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的女工大多是護理人員。女工六號寶寶是昨天的一日小幫手,她同時也是新生兒中重度病房的護理師,恰巧在書店遇到年底即將生產的書友,熱情的我們在關心她的生產準備進度後,提供她產前相關衛教,讓她忐忑的心覺得安心不少也收益良多,也避免掉不必要的待產準備採購開支,我們預計會在12月安排相關健康講座。
目前無論如河真人圖書館服務成員的書本編碼為:
1、 書店女工一號:阿勇
動態服務:提供書店老闆的有機便當,需一週前預約。
靜態服務:女同志的生命故事、護理勞動處境與精神科護理實踐經驗、苦戀重生故事、組織工會經驗分享。
2、 書店女工二號:小眉
動態服務:A.心靈塔羅牌服務:不只是塔羅還有心靈諮詢。B.選書服務:可依個別需求推廌書藉
靜態服務:高醫護理系、輔大心理系畢業,曾任精神科護理、社區護理臨床指導老師,為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創辦人,也擔任過性健康管理師,康復之家主任等…,閱讀喜好雜食,主張專業多元化,生命經驗豐富,歡迎閱讀。
3、 書店女工三號:雅鈴
動態服務:花精諮詢。
靜態服務:資深加護病房護師與社區護理臨床老師與居家護理經驗,提供諮詢護理服務以及作為乖巧女孩如何長出主體性之成長之路。
4、 書店女工四號:小綠
動態服務:居家照護諮詢。
靜態服務:現任基護工會理事長,資深流浪護師因護理勞動條件惡劣,十年來換過不同護理工作,目前為居家護師,可分享醫護黑暗祕辛與高敏感人格存活策略與成長辛酸史。
5、 書店女工六號:寶寶
動態服務:新生兒照護諮詢。
靜態服務:新生兒中重度病房護理師,提供新生兒照護諮詢護理。
6、天使愛唱歌之加護病房男護師:寬寬
動態服務:魔幻時刻演唱療癒歌曲,星期五下午五點在書店演唱,歡迎事先點歌。
靜態服務:生命故事分享與護理勞動現況說明、護理諮詢服務等。
7、書店103號:October
動態服務:以一人一故事劇場/心理劇/敘事治療來服務心情與探索生命新的可能性、手機/電腦/上網問題討論、節省手機/上網費用的方法諮詢。
靜態服務:生命故事分享--生態共生家園參訪經驗與行動實驗、一人一故事劇場(同理心故事劇場)、心理劇、敘事治療、政府研究計畫申請與論文投稿、成立團體以實踐夢想的經驗、宅男蛻變轉化之旅。
8、漂泊現役行為藝術家: 奕如
動態服務: 保鮮膜療癒包覆
靜態服務: 數十年藝術創作資歷,作品橫跨中西繪畫. 影像. 行為藝術,暗黑留法故事,藝術圈後台二三事,中西宗教心得與人生觀,性平議題,視閱讀情況開啟隱藏章節: 乖女孩的叛逆情事。
9、徵求其他真人圖書志工,尚有名單待補中。
無論如河書店推廣閱讀,更重視閱讀的人。用閱讀一本書的心情閱讀人,看見他們的實踐,如何試圖在這不停變動的世界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店內消費滿低消150元可使用,閱讀時間超過半小時紅包隨喜!
【以上無論如河真人圖書可直接預約服務或電話02-26256694預約或粉絲頁私訊預約】
高醫精神科電話 在 劉方慈 Crystal Liu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個案不能只被當作個案
#醫護勞基法
#過勞死
在我大六那年,發生一件影響我人生非常大的事件。這些年我的人生持續往前走著,但大我一屆的學長林彥廷醫師,他的人生在那年的春末夏初,就永遠定格在本該陽光普照、前程似錦的 27 歲。
林彥廷醫師是大我一屆的醫學系學長,自小就是基層勞工家庭,家境不是很好,靠著苦讀考上醫科。他每天笑臉迎人,是個超級好好先生。他喜歡打桌球,雖然他的天份不是頂好,但是他對桌球的熱愛真的是讓我覺得很驚訝。他有一些小興趣,通常都不太花錢,但是都會鑽研地很深入,我常覺得「哇靠連這東西都有這麼大學問?」「靠學長有沒有搞錯啊?這你也研究這麼透徹?」
認真、善良、充滿熱情。林彥廷醫師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學長大七那年,我大六。學長離開母校,到成大醫院實習。那年的四月二十七日,我正在某區域精神科醫院見習,和同學們享受醫學生最後一段的輕鬆時光,但也緊張即將被丟進醫院開始沒日沒夜的實習生活。突然在臉書上看到消息,林彥廷學長在成大醫院宿舍的過世了,死亡原因還在調查。但我們知道學長在意外之前,已經連續工作了 36 小時(大家可能覺得驚訝,但這在我們那年代,是每個醫師都會經歷的工作時數)。後來新聞發展中,我們看到政府跟醫院持續互踢皮球,我就在網路上發起,希望大家能給學長的家人幫助,也要對制度提出改革。當時我收到學長的妹妹來信,以下是當年的信件原文,今天再讀起,還是忍不住眼淚直流:
「事情剛發生時
我們家人完全無法接受
這樣健康沒有病史沒有住院開刀
才剛健檢完準備去當兵的人
突然沒了
到今天只要一閉上眼睛 想到我哥 眼淚就停不了
我想我哥到現在可能也不相信 他就這樣沒有留下任何一句話
離開我們
我的心好痛
我好想他..
