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美的新三塊厝車站,看過就忘不了!
高雄鐵路地下化後,有不少充滿特色的新車站,其中最有韻味的,莫過於「#三塊厝」站。
新三塊厝站,與依偎在榕樹旁的恬靜舊站體,相距不到五十公尺,站體屋頂採用與舊站相近的木造設計。
而站外的綠園道,現在已成為不少附近居民悠閒散步的去處。
三塊厝地名,源於明鄭時期於此開墾的王、鄭、蔡「三」個家族。早期聚落臨靠三塊厝溪(後來的「二號運河」)而發展形成。
1907年,縱貫鐵道鳳山支線開通後,隔年在三塊厝設置簡易招呼站開始營運,成為鳳山、屏東一帶物資人員進出高雄港的水陸樞紐,也成就熱鬧的 #三鳳中街商圈。
當時的三塊厝站,可以說是1941年6月高雄火車站啟用之前,僅次於舊打狗驛(今高雄港站)的重要鐵道車站,曾扮演在高雄工業逐漸發展起步時,承載重要貨物(酒精、磚瓦、煤炭、罐頭)轉運的重要樞紐。見證了老高雄的發展與繁榮。
在高雄火車站啟用後,逐漸被取代,1986年廢站,2004年定為市定古蹟,於2012年整修站體完成。
2018年,鐵路地下化工程,重新增設三塊厝車站。
增設後的新站,木造房內是電扶梯與樓梯,古典和現代並存,頗有創意的搭配,也為大家的通勤生活,多加一點歷史和趣味。
在這一站,
通勤趕時間,可以搭地下台鐵;
想悠閒散步,則可以晃到近期完工的愛河舊鐵橋,以及從綠園道漫步至左營,都很不錯!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020的網紅Xizhi Xavi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高雄港車站」的推薦目錄:
高雄港車站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記憶的保留與新生:高雄車站的故事】
(陳信諭 醫師)
(這是陳醫師2017年的舊文,在228時,也重新和大家分享高雄車站的前身今世。由於當時高雄車站尚未通車,因此部分語句有重新經過調整)
若在市區,聽到人家說要去「車頭」,大家第一印象應該是高雄車站吧。
隨著鐵路地下化工程的完成,市區內一舉多出七座新車站,這樣的印象或許正在逐漸改變。
在鐵路地下化通車、中博地下道拆除後,雖然高雄車站距離全部完成還要兩年以上,就像是通過一個漫長的隧道,從我高中以來,十多年一直是「大工地」的高雄車站,終於可以看到盡頭的光亮。

★★最久的臨時車站★★
2017年夏季,傳出高雄車站天花板掉落的新聞,令人發覺這座車站確實已經老了。繞著車站走,外面的隔熱材和外牆已經開始斑駁,站內充滿歲月痕跡,特別是幾處閒置的商店,看來更乏人清理。站內看來最新穎的,反而是牆上貼的大幅地下化願景圖、新車站和綠廊,即將在明年實現。
高雄臨時車站自 2002 年啟用,是台灣使用最久的臨時車站。
這十五年,是半代人的時間,我仍依稀記得高雄車站廣場前的鯉魚、挑高的大廳、和狹小的後站。但現在進出車站的這代學生,應該已經沒有舊車站的記憶了吧。
移到一旁的老車站,以「高雄願景館」的面貌風光開幕。但不知是否等了太久,那些本來是展示「願景」的展品,早一步在願景達成前凋零。目前已重新修繕,改為「高雄鐵路地下化展示館」。

★★延宕和凋零的高雄車站★★
回到車站遷移的開始,2002 年到 2007 年,進行的並不是「鐵路地下化工程」,而是捷運紅線高雄車站的工程,鐵路本體並沒有施工。因此,2018年以前的「捷運高雄車站」也是位在永久站南側的臨時站。
其實,地下化工程早在 1996 年開始規劃,1999 年完成左營至鳳山地下化計畫,但經建會因規模龐大並未核定。直到 2006 年謝長廷擔任院長任內,才又核定此項計畫。但後來又陸續追加左營與鳳山計畫。繞了一圈,回到原點,直到 2009 年,地下化工程才真正開工。途中又遇到中油管線遷移等諸多問題,讓計畫幾經延宕。
就在計畫不斷延遲之下,高雄車站也逐漸凋零。
左營新光三越開幕後,左營站的進出總人次就已超越高雄車站;近兩年,捷運左營站人流也穩定超越高雄車站。左營車站儼然站穩大高雄最大交通樞紐的位置。
反而高雄車站周邊的幾個商圈,隨著商圈轉移、以及商業模式的改變,欲振乏力。缺乏明確的建設期程,也讓民間投資卻步。
在計畫過程中,多次的計畫變更,中央與地方的協調困難,缺乏不同工程間的整合等等,都是台灣大型建設屢見不鮮的問題。

★★公民參與 X 高雄車站★★
幾經波折的高雄車站,卻有個少見的亮點,就是車站本體的「公民參與」嘗試!
