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立光(3008)第3季底產能有望拉到滿載】
-成立子公司攻車用
1. 即使2019年曾淡出車用領域,現在因大客戶特斯拉成長需求超乎預期,量能持續放大,經營態度轉為積極。
2. 為避免資源競爭,更將成立資本額10億的新公司─大根光學工業,專注於車用領域。
3. 目前主要客戶有2家,產品主要生產基地在台灣,部分在中國東莞廠。
-營運瓶頸
1. 2021上半年因為缺料影響、疫情封城,影響出貨時程。
2. 第3季出貨主要還是以低規格產品6P、7P(6片與7片塑膠鏡片)為主,價格與毛利仍會比較差。
3. 專注在高階技術的大立光,原本第4季有兩家客戶導入高規格的8P產品,但也遞延至2022年推出。
-下半年展望
1. 下半年隨著iPhone新機拉貨啟動,8、9月營收持續看升,最快第3季底產能將拉升至滿載,營運將觸底反彈。
2. 智慧型手機鏡頭雖面臨成長瓶頸,但也持續在耕耘其他新技術,VCM(音圈馬達) 7月已有認列相關營收,而VCM+Lens的款式仍在設計研發中。
3. 雖然第3季出貨不是以最高階產品為主,但大立光透過提升良率來進一步改善毛利率。
***
【台積電(2330)一口氣漲價20% 毛利率將維穩50%以上】
-漲價內容
1. 先進製程:漲幅約10%。成熟製程:漲幅10-20%。
2. 新的報價將適用於原本已經下單、未出貨產品。
3. 並通知客戶即刻變動價格,以產出時間為價格區隔標準,所以大約是第4季就適用新的價格。
-為什麼漲價?
1. 和同業不同的台積電上半年持續凍漲,即使調漲也是以取消折讓的方式,或針對急單、追單提高報價。
2. 先進製程的投資金額持續提高、生產線建置成本也大幅上升,唯有合理反映成本增加、上調報價,才能支持龐大的支出,並維持毛利率50%的目標。
- 帶來的影響
1. 國外分析師指出,台積電價格上漲10%,營收成長率可能將提高約 5%,2022年的毛利率提高1個百分點。
2. 2021年4、5奈米製程優化,6奈米逐步取代7奈米,並透過客戶合作降低成本的效益顯現,毛利率有機會超越晶片大廠的英特爾、挑戰55%。
3. 而向晶圓代工製造廠投片的IC設計業者,成本也會因此而提高、獲利開始受到壓縮,也考驗各廠是否能順利轉嫁給客戶的能力。
***
【耀登(3138) O-RAN認證實驗室 讓台廠一起搶攻5G設備商機】
-認識耀登
耀登是台灣歷史最久的天線元件及測試廠,原本天線是低價競爭的產業,過去手機天線大量生產、低價搶單、相互抄襲的期間,耀登營運節節敗退,但仍堅持研發費用占比皆維持在1成,並投入5G毫米波天線的研發,擁有全台唯一的毫米波實驗室,且是台灣最早發展出5G毫米波天線模組成品的廠商,吸引大廠合作,研發多年開始收成。
-耀登的技術核心都切合趨勢發展,且技術高難以被抄襲取代
- 5G兩大頻譜技術:高頻毫米波技術、中頻Sub-6G技術
- 工控天線無線射頻辨識(RFID)技術
- 車聯網V2X技術
-耀登打造O-RAN認證實驗室
1. 看好全球各大網通廠測試商機,花費一年半、斥資6千多萬打造全球第一家獲國際開放網路架構組織(O-RAN)認可的第三方公正OTIC實驗室。
2. 目前全球有五個合格的OTIC實驗室,分別在德國、義大利、西班牙、法國,且都是電信商主導。
3. 現在由耀登主導的「第三方」實驗室,能開放不同業者進行互通互連測試。
-O-RAN是什麼?
1. 5G需要布建大量的基地台,2026年,全球5G小型基地台將達2,000多萬台,到2030年,5G專網相關設備規模將達180億美元。
2. O-RAN5G開放架構就是讓電信業者可以自由採購伺服器、交換器、儲存設備等5G基礎設備,不用一定要向愛立信或諾基亞等巨型網通業者購買,打破大者恆大的局面。
3. 原本幫品牌廠代工的台灣中小型網通業者、伺服器代工廠,有機會自己開發、直接出貨給電信業者。
高階伺服器廠商 在 股民當家 幸福理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散熱劃時代革命-液冷散熱】
時間:2021/8/1
發文:NO.1287篇
大家好,我是 LEO
.
❖晶片效能越強-解熱難度越高
隨著半導體晶片發展-體積越來越小,電晶體密度越來越高,逐漸朝向高性能,超薄,微型化發展,電子元件散熱的空間越來越小,單位面積內所產生的熱能卻越來越高,無論是手機、電腦發熱發熱密度皆呈現指數級增長,此外,加密貨幣挖礦場,大型伺服器與資料中心,高階CPU、GPU產生的熱能更為驚人,如果熱能不能快速有效散出,輕則影響效能,嚴重會導致電腦或手機產生「電子遷移效應」,導致當機無法工作。
.