我家單親
從小我和我哥相依為命
他最疼我
可是他再也聽不到
我好想他 我好愛他...
剛開始時
我們很相信醫院
新聞媒體要採訪 我們也都拒絕
因為我們想等成大那方面的決定
但是3天過去
成大沒有跟我們有任何聯繫
接著我不斷看到報紙 新聞
成大公關部發言人說我哥沒有超時 值班正常
前天我去收拾我哥宿舍的東西
我們去醫院問社工為什麼醫院這樣說
他只是簡單地跟我說
都是記者亂寫 就這樣
昨天我哥解剖
高醫與我們密切聯繫
高醫知道成大沒有任何動作
覺得不可思議
所以去提醒成大
於是當天下午成大醫院內的醫生就收到
簡訊要大家募款
我們要的是真相
是公道
沒有人做檢討
沒有人有反應
所以我才決定上網
文章一出現
我才接到院長電話
如果沒有文章
沒有人討論
這件事是不是就默默地結束
我哥想當醫生
為什麼成大讓他那麼辛苦這麼累
他在醫院宿舍過世
當天聯絡我爸的人
竟然是警察
因為醫院沒有我哥緊急連絡人電話
我爸還要一直打電話
確定不是詐騙集團
才匆忙趕去急診室
我在台北接到我爸電話
全身發抖 還抱著一絲希望
到醫院
只能跟我爸兩個人抱在一起哭 看著我哥躺在那裏
成大的態度永遠都是被動 推諉
這是我們家屬沒辦法接受
我們不希望有第二個實習生
因為過勞而失去生命
我希望體制要改變
我們家人支持你們要到成大醫院抗議」
當初學長發生意外後,我在高雄台北到處東奔西跑,想要給他一個公道,好多個夜裡都是在夜班客運上睡著,隔天再繼續去醫院。當然為了這件事情努力的不只有我,還有許多前輩、學弟妹也都在幫忙。後來的故事,沒有美滿的結局。我們沒辦法要回他的公道,林爸爸為了學長的死到處陳情、奔波、訴訟,在幾年前不幸中風,只剩下妹妹可以照顧他,但妹妹自己工作也很辛苦,家境陷入困境。這些年,我們只能在偶爾聽說學長家裡需要幫忙時,一群有心人就一起集資出點錢,幫忙學長家裡度過難關。
有些人可能會說,別的醫師也是這樣過來的,人家就沒事,他自己有事,那是他自己的問題。遇到這種人,我只能說,「我沒死不是我厲害,只是我運氣好而已。」
#悲劇不能只被當作個案
忘記在哪看到一個比喻,大概是這樣的。工作就像是在水中閉氣,休假就像露出水面換氣。每個人都可以在水中閉氣 1 分鐘左右,只要出來換氣 10 秒,就又可以再閉氣 1 分鐘。在正常狀況下,多數人都不會死。但每個人可以閉氣的時間有長有短,所以政府該做的事情,就是在確保多數人都不會在水下太過久,而且可以順利換氣,不會溺死。但人生從來不是這麼順遂,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變故,有輕微的,有嚴重的,但可能就在某一次你需要換氣的時候出了狀況,你的人生就變成勞動部的統計數字。(感謝李柏鋒先生留言提供出處,詳細原文見延伸閱讀。)
但現在修法的方向,就是讓勞工的頭可以被壓在水裡更久(可連續工作 12 天),換氣的時間更短(最短休息間隔從 11 小時降為 8 小時)。在現行的狀況下,根據勞動部的資料顯示,近年來每 5 天就有一人發生職災,每 11 天就有一人過勞死,那惡修勞基法後,會是什麼狀況?大家應該可想而知。
這些數字,在某些官員的眼裡,可能就真的只是數字,但是我在林彥廷學長的家庭中,我在我看過的無數患者的家庭中,我看到的是家中的支柱倒下,對一個家庭產生的永遠難以平復的傷害。
讓貨運司機連續開車 12 天,不只是傷害這個司機,那無異是讓人在近似酒駕的狀況下開車(先前就有研究睡眠不足的狀況下,產生的風險近似於酒駕)。讓醫療人員在間隔不到 8 小時的休息時間工作,也是讓民眾的安全暴露在更高的風險之中。到時候,這些人命要算在誰的頭上?
