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開學 教育部真的準備好了嗎?🚨
🔺#防疫補助應加碼且所有老師須至少打完第一劑疫苗
9月1日即將開學,國內疫苗不足,使得目前仍有3.2萬高中以下教職員工、3.7萬補習班或安親班人員没打到疫苗。國民黨團在18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儘速讓教師施打到疫苗,且不得強迫施打未經國際認證的高端疫苗,同時加強校園防疫措施。我和國民黨團今(20)再度召開記者會,揭露教育部編列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防疫經費僅編列3億444萬5500元,每位學生僅100元防疫費用,根本就不足以建構校園防疫工作。國民黨團強烈呼籲行政院、教育部,增加每位學生每學期的防疫補助至少應有500元,再加上因應遠距教學應有之設備採購,僅佔整體2600億元防疫預算約25億元。此外,我和國民黨團要求教育部加速審視老師疫苗施打第二波造冊,重新計算開學後還有多少老師未施打疫苗,必須讓所有老師至少打完第一劑疫苗,確保校園與學生的安全。
🔺#教育部真的準備好如期開學了嗎?
7月17日行政院長蘇貞昌承諾儘速讓高中以下老師和安親班、補習班老師等相關教職人員施打第一劑疫苗;但是16日國民黨團召開記者會,揭露目前還有3萬2千位教師,補教業、安親班等3萬7千位相關人員尚未施打疫苗,光是台北市就有500位學校導師未打疫苗,教育部如何能在9月1日如期開學?行政院、教育部、疫情指揮中心直到今天沒有任何回應或補救措施,難道漠視孩子們受教權和防疫安全嗎?
🔺#清寒家庭孩子怎麼辦?
清寒家庭的數位落差,教育部沒有人關心,全面停課特殊家庭子女照顧如何後續?教育部目前剩餘防疫經費只剩下2千萬元左右,夠嗎?費鴻泰指出,教育部全面防疫資源、人力投入不足,包括:一、防疫消毒物資採購不足。二、清寒學生遠距設備採購不足,尤其在偏鄉地區。三、強化防疫用水、用電費預算不足。四、教職員、學生發燒、確診安置費哪裡來?五、補助防疫人員加班、雜支費在哪裡?以上相關防疫項目、費用,教育部完全沒有編列,再過11天就要開學了,所需要的物資,經費到底在哪裡?粗略估算學校防疫物資採購需要15億元,平均每位學生每學期的防疫補助至少500元,數位落差設備採購約10億元,總共需要25億元,教育部是否已經向行政院申請到位?教育部必須盡速向全國家長說清楚。
🔺#防疫經費做半套
目前還有3萬2千位高中以下老師打不到疫苗,蘇貞昌承諾的終究還是騙、騙、騙;教育部洋洋灑灑的防疫指引,防疫經費卻只有半套,每位學生每學期只有100元防疫預算,難道教育部要學校割紙箱當防疫隔板嗎?沒有施打疫苗的老師,每7天必須快篩一次,預算從哪裡來?教育部要求學校必須每天至少2-3次清消,而清消工作勢必委外處理,錢從哪裡來?每位學生每學期100元防疫預算投入,教育部的防疫指引根本就是半套指引、半套預算。
🔺#因數位落差恐致數位中輟
現在全國約有296萬高中以下學生,每位學生防疫預算應提高到500元計算,不過15億元左右,只佔整體2600億元防疫預算極小部分。呼籲行政院長蘇貞昌,既然疫苗採購不足,無法讓所有教育人員打到疫苗,至少因應教育部所提出的校園防疫指引,學校必須有充足的防疫預算。攸關數位落差部分,疫情三級警戒期間,學校實施遠距教學、視訊上課,但是在偏鄉地區不是有網路就可以上課,很多學校連平板電腦都不夠,教育部必須編列至少10億元的經費替偏鄉學校購買平板電腦,同時建構、補足軟硬體設施,不要讓數位學習因為「數位落差」的關係造成「數位中輟」。
🔺#防疫經費不夠,#還有三萬多名老師沒有打疫苗,#快篩費用誰要出?
行政院此次特別預算有高達近2600億元,國民黨團一再呼籲行政院,儘速妥適分配到各個部會和縣市政府,不要一把抓在手上,而應讓防疫預算發揮到最大效用。但很遺憾地,行政院分配給教育部開學用的防疫預算只有3億元,一個學生一學期才100元用來防疫。每位學生100元的防疫預算,要購買隔板、快篩試劑、備用口罩和消毒酒精等,光是買隔板就超過100元,難道中央離基層真的有這麼遠嗎?3萬多名老師沒有施打疫苗,這還不是精算後的數字,包括代課老師、代理老師人數有多少?教育部還在計算中;另外體育班的外聘教練、社團老師、特教班的臨時特教助理、高職兼任老師,都也不在施打名單中,進入校園勢必需要快篩,到底還有多少老師需要快篩?校園必須準備多少快篩試劑?教育部都掌握確實數字嗎?這些老師的快篩試劑錢,到底誰出?縣市政府有辦法負擔嗎?