❖台積電未雨綢繆超前部署
今年7月台積電在超大型積體電路 (VLSI) 研討會,展示晶片水冷研究結果,採用水通道直接引導到晶片,藉此提高晶片散熱效率。聽起來覺得不可思議,為什麼突然做這項研究?傳統晶片散熱-在晶片上塗導熱矽脂,將熱量傳到散熱器底部,導熱管、水冷管再將熱量導到鰭片,最後風扇將鰭片的熱量吹走,完成散熱。
.
但是,若未來晶片採用 3D 堆疊技術,最新的SoIC先進封裝可以任意組合各種不同製程的晶片,除了記憶體甚至還能直接將感測器一起封裝在同一顆晶片裡面,線路的密度將是2.5D的1000倍,散熱就會遇到大瓶頸。
.
3D堆疊晶片設計更複雜,更小的微縮製程,把晶片一層一層的堆疊起來,中間部分難以有效散熱,所以台積電的研究人員認為,解決方法就是讓水在夾層電路間流動,讓水直接從晶片內帶走熱量,這是最有效的方案,這裡指的水並非一般純水,而是不會導電的介電液,實際上操作起來非常複雜且昂貴,目前處於研究階段,這顯示出解決晶片散熱問題,將是半導體產業未來重要發展趨勢之一。
.
❖晶片改朝換代推動-伺服器新設計
我們從上面描述可以知道新晶片設計只會更小,更複雜,更熱,而伺服器產業面臨的問題會更大,試想大型資料處理中心,裡面有多少伺服器?多少高階CPU、GPU都是24小時不斷電持續運作,龐大的熱能如何處理?當處理器的瓦數越來越高,一般來說,處理器的熱設計功耗超過240W就很難用風扇(氣冷)來解決,偏偏霸主Intel或是AMD新一代處理器動輒超過270甚至280W,現在馬上面臨到需要液冷散熱來帶走熱量。
.
❖跟著產業霸主的方向走準沒錯
Intel在伺服器市場,主流解決方案以x86架構為主,全球 CPU市占率約 92%左右。未來Intel 仍將保持產業龍頭的地位,圍繞它的 CPU平台的升級仍是影響伺服器硬體產業鏈周期性變化的關鍵因素。
.
2021 年第一季開始Intel最新的 Whitley Ice Lake 的處理器已向資料中心業者小量出貨,第二季開始放量,到第四季預估將占總出貨量的 40%,滲透率將大幅且快速提升,下一步,Intel英特爾預計 2022 年初量產支援 PCIe Gen5 的 Eagle Stream 平台,將會加速升級資料傳輸速度。
.
❖英特爾正式將水冷散熱放進白皮書
有趣的事情來了,產業龍頭也意識到新平台-散熱問題非常棘手,2020年Whitley平台是intel「首度」將水冷頭(注意:非浸沒式)納入技術白皮書,更誇張的事情是未來的新平台 Eagle Stream第一顆CPU Sapphire Rapids至少 300W以上,甚至將來很多GPU會達到500瓦甚至700W以上,水冷散熱方案成為唯一解方,冷卻液監控主機(CDU)與水冷頭(覆蓋在處理器上方的水冷散熱片)全世界只有三家廠商通過Intel認證,台灣的廣運(6125)是唯一兩項全拿的合格供應商。
.
❖節能減碳-省電又可以賺積分
歐盟在7月剛通過55套案,其中碳邊境調整機制,又稱碳關稅,預計自2023年起試行,2026年正式實施,先從鋼鐵、電力等產業先行,但是用電大戶的資料中心無法置身事外,跟大家分享一個數字會比較有概念,2017年中國數據中心總耗電量為1200-1300億KW,超過三峽大壩與葛洲壩電廠2017年全年發電量總和(分別為976億KW、190億KW),占中國總發電量的2%,到了2025年資料中心耗電將高達 3842億KW,占全中國總發電量的 6%,這隻吃電怪獸肯定會被盯上,高排碳業者會被課較高關稅(碳關稅),將進一步帶動資料中心業者積極導入液冷散熱達到「省電」與「節能減碳」的效果,甚至有望仿效電動車Tesla透過碳積分來挹注獲利,可望大幅提高液冷散熱滲透率。
.
❖水冷散熱技術門檻高-不簡單
2021年3月26日雲端資料中心伺服器開發商---緯穎科技宣佈,參與資料中心液冷廠商LiquidStack的A輪融資,並取得一席董事席位,其實早在2019年緯穎就與3M合作開發液冷方案,但是3M的電子氟化液是非導電-介電液是一種專利配方,掌握在3M手中,未來耗材都需向3M購買補充,入股LiquidStack可望取得自主技術。
.
