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醫師之路>>
轉眼間,又到了這個時刻。對參加美國住院醫師申請的人來說,3月12跟 3月17號(前後)是兩個非常重要的日子。身為一個外國醫學系畢業者(IMG, international medical graduate,意即非美國醫學系畢業的申請者),多年的努力就看這兩天的結果了。即便對美國醫學生來說,這天也是個重大的日子。在這天,美國的準畢業生們會盛裝打扮出席系方辦的party。系主任會在party上面唱名,一一公布每個人錄取的醫院跟科別。台下的人都是期待又怕受傷害,跟戴分類帽一樣地刺激。
究竟,對一個外國醫生而言,通往美國醫師的道路是怎麼樣子呢?
首先,想在美國執業一定要先當住院醫師,只有通過執照考試是不行的。問題是住院醫師的名額有限,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被錄取,如何搶到住院醫師的位置便成為關鍵。這跟台灣很不一樣。第一、台灣住院醫師容額大於畢業人數。第二、台灣醫師通過執照考試即可執業(只是沒有專科很難看健保項目)。第三、台灣醫師國考雖然跟美國一樣也是分三個階段,但每一個考試都只要通過都好,成績高低並不重要。記得當初班上大多數人都是考前一個月才開始準備。考試也以背誦為主,只要考古題有看過就能答對。問題….
USMLE(US Medical License Exam,美國醫師執照考試) 不是這樣子的遊戲啊!! (抱頭):
第一、就算台大醫科畢業的學生也都同意USMLE是他們考過最難的考試,沒有融會貫通去考穩死。第二、這個考試的成績會大大影響錄取機會,且一旦考過即不能再考。所以不管是聰明絕頂的印度人還是對考試在行的中國人,全職準備好幾個月都不見得敢去考,因為「一生只有一次機會」,每個人都不只求過還要求高分。指考托福考差還可以重讀再來,USMLE…well,一旦考差美國路可能就此停止。而USMLE又只是這條路的第一步而已。
拿我參加的2017年來說,有3萬多人角逐2萬多名住院醫師的位置。乍聽之下似乎不難約有77%的錄取率。問題是美國醫學系畢業的醫師(American Medical Graduate, AMG) 幾乎全數錄取,錄取率高達95%。IMG卻只有50%。在IMG裡面又有部分是美國公民但因種種因素(大部分是考不上美國醫學院或是覺得美國醫學院太貴)選擇去加勒比海或是墨西哥讀書的,稱為US-IMG。這些人本來就是美國人,醫學系最後一年又幾乎都在美國醫院臨床學習,比我們這些真正的IMG(non US-IMG)更有優勢。在真正的IMG中,又以印度巴基斯坦的考生佔多數,要跟他們競爭需要相當程度的努力。第一他們分數都高的可怕。很多醫學生都以到美國行醫為志向,很早就開始準備。第二他們英文即使有口音但普遍流利,醫學院上課是全英語教學,與美國接軌問題較小。台灣只有教科書用原文,上課還是用中文解釋,口說很差。第三他們在美國當醫師的人數眾多,關係(connection)強大。每個醫學系每年平均10+個人到美國行醫,菁英的醫學系更是超過90%都過來美國。台灣則是全部醫學系加起來一年不到10個。一路在台灣長大讀書的台灣囝仔如我,自覺素質不會比較差。但比賽跟限量一樣都是殘酷的。知道自己不差卻無法證明實力,也沒有人會同情你。如何在強敵環伺之下脫穎而出成為最大的考驗。首先,一定要有一個好的成績,也就是之前提到的USMLE分數。成績是客觀的評量,在沒有背景支持下,是最容易了解一位申請者實力的工具。USMLE總共有四個考試,IMG必須要通過step 1, step 2 CK(clinical knowledge), step 2 CS(clinical skill)拿到ECFMG的證書之後才能參加住院醫師的申請。最後一關step3可以留到申請上再考。