原本的工程顧問公司,找了知名的 SOM 來做車站設計,先是被民間批評對老車站量體缺乏尊重,背後卡在超大頂棚沒有單位想維護的窘境。工程多次修改,改了個小頂棚方案,卻越改越糟糕。
2013 年,許多公民團體組成「高雄車站公民參與行動聯盟」,除了直接對官員提出訴求,也在雄中與願景館辦了多場論壇與工作坊,邀請市民來參與對車站的想像。
在雄中的那幾場,有眾多每天搭火車上學的學弟、畢業的學長、有鐵道迷、有世居周邊的居民,紛紛發表對車站的看法。
加入民眾意見後,雖然最後並非重新競圖,都發局還是擋下了車站都審案,讓工程公司重新更換合作團隊,找來 Mecanoo 規劃車站。
雖然過程並非人人滿意,但此行動已寫下了台灣公民參與都市重大開發案的典範。在眾多官僚爭論推托的曲折過程中,讓我們看到對高雄有期待、想付出的市民,願意關心公共議題。
我想,民主就是在這一連串衝撞的過程中產生的吧。
★★想像我們的城市★★
早年,隨著港市發展,現代化都市計畫因此而建立。高雄車站,承載著帝國前進基地的期許,也見證過再殖民的殘暴鎮壓,也終於能凝聚更多市民的記憶與夢想。
我們真心期盼,這樣的美事不應該只是特例,我們更應該在制度上創造鼓勵公民參與的機制,讓「公民參與」的精神,深入到市民對城市公共議題的日常關懷。
讓我們一起來想像,一起打造屬於我們的城市吧。
我們認為,一個「前瞻」的城市,不能忘記自己的過去,要成為具有歷史厚度的城市,必須珍惜有形和無形的歷史資產,讓市民的共同記憶有所連結,讓我們更清楚城市為何是現在的樣貌,更清楚未來又該走向何方。
★★回顧高雄鐵道發展史★★
歷史上,高雄的主要車站曾經出現過五代車站。應該不少人都知道,高雄第一座火車站不是在「大港埔」,而是在「哨船頭」一帶。
鐵路會在這裏興築與選址,和高雄港的發展息息相關。
19世紀的鐵路建設,為國家經濟與軍事發展重要基礎。日本時期,為了運輸軍需物資,先在清國修築的官道上鋪上輕便軌道供台車行駛,稱為「台灣陸軍補給廠輕便鐵道」。1895年底,打狗到台南的軌道就已完成,終點就鋪到接近哨船頭附近,以利銜接海運,後來縱貫線的工程物資便由這裏上岸運輸。
同時,總督府以發展全台縱貫鐵路列為優先建設,並由南北兩端分頭興築。因清國所建路線選線與施工標準太爛,故北段大部份廢除重建。南段則於1899年底在打狗動工,往台南建設(清國時期縱貫線的規劃最南只到台南)。隔年底就通車到台南。
1907年又興建打狗到九曲堂的鳳山支線,1912年再延伸為屏東線。

★第一代火車站:鹽埕埔庄
1900年通車的第一代高雄車站「打狗停車場」,位置在鹽埕埔車路頂,山下町十七番地,大約在今日鼓山一路87巷口,也就是第二代車站北方500公尺,當時車站的南邊就是海了。
由於縱貫線完成之初抱持速成主義,因此可以推測當初木造站房也只以實用為考量,在第二代站房完工後就拆除,今天已難尋覓存在過的證據。

★第二代火車站
而由於港口鐵道業務量不斷上升,1904年總督府開始往車站南方填築碼頭用地,1908年第二代「打狗駅」就落成在海埔新生地上,而周邊填海造陸的新市街(淺野埋立地),也在1908年「打狗市區改正計畫」後,形成了高雄第一個棋盤狀的現代都市計畫區。
