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嘉明湖該怎麼準備|富士山沒你想的那麼難|ft.山女孩李佳芬 - EP.9
#文末有留言贈書第二波
Podcast收聽|Youtube觀看:https://taplink.cc/doctor16543
台灣山林資源豐富,超過3000公尺高山其實不只100座,前輩們挑選出100座各具特色的山,做為百岳,希望推薦大家來享受體驗,很多山友也會以完成百岳做為人生的一個大挑戰。
其中,很多人會將「石門山」設定為百岳挑戰中的最後一座百岳,石門山俗稱拖鞋山,從名字就能想見他的難度。登山口就在公路旁邊,單程大概半小時,所以完成百岳挑戰時,扛著香檳美食與一起與朋友同歡,慶祝達成人生里程碑的時刻。
■ 登山≠郊遊
#疫情啦哪次不是疫情 今年,登山的人數大增,很多人都聽說「天使的眼淚」超美,想一探嘉明湖神秘面紗,朋友揪揪就出發,但是無奈根據內政部消防署統計,今年的山難人數比往年增加了一倍!本周同樣是 #山女孩_李佳芬 與大家分享踏入山林前,應該做些怎樣的準備。也聽聽 #泰德 的滑雪山難記。
■ 體能與負重行走很重要
在朋友邀請你初次挑戰嘉明湖時,請千萬要審慎評估自己的體能,運動鍛鍊還是必要的,可以先從一般的步道開始,台北-四獸山、陽明山;台中-大坑步道;也跟大家推薦 #健行筆記,超多山友分享美照與經驗,可以從中挑選。有了基礎的體能、適合的裝備、好的隊友與嚮導再出發。也可以考慮參加登山團。
■ 別把自己的力氣用到100%
爬到山頂是目標,但是如何能安全下山才是最重要的,登山的過程中,除了自己,還有夥伴,如果體能或是身體有狀況,就會需要夥伴的互相協助。記得,留一點力氣幫助同行的夥伴,也隨時讓隊友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山永遠都在,不要為了覺得沒有登頂或走完很可惜而硬撐。
■ 高山症
審慎評估自己的健康狀態,高山症不是年輕人或是體力好的人就不會遇到,最好在出發前先跟醫生討論,出發前一天也可以使用預防性藥物。所謂步步為營,就是希望在高海拔地區活動時,緩慢爬升。如果出現症狀的話,停止上升,或是立刻下降高度。
■ 山屋
多數百岳路線設有山屋,雖然設備簡單,但對累了一天的山友來說已經是天堂。除了山屋,部分設有露營的營地,為了山林資源不要超載,進入位於國家公園內的登山路線,別忘了上網申請入園申請,山屋或是營位都需要事先登記申請,千萬別貿然前往喔!
■ 推薦登山路線
玉山 - 景觀.動植物豐富多變,台灣人必去
雪山 - 冰河遺跡、圈谷地形,風景壯闊
奇萊南華 - 斷壁、瀑布、日出、草原,大景都在這
剛想嘗試登山的朋友的,可以考慮從這三條路線開始,享受台灣豐富的山林資源,體驗登山樂趣。
感謝佳芬這周也提供兩本有他親筆簽名的 《向山而行!給山女孩的野放手冊:行前知識、裝備解析、體能訓練及登山路線規劃》給支持我們的聽眾,同樣只要在本篇下面留言 #向山而行 我們會在11/20抽出兩位幸運的聽眾把書送給你唷。
#泰德 #貝兒醫師 #podcast #登山 #爬山 #露營 #百岳 #玉山 #石門山 #滑雪 #高山症 #無痕山林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4的網紅醫聊543,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Podcast收聽|Youtube觀看:https://taplink.cc/doctor16543 台灣山林資源豐富,超過3000公尺高山其實不只100座,前輩們挑選出100座各具特色的山,做為百岳,希望推薦大家來享受體驗,很多山友也會以完成百岳做為人生的一個大挑戰。 其中,很多人會將「石門山...