Step 1總共有7個block,每個block各一個小時包含40道題目。7個小時內只有45分鐘的休息時間包括吃中餐。在台大語文中心考的時候可能左邊在考托福,右邊在考GRE,考到下午大家都走了就剩你一個人還在考。科目的話跟台灣的國考一試差不多,有病理生化藥理等基礎醫學科目。Step 1雖然是考基礎醫學,但題目設計幾乎都是用臨床題呈現。看完題目要先判斷在講甚麼疾病,再去想背後的生理藥理生化機制才能選出答案。選項的數目沒有上限,可以從A一直到Z。每個題目作答時間平均1.5分鐘,花看題目可能就要花45秒。不要說是檢查了,連答題時間都快沒有。
第二階段Step 2 CK(clinical knowledge),考臨床知識。比step1多了一個block,考試時間8個小時,一樣只有45分鐘的休息時間。
第三階段step 2 CS(clinical skill)考驗臨床技巧,跟台灣的OSCE一樣,但過程比台灣嚴謹,除了問診之外還加考病例書寫以及診斷。考試有12關,也就是有12個標準病人(standard patient,經過訓練的假病人)呈現12種不同疾病。考生每關停留15分鐘問診,10分鐘寫病歷。評分則看三個項目: 問診技巧 Communication and Interpersonal Skills (CIS), 英文口說能力Spoken English Proficiency (SEP), 以及綜合能力Integrated Clinical Encounter (ICE),每個項目都必須要達到一定水準才能通過。這個階段最有趣的部分就是上網找練習對象。我的練習對象遍及世界各地,包過泰國、奈及利亞、尼泊爾、瓜地馬拉及中國等。練習的時候一個人當標準病人,一個人當醫師相互練習。
這三個考試通過後會拿到一個ECFMG(Educational Commission for Foreign Medical Graduates)證書,承認了你跟美國畢業的醫師同等學歷後便有資格參加住院醫師申請。拿到這個證書本身沒甚麼難的,要合格只要贏過10%的人就行,重點是成績高低成績高低成績高低(很重要所以講三遍!),一般IMG的目標都是要至少考個高於美國醫學生AMG平均的成績,這樣才有說服力要求別人收你。再來影響錄取率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 美國臨床經驗(US clinical experience, USCE)/推薦信,簡單來講就是人脈。
我們常常講「有關係就沒關係」,還以為靠關係是華人社會的專利,殊不知美國更講求人脈,很多工作都必須有推薦才進得去。linkedin會紅不無道理,畢竟大家都怕收到怪人。IMG原生國家醫師的推薦信幾乎起不了作用,美國人只相信美國醫師的推薦(不一定要是美國人,但一定要在美國有位置)。這個要求對有背景的人(譬如爸爸就是醫師)來說相對簡單,但我們這些沒權沒勢的人,要怎樣讓人家願意推薦? 最好的方法就是申請醫院見習,並且在這段時間好好表現拿推薦信。醫學中心教授的推薦信很有份量,一封來自知名醫院的強力推薦信跟一張川普卡(Trump card)一樣,一出手對方完全無法招架。但見習期間壓力很大,跟美國名校醫學生一起run不僅英文要好,臨床知識還要比他們豐富才行,若沒有特殊表現教授怎麼會注意到你?
