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網友蔡立洋分享他的(左起)母親、外婆、就讀政戰學校的小舅舅、大阿姨,以及當年6歲的表哥於1984年10月25日在高雄地下街入口的留影。
坐落在舊高雄市政府對面的仁愛公園,位於高雄市中正四路與愛河交會處,昔日在公園下方有一座高雄地下街(1978年10月10日開幕),可惜已毀於1989年12月18日的一場大火。
而高雄地下街的消逝,正是高雄捷運橘線沒有O3站(愛河站)的原因。
仔細看看高捷橘線的車站編號,有O1西子灣、O2鹽埕埔、O4市議會站…,咦,O3站怎麼跳過去了?!高雄市捷運局副總工程司陳俊融日前在臉書上,解密了這件往事,他表示:「一場意外的火災把地下街給燒了,也把捷運橘線O3站設站的計畫給毀掉。火燒當天,我們剛好在對面舊市政府開會,討論捷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事宜,聽到地下街火燒,大家會也不開了,全部跑出來看消防隊救火,真是一段難忘的回憶。」再加上O3與前後捷運站之間的距離都小於最低門檻800公尺,所以原本在此地建站的計畫便作罷了。
於是,原本規劃設在地下街旁邊的O3站,從此成了一個有名無實的代號。而如今觀光客若想搭乘捷運到愛河,則只能在O2站或O4站下車,然後再走上一小段路才能遊覽愛河了。
仁愛公園所在地於清雍正年間為瀨南鹽場,日治初期此地是杉原產業豆餅工廠,在1939年改為體育場,為高雄的第一個體育場,戰後變更為十三號公園預定地。
1973年,王玉雲擔任高雄市市長時,提出開發高雄地下街的計畫;他先將中正四路與愛河交會處的第一體育場遷往中央公園,把體育場旁邊的圓山大飯店遷至澄清湖,然後在該處變更為十三號公園之後,在上面建構一個中國園林式的公園(即仁愛公園),並在公園下方興建大型的地下商場,企求商場與公園並存,以重振鹽埕區之繁榮。
1978年完工的高雄地下街佔地11,206坪,是台灣首座大型地下商場,亦是進入高雄市最繁榮的鹽埕商業區的大門,因此成為當時高雄市的重要地標。
1978年10月10日,高雄地下街第一層正式營運,各式商家進駐,內容包羅萬象,開幕之初即造成轟動。隔年(1979年)完工啟用的第二層,所進駐的商家更多,儼然成為一座具觀光、育樂、購物功能的地下商城,為逐漸沒落的鹽埕商圈注入一劑強心劑。
高雄地下街的經營項目包括綜合百貨商店、超級市場、書城、大型遊藝場、電影院、歌劇院、餐廳、展覽館、兒童遊藝場、保齡球館、溜冰場、冰宮。高雄市政府曾在1987年3月實施全面性調查,當時的地下街共有358家商號,規模之大,在亞洲尚屬罕見。
1979年3月29日青年節,地下街上方的仁愛公園完工開放,內有亭台樓閣、假山瀑布、水池溪流、蘭亭花架、九曲橋、兒童遊戲區,為缺乏綠意的鹽埕提供了一處公園型態的遊憩場所。
但好景不常,高雄地下街的第三層在施工時遇到了困難,地下水大量滲出的難題,因遲遲不能解決,終影響地下街第二層的地板龜裂,漸擴及整個地下街的結構。
1988年2月,地下街的安全鑑定報告完成,指出地下街的結構安全堪慮,應公告「停止使用」。其後,高雄市政府共公告三次停止使用,可是皆未能落實。
1989年12月18日,一場大火終結了地下街,也燒垮了仁愛公園。災後的地下街只剩牆垣傾圮,而地面上的仁愛公園也塌陷得宛如強震過後的殘破。留下數百位投訴無門的商家。
1994年,「文化愛河促進會」成立之初,呼籲回填地下街、廢鄰旁河西路,將仁愛公園延伸至愛河邊,使其成為親水公園。
終於,在1995年5月,高雄市政府開始回填地下街,將這塊地回歸單純的公園面貌,重新整治興建一座以休閒、保育為主要訴求的公園。
1998年,整治完成的仁愛公園以嶄新面貌重新開放。
2006年11月20日,仁愛公園舉行「二二八和平紀念碑新碑」落成啟用儀式,並更名為「高雄市二二八和平公園」。
高雄市原本的二二八和平紀念碑位在壽山,位置偏遠且腹地小,於是二二八事件受難家屬要求另覓新址重建,經重建委員會評估多處地點,最後選定距離事件發生處較近且環境優美的仁愛公園,新碑的建造工程於2006年9月22日開工,同年11月13日完工,以現代地景式建築呈現,主碑體刻載著述說事件始末碑文,而兩側六面明揭受難者姓名的紀念牆,則以青翠的矮樹搭配,象徵和睦圓滿、團結永固、萬古常青,並提醒大眾民主政治之得來不易。
高雄捷運局總工程司 在 交通大學校友會 NCTU Alumni Associatio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年近60的趙紹廉學長(運管72/運研74)在公務體系任職30年,一年多前離鄉背井南下效力韓市府接掌海洋局,從交通運輸專業跨入陌生的海洋局,為外籍漁工打造友善環境,且不惜賣老臉率員到國內外戮力行銷高雄漁產,打響「高雄海味」名號,一步一腳印為海洋局開創新局,交出漂亮成績單。
趙紹廉學長為交大運研所碩士、台大土木工程研究所交通組博士班肄業,在前新北市長朱立倫任內擔任市府交通局長、捷運工程局長,也是朱立倫桃園縣長任內的交通處長。新北市長侯友宜上任後,由新北市府捷運局長轉任市府有給職顧問。