「高山嚮導谷明華」的推薦目錄:
- 關於高山嚮導谷明華 在 醫聊543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高山嚮導谷明華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高山嚮導谷明華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高山嚮導谷明華 在 醫聊543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高山嚮導谷明華 在 Cicada (Taiw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高山嚮導谷明華 在 [問題] 中央山脈大縱走嚮導都背多重? - 看板Hiki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高山嚮導谷明華 在 谷東悍(悍馬)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高山嚮導谷明華 在 高山嚮導谷明華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高山嚮導谷明華 在 高山嚮導谷明華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高山嚮導谷明華 在 高山嚮導賣便當招牌烤雞腿飯最銷魂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高山嚮導谷明華 在 高山嚮導王棟慧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高山嚮導谷明華 在 高山嚮導王棟慧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高山嚮導谷明華 在 mit台灣誌高山嚮導薪水 - 電影影評網 的評價
- 關於高山嚮導谷明華 在 MIT台灣誌.中央山脈大縱走(第39頁)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高山嚮導谷明華 在 頂品仔茶園 :: 合法菸酒這裡買 的評價
高山嚮導谷明華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人也過勞,山也過勞」
--高山環境退化,搜救人員過勞:向山致敬一周年檢討記者會
去年的今天,行政院長蘇貞昌宣布「向山致敬」政策,全面開放台灣美麗的山林,未來,除了國安因素及生態保護區域外,政府不應再以危險為由,禁止或限制人民進入山林,國人能夠自由親近山岳環境,不再需要「爬黑山」。
同時,行政院提出「開放山林」、「資訊透明」、「便民服務」、「教育普及」等五大政策主軸,強調未來將簡化入山管理及申請、並提供更完善的山屋營地、步道、指示及山區通訊系統,推廣各級學校山野、戶外教育,並呼籲登山者也要為自己的安全負責。
身為一個山友,站在空間解嚴,親近山林的角度,我們肯定開放山林的政策方向。然而,政策上路一年後,許多問題逐漸浮現。
今天上午,我與廖子齊 新竹市議員很榮幸能夠邀請到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的黃鈺翔、登山補給站負責人蔡及文、山谷登山會發起人蔡日興,討論高山環境退化與搜救人員疲於奔命的現況,一起來探究解決方法。
#搜索業務應朝專業組織化發展
首先,學生時代就是山社一份子,到目前還繼續爬山的廖子齊指出,開放山林加上疫情無法出國,造成登山人數的大量成長,同時推升了山難救援的數字,讓本來就相當吃緊的搜救人力,更加過勞與疲憊。
