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感兒童教養七招】
上集介紹了高敏感兒童(Highly Sensitive Child,HSC)的特質和表現,
我們了解孩子可能會在日常生活中各式各樣的「坎」卡住😗
突如其來的情緒起伏、生氣、傷心、崩潰,
或是只要遇到改變或新的事物就反應超大😱😱😱
今天#Ally治療師和 #恬兒治療師就要來和大家分享~
當遇到這些情況,
我們可以使用的✨7個教養招式✨喔!!!
🔸辨別不適的背後是什麼原因?
🔹慢慢來,先給預告
🔸面臨改變時,確保孩子生理上在舒服的狀況
🔹給孩子改變的主控權
🔸同理—幫助孩子對付莫名襲來的恐懼
🔹劃出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界線
🔸鼓勵情緒表達,調適情緒
〰〰〰〰〰〰〰〰〰〰〰〰〰〰〰〰〰
🉐教養7招引導方法和說明-下載方法 🉐
1⃣按讚我們的粉絲團
2⃣在本文下方留言: 告訴我們孩子常在哪個「坎」卡住⁉
如: 已經觀望溜滑梯三個月了,永遠都用看的,怎樣都不肯試試看><
3⃣機器人小編,會私訊您✅
4⃣下載實用的【高敏感兒童教養七招】!!!
〰〰〰〰〰〰〰〰〰〰〰〰〰〰〰〰〰
趕快來下載【高敏感兒童教養七招】,
試試看裡面的方法❗❗
來陪伴孩子慢慢釐清感覺、找到問題點、接受新的事物🙋♀️
更順利的享受生活中出其不意的小驚喜(也可能是小驚嚇啦XD)
#高敏感兒童 #HSC #職能治療師
➖➖➖➖➖➖➖➖➖➖➖➖➖➖➖
【0-2歲父母必修課 -線上課程】
#育兒有效率 #自然不焦慮 #優質線上課程
https://www.kid-pro.com/0-2-1/
訂閱Youtube,好多好玩遊戲在這裡:
http://bit.ly/youtube-kidpro
高敏感兒童 治療 在 恬兒職能治療師-醫學領域的兒童發展專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原來❗️❗️是高敏感兒童⁉】HSC大解密-上集
會不會覺得孩子很容易一受到外界刺激,
就反應很大、很誇張🤔?
多愁善感、沒什麼事情就哭😭,
整天緊張兮兮、總是小心翼翼的樣子,
很膽小😣、對新事物的適應好慢、總是要觀察好久好久,
特別怕髒、怕吵,常常沒什麼事就覺得這裡不舒服、那裡怪怪的😖,
搞得大人也不知道孩子到底是怎麼了❓
到底是哪裡不滿意❓
怎麼情緒起伏這麼大❓
-
你知道🔹高敏感兒童(Highly Sensitive Child,HSC)🔹嗎?
今天 #Ally治療師 和 #恬兒治療師 就要來介紹一下 HSC有什麼樣的特質~
HSC是由美國臨床心理學博士Elaine N.Aron所提出的,
研究指出~大約5個孩子中就有1個天生就比較敏感🙋
而這類型的孩子有著一些特質:
🔶天生具有敏銳的感覺➡️對外界的刺激很敏銳,『接受的更多』,會容易處於過度刺激狀態,而常常有累、難過、緊張等感覺😵。
🔶除了對味道、聲音、顏色、觸感等五官感覺敏 感,對於『他人的暗示』➡️像是一點鼓勵、責備,甚至你只要使個眼色,他們都能看出來,而且很會看大人臉色行事、很謹慎😶。
🔶大腦對外界訊息的處理比較特別➡️會做出更多複雜的解讀,而且擁有蠻強的『直覺』😏。
🔶同理心強➡️對事物和人的感受都有深刻的感覺,經常會『過度注意細節』,甚至會時常將他人的感受『投射在自己身上』😌。
-
你會覺得這類型的孩子配合度比較不好,
特別在好像不重要的地方卡住、猶豫不決、情緒起伏大😱,
不如其他孩子這麼隨和、這麼好帶、好相處🥺,
-
但另一個面向來說,
他們正因為這些特質而顯得~
✅比較思維靈巧
✅直覺性強
✅很會看場面做事
✅會三思而後行
✅很有同理心
這些特質都是一體兩面的,
藉由孩子的經驗、大人的引導等,
孩子會漸漸適應環境,找到自己最舒適也最好的生活方式❤️
-
而~我們要怎麼陪伴和教養這樣特質的孩子?