申請每年九月正式開始。申請者將資料統一上傳到一個叫做ERAS ( Electronic Residency Application Service)的系統,報名喜歡的醫院,接下來就是等待面試了。這個過程也是大有學問,每個醫院喜歡的申請者不盡相同,有的喜歡剛畢業的,有的喜歡成績高的,有的喜歡有經驗的,申請者必須在眾多醫院的項目中找出最有可能錄取的去投,每投一家報名費就多26塊美金。光內科一科就有400多個項目(program),全部報名的話費用超過一萬美金(30萬台幣)所以不可能全投。一般人都是投100至200家,但在這個大紅海時代投200家以上的IMG也大有人在。
為什麼我們需要報名這麼多醫院呢?絕對不是錢太多,而是因為拿到面試(interview,簡稱IV)的數目跟錄取的機率成正比。粗略的統計是每拿到1個IV便增加10%的錄取機會。競爭力高的申請者可能每投5家就拿到1個IV,弱的申請者投了200家也拿不到一家,但平均來講投10中1就算是很不錯的成績。一個醫院是否發你面試是看你的書面資料,但最後決定要把你排在第幾名就是看你的面試技巧。有很多人即使拿到了不少面試最後還是沒上,也有只拿到一個就上的,每一步都不能鬆懈。最後我總共拿到了22個面試,去了17家,在10月到1月份這三個月內去了美國各地十幾個不同城市,相當花錢又花力。
面試季大約在1月底結束,申請者此時會將所有去過的面試排序(rank),每個program也會將面試者排名。有去參加面試不表示最後program會rank你(將你排在名單上)。有些醫院發100個面試,最後排名50位,錄取18位。有的醫院發300個面試,最後排名200位,錄取30位。同樣的,面試者也不見得要將每個面試的醫院都放在志願表上。面試之後發現自己不適合就千萬不要填,一旦放上去就有錄取這家的可能。兩造將排序表/志願表交到NRMP(national resident matching program)後,系統會用一套極為精密的演算決定每位申請者最終去處。這套演算法曾經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詳細的步驟極為機密,沒有人知道步驟確實是如何進行的。
當上美國住院醫師的過程就是這麼耗時又耗力,花一兩年準備是跑不掉的。除了要有實力之外,花的錢更是難以估計: 1. USMLE考試報名費 : 3000+ USD 2. 去醫院見習學費: 1000+ USD 3. 報名醫院費用: 3000+USD 4.文件準備、面試準備: 1000+USD 5. 面試的機票食宿費用: 每去一家粗估300塊USD,10家保守估計3000美金。其他的還不算面試季待在美國的費用以及其他林林總總的加起來,台幣30萬絕對跑不掉,很多人更不只花了這個費用。Well,如果你問我當美國醫師這麼困難,你覺得值得嗎?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台灣的醫療水準其實很高,醫師的薪水在台灣也可以過得不錯。但在美國當住院醫師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他們提供了一個跟全世界菁英競爭的舞台。在這裡每天我都會察覺自己的不足,藉由努力讓自己更好更進步。無論最後我是否會一直待在美國執業,這整個過程都幫助了我成為一個更好的醫師以及更強壯的人。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時間花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汗水灌溉的果實總是特別地甘甜,我期許自己能夠不斷努力 :)
「高醫後醫面試分數」的推薦目錄:
- 關於高醫後醫面試分數 在 美國小兒科醫師 Pedd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高醫後醫面試分數 在 閱讀文章- 看板post-b.tes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高醫後醫面試分數 在 學士後西醫#後西醫高醫預估分數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高醫後醫面試分數 在 [閒聊]高醫學士後西醫今年面試分數應該是多少? 的評價
