特的充滿活力的室內飛輪車訓練課程。
飛輪車的外型與一般的自行車非常相像,包括車把、車座、踏板和輪子… 等幾個部分,車身穩固地聯結成一台車體。與一般自行車不同的是,它的結構可以做很大的調整,使騎行的人感覺更舒適。
與所有的有氧運動一樣,飛輪車也是在充分激發身體的運動細胞後,在消耗能量的同時達到減脂的目的。飛輪車是健身房中運動量最大的器材之一, 對體能的要求非常高,通常30分鐘即能消耗500卡左右的熱量,同時也排出許多汗水,身體的水分流失很快,因此要及時補水。但是大量的水分流失並不代表它是靠減水來減肥,如果你在運動的時候戴上心率錶,就會很清楚地看見自己在運動過程中,從哪一刻開始就完全是在消耗脂肪了。在以腿部為中心的訓練過程中,臀部、腰部、背部、手臂的肌肉都能得到充分的訓練,同時還能夠增強你的心肺功能。
起源於美國的飛輪車活力四射、熱情奔放,因此頗受25~35歲的人群的青睞。不過在國外這項運動可沒有年齡限制,因為它以科學化的訓練方式,確保參與者的安全,而且可以完全掌控運動的強度,適用於所有有運動能力的人。不過建議膝蓋有受過重傷的人不要選擇此項器材,因為整個騎行過程中,膝關節的摩擦很大,再加上高強度的壓力,很容易加深潛在的傷害,在日後的運動過程中就會慢慢體現出來。心臟病和高血壓患者也不宜參與,以免在高強度訓練中發生危險。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體能要求英文 在 Sandy 仙娣小秘密is on Facebook. ... 的推薦與評價
體能要求 超高、生活上需要獨立自處、與同學保持著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 ... 但我只是單純地想讓露西知道,這個世界上就是有很多人講英文,"#講英文是件很正常的事",想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