做一個醫生,常常看完一天診,常忍不住會自我懷疑,今天我到底幫助了哪些人?我也常常想起林彥廷學長,如果他還在,絕對是一個比我要優秀太多的醫師。但台灣人沒有福氣得到這樣的好醫師,因為在他羽翼未豐的那一年,這個不義制度的巨輪就在他身上碾壓過去,留下的只有幾聲喟嘆,和無止盡的眼淚。
勞基法昨天在行政院、執政黨立法委員的強勢運作下,在提不出完整衝擊性報告,也拒絕社會對話與溝通的狀況下,強行將法案送出委員會,最快會在明年初通過。不管是出自於公益,或者是自私的想法,這樣的勞基法通過,將是壓倒許多勞工家庭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後續產生的社會風險、危害和損失,都是整個台灣社會要集體承擔。
#持續關注持續監督
我們要呼籲所有讀者一起持續監督、關注立法院的修法狀況。特別是輪班間隔從 11 小時可縮減到 8 小時,以及最長連續工作天數可從原本的 7 休 1 上升到 14 休 2 的這兩點,是傷害勞工健康與社會安全的危險關鍵,絕對要堅持捍衛這個底線。我們也要呼籲行政院長賴清德醫師,立法委員林靜儀醫師,不要忘記醫師是我們從宣誓的那天起一輩子的天職,請懸崖勒馬。做政治人物可以救很多人,也可以害死很多人,你們的一念之間,救人或傷人都是無數。請閉上眼回想你回想你披上白袍時的熱血沸騰,回想你曾經想救卻沒救回的那些生命,政治人物只是一時的身份,即使你脫下白袍了,你還是醫師,醫師永遠會照顧病人,永遠會為病人設想。如果這個社會對醫師還有那麼一點尊敬,那是無數我們的同業爭取來的光榮,也是我們努力捍衛的價值,而這些價值是我們永遠不該背棄的。這點道理,相信你們一定懂。
各位朋友:真正不義的人不多,但漠視的人很多。世界上所有不義能夠進行第如此順遂,就是多數人的袖手旁觀。當你漠視身邊的不義,你就已經成為不義結構中,最龐大也最穩固的一份子。我只是一個醫生,我拼了命最多一天也只能看一百個病人,真正救得了幾個我也不知道。但如果大家一起關注這件事情,我們可以一起救很多很多人,很多很多人,很多很多人。
一起努力吧。不管最後我們能救多少人,至少我們沒有坐視不義在我們眼前發生。我們會一直努力著,只求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自己可以閉上眼跟林彥廷醫師說:「學長,我們沒有忘了你。我們很努力,連你的那一份,一起努力著。剩下的,就是我們的事了。」
(這篇文章版權沒有,跪求分享。這是渺小的我,能為學長,還有我愛的人們做的最微不足道的小事。希望看到文章的人,勇敢在你的生活中行動吧。我們期待的社會不會憑空掉下來,讓自己成為改變的力量吧!)
--
□ 台大職衛所勞基法修法勞工健康風險評估報告
https://goo.gl/bqiUb7
□ 寫在你/妳脫下白袍之後-在 2018 一切合法的過勞日常
https://goo.gl/tiF82E
□ 系統性思考問題:勞動權益
https://goo.gl/ENgQKJ
□ 台灣,一個沒有緩衝的島嶼
https://goo.gl/YjxJd3
高醫精神科電話 在 無限期支持陳水扁總統,台灣加油!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阿扁總統的醫療我們不會放棄
作者:陳順勝醫師 (高雄長庚醫院名譽副院長 )
經阿扁總統的慰留與堅持,我鄭重宣布阿扁的醫療我們不會放棄!