不論是行政,金融,商業等機能都集中在車站周邊。車站延著碼頭往魚市場延伸的鐵路,稱為濱線(Hamasen),就是「哈瑪星」名稱的來源。在2017年9月,這個歷史地名也將重新成為輕軌車站的正式站名。
打狗車站擴建後,鐵道和碼頭的轉運更為便利,現代化船舶已經能直接靠港,鐵道也鋪軌到碼頭上,中間不需再由駁船轉運,便於提供米糖等物資外銷的海陸聯運機能,是高雄現代化港市之始。
1920年日本政府「地方制度改正」,打狗改名高雄,哈瑪星一帶成為高雄州高雄郡高雄街,車站也改名高雄駅。但在港市蓬勃發展下,僅4年高雄街就升格為高雄市,市區也繼續往東擴張,「市區計畫變更」也跨過高雄川納入三塊厝,苓雅寮等地。港口設施在1937年也已經完成到高雄川口。
可以說這時期,高雄的市區、鐵道、港口發展是密不可分的。
★第三代火車站:大港埔
1930年代,高雄市人口超越台南,高雄港吞吐量直追基隆,自然需要更新的計畫。在1936年公布的「大高雄計畫」中,高雄駅遷移大港埔的現址,位居都市計畫中軸線位置,整個市區以環狀臨港線為界,範圍和設計居住人口均擴充數倍,預計以1965年飽和人口40萬人為目標。
順道一提,雖然1950年代高雄人口就超過設計的40萬人,但缺乏都市計畫概念與施政能力的中華民國政府,將這個計畫一直沿用到1970年代以後。
第三代高雄駅在1941年6月20號落成,這時候已經是日本偷襲珍珠港前不到半年了,在軍部執政下,國內氣氛轉向「忠君愛國」,「不惜一戰」等口號。採取興亞式建築的高雄駅,似乎也反映著大日本帝國的自信滿滿。
同年,東港線、鳳山雙軌化也陸續完成,鐵路隨著港區也擴大到苓雅寮,戲獅甲工業區,新高雄車站成為高屏平原的集散核心,高雄市除了港口機能外,也被賦予南向商工基地的角色。
然而,二戰很快就轉向對日本帝國不利的走向,1944年開始,美軍多次空襲台灣,攻擊目標集中在高雄港周邊,高雄港駅也被完全燒毀。現在看到的站房是戰後重建的混凝土建築,位置稍稍偏南一點,已非原始木造站房。
★★再殖民屠殺的見證★★
戰後,中華民國政府佔領台灣,受到戰火波及的鐵道雖然迅速修復,但高雄車站卻成為另一樁悲劇的舞台。
1947年228事件發生後,憲兵佔領高雄車站,並在站房二樓架設機槍,高雄對外鐵路交通遭到切斷,糧食無法進入高雄。3月5日雄中自衛隊進攻高雄車站試圖驅逐憲兵,卻被開火壓制,雄中畢業生顏再策中彈喪生。
3月6日高雄鎮壓開始,民間推派的處理委員會在市府被逮捕槍決,彭孟緝命令部隊攻擊高雄車站和雄中一帶,第21師獨立團第3營開拔到場後,便開火掃射車站與地下道人群,死傷慘重。
3月6日至7日,軍隊調來迫砲砲擊雄中並派出步兵攻堅,雄中也成為228事件中唯一遭到國府軍攻擊的學校。
就像是筆者前幾天提到的「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場景,在高雄車站前,中國軍隊對著所謂的「同胞」人民開槍,除了槍彈下的死傷,往後數十年白色恐怖下對歷史的扭曲與壓抑,讓相關的記憶成為禁忌,更長年在台灣人民心中投下恐懼。