目前,山難搜救機制以消防單位為主力,其他單位雖然也會出人支援搜救行動,但消防員還是負擔最重,同時消防員還要負擔其他勤務業務,結果就是讓消防員疲憊不堪、過勞加劇。
為什麼會讓消防單位疲於般命?原因在於,山域中「搜索」落難者的位置,和已知位置後投入「救援」,兩種任務性質和所需技能略有不的,但現況下,消防員兩件事情都要做。
為減輕消防人力負擔,以及加強台灣山岳救難搜索的專業能量,政府應思考,未來將兩者由不同的組織負責並合作。消防員仍負擔投入人力救援的工作,山域搜索的專業累積,應逐漸改由其他組織承擔。目前,民間已有組織及專業人士參與搜救行動,未來或可考慮以行政法人或民間單位等適合的組織形式發展。
山谷登山會發起人蔡日興進一步解釋,在山上根據受難者可能的移動蹤跡,判斷去哪裡找人的「搜索」,和能使用搬運吊掛,安撫及給予第一時間的施藥急救的「救援」,其實是需要不同的技能及知識的。能夠執行搜索的工作,最基本應該具備登山探勘的能力,若再加上蹤跡觀察與分析,符合資格的專業人士恐怕不多。
他認同長遠來說應該將搜索獨立出來減輕消防負擔,但人才的培訓應是當下的第一要務,目前可以考慮將消防單位執行搜索工作的參與時間,明訂在地方自治條例中,減輕其工作負擔。
#維護山野環境總量管制立法
疲累的不只是搜救人員,更是我們的山野環境。
許多知名的高山景點,例如嘉明湖戒茂斯、阿里山眠月線鐵路、水漾森林等地,在網路美照的宣傳推波助瀾下,吸引大批登山客造訪。
原就十分脆弱的環境與生態,容受力有限,有些地方可能行走人次多一點,就會讓路徑侵蝕裸露的程度增加,短期不易恢復。
同時,登山客遺留的廚餘、排遺、衛生紙等生質類垃圾,在高山上低溫環境下,腐化分解的速度遠比平地的環境要慢,造成環境髒亂。而遺留的廚餘,更可能會影響山上動植物的食性與習性,對高山生態系造成負面影響。
我認為,未來應以統計資料與科學證據,根據山域的環境容受力上限,設定登山客總量管制機制。
目前的登山路線及景點,雖然在國家公園區域內,尚可依「國家公園法」依法裁罰與管理,但仍有為數不少的熱點不在國家公園內,而是在林務局及其他單位管轄的國有林與公有林。目前的法律,並沒有授權讓主管機關能夠積極地實施總量管制與裁罰,行政院應該積極研擬相關機制與修法。
雪羊則補充,開放山林至今的所有亂象,可以說都源自於「人數超載」。以眠月線、水漾森林、加羅湖、奇萊南華、戒茂斯、小溪營地而言,本屬開放或默許的區域,加上社群媒體與商業團大肆廣告行銷,吸引眾多人潮前往。卻因本來沒有總量管制、環境維護人力,而使遊憩品質日漸低落。
反觀,熱門依舊的玉山,卻因為有總量管制的庇護,而未因登山狂潮受到影響,仍維持著既往的遊憩品質與環境,說明了總量管制的必要。
除了納入總量管制,同時政府要給山域管理單位更多預算和人力,讓熱門地點能加派人力駐紮管理。
#登山商業團納管遏止成本外部化
這些超載的旅客,許多是由名義上「個人自主揪團」,實際上已發展成「類旅行社帶團」的團體帶上山的。這些登山團收取費用,專業領隊、嚮導一應具全,還有幫忙揹登山裝備甚至提供煮食服務的協作者(或稱揹工、挑夫)。
我認為,朝商業團並非壞事,但如果營運形態既已接近旅行社,就應該以法律納管以保障團客登山安全及權益。同時,為防止商業團為求利益去剝削協作者、長期佔用特定景點營地或山屋位置,排擠個體戶使用權益等成本外部化效應,登山商業團模式應逐步納管,以保障消費者權益及永續登山環境。
#深化山野戶外教育強化風險意識
山上的行為,反映的是山下的教育和素養。然而,目前學校和社會教育推廣的山野、戶外教育,仍然相當有限。
登山補給站負責人蔡及文表示,開放山林後,政府能盡量做到登山環境友善,但登山者自己要負責很大部分的登山安全。這是登山自律的精神,也是登山者應有的公約。