昨天(5/26)下午是阿扁總統每月固定回高雄長庚醫院門診日。這行程經過我們醫療小組會議討論定案,早在四月底送給中監的病情評估表內,做為治療計劃附錄審核通過。他們沒意見,我們就依計畫實施。很重要的是,依病患自主權阿扁總統對治療計劃已有共識,由他交給中監無異議,表示三方同意,按表操課。
我們依阿扁總統希望,把社區職能治療集中放在行程底下說明。在社區職能治療註明5/19在醫療小組陪同下參加凱達格蘭基金會餐會,這行程已在網路上被披露。
阿扁總統與我們都認為這樣已完成法務部要求的「申請」手續,過去幾個月來也都是如此,安然無事。519之前他們突然電話要求阿扁總統提出「申請」。阿扁總統認為要求沒「恆定性」,情緒被激化堅持拒絕,然後被連下兩份威脅口吻的公文,惡化僵局。後經多方協調,過程將來非得必要再解密。
事後法務部透過中監公文指名我跟總統說不必申請,未嚴守醫療專業發言公然毀謗我!法務部簽公文指定要前總統換醫院、換醫師,嚴重干涉醫療、病患自主權、違反監獄行刑法第57條,目的想斬斷阿扁的醫療資源。等於以官威命令阿扁總統換醫院、換醫師。
申請人是陳總統,您們沒能力處理。柿子撿軟的吃,竟然只會欺負醫師。我替保外就醫的前總統看病,開疾病診斷書是我的責任,法務部要直接干預個案,自己負責裁量,沒必要沉不住氣遷怒醫師。
聯合國受刑人醫學倫理規範,要我們秉持公平正義原則,獨立行使醫療。世界醫師協會日內瓦宣言也就是醫師誓詞,要我們執行醫療不受政治脅迫壓力的影響。正如誓言所揭示的:「我將不會用我的醫學知識去違反人權和公民自由,即使受到威脅。」
昨天來診,我們照常依以往在醫院維安程序與動線,兩個半小時會診,兩位職能治療師評估治療一小時,兩位副教授級以上神經內科醫師、一位神經行為心理師、與一位精神科教授在旁臨床觀察,之後一小時進行會談與檢查,及半小時其他科的會診。
我們給阿扁總統安排的職能治療盡量生動與生活化,由職能治療師負責。而社區職能治療針對他的專才安排,按部就班,而且都有事後評估。其實國內外幾乎找不到對卸任總統這種經驗,若以政治凌駕專業來審核,會是國際笑話!
醫療小組一位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告訴我;在公共場合,阿扁把最好的一面呈現出來,而臨床上不好的一面是我們不能說的,這對阿扁總統很不利。我認為大家會相信我們,現在看來政治人物在公部門不合其意時,寧可應用其公權力公開示疑。
阿扁總統有種親和的魅力,在醫護過程醫護人員會以為他服務為喜樂,與他合影為榮。但這些看在反對或打壓他的人眼裡很刺目。所以幾位好友勸我接阿扁總統本來就不是好差事,您把他醫好不但他要重新入監再受苦,您也會有事,整個系統不是要您玩真的。但我認為這是我當醫師的職責。2012年9月17日,在立委安排下去探望阿扁,看完後就和署桃達成協議到醫學中心治療,轉至台北榮總。在阿扁的要求之下,可以跨區醫療會診阿扁。後來轉到台中培德監獄後,主張《監獄行刑法》第57條,受刑人得自費延醫,長官應予許可,繼續看阿扁。
保外就醫後,高雄市長陳菊整合下,門診委由長庚醫院照顧,若有必要住院時,由高醫大負責。我當主治醫師組成醫療團隊,所有的意見都是醫療小組討論的。如此分工,院長召集,我是副召集人對外代表醫療小組。遷怒我有什麼用?
以下為2006年5月世界醫學協會(或譯:世界醫學學會)第173回理事會修正直譯版本:「當我成為醫學界的一員,我鄭重地保證自己要奉獻一切為人類服務。我將會給予我的師長應有的尊敬和感謝。我將會憑著我的良心和尊嚴從事我的職業。我的病人的健康應是我最先考慮的。我將尊重所寄託給我的秘密,即使是在病人死去之後。我將會盡我的全部力量,維護醫學的榮譽和高尚的傳統。我的同僚將會是我的兄弟姐妹。我將不容許年齡、疾病或殘疾、信仰、民族、性別、國籍、政見、人種、性取向、社會地位或其他因素的考慮介於我的職責和我的病人之間。我將會保持對人類生命的最大尊重。我將不會用我的醫學知識去違反人權和公民自由,即使受到威脅。我鄭重地做出這些承諾,自主的和以我的人格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