我就讀高中時,雖然已是民主開放的年代,但還是對發生在自己城市的血腥歷史所知無幾。
★★城市蔓延造成的衝突和陷阱★★
隨著經濟發展,過去作為城市邊界的鐵道開始被蔓延的城市翻越,在數十年未重新檢討都市計畫下,眾多的矛盾成為城市中暗藏的陷阱。
例如,臨港線旁凱旋路埋設的油管,在1970年代前還在田野之間,卻很快的在短短數十年被密集的住宅所包圍,但是,周邊的居民乃至地方政府,卻是渾然不覺有何危險。

★都市縫合:第四代/臨時火車站
在北高雄逐漸從農田與水塘轉變為高樓大廈之際,鐵道成為交通的阻隔。1970年代之後,南北向的主要幹道陸續興築立體交叉,中博地下道也在1987年貫通,此時隨著台北地下化工程如火如荼進行,「鐵路地下化」儼然也成為每次選舉候選人的政見。
在高雄車站地下化工程終於被核定後,龐大的站區先後進行了多項工程,高雄車站進入超過20年的大施工期。
2002年3月28日,臨時車站先行啟用。雖說是臨時車站,但引進了「準跨站式站體」的概念,站內空間也比原先擴充。在超乎預期的十多年服務後,給予「第四代高雄車站」的地位應該是不為過。

★第五代
隨著文資保存的意識提升,和台北車站的命運不同,市民與市府均有保存高雄車站的高度共識。2002年8月,重量3500噸的車站建築,下方被挖空裝上滑輪,花了3天移動85公尺,推到原址的東南側。
市府當時就拍板敲定,第三代車站未來將移回原址,成為第五代車站的軸線核心。新車站配合舊車站的設計,也將是全台唯一。
值得一提的是,遷移工程是由當年興建第三代車站的清水營造公司台灣分公司吉普營造所延攬。據當時市長謝長廷所述,高雄爭取2009年世運時,世運副主席與秘書長來高雄參觀,跟謝市長說:「一個有能力保留火車站的城市,也一定有能力舉辦國際性運動賽會」。
★★文資保存應該要更完善★★
然而,在風光保存車站之餘,對於鐵道文資的保存意識與實踐卻有更多令人憂心之處。
2002年,高雄港站南號誌樓因興建橘線被直接拆毀。後續雖在「打狗驛保存聯盟」等團體努力下,高雄港站取得歷史建築地位,並改為「打狗鐵道故事館」,然而台鐵仍一直有開發全站區的計畫。2015年高雄港站土地的保留運動,更引起鐵路工會與市民團體的對立。
高雄車站本身雖獲得保留,但在新車站設計的過程中,對於舊車站遷回原地後的利用方式,能否保有部分車站機能,比如說售票,服務中心等,都未得到確定。
而前幾年多位市議員主張舊車站無用,要拆毀舊車站,更讓人看到了地方政治人物對歷史與文化的漠視。
高雄具有台灣最豐富的鐵道文史資源,最多形式的軌道運輸,一頁軌道運輸史,更是和港市的發展與茁壯密不可分。濱線復駛,鐵道博物館......等等計畫,在地方被提及多年,卻常常是有了希望,更多失望。
★★未來展望★★
作為在地高雄人,我一向主張「軌道建設,以人為本」,屬於全體高雄人的記憶,也更該在建設的過程中妥善保留,或轉化嵌入未來的發展之中。回顧高雄車站百年回憶,我們這代更有責任,串連大家的過去記憶與未來期望,訴求更好的公民決策參與機制,讓高雄人對自己的城市有更多的了解與認同!