大家知道這種-不導電的「介電液」有多貴嗎?1公斤要價100美元,一個180KW的機櫃光是介電液裝滿就要價1000萬,重點是這個介電液每年都會耗損,需要定時補充,這樣就知道賣水的概念有恐怖、有多賺了吧,得介電液者得天下。
就算目前短期重點放在一般的「冷卻水」,得到英特爾認證的兩款冷卻水,一個櫃的成本大約7~8萬元,廣運集團研發成功的介電液打七折賣,一公斤70美元就相當有競爭力,而冷卻水一個櫃更只需要8000元,重點是水要通過認證,水在管線裡面跑如何恆久不變質?裡面還必須添加抗凍劑、苔癬抑制劑等特殊配方,是不是很多眉角!這些都是LEO深入研究去挖出來的。
.
❖廣運(6125)上中下游整套系統全部整合
目前有三大產品線,水冷背門(20~25萬)/櫃,水冷頭(100~150萬)/櫃-目前英特爾首度放入新平台技術白皮書,已通過Intel認證,浸沒式機櫃(1000萬)/櫃,此外還有最重要的冷卻液監控主機(CDU)它是水冷散熱技術的根源,還有各種耗材、管線、冷卻水、介電液都是未來的發展重點。
.
傳統散熱模組雖然便宜,一個42U的機櫃,風扇加散熱模組成本頂多台幣8~10萬,但將來水冷變成剛性需求,水冷頭機櫃,水對氣120~150萬/櫃,水對水90~120萬/櫃,全球的資料中心大約有 500萬櫃,每年新增30萬櫃左右,大家可以算看看,這產值增速有多恐怖。
.
目前全世界只有2家公司有能力量產伺服器等級水冷頭機櫃,雙鴻、超眾這些傳統大廠要跨入最難的CDU(水冷監控主機)至少需要5年以上的參數與經驗值,而廣運的陳總已經深耕30年的散熱產業經驗,水冷頭機櫃的五大關鍵零件--廣運擁有四項(CDU、水冷頭、分岐管、制冷背門)盲插或快接頭,這個產業很新,很多法人也還沒那麼了解,有很多眉角,很多技術秘密,篇幅有限今天LEO就先介紹的這邊。
.
如果大家想知道更多關於這個新的「水冷散熱產業」訊息,請鎖定 LEO股民當家團隊的頻道喔,⧉傳送門在下方↓
.
❖Line群組傳送門⤵
https://lihi1.com/jjjwf
❖TG 頻道傳送門⤵
https://t.me/stock17168
天佑台灣,疫情早日結束❤️
高階伺服器廠商 在 Microsoft Taiwa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著名的擬真攻擊評測 MITRE Engenuity 今年難度比以往更高
不僅新增了「能否阻擋高階攻擊」的新計分標準
更首次加入針對 Linux 檔案伺服器的攻擊,當中採用了多項高階手法
微軟連續三年參賽均取得優異成績
今年的解決方案是以「零信任」為基礎的整合性資安平台 Microsoft Defender(整合了 Microsoft Defender for Endpoint 和 Microsoft Defender for Identity 先進技術)以及 Microsoft 365 Defender
創造了領先群倫的佳績:
🛡最佳跨領域整體防護
在測試中不僅擋下每一步攻擊,更在攻擊剛開始發動時立刻攔截
🛡優於同業的 Linux 偵測及防禦能力
微軟是少數在 Linux 系統上偵測出所有攻擊步驟,並且成功防堵整體攻勢的廠商之一
🛡亮眼的偵測能力及攻擊鏈能見度
微軟 100% 掌握此次攻擊鍊中的每一個步驟,並將高達 1,700 多次的偵測合併為兩個完整事件,幫助資安人員專注關鍵
更多精彩的實戰攻防手法分析,請看全文👇
https://aka.ms/MSTW_052501
免費試用 Microsoft Defender for Endpoint 👇
https://aka.ms/MSTW_052502
免費試用 Microsoft 365 Defender 👇
https://aka.ms/MSTW_052503
#微軟資安講堂 #Microsoft #Security #MicrosoftDefenderforEndpoint #Microsoft365Defender
高階伺服器廠商 在 【雲端需求爆發4】點評國內4大伺服器廠商法人曝短線 ... - 鏡週刊 的相關結果
2021年2月16日 — 雲端投資趨勢顯著,台廠伺服器族群受惠程度高,進一步分析全球雲端巨擘採用的伺服器製造商,Google有超過5成由廣達代工製造、3成來自英業達;臉書伺服 ... ... <看更多>
高階伺服器廠商 在 2020年伺服器產業迎春風供應鏈誰受惠? - MoneyDJ理財網 的相關結果
全球伺服器市況2019年經歷上半年低迷情況後,隨去化庫存告一段落,下半年資料中心 ... 而台灣廠商伺服器管理晶片(BMC)台廠信驊(5274)、新唐(4919)未來發展也值得關注。 ... <看更多>
高階伺服器廠商 在 台伺服器ODM廠拿下全球逾9成市占海外布局腳步不變 - 鉅亨 的相關結果
研調機構集邦(TrendForce) 今(13) 日指出,今年全球伺服器仍為台廠天下, ... 廠商近年持續加速布局中國境外產線,台廠也已將部分產能移回台灣。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