要做到自律,就必須準備好自己,就是要從登山教育的面向去培養。他認為,政府在登山教育上能夠精進的地方包括:管理單位應可更明確揭露步道風險程度及個人應做的準備;建立登山教育專業人才的培訓機制及人才庫;國中小的戶外教育,也要更重視「風險管理」的課程;輔導各登山協會或商業登山公司辦理登山安全訓練;救難單位也要教育民眾如何正確使用搜救資源。
廖子齊舉例,以新竹市而言,2019年全市僅7所學校提案。部份學校在推動過程中,缺乏正確的登山觀念與專業支持,規劃出來的活動可能無益於學生正確認識山林,甚至在登山活動中會有危險。
她曾聽說,有小孩子明明已經有疑似高山症症狀,卻仍在老師同儕家長的鼓勵下堅持登頂,這樣的行為卻被當作正面教育範例,不但不適當,還很危險。應該讓教育部與林務局共同合作,由林管處熟悉在地山區的專業人士,協助學校規劃活動及設計教案,推廣更適切的山野教育。
這個記者會,只是個起點。我們會繼續邀集相關部會,從搜救、生踏、管理、教育等面向,解決「人也過勞、山也過勞」的困境。謝謝今天來到現場的登山界朋友。
高山嚮導谷明華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同溫層外的故事》──玉山的親子驚魂記
因為周圍有少部分親友知道我在經營登山主題的部落格,所以偶爾會傳一些或有趣、或驚悚的網路文章過來。
由於文章在發布後被噓爆了,有些地方已撤下,但還是可以找到原文跟擷圖,真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特別聲明我不是拿出來再鞭一次,而是希望把他當成匿名的個案討論,也請大家不要太在意他們的真實身分,因為最重要的是避免山難,一味落井下石只顯得幼稚而已。
.
本次事件的主角是帶著3歲女兒爬玉山的雙親,單純從登山口前往排雲山莊這段路,卻意外地險象環生的故事,資訊來源是PTT。
因為父母二人都把登上玉山列為人生必做的事情,也希望帶著3歲幼女一起參與,且認為她已經有能表達自己哪裡不舒服的言語能力。事前一家人走過石門山、七星山、合歡群峰 (想必是不含西峰)等路線,以及國內外數十條國家步道,作為行前訓練。
出發前爸爸興奮得徹夜未眠,凌晨一點從台北開車出發直抵塔塔加就開始行程。天氣型態為雷陣雨、雨伴雪、濃霧,由於爸爸非常堅持前進,沿途眾多山友的鼓勵就收下,勸退則充耳不聞,自認安排了10小時一定足夠。之所以會有這麼多人勸退,主因是一家人的衣著看起來就不合格,而且還帶著幼女同行。
從媽媽的發文中,看得出來她對裝備、路線等一竅不通,衣著連運動品牌都稱不上,背包則是通勤用,也並未向山莊訂睡袋與餐點,只知道山上低溫,甚至沒帶風雨衣。
往排雲山莊的路走到剩3.5K,開始下雨,女兒的鞋子此時意外掉下一座木橋,於是爸爸冒險下橋撿拾,卻在過程中氣力放盡,僥倖地回到橋上。此時大雨落下,他們僅以雨傘遮雨,女兒體力耗盡,必須由爸爸揹著前進。
「我們耗盡身心,若不輕咬舌頭,一秒就能失去意識,坐下就不想再走,只剩意志力支撐著。」九死一生抵達山莊後,爸爸自己肩膀腫痛不堪、雙腳寸步難移。由於現在尚未傳出山難新聞,我猜測他們隔天應該是撤退成功了。
.
看到這邊,有點經驗的人都知道他們犯了數量多到不可思議的錯誤,但與其指責家長的愚蠢或拿著火把與稻草叉去獵巫,不如想想為何發生這種事,以及預防的方法。
簡單來說,這只是又一起準備不足就上山的個案,但他們還帶著小孩,讓風險管理上的容錯空間更小。大家都知道網路時代資訊取得容易,應該做點功課就能趨吉避凶?並不是這樣。我們應該把這種「暴衝型」登山者當作一種常態,也就是說,除非回歸到以前強制雇用嚮導的年代,這是無解的現象。
能做的,就只有請政府逐步加重推廣登山安全的力道,降低無頭蒼蠅的孳生機率,但即使做的再徹底,這只可能讓它趨近於零,而永遠不可能等於零。大眾這個群體浩瀚如海,過度自信者大有人在,我們永遠都不知道何時會有人發起神風特攻行動。
所以真的出了事,放輕鬆些,當成必然吧。如果有一天大家都學會從登山者的事前準備程度來看山難,那就是一個山岳國家的理想境界。
.