高雄港車站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美軍登陸大林蒲:未曾發生的歷史與不存在的光復】
今天是駐台日軍依據盟軍最高司令麥克阿瑟《一般命令第一號》向同盟國正式受降的75週年。同日,中華民國代表盟軍,開始對台灣進行軍事統治。
然而你知道嗎? 只要美國總統羅斯福與參謀本部稍微轉念,盟軍軍事佔領台灣的日期就會遠遠提前,佔領台灣的會是美軍而非戰力低下的中國軍。然而,不論哪種歷史,都不存在「#光復」,僅有美軍佔領、與中國軍佔領兩種結局。
美軍登陸台灣的計畫,稱為 #堤道作戰(Operation Causeway)。
#未曾發生的歷史
在另一個時空中的1945年2月15日,雖是甲申年的大年初三,但卻沒有年節的氣氛。
從正月一日開始,全島各處均籠罩在斯普魯恩斯率領的美軍第五艦隊空襲下,美軍登陸的傳言甚囂塵上,許多在地台灣人都已經離開城市,到鄉村避難。
當日拂曉,金凱德上將率領的第七艦隊龐大船團,出現在高雄西南外海,第三兩棲軍下轄的兩個師開始從登陸艦,換上LCT登陸艇,頂著不強的東北風開始集結。
在日出之前,奧登多夫少將率領的火砲支援群,包含從珍珠港打撈修復的馬里蘭號、西維吉尼亞號等幾艘舊戰艦,以14吋與16吋巨炮猛轟紅毛港、大林蒲、鳳鼻頭海岸線,高雄沿海的軍用與基礎設施在被連續空襲三天後,也都遭到艦砲砲擊,州廳、市政府、高雄港站、港口倉庫...幾乎都體無完膚。
拂曉,美軍一個登陸營在小琉球上陸,消滅了小股日本守軍,並破壞島上的無線電台。
在海軍重砲狂轟4小時後,海軍陸戰隊的兩個師在早上10點以前在鳳鼻頭沙灘搶灘,遇到的抵抗相對輕微,若遇到日軍的機槍與迫砲陣地,美軍立刻呼叫俯衝轟炸機或艦炮攻擊,大林蒲或鳳鼻頭聚落因有日軍進駐,許多樓房都遭受波及,被炸成一堆瓦礫。
當天下午,美軍前鋒已經穿過大片蔗田,往內陸推進了5公里,但在小港機場外圍受到日軍有組織的逆襲,在海軍岸轟的支援下,日軍部隊很快被消滅退回鳳山丘陵一帶。登陸的下午,第十軍指揮官巴克納中將指揮部也在大林蒲開設,灘頭陣地已經建設完畢,以接受重型車輛和大量物資,在戰車火力支援下,往鳳山進軍,進而奪取高雄港市的道路已經被打開了。
日軍從空中嘗試發動反攻,從北方飛來的100多架飛機從北面飛來攻擊美軍灘頭陣地和艦隻,但幾乎都被美軍艦載航空隊消滅,然而,仍有一架神風特攻隊飛機撞上下錨的美軍補給艦,引發大爆炸,造成灘頭作業一度混亂。
一天下來,美軍損失不重,在高雄到屏東沿海都建立了穩固的灘頭堡,入夜後,高雄市區一片黑暗,僅有苓雅寮與左營軍港的油槽熊熊燃燒,和前鎮河沿線零星交火的閃光,點亮夜空。日軍殘部已退入城鎮與丘陵地帶的陣地工事,準備伏擊美軍,真正的苦戰還沒開始......
以上的戰鬥場面,均在史實中確實發生過,只是地點不在高雄,不在台灣,而在雷伊泰、硫磺島、沖繩。
#被創造的光復假象
在這個世界中,由於1944年中,麥克阿瑟堅持登陸菲律賓,再加上原本較屬意進攻台灣的海軍缺乏攻擊台灣的足夠後勤兵力,因而美軍在攻佔呂宋後,海軍在1944年底將目標改為硫磺島與沖繩,作為對日總攻擊的據點,也讓台灣逃過一劫。
1945年4月1日,美軍登陸沖繩,到了1945年6月23日,日軍組織性抵抗完全終止為止,造成美軍2.2萬人陣亡,日本軍民死亡則超過20萬人。戰役終止那天,至今仍是當地每年紀念的「慰靈日」。
而後,美軍開始軍事統治沖繩,在1951年結束佔領日本之後,仍持續到1972年才將主權交還日本人手中。
但等等,號稱光復台灣的盟軍代表中國軍,拖了差不多半世紀,遲遲沒有把主權交給台灣人啊!
