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寶媽的月子中心怎麼選? #大寶可免費入住
Airb&b民宿家的味道 飯店式服務坐月子。
『很多時候,老牌子就是迷人』
康和產後護理之家(大安館), #20幾年歷史_台北最老字號月子中心。
少有商業行銷宣傳、沒有新品牌月子中心的科技化驚艷設備、沒有嬰兒游泳池、沒有創意料理、也沒有app嬰兒監視器,但有著其他更迷人之處!
近6年內房間剛翻新,根本是Airb&b民宿 !
8樓房型 #室內15坪 像1房2廳的家!!
獨棟月子中心減少交接感染、捷運東門站正後方步行30秒、位在 #永康街美食商圈(家人外食很方便)、一樓是創辦人李婦產科(看診方便)、中樓層是李醫師的家、高樓層有兒童玩樂室、贈送平面車位30天、重點是大寶可入住。
房內2大面窗戶採光好😎😎
房間面國小操場好視野好心情、有自己的小廚房(微波爐、飲水機、冰箱、消毒鍋、溫奶器)、有客廳區 書桌區 睡房區 、有按摩椅、有2台電視、有king size大床、還有寬敞浴室、及大到可以走台步的更衣室
(只能自嗨展示 每天同款式的哺乳衣)🤣
老品牌相對親民,訂房價位比很多新品牌更划算許多唷~
老品牌月子中心 餐點、擺盤可能少了點創意驚奇,但就很像在「阿嬤外婆家吃飯的親切感」。很怕你餓到 水果和餐餐份量 都很大盤!送餐阿姨還常貼心說:喜歡的話,甜點可幫你續盤喔!
#不同胎_找月子中心的重點大不同
老實說,上一胎我選絕不讓大寶進來的。
(#坐月子的用意_就是躲大寶啊)🤣🤣
哈哈哈但第三胎沒得選了,
因為小孩生太多,也不想造成兩邊家長(爸媽公婆負擔)。
且哥哥小一新生入學,進新環境的第一個月也很需要爸媽的陪伴吧❤️
康和產後護理之家
#小葵妹妹滿月了
#乳牛媽媽身體休養好了
#饅頭哥哥小一生活適應了
#大樹弟弟在外婆阿嬤家_爽爽吃養胖了
#永康商圈美食_K先生也偷渡給我享受到了🤣
#要回家面對三寶戰鬥了(緊張😓)

高樓層 中樓層 在 嚕米與露西。幸福空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嚕米生日快樂🎂
去年嚕米生日小旅行是到礁溪寒沐酒店渡過。
礁溪寒沐住宿文 ➡️ https://reurl.cc/zbo4OV
今年36歲生日,選擇來台北萬豪酒店 Taipei Marriott Hotel來個台北宅度假旅行。
查房價 ➡️ https://reurl.cc/5oVd0y
更多台北飯店入住心得 ➡️ https://reurl.cc/6y9jVy
感謝萬豪酒店對我的厚愛,即便是白板會員,將原先經典客房(classic room)中樓層的房型,前一天就升等成極致客房(premier room)高樓層的房間🥰開心
房間在15樓,窗外就可以看到遠方的101大樓以及松山機場停機坪。即便在15樓難免還是被對面的住宅屋頂阻礙整體的視野,所以可以想像天際客房,位於更高的樓層視野應該真的超好!
房間走素雅整潔路線,12坪多空間寬敞很舒適,且雙人床超大,兩大兩小睡起來也很舒服☺️不過浴室就略顯老派點,但有浴缸就是讚,小孩可以玩很久😂 備品是THANN平牌👍
提前寫信備註有壽星,飯店準備了超好吃的檸檬塔!也幫我準備好兒童備品與多要的毯子,服務很貼心🥳
台北萬豪酒店設置戶外泳池,健身房,趁著天氣不錯,帶兩小去玩水,泳池是恆溫,溫度大概在27度,不過位於高樓層風較大,風吹來還是略冷。泳池外就可以看到美麗華摩天輪很美🎡值得一提,更衣室弄的很高級舒服!