🔺#請中央不要把所有責任都甩鍋給地方政府
學校開學後,教室開冷氣必須小開窗讓空氣流通,勢必增加電費;要求學生勤洗手,水費也會增加;每周校園、公私立幼兒園大清消的費用,到底誰來出?教育部到底有沒有想過這些問題?難道教育部只會宣布復學,把所有校園防疫工作、預算甩鍋給地方政府、學校、老師和家長負責?另外,如果家長選擇在開學後,擔心老師或學生未打疫苗而選擇在家上課,學校如何解決?是否必須準備一組老師專門負責線上教學,各種課程規劃?有沒有經費來源?因應三級警戒遠距教學而造成部分學生「學力」不足,教育部有配套措施補強「學力」不足的學生嗎?負責「補強」上課的老師,有沒有鐘點費?關於第二波未施打疫苗老師造冊問題,教育部重新審視第二波造冊名單,重新計算開學後,還有多少老師還沒施打疫苗,必須儘快讓所有老師打完第一劑疫苗,確保老師與學生的安全,請教育部必須正視。
高中以下學校遠距教學實施辦法 在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9月1日即將開學,國內疫苗不足,使得目前仍有3.2萬高中以下教職員工、3.7萬課輔班、安親班人員没打到疫苗。國民黨團在18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儘速讓教師施打到疫苗,且不得強迫施打未經國際認證的高端疫苗,同時加強校園防疫措施。國民黨團今(20)再度召開記者會,揭露教育部編列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防疫經費僅編列3億444萬5500元,每位學生僅100元防疫費用,根本就不足以建構校園防疫工作。國民黨團強烈呼籲行政院、教育部,增加每位學生每學期的防疫補助至少應有500元,僅佔整體2600億元防疫預算約25億元。此外,國民黨團要求教育部加速審視老師疫苗施打第二波造冊,重新計算開學後還有多少老師還沒施打疫苗,必須讓所有老師至少打完第一劑疫苗,確保校園與學生的安全。
總召費鴻泰表示,7月17日行政院長蘇貞昌承諾儘速讓高中以下老師和安親班、補習班老師等相關教職人員施打第一劑疫苗;但是16日國民黨團召開記者會,揭露目前還有3萬2千位教師,補教業、安親班等3萬7千位相關人員尚未施打疫苗,光是台北市就有500位學校導師未打疫苗,教育部如何能在9月1日如期開學?行政院、教育部、疫情指揮中心直到今天沒有任何回應或補救措施,難道漠視孩子們受教權和防疫安全嗎?國民黨團高度質疑,教育部真的準備好了如期開學了嗎?
費鴻泰指出,清寒家庭的數位落差,教育部沒有人關心,全面停課特殊家庭子女照顧如何後續?教育部目前剩餘防疫經費只剩下2千萬元左右,夠嗎?費鴻泰指出,教育部全面防疫資源、人力投入不足,包括:一、防疫消毒物資採購不足。二、清寒學生遠距設備採購不足,尤其在偏鄉地區。三、強化防疫用水、用電費預算不足。四、教職員、學生發燒、確診安置費哪裡來?五、補助防疫人員加班、雜支費在哪裡。以上相關防疫項目、費用,教育部完全沒有編列,再過11天就要開學了,所需要的物資,經費到底在哪裡?費鴻泰表示,國民黨團粗略估算學校防疫物資採購需要15億元,數位落差設備採購約10億元,平均每位學生每學期的防疫補助至少500元,總共需要25億元,教育部是否已經向行政院申請到位?教育部必須儘速向全國家長說清楚。
副書記長鄭正鈐表示,目前還有3萬2千位高中以下老師打不到疫苗,蘇貞昌承諾的終究還是騙、騙、騙;教育部洋洋灑灑的防疫指引,防疫經費卻只有半套,每位學生每學期只有100元防疫預算,難道教育部要學校割紙箱當防疫隔板嗎?沒有施打疫苗的老師,每7天必須快篩一次,預算從哪裡來?教育部要求學校必須每天至少2-3次清消,而清消工作勢必委外處理,錢從哪裡來?每位學生每學期100元防疫預算投入,教育部的防疫指引根本就是半套指引、半套預算。