台灣雖然沒有遭受這麼慘烈的戰役,但在1944年10月12日、1945年1月15日的高雄大空襲中,港市仍遭受嚴重破壞,死傷超過4000人,為全台最慘烈城市,港內沈船甚至到戰後近十年才全部清除。而台北、台南、岡山、屏東、澎湖、嘉義、新竹、花蓮......等地,在戰爭中也遭受反覆襲擊。
諷刺的是,中華民國佔領台灣後,隨即發生屠殺、戒嚴、中國政府敗退來台等事件,死於中國人手中的,比二戰轟炸還多。一直到50年後實施民主化,主權才回到台灣人民手上。在這漫長的中國佔領期間,「盟軍接受日本投降」的10月25日一直被錯誤稱為「#中國光復台灣之日」,紀念至今。
另一件諷刺的事是,一路從旗津延伸到高屏溪口的鳳鼻頭海灘,在史實中並未受戰火波及,卻被工業發展所消滅,而大林蒲也即將遷村。迄今,高雄還是台灣最重要的商港與軍港,也是最有價值的軍事目標,然而,台灣沿海由於高度開發和水泥化,已經沒有多少完整灘頭適合大規模登陸,兩棲進攻更加困難了......
唯一值得高興的是,百年來,台灣人終於能決定自己的政府,將主權握在2300萬人手中。比起被捏造出來的「中國光復台灣」神話,台灣這個獨立自主的國家,才是我們所需守護的一切!
高雄港車站 在 Xizhi Xavie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高雄港車站 在 Xizhi Xavi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高雄港車站 在 高雄港車站的發展史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See More Photos… 高雄港車站的發展史 by I Love Train 愛。火車. 1 Like. 鄭明輝 likes this. Loading... Try Again. Cancel. Loading... Loading... ... <看更多>
高雄港車站 在 高雄港車站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木造的走廊,在太陽的照射之下,還蠻有那麼一些味道。 另一邊的放的是打狗港從以前到現在的變遷。 高雄港車站雖然不辦 ... ... <看更多>
高雄港車站 在 [分享] 打狗鐵道故事館- 看板Railwa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網路圖文部落格版:
https://g8906011.pixnet.net/blog/post/439183462
打狗鐵道故事館這個地方的前身是高雄港車站,
屬於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高雄臨港線的鐵路車站,
這個地方在1900年11月29日設站,在2008年12月16日廢站,
車站本身僅辦理貨運業務,裁撤之後,
原所轄之前鎮車場業務全數移至高雄車站管理,
目前整個車站連同周邊區域設置「打狗鐵道故事館」,
由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經營。
這一次會來這邊,是因為查了別人的遊記文章後,
發現原來在西子灣捷運站附近就有這樣的地方可以逛,
只是沒有想到離捷運站這麼近,又是免費參觀的地方,
要來這邊逛逛,搭捷運是最方便的,搭到西子灣站後,
從2號出口直接上來,就馬上抵達打狗鐵道故事館,
因為這個園區就在捷運站的旁邊,也是相當好找的地方,
身為鐵道迷的我,自然也是要來這邊朝聖一下了!