至於其他能討論的問題,就是老生常談了,懂得人看了只會覺得無聊,但我這兒永遠都樂於為新手服務。
1. 【攜幼登山的風險分析】
首先我不認為帶小孩登山有什麼錯,只要準備做的足,為何不行呢?但顯然歲數越小,風險就越大,而且何為可承受的風險,實在難以量化。我見過爸爸山友以專業背包(O牌)揹嬰兒爬小百岳,也一樣走過拉繩崩壁路段,只要家長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並無不可。
但由於本案的場景是玉山,一夜未眠直奔登山口(2,610公尺),還要再前往3,402公尺的排雲山莊,明顯缺乏休息和高度曝露的時間,這種情況下可能已經有人會出現輕微狀況了。自識和言語能力都有限的幼童,真的能清楚表達自己的不適嗎?而家長又懂得辨識病徵嗎?有如此剛愎自用的家長,出事也是無可奈何。
再來講家長的部分,孩子自理能力有限,使得家長所背負的責任極大,假如連自保都有問題,不只是失格的登山者,更是失格的雙親。故事之中,光是沒有風雨衣這一項就足以致命,一隻手撐傘也會影響在不平地形上的平衡感 (登山不用手電筒也是同理)。然後我觀察到他們行動速度緩慢,應該也會讓身體發熱也慢,使得失溫的危險更為提升。
再來就是體能上的準備。由於列舉的路線難度偏易,並無太高的鑑別度,而且從家長在行程後段體力耗盡的描述,也看得出來離山難只差一線之隔了。要帶小孩上山沒問題,但請要有能帶他平安下山的實力。
※後來發現有醫師提供專業意見,比我寫的更有參考價值喔:https://www.facebook.com/FMOMdoctor/posts/2736945289869860?hc_location=ufi
2. 【對冒險不切實際的浪漫】
因粉專或部落格的市場需要,許多新世代的自媒體(YouTube、FB、IG、抖音等)經營者,或是自信滿滿的個人,都會刻意強調登山的冒險面與危險面,以吸引觀眾的矚目。獲得讚就像嗑毒品,是吧?我發文讚數少也難免會在意啦,更別說是要以內容賺錢的人們了。
其實從本案的行文中,多少能感受到對「承受風險能力」的自豪感,好像別人都不這麼做,我這麼做卻成功了,就是個值得掌聲的壯舉。假如事主已具有一定經驗,挑戰台灣尚未開拓的高山溪谷或攀岩路線,站在未知的前沿本身就是一種不需言喻的浪漫,即使撤退也是雖敗猶榮,又何須巧言文藻飾之?但假如是過度強調五寮尖、鳶嘴山、劍龍稜等千百人踏遍的「驚險之處」,那麼也只是有心或無心的利用了大眾對山了解有限的情況罷了。
這無奈地反映了台灣山岳媒體匱乏的現狀,我只希望往後傳媒和自媒體上面的知識傳播能做得更好。
所以說,兩位家長假如能潛心從教訓中反省,不要浪漫化撿鞋插曲和自身痛苦經歷,寫成一篇具有教育意義的檢討文,我想就不會遭到這麼大的批評聲浪了。退一百步來說,休閒登山只對主觀有意義而已,客觀上並無任何成就可言,過於浪漫化自己的失誤只會顯得懵懂無知。