壽星的慶生大餐直接在飯店對面闊佬 Shabu Shabu用餐 ,這家google評論很高的,海鮮真的超優超好吃,湯頭也很美味😋晚上再帶兩小去坐美麗華摩天輪,超完美的宅旅行🎡
#嚕米36Y
#台北萬豪酒店
#Taipeimarriorthotel
#staycation
#這次使用住二送一的免房券超划算可惜以後沒此活動
#原本打算要match萬豪白金會員的帶籍挑戰卻在1月底突然就關閉註冊可惜了我的行政貴賓廳
#萬豪的床好好睡一家四口睡到10點多才起床哈
高樓層 中樓層 在 林彥甫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晚不談租金,來聊聊荷蘭的都市再生與社會住宅。
最近一周,因為台北市明倫社宅的 4 萬租金,加上柯市長說「不希望社會住宅都住窮人」,再次讓社宅議題浮上檯面。不過今天我沒有要談社宅租金訂價的問題,而是希望透過分享幾個荷蘭的都市再生案例(有成功也有失敗的),讓大家思考社會住宅的其他面向。
本文中的照片和文字都是我在 2019 年夏天去荷蘭參訪考察所見所聞的紀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下載我的出國考察報告全文(連結在文末,不過總共有 1 萬多字),特別感謝OURs 都市改革組織、欣建築聯合策劃,孫啟榕建築師和在地嚮導于欣可的詳細解說,以及領隊 Wendy 和同團的所有團員。
在11 天荷蘭的研修之旅中,我們針對社會住宅、都市更新和建築空間,總共實地參訪了多達 20 幾個地方,也拜訪阿姆斯特丹住宅協會、阿姆斯特丹都市規劃局和MVRDV建築事務所,從 1910 年代荷蘭第一棟社宅,一路談到 21 世紀初荷蘭住宅法修訂與社宅的市場改革,回想起來真的是非常精實的出國考察。
荷蘭在 1901 年就通過《住宅法》,明訂保障國民的「居住權」,確立社會住宅為重要政策,並賦予中央與地方相關法源和制度工具。目前荷蘭的社宅存量超過 240 萬戶,佔住宅總存量的 31.5% 左右,相對於台灣只有約 0.2 %,比例相當懸殊。
這邊精選 7 個實地考察的社會住宅和都市更新案例跟大家分享。其他關於台灣和荷蘭的住宅分析、阿姆斯特丹與台北市的社宅比較,以及荷蘭社宅的發展歷程,在報告中也都有說明,歡迎下載詳閱。
我在報告最後,針對台灣的社會住宅和都市更新提出下列四點建議,如果各位看完也認同的話,希望能夠協助分享給對社宅有興趣的朋友,讓更多人看見都市再生和社宅政策的多元面向。
(一) 整體區域開發的重要性
不同於台灣的社會住宅往往是獨棟的建築物,相關的規劃僅限於建築物本身的外觀設計、房型規劃、公共設施等,在荷蘭社宅則是整個區域都市更新的一部份,因此較能夠整體考量交通動線、區域混居、周遭環境和景觀,甚至融合當地的歷史和文化。
以東碼頭都市更新區為例,在規劃的同時就考量到與市中心的公共運輸串接(輕軌、公車、自行車道等),區域內的建築物也保留碼頭文化的倉庫意象和舊城街屋的立面設計,更重要的是,實際上根本分不出哪些建築物是社會住宅,因為外觀上沒有明顯差別,且沒有特別分區,連公共設施也都是所有居民一起共用的。
(二) 人本交通設計應從生活為出發點,而非硬體建設
在台灣很常出現狀況是在市中心蓋了自行車道但是沒人使用,然後就有許多人會認為是國情不同造成的必然結果,但其實荷蘭在 1960~70 年代也是大量的蓋公路、市中心塞車的情況更是不亞於現在的台灣,但是當一條條大馬路貫穿市中心、破壞城市的紋理,中產階級也紛紛遠離市中心,造成老城區的落後和治安問題,民間開始反思並形成一股力量要求政府改變。
以新市場都更區為例,原先阿姆斯特丹政府規劃在此區域建設高速公路和地鐵,直接貫穿城區並大量徵收房地,好讓住在外圍的中產階級能夠更快速又便利地到達市中心。
在當地居民的強烈反抗下,政府取消高速公路通過老城區、更改地鐵的路線,並讓原來的居民能夠繼續留在既有社區,並且擴大人行空間、縮小道路,盡可能維持街區的紋理風貌。
從這場運動之後,「把最好的空間留給行人和自行車,讓居民可以享受生活」的概念,逐漸成為往後荷蘭推動都市更新的原則之一,甚至出現像是⾃來⽔廠都市更新區的永續社區,不只保留大量綠地和開放空間、做雨水回收,更限制所有機動車輛不得進入,只能夠停在外圍的停車場再步行回家。
(三) 社會住宅不應只是單純的住宅,而是提供多元功能及服務的社區
在台灣提到社宅,通常比較多會被談論的還是住宅本身,像是房型、坪數、租金、戶數、物業管理等等,交通便利性或是附近綠地面積也有但相對上比較少,其他的服務,像是醫療、社福、托育、長照等服務則又更少被看見。
荷蘭在早年因為房屋短缺,所以也是以蓋更多戶數的社宅為主要目標,能夠讓愈多人有地方住就好,因此出現像是拜爾美米爾社區一樣大規模的高樓層、高密度住宅區,也提供大量社宅。但事後證明,這樣的作法是相當失敗的,變成接收大量貧窮移民的地方,導致社區破敗、治安問題嚴重,空屋率一度高達 25%,計畫也被迫中斷。
後來政府提出更新計畫,約有一半的高層建築被拆除,換成中樓層與低樓層建物,增加住宅的多樣性。原先居住與工作、生活被區隔的空間規劃被重新改成混合居住、購物、停車和交通運輸的空間;一、二樓過去充滿小型的公共空間和機房,也被打掉換成大面玻璃的穿堂和店舖;建築物挑高增加穿透性,並且重新打開街道,讓街道成為公共空間,減少治安死角。
更新後,社區不但有大面積綠地,同時也出現公共托育、長照中心及醫療服務站等服務,上述種種的改變不只提升居住安全,也改善了居民社會經濟的問題。
(四) 過程中會出錯是正常的,但要記取教訓不斷地嘗試和修正
「try and error」(試誤法)是在科學實驗很常使用的研究方法,回顧荷蘭的都市更新和社會住宅發展史,也不難發現當中有許多失敗的例子,像是拜爾美米爾社區和早期開發的新⻄區都更區,都因為建設大量的密集住宅,加上又卻乏優質的公共建設,導致住戶大多收入偏低,衍生出許多社會經濟問題。
台灣在跟已開發國家,甚至鄰近的香港、南韓相比,社會住宅的起步算是比較晚了,有很多機會能夠借鏡其他地方成功及失敗的案例,作為台灣整體社宅規劃以及地方在推動社宅時的參考。當然難免還是會因為政治和社會的環境不同,所以實際上遇到的問題也不盡相同,但重要的是要從每次錯誤的經驗中記取教訓,不斷地朝更好的社會住宅及城市發展邁進。
新竹市議員林彥甫 108年赴荷蘭考察報告(CC BY-SA 4.0)
全文下載:https://reurl.cc/R13Zg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