- 關於高醫後醫面試分數 在 高醫後醫上榜生面試秘笈大公開!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高醫後醫面試分數 在 未提供相片說明。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高醫後醫面試分數 在 320+後醫心得- 看板post-b.test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高醫後醫面試分數 在 [閒聊]高醫學士後西醫今年面試分數應該是多少?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高醫後醫面試分數 在 高醫後醫面試分數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高醫後醫面試分數 在 高醫後醫面試分數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高醫後醫面試分數 在 學士後西醫錄取分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高醫後醫面試分數 在 學士後西醫錄取分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高醫後醫面試分數 在 後醫ptt 的評價
高醫後醫面試分數 在 學士後西醫#後西醫高醫預估分數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學士後西醫今年高醫物理有題熱效率是不是沒正確答案? 心情7・留言15 ... 國立中興大學. 6. 沒那麼低據消息透露有補習班已傳出268~275最低面試 . ... <看更多>
高醫後醫面試分數 在 [閒聊]高醫學士後西醫今年面試分數應該是多少? 的推薦與評價
今天高醫放筆試成績了欸不知道大家考的好不好有沒有什麼消息可以知道今天面試門檻是多少聽說有補習班預測240 板上的各位覺得勒@@希望大家根據真實的成績來討論別浮報 ... ... <看更多>
高醫後醫面試分數 在 閱讀文章- 看板post-b.tes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原po是機械系的學生
今年大學即將要畢業 (準備當兵)
(大學期間 有在準備考試科目 也有修生物科技相關科目)
未來想朝向後西醫的方向努力
不知道醫學生版 有沒有 近幾年 高雄醫學大學 入取後西醫的學長姊們
''因為後西醫 需要面試''
~~~~~~~~~~~~~~~~~~~~~~~
原po 當初考大學 是直接考試入取 從未參加過任何面試
且在大學 成績也不是相當突出 知道自己處於弱勢情況
當完兵想努力拼。
主要想請問 後西醫 面試的經驗談
~~~~~~~~~~~~~~~~~~~~~~~~~~~~~~~~
希望學長姊們能指點
感激不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6.206.248
我真的沒什麼理由,就單純是夢想。
※ 編輯: fonlintw0621 來自: 114.24.123.213 (03/15 20:14)
※ 編輯: fonlintw0621 來自: 114.24.123.213 (03/15 20:20)
其實我擔心的事是 , 面試時 是否 英文面試。
※ 編輯: fonlintw0621 來自: 114.24.123.213 (03/15 20:25)
不是真的不懂,我是不懂你為何要這樣推文。
※ 編輯: fonlintw0621 來自: 114.24.123.213 (03/15 20:26)
筆試,我想是可以努力來的,面試 我想就不一定了,
自認讀書夠專心(請勿鞭我),因為怕浪費時間,所以大學就開始讀相關科目,
因為沒有面試過,會擔心面試的情況,上面板友說,考試完在來準備不遲,
但是多少還是有點擔心,所以來這請教。
※ 編輯: fonlintw0621 來自: 114.24.123.213 (03/15 20:34)
=========== = = = ============= 以下為回文部分 =========== = = = ===========
作者 mark89 (Asklepios) 看板 medstudent
標題 Re: [問題] 高雄醫學大學 學士後西醫
時間 Tue Mar 16 01:12:45 2010
───────────────────────────────────────
看來學弟是個有心人 拍拍
其實我們班真的有人是念技職體系讀後醫的耶(強者我同學^^)
我也認識沒念過高中的司法官啊(強者我同T^^)
我覺得很多人的建議很好 要多聽聽
先考過筆試再來考慮口試吧
不過想到我自己後醫口試的那天
還是令人有彷彿昨日歷歷在目的感覺
口試的前一天晚上
因為桃芝風災的關係 (大概吧 我有點不是很確定)
很擔心不能及時趕到 所以打電話問學校的辦事小姐
接電話的小姐竟然很機車的說 "高雄又沒怎樣 確定不會延期!!!"