話說回來,就連火炎山都能摔死人,又有哪一篇IG上穿運動內衣的照片裡提到要注意地基掏空呢 (不信你去IG搜尋火炎山)?就算提了也沒有用吧,在旁邊立一個「崖邊拍照累積已X死」的牌子才是真的。(離題了)
3. 【體能,從了解自己開始】
計畫想去海拔超過3,000公尺的山峰,又不知道自己體力能否應付的了?首先你需要了解自己的體能大概到哪裡,然後再適當的加強,可以參考以下我的心得 (但為求保險還是先學會登山手機導航,避免迷路吧):
北部建議陽明山東西大縱走,中部谷關七雄,南部雲嘉七連峰(還可以一直接下去)或尾寮山,看一下網路上紀錄的平均完成時間,首先爭取努力達標,然後再試試看能否更快,或是增加負重,並且持之以恆的訓練,切記不能偷懶太久。記住這個快/重不是為了證明自己很強,而是為了在更艱難的行程中游刃有餘。除非你是天縱奇才,不然永遠都有人比你更快更強,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郊山爬夠了,不妨找超過3,000公尺以上的步道試試看自己身體的反應,我最推薦一日來回合歡西峰,如果感到不舒服的話,北峰前撤退就好了,可別硬撐啊。任何登山活動都有其風險,建議沒把握的新手攜伴同行,最好是有登山經驗的親友 ... (如果沒有,推薦從商業團開始,或是去報名上商業登山教育課程,培養自理的能力)。
我不是體能至上論者,因為事實證明有許多手段能夠幫助體能普通的山友完成行程,例如免揹團、神隊友、寬鬆的行程安排、挑天氣等等,而登山也遠遠不只是體能而已。可是!體能強一分,安全就多一分也是事實,所以才強烈建議大家平時要保持運動習慣,尤其是耐久力。不能爬山時,也可用跑步來加強或維持心肺能力喔!
朋友都在三角點擺pose拍了十幾張照,有說有笑,你卻氣喘如牛地卡在半山腰懷疑人生,不覺得體能練好才有享受的餘地嗎?😂😂😂
-----
最近的事件,讓我越來越覺得政府應該從全台各地挑選「郊山體能基準路線」,依照完成時間讓人民認識自己的體能層級,再用這個層級對應到大眾化的高山步道。雖然無法模擬海拔的差別,但起碼能給人一個粗淺的印象,避免越級打怪反噬自身。
想像步道口設置一個基準路線對應熱門百岳的解說牌,就可以讓民眾實際體會那個難度在哪。假如嘗試在X小時內完成基準路線就讓他叫苦連天,或是走完後覺得「哇~來回要四趟才等於雪山喔!」,也許就能降低暴衝的可能性。什麼都不知道就上路,那就太遲了。
拿陽明山東西大縱走舉例,就曾有山友說6小時內完成是神腳、8小時以內是勇腳、10小時以內是健腳、12小時以內是普腳云云 (FYI,越野跑最快紀錄是3小時內),其實這種分級方式不少見,但我的用意是以「循序漸進的自我鍛鍊」來讓登山活動更安全,倒不是鼓勵大家華山論劍、盲目求快,可別本末倒置囉!