鄭正鈐指出,現在全國約有296萬高中以下學生,每位學生防疫預算應提高到500元計算,不過15億元左右,只佔整體2600億元防疫預算極小部分。鄭正鈐呼籲行政院長蘇貞昌,既然疫苗採購不足,無法讓所有教育人員打到疫苗,至少因應教育部所提出的校園防疫指引,學校必須有充足的防疫預算。攸關數位落差部分,鄭正鈐指出,疫情三級警戒期間,學校實施遠距教學、視訊上課,但是在偏鄉地區不是有網路就可以上課,很多學校連平板電腦都不夠,教育部必須編列至少10億元的經費替偏鄉學校購買平板電腦,同時建構、補足軟硬體設施,不要讓數位學習因為「數位落差」的關係造成「數位中輟」。
藍委林奕華表示,行政院此次特別預算有高達近2600億元,國民黨團一再呼籲行政院,儘速妥適分配到各個部會和縣市政府,不要一把抓在手上,而應讓防疫預算發揮到最大效用。但很遺憾地,行政院分配給教育部開學用的防疫預算只有3億元,一個學生一學期才100元用來防疫。林奕華指出,每位學生100元的防疫預算,要購買隔板、快篩試劑、備用口罩和消毒酒精等,光是買隔板就超過100元,難道中央離基層真的有這麼遠嗎?3萬多名老師沒有施打疫苗,這還不是精算後的數字,包括代課老師、代理老師人數有多少?教育部還在計算中;另外體育班的外聘教練、社團老師、特教班的臨時特教助理、高職兼任老師,都也不在施打名單中,進入校園勢必需要快篩,到底還有多少老師需要快篩?校園必須準備多少快篩試劑?教育部都掌握確實數字嗎?這些老師的快篩試劑錢,到底誰出?縣市政府有辦法負擔嗎?
林奕華進一步指出,學校開學後,教室開冷氣必須小開窗讓空氣流通,勢必增加電費;要求學生勤洗手,水費也會增加;每周校園、公私立幼兒園大清消的費用,到底誰來出?教育部到底有沒有想過這些問題?難道教育部只會宣布復學,把所有校園防疫工作、預算甩鍋給地方政府、學校、老師和家長負責?另外,如果家長選擇在開學後,擔心老師或學生未打疫苗而選擇在家上課,學校如何解決?是否必須準備一組老師專門負責線上教學,各種課程規劃?有沒有經費來源?因應三級警戒遠距教學而造成部分學生「學力」不足,教育部有配套措施補強「學力」不足的學生嗎?負責「補強」上課的老師,有沒有鐘點費?關於第二波未施打疫苗老師造冊問題,林奕華呼籲教育部重新審視第二波造冊名單,重新計算開學後,還有多少老師還沒施打疫苗,必須儘快讓所有老師打完第一劑疫苗,確保老師與學生的安全,請教育部必須正視。
高中以下學校遠距教學實施辦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教育:宅在一起的超前部屬】
昨天雙北市長同時發佈高中職以下學校含公私立學校安親幼兒園等,全面停止上課。
我聽見所有母親一面倒的哀嚎,不為別的,只因為連著兩天的假日和孩子一同關在家裡的慘烈狀態,已經讓所有母親都頭大,現在又要打延長賽,而且一打就要連打11天,連續264小時不間斷,不是媽媽被孩子打趴,就是孩子被母親打到鼻青臉腫的下場。
其實在雙北宣布停課的前一天,我已先幫孩子請假在家,先生原本不同意,直到雙北停課新聞一出,先生還不好意思的讚嘆我的決定真是「超前部屬」。
孩子宅在家,真的考驗親子的關係,不說別的,就連已經成年的大人,與母親同住一個屋簷下在家遠距上班的朋友們告訴我:我已經是大人了,但在家上班,我媽和我都精神緊繃耶!
因為母親以每三分鐘提醒(該休息一下),每五分鐘嘮叨(衣服洗了沒),每十分鐘憂心(疫情怎麼這麼嚴重),每十五分鐘關心照顧(中午吃炒飯好嗎)的節奏,照料著在家上班的孩子,搞的親子關係異常緊張,因為不管你幾歲,在媽媽面前,永遠是孩子。
最後朋友想出了一個絕妙辦法,推薦了幾部戲劇,讓媽媽去追劇。
從此朋友可輕鬆了,媽媽也獲得愉快的日常時光。
然而面對一群還在上學的孩子,媽媽總不能也追劇吧?
一旦媽媽追劇,所有孩子都一頭栽入3C世界,那還得了。
事實上,我在決定請假的前一天晚上,就做了幾道觀念的導正,並且協進做了討論措施:
1. 停課不等於放假,學習不能中斷
當時由於還沒有宣布停課,我就先詢問孩子,因為疫情嚴重,她們想請假嗎?