那我當然也是只能想盡辦法趕下去啊
一開始只有說雨大 (北部風雨真的很大)
後來鐵路斷了 我被困在火車站
回家後陸續看到新聞報導說高速公路斷了 飛機停飛 航運也暫停
到了晚間11點多 (其實一直在拚命到處打電話想辦法下去 > <")
終於打通航空公司電話
航空公司說明早班機應該會飛
所以最後只好狠下心來賭他最早的班機會飛了
那真的是很驚險的經驗
因為我們那時候是 64取50
我又是被排到比較前面的組(因為准考證號碼 不是因為成績 orz)
所以規定早上9:00前要繳交資料
真的是一到小港上計程車就大變裝
幸好我爸一路有相挺幫襯不然真的很慘
高雄真的是一整片陽光普照的樣子 (難怪那小姐會這樣說 = =")
但是到了現場大家也真的是一副狼狽模樣
還有人說開了將近11小時的車子耶 超慘
不過幸好大家都平安到了
我們都集中坐在勵學大樓一樓半的那間教室裡面準備
然後一次會叫四個人分別進去四間教室(視聽室 攝影棚 xxx)
大家出來的時間都不一定
但是一旦有人從教室裡面出來的時候
大家就會七嘴八舌問他剛剛考什麼
大部分的人都會很熱情的分享
也有些人就安安靜靜坐在一旁其實也不太參與
很多人我其實也不太熟 (大概有些人考好幾年考到都認識了 XD)
不過反正不聊白不聊我也是會加入一起聊啦
順便減輕一下緊張的情緒
工讀生叫到我的時候
我才發現其實是要先坐教室在外面的小椅子(有點像等進入診間的fu~)
那才是真正緊張的時候(因為沒得聊了)
等到裡面的口試委員唱名才進去
進去之後就看到四位口試委員
中央有一張桌子一張椅子 桌上還放了個信封袋
我問好之後就輕輕拉開椅子坐下
然後就開始自我介紹
其實自我介紹的時候口試委員多半是在翻我的資料
偶爾會抬起頭看我一眼
我大概說了7-10分鐘左右吧
然後有個口試委員就問我說
"你的報考動機說要當蠟燭是什麼意思?"
"喔,那只是個比喻啦"
我這時候心裡就開始os了
因為不知道聽誰說要寫煽情點 我就寫了類似隱喻的東西 這下真的要穿幫了
"那當消防隊員也可以幫助別人照亮別人啊 為什麼一定要當醫生啊?"
"因為我想要看到病人在我手中從不好變好的過程..."
"那你說以後要走家醫科喔"另一個口試委員問 "那你知道家醫科是在做什麼嗎?"
"好像是跟旅遊醫學相關的"
她笑了笑 "好像不太對喔"
所以這證明報考動機還有以後想走的科別真的要好好寫
不然會被問的很慘
後來一個口試委員說"把信封打開 拿其中一張出來念"
我拿出一張紙 上面寫著 <<..... evolution....>>
"翻譯一下"
<<.."革命"..>>
"那是<演化>的意思!" 剛剛那位女老師很好心的提醒我
我真的是太緊張了
竟然把 evolution 當成 revolution
後來就零零六六的念完那張
結束的時候老師還說了句"表現很好喔"
我自己倒是覺得超想死的 orz
我出去之後
我爸看到我就問我說"怎麼那麼快啊 不是都40分鐘 你只有25分鐘耶"
我就說"我也不知道啊 阿就問完了啊"
"問得怎麼樣啊"
"其實還滿緊張的 我也不知道"
我覺得口試真的是很緊張的一件事
原因大概有幾點
第一 你很難準備 你也不知道他會問什麼
第二 大多數人都會容易因為緊張失去平常水準
第三 你不知道會不會有暗盤 XD
尤其是我筆試分數並不高的情況下 (我筆試分數420+ 最低分409還是419? 最高分480+)
但是我認為後醫口試應該還算公平啦
至少我是沒什麼特殊背景 XD
而且聽說現在越設計越公平
比較近年的學弟可以補充一下 (聽說是採用OSCE!)
總歸一句就是先考上再說吧
口試就是看你臨場反應
我後來還聽說還有同學被問如果開車衝向前面
左邊是3個人 右邊是山壁諸如此類的
就是那種很難說是那個對或哪個不對的兩難問題 (dilemma 地雷馬)
我覺得這個應該都是他們很愛問的吧
雖然是技職體系
也不是相關科系
但是真的有心還是鼓勵你來加入後醫的大家庭
祝福你夢想成真
最後還是要記得 evolution 是演化的意思喔 ^^
--
--
Mark's Blog
https://tw.myblog.yahoo.com/mark-catte/
Mark's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drmark89?feature=moby#play/upload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3.162.9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