回想起最初的自己,如果不是出於好奇心上網看行程紀錄 (然後覺得注意事項好多好麻煩還是跟團好了),搞不好一步走錯也會成為暴衝俠啊~~ 要為新手設身處地著想,登山教育才會順暢吧。😀
⛰
高山嚮導谷明華 在 醫聊543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Podcast收聽|Youtube觀看:https://taplink.cc/doctor16543
台灣山林資源豐富,超過3000公尺高山其實不只100座,前輩們挑選出100座各具特色的山,做為百岳,希望推薦大家來享受體驗,很多山友也會以完成百岳做為人生的一個大挑戰。
其中,很多人會將「石門山」設定為百岳挑戰中的最後一座百岳,石門山俗稱拖鞋山,從名字就能想見他的難度。登山口就在公路旁邊,單程大概半小時,所以完成百岳挑戰時,扛著香檳美食與一起與朋友同歡,慶祝達成人生里程碑的時刻。
登山≠郊遊
#疫情啦哪次不是疫情 今年,登山的人數大增,很多人都聽說「天使的眼淚」超美,想一探嘉明湖神秘面紗,朋友揪揪就出發,但是無奈根據林務局統計,今年的山難人數比往年增加了一倍!本周同樣是 #山女孩_李佳芬 與大家分享踏入山林前,應該做些怎樣的準備。也聽聽 #泰德 的滑雪山難記。
體能與負重行走很重要
在朋友邀請你初次挑戰嘉明湖時,請千萬要審慎評估自己的體能,運動鍛鍊還是必要的,可以先從一般的步道開始,台北-四獸山、陽明山;台中-大坑步道;也跟大家推薦 #健行筆記,超多山友分享美照與經驗,可以從中挑選。有了基礎的體能、適合的裝備、好的隊友與嚮導再出發。也可以考慮參加登山團。
別把自己的力氣用到100%
爬到山頂是目標,但是如何能安全下山才是最重要的,登山的過程中,除了自己,還有夥伴,如果體能或是身體有狀況,就會需要夥伴的互相協助。記得,留一點力氣幫助同行的夥伴,也隨時讓隊友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山永遠都在,不要為了覺得沒有登頂或走完很可惜而硬撐。
高山症
審慎評估自己的健康狀態,高山症不是年輕人或是體力好的人就不會遇到,最好在出發前先跟醫生討論,出發前一天也可以使用預防性藥物。所謂步步為營,就是希望在高海拔地區活動時,緩慢爬升。如果出現症狀的話,停止上升,或是立刻下降高度。
山屋
山地中各地可供登山者住宿的山屋及旅館,或是露營的營地,從最簡易只臨時避難住宿,到多功能的溫泉旅館都有,但為了山林資源不要超載,都需要事先登記,人多的時候需要抽籤。
推薦登山路線
玉山 - 景觀.動植物豐富多變,台灣人必去
雪山 - 冰河遺跡、圈谷地形,風景壯闊
奇萊南華 - 斷壁、瀑布、日出、草原,大景都在這
剛想嘗試登山的朋友的,可以考慮從這三條路線開始,享受台灣豐富的山林資源,體驗登山樂趣。
#登山 #爬山 #露營 #百岳 #玉山 #石門山 #滑雪 #高山症 #無痕山林 #泰德 #貝兒醫師 #podcast
高山嚮導谷明華 在 Cicada (Taiw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為了新專輯,Cicada在2018年六月一起到嘉明湖,開啟以山林為主題的創作。
🌲Cicada 新專輯巡迴《走入有霧的森林》🌲
2019/11/29(五)台北Legacy 👉🏻 https://tinyurl.com/yylherqf
2019/12/14(六)高雄LIVE WAREHOUSE 👉🏻 https://tinyurl.com/y627934q
2020/01/18(六)台中Legacy 👉🏻 https://tinyurl.com/y3hhxzx2
“Hiking in the Mist” is a hiking journal Cicada wrote with music for the mountains in Taiwan. Cicada walked through misty forest, rested by streams, admired clouds during sunset in North Dawu Mountain and encountered sunlit grassland at Qilai south peak. They hiked up to the ridge line overlooking the city, met wildlife in the cabin, experienced pouring rain and snows in cirque...
Growing up in an island with more than 260 peaks over 3000 meters in height, it's always been in our mind to be surrounded by nature and write about the mountains. At the 10th year of Cicada, we arise from the ocean and step into the forest. Everything we experienced in the wilderness led us to seek within.