三三川川兩姊妹很樂於請假。
但我很快詢問規範:停課,要怎麼繼續學習?
兩個孩子便依照課表,規劃學習進度。
2. 自學進度之外,可以安插自己想看的書本
三三在學習課表上,安插了許多課外讀物的時間,甚至比學習學校課業的時間還長,她詢問我這樣規劃可以嗎?
我:可以的,但為了不讓閱讀只成為娛樂,所以每一天你讀多少課外讀物,你都得寫一篇讀書心得和故事大綱,將你看到的內容,分享給我,讓我看看你閱讀時究竟看到什麼。
三三點頭,這點對她來說不算難。
3. 學習休息時,可以看電視嗎?
三三問:所有功課和學習進度都做完之後,可以看電視嗎?
我:你在學校有看電視嗎?
三三搖頭。
我:那就是了,所以你覺得可以看電視嗎?
三三:那就不要看好了。
我:若是看了呢?
三三:處罰囉。
我:覺得罰什麼好呢?
三三:我是不會看的啦,所以可以罰錢。
我:也可以,罰多少?
三三:我覺得要重罰,600好了。
我:真的頗重。
最後母女兩協議,降低罰款,而開放電視時間,是下午五點過後,才能啟動看電視的權益,因為五點過後,正是孩子從學校放學的時間。
4. 停課期間,手足吵架也是學習
全部孩子一起宅在家的結果,經常是手足大戰、親子爭執的場面。
所以在討論萬一姊妹兩在家吵架該怎麼辦時,我提出:吵架很正常,所以只要吵架,你們兩就得把過程鉅細靡遺寫下來,如果寫得好,我會給你們稿費,因為這也是一種學習。(如果哪一天我刊出姊妹兩的吵架自白書,不要懷疑,就是在家自學時激發出來的潛能XD)
其實於我而言,在家自學的目標,不應該是:進度多少,該讀什麼,該做什麼。而應該是:不管進度多少,也無論做了什麼,或發生了什麼,都要導向「學習的系統思維」,以「一切都是學習」的概念來帶領孩子在家學習,創造學習環境。因此,即便煮飯、做家事、折疊衣服,都可以是學習的一部分,而不僅在線上上課才算是學習。
而父母的責任在何處?
其實父母無須去負擔過多的責任,只要陪伴即可,更多的時光應該放手讓孩子去規劃課表,讓孩子們自己去實踐,若有意外,則寫下過程,親子討論這個過程哪裡可以改善,哪裡是做得很好的地方,將所有事情都當作是學習的一部分,如此一來,不管爭執也好,打架也罷,都會列入學習的行列之中。
昨天一天孩子們在家自主學習,我只在晚間幫孩子看學習的進度,詢問幾道她們自己讀書進度中的內容,如小四社會──海上運輸最早是帆船,後來有更大的運輸工具取代了帆船,那是什麼運輸工具?如小四國語:在西遊記鐵扇公主這一課文中,每一個角色的性格分別是什麼?例如小四自然:請分別詳細敘述底下昆蟲的食物分別是什麼「蝴蝶」、「竹節蟲」、「獨角仙」等等問題,藉此確定孩子的學習都在狀態裡,宅在家裡的學習日,父母也能輕鬆面對。
上述提問,都是昨天我真實問三三的問題。
而三三在閱讀課外書目上,也寫了一篇心得,她的閱讀書目是《第59街的畫家》,心得與故事大綱,她寫道:
主角的哥哥到國外打仗。
主角自己某天看到了自己幻想出來的超人,因為想幫忙,所以幫忙送東西,主角每星期二就要送一箱柳橙到59街的公寓。公寓的外表跟所有人的房子沒兩樣,但裡面就很特別了,所有的色塊都會飛起來跳舞,這太神奇了!
難道這些飛起來的色塊,都是想像出來的?
想像力就是我們的超能力,也許我們也可以運用我們的想像力,就能成為世界無敵的人了。
上面這些是三三寫的閱讀心得。
三三一天實施自學後的心得是:比在學校學習還忙!
大家在今天開始會展開停課陪孩子宅在家裡學習的第一天,不妨先請孩子按照課表,從自己訂定學習進度、自己規劃課程內容開始!
自學,不該是父母的惡夢,而是父母放手,讓孩子學習獨立的機會。我們不是老是希望孩子要學習獨立,不要老是依賴父母?讓我們趁這個機會,將這個夢想實現!
父母們,讓我們好好放手,讓孩子學習吧!
♥疫情時代來臨,你們為孩子布置的課程又是什麼呢?可以分享自己教學的方法喔。
♥文章看完記得留言,我喜歡看大家的想法與回應。
♥「故事表達營」第二梯次只剩一個名額,但目前暫緩招生,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