趙紹廉學長還曾任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副總工程司及桃園機場發言人,身材魁梧身段卻柔軟,具交通及捷運工程專業,面對人與事善於溝通笑容可掬,口條清晰用字精準,在新北市府任職期間學以致用,展現交通規劃管理長才,新北市環狀軌道建設就是他一手設計的,後來被韓市府延攬接掌海局,去年2月12日履新迄今。
即將邁入不惑之年的趙紹廉學長家住在桃園市從民國76年開始任公職至今30餘載,雖然非海洋相關領域科班出身,對海洋行政事務也是一張白紙,不過,趙紹廉受前新北市副市長、副市長李四川引薦及鼓勵,令他願意南下接受新職挑戰。
高雄捷運局總工程司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30年前的今天,1989年12月18日,位於舊高雄市政府對面仁愛公園底下的「高雄地下街」毀於一場大火,短短11年歷史就此畫下句點。
坐落在舊高雄市政府對面的仁愛公園,位於高雄市中正四路與愛河交會處,昔日在公園下方有一座高雄地下街(1978年10月10日開幕),可惜已毀於1989年12月18日的一場大火。
而高雄地下街的消逝,正是高雄捷運橘線沒有O3站(愛河站)的原因。
仔細看看高捷橘線的車站編號,有O1西子灣、O2鹽埕埔、O4市議會站…,咦,O3站怎麼跳過去了?!高雄市捷運局副總工程司陳俊融日前在臉書上,解密了這件往事,他表示:「一場意外的火災把地下街給燒了,也把捷運橘線O3站設站的計畫給毀掉。火燒當天,我們剛好在對面舊市政府開會,討論捷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事宜,聽到地下街火燒,大家會也不開了,全部跑出來看消防隊救火,真是一段難忘的回憶。」再加上O3與前後捷運站之間的距離都小於最低門檻800公尺,所以原本在此地建站的計畫便作罷了。
於是,原本規劃設在地下街旁邊的O3站,從此成了一個有名無實的代號。而如今觀光客若想搭乘捷運到愛河,則只能在O2站或O4站下車,然後再走上一小段路才能遊覽愛河了。
仁愛公園所在地於清雍正年間為瀨南鹽場,日治初期此地是杉原產業豆餅工廠,在1939年改為體育場,為高雄的第一個體育場,戰後變更為十三號公園預定地。
1973年,王玉雲擔任高雄市市長時,提出開發高雄地下街的計畫;他先將中正四路與愛河交會處的第一體育場遷往中央公園,把體育場旁邊的圓山大飯店遷至澄清湖,然後在該處變更為十三號公園之後,在上面建構一個中國園林式的公園(即仁愛公園),並在公園下方興建大型的地下商場,企求商場與公園並存,以重振鹽埕區之繁榮。
1978年完工的高雄地下街佔地11,206坪,是台灣首座大型地下商場,亦是進入高雄市最繁榮的鹽埕商業區的大門,因此成為當時高雄市的重要地標。
1978年10月10日,高雄地下街第一層正式營運,各式商家進駐,內容包羅萬象,開幕之初即造成轟動。隔年(1979年)完工啟用的第二層,所進駐的商家更多,儼然成為一座具觀光、育樂、購物功能的地下商城,為逐漸沒落的鹽埕商圈注入一劑強心劑。
高雄地下街的經營項目包括綜合百貨商店、超級市場、書城、大型遊藝場、電影院、歌劇院、餐廳、展覽館、兒童遊藝場、保齡球館、溜冰場、冰宮。高雄市政府曾在1987年3月實施全面性調查,當時的地下街共有358家商號,規模之大,在亞洲尚屬罕見。
1979年3月29日青年節,地下街上方的仁愛公園完工開放,內有亭台樓閣、假山瀑布、水池溪流、蘭亭花架、九曲橋、兒童遊戲區,為缺乏綠意的鹽埕提供了一處公園型態的遊憩場所。
但好景不常,高雄地下街的第三層在施工時遇到了困難,地下水大量滲出的難題,因遲遲不能解決,終影響地下街第二層的地板龜裂,漸擴及整個地下街的結構。
1988年2月,地下街的安全鑑定報告完成,指出地下街的結構安全堪慮,應公告「停止使用」。其後,高雄市政府共公告三次停止使用,可是皆未能落實。
1989年12月18日,一場大火終結了地下街,也燒垮了仁愛公園。災後的地下街只剩牆垣傾圮,而地面上的仁愛公園也塌陷得宛如強震過後的殘破。留下數百位投訴無門的商家。
1994年,「文化愛河促進會」成立之初,呼籲回填地下街、廢鄰旁河西路,將仁愛公園延伸至愛河邊,使其成為親水公園。
終於,在1995年5月,高雄市政府開始回填地下街,將這塊地回歸單純的公園面貌,重新整治興建一座以休閒、保育為主要訴求的公園。
1998年,整治完成的仁愛公園以嶄新面貌重新開放。
2006年11月20日,仁愛公園舉行「二二八和平紀念碑新碑」落成啟用儀式,並更名為「高雄市二二八和平公園」。
高雄市原本的二二八和平紀念碑位在壽山,位置偏遠且腹地小,於是二二八事件受難家屬要求另覓新址重建,經重建委員會評估多處地點,最後選定距離事件發生處較近且環境優美的仁愛公園,新碑的建造工程於2006年9月22日開工,同年11月13日完工,以現代地景式建築呈現,主碑體刻載著述說事件始末碑文,而兩側六面明揭受難者姓名的紀念牆,則以青翠的矮樹搭配,象徵和睦圓滿、團結永固、萬古常青,並提醒大眾民主政治之得來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