讓他保有這些特質、又能快樂成長🥰,
並順利應變這個✨有趣又多變的世界✨呢?
-
下集我們將要帶來【敏感孩子教養六大招】
請持續關注敬請期待喔!!!
➖➖➖➖➖➖➖➖➖➖➖➖
📌【0-2歲父母必修課 -線上課程】
#育兒有效率 #自然不焦慮 #的優質線上課程
https://www.kid-pro.com/0-2-1/
📌訂閱Youtube,好多好玩遊戲在這裡:
http://bit.ly/youtube-kidpro
高敏感兒童 治療 在 黃彥鈞 黃老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曾有不少爸媽問我:
『黃老師,我該怎麼知道孩子的表現是他們“天生如此”,還是我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沒有給予“足夠全面的環境刺激”所導致的呢?』
爸媽看到孩子的不同行為表現時,認知都不太相同:
有人會覺得那就是孩子的個性,
應該要試著去瞭解後找到適合的方法對待,
不要一昧地勉強;
有人會覺得那是因為沒有「好好教導」的關係,
必須告訴孩子是非對錯的標準,
這樣才不至於失了規矩;
有人會覺得只是孩子年紀小、心智不成熟,
但只要經過學習、不斷嘗試與練習,一切就會開始慢慢地改變。
換句話說,每個父母都想知道
小孩究竟扮演著怎麼樣的「角色」?
大家的看法是什麼呢?
其實,每一種說法都有可能,
所以我通常會反過來問爸媽:
『在教養孩子這方面,您的目標與目的是什麼呢?』
職能治療師在治療個案時,
透過許多臨床觀察與評估後很重要的一環就是『訂下目標』,
根據不同的階段性目標來制定治療計畫,
然後整個過程我們會不斷檢視自己執行的計畫是否與目標吻合,
並且必要時會適度地修正,
所以釐清目標與想法是一件很必要的事情,
若沒有常常檢視,
很容易會陷入當下的直覺來處理孩子的狀況,
有時候一次的經驗,
就會讓孩子在內心留下印象造成影響。
隨著爸媽想法不同,行為就會不一樣,
孩子就像尚未定型的角色,
爸媽如何根據角色的性質增減「教養劇情」,
就顯得更加重要。
很多來醫院求診的爸媽
都很想確認孩子到底是不是高敏感兒童?
是不是過動或其他診斷?
我認為與其在意孩子在哪個分類,
不如好好地觀察他們問題,
找到原因並加添補足所需的部分,
畢竟相同的診斷下的表現仍因人而異。
對於環境的適應能力也是爸媽常關注的項目,
尤其是團體生活,
不過這方面可能有的大人都還在學習,
成長中的孩子們確實經歷地還不夠,
所以可能有時會不知所措,
例如在面臨一個新的事件、環境或挑戰時,
我們常扮演不同角色,
或許你需要多一點時間調整讓自己好好靜下來,
或許你需要身旁有人支持鼓勵,
或許你需要再更多觀察一下,
或許你需要的只是穩定溫暖的陪伴,
或許你需要透過休閒活動暫時脫離那樣的情境,
或許你需要跟自己充分對話之後在邁開下一步…
這些,都是人生的路途上所留下的經驗,
讓我們的選擇性與彈性越來越多元又寬廣,
也漸漸知道自己適合什麼。
身為爸媽,
我們可以是給予愛、支持與勇氣的重要角色,
但我們是否也可以同時成為其他人生命裡的重要角色,甚至是自己的主角呢?
高敏感兒童 治療 在 KidPro醫學級兒童發展教育團隊-恬兒職能治療師|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你知道 高敏感兒童(Highly Sensitive Child,HSC) 嗎? 今天#Ally治療師 和#恬兒治療師 就要來介紹一下HSC有什麼樣的特質~ HSC是由美國臨床心理學博士Elaine N.Aron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