在邁入第十年之際,Cicada從大海走向山林──
日出、濃霧、傾盆大雨、夕陽雲海⋯⋯
都引領著他們,一步又一步,俯瞰我們的家。
走入山林的他們說:
「這不是件容易的事。」─── 罡愷
「逃離都市進到山裡,原來還有更多值得在乎的事。」 ─── 桃子
「另一個全新於尋常的世界是如此的靠近。」─── 謝維
「感受山與海,才能理解我們從何而來。」─── 致潔
山說:
「我帶給你的禮物是無盡的美景。」
「世界如此遼闊,我會包容你的一切。」
「我想讓你知道富饒的意義,帶你用不同尺度和價值觀衡量事物。」
「這是一張讓你聆聽、感覺、靠近我的專輯。」
從第一張 EP 開始,Cicada談感情、聊動物、踏察西海岸、潛入太平洋……直至2019年 ,全體團員以雙腳深入臺灣的山脈,負重尋找創團十年的至高美景。為了《走入有霧的森林》,他們揹上自己的恐懼和慾望,臣服於未知的身體和天候條件;上行、下行、日升、日落,一行人自願受苦、積極做工,將一幕幕依時序開展的山中光景與體感經驗譜成彼此共享的登山日記:
中海拔的迷霧林道、終年有水的水源地、浮在雲海與光暈上的斷崖、日出閃耀金黃的頂巔、收攬左右視野的稜線、樹根與石縫交會處的綠色鋪面、烏雲聚集的驟雨一瞬、深夜山屋裡的非人派對、白雪覆蓋的無人圈谷……山行者們謹慎、迷茫、雀躍、坦然、清晰、安詳、靜默……
究竟你我所能聽見的,是山的聲音,還是登山者的聲音?是自然的召喚,還是人們自賦意義的追尋?是誰的意圖?誰的堅決?誰的山色?誰的光環?誰的壯麗?誰的悸動?
答案也許在山裡,也許不在,然而唯有親身走進山中,往高處爬向海拔三千,人們始能憶起這些人為限度中所能觸及的無盡風景,甚者,讓經驗與體感匯聚於指尖,祈請那既可獨享、亦可合鳴的樂句與聲息自然降臨。
_____________
導演/攝影/剪接:林艾德
作曲:江致潔、謝維倫
大提琴:楊庭禎
小提琴:許罡愷
木吉他:謝維倫
鋼琴:江致潔
高山嚮導:吳佳穎
中文文案:林宛縈
英文文案:江致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icada來電答鈴
329727 走入有霧的森林
329728 夕陽消失之前
329729 降落在金黃色草坡
329730 俯瞰我們的家
■來電答鈴下載方式
中華電信:手機直撥700→按4輸入歌曲代碼(僅提供來電答鈴產品下載)
台灣大哥大:手機直撥803→按4 輸入歌曲簡碼→選擇(來電答鈴或原音鈴)產品下載
台灣之星:手機直撥700→按4 輸入歌曲簡碼(僅提供來電答鈴產品下載)
亞太:手機直撥560→按2→按6 輸入歌曲簡碼(僅提供來電答鈴產品下載)
遠傳:手機直撥900→按4→輸入六碼答鈴代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icada's FB: http://www.facebook.com/cicadataiwan
http://www.cicada-tw.com
cicadatw@gmail.com
高山嚮導谷明華 在 谷東悍(悍馬)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七彩湖六順山悍馬高山嚮導主廚協作有興趣者跟我一起出發吧. No photo description available. +25. No photo description available. MESSENGER. 谷東悍(悍馬)丹大 ... ... <看更多>
高山嚮導谷明華 在 高山嚮導賣便當招牌烤雞腿飯最銷魂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台北市松山有一間便當店,價格親民,主打菜色卻是下足功夫的炭烤雞腿排以及炭烤燒肉,老闆原本是位 高山嚮導 ,每次帶隊登山就會在戶外辦起野炊派對, ... ... <看更多>
高山嚮導谷明華 在 [問題] 中央山脈大縱走嚮導都背多重? - 看板Hiki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無意間看到MIT台灣誌走南二段的影片
看到每個人背負的裝備比一個人還大隻
還以為我看到的是螞蟻生態片
很好奇想問一下他們這樣大概是背多重?
這種路線真的是身心靈的一大挑戰啊
由衷佩服這些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6.44.18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