▼ 這個地點就在西子灣捷運站2號出口一出來的地方,真的就是一出來,我本來還以為要
稍微走一陣子,想不到就在旁邊,真的是一個交通很方便的景點。
▼ 這裡是過去的高雄港車站,目前的外觀有稍微整修過,因此看起來還算是新新的,站
前廣場的地板上頭還有高雄港站的中英文字樣,但不明顯,沒有仔細觀察的話,很容易錯
過。
▼ 外牆的這一幅布畫,不知道描繪的是哪一年的景象,看起來有點古老,因為都是矮房
子。
▼ 站前廣場有一個裝置藝術品,上頭寫著打狗驛,不過打狗驛應該是指高雄站,為何會
出現在高雄港站前面的廣場,就不知道了,這個作品似乎是陶瓷製作的,還滿特別的。
▼ 目前這邊由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經營,免費開放參觀,裡頭有販賣一些與鐵道相關
的紀念品,不過應該也不足以維持整個園區的營運,最近這個地方的開發又開始吵起來了
,衷心希望可以維持原狀永久保存,不要再拿去蓋房子了。
▼ 裡頭的辦公桌椅都還維持著過去的原樣,雖然說是廢站,但其實也不是廢站幾十年了
,也不過就是最近這6、7年的事情,因此裡頭的東西得以保存也是很正常的,重點是後續
要怎麼繼續維持下去,不然這個難得的鐵道園區,如果真的拆除就相當可惜了。
▼ 現場有賣一些與鐵道相關的產品,很多東西都是常見到的,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購買
,也算是小小的對鐵道文化的贊助。
▼ 旁邊就是原來的站長室,也一樣是免費開放參觀。
▼ 裡頭大致上都還維持著過去的模樣,電視上播放的是相關的影片,如果走路走累的話
,可以坐在這邊歇歇腿,看個影片,但是裡頭的座位數不多,有空位的機會其實不大。
▼ 辦公桌也照當年的狀態保存著,只是為了怕民眾將東西偷走,桌上的辦公文具用品都
有用的透明盒蓋住,可以看得到裡頭的東西,但卻摸不著,還算是不錯的作法。
▼ 旁邊的衣櫃與櫥櫃中,還有放著舊制服與帽子,櫥櫃中的是不能拿的,但衣櫃內的衣
帽,則歡迎遊客穿戴照相,因為這一間是站長室,所以在裡頭有獨立洗手台,方便站長使
用。
▼ 牆上掛著高雄港站員工名牌,看起來人數還滿多的。
▼ 還有一個保險箱,很笨重的感覺,看起來好像還滿堅固的,不知道當時裡頭是擺著什
麼東西,該不會都是收存現金吧!
▼ 高雄港站暨港區路線圖,範圍還滿大的。
▼ 還有當年運行的時刻表,看起來班次也是還不少。
▼ 貨物運價及雜費一覽表,以當時的年代來看,這個價錢算不算貴我無法判斷。
▼ 這個是代填托運單的櫃子,我不懂的是,蓋子上頭的字代表著什麼意義,難道是貨運
公司的分類嗎?
▼ 看完了車站內部,接著可以走到外頭的月台去,目前還有保存著的只有一號月台,還
有旁邊調車場的部分軌道,月台其實與現今的一些車站沒有兩樣,應該都是差不多年代的
產物,一號月台還滿寬的,可以想像當時的規模應該不小。
▼ 軌道上擺著一列DT609蒸汽機車,DT609是台鐵39輛DT580型蒸汽機車中的一輛,於1929
年由汽車製造會社生產,與日本國鐵9600型是同型車。
▼ 還有一列CT259,CT259是台鐵9輛CT250型蒸汽機車中的最後一輛,於1938年由三菱重
工業製造,是日本國鐵C55型的同型車。
▼ 還有一列車頭有台電字樣的機車,看起來與台糖的五分車還有點像,不知道當時的用
途是什麼。
▼ 還有恢復成臺鐵西部幹線鐵路電氣化以前塗裝的PBK32952電源行李車,當時是附掛在
莒光號的前端,供應冷氣及照明電源,一半的空間兼作為行李車。
▼ SP32426平快車車廂,這個是在1966年為擴充對號快車總數,自日本川崎購入20公尺級
鋼體客車,後來改為平快車,小時候回南部的時候常常搭到。
▼ 這一間是廁所,看起來應該是後來才蓋的,比較現代化的建築。
▼ 在廁所的對面空地上,擺著一輛臺灣汽車客運公司的第一代國光號客車,這一款應該
是MCI的MC8車款,在1978年首次引進,一直使用到2000年才退役,這一款車是我小時候的
最愛,每次回高雄的時候,都會搭乘這一款車,因為車身高,坐在上頭的感覺還滿不錯的
。MCI的車輛在臺灣雖然年底就要全部退役了,但這一次去加拿大的時候,還是到處都看
得到這款車在使用,老當益壯啊!
▼ 這台車是FA-986這一台,當年是跑臺北-高雄路線的,車頭還有當年台汽的標誌,車身
也還保留著「國光」字樣,都還是小時候記憶中鮮明的回憶啊!
▼ 這台車還在維護中,因此僅能在外頭拍照,車身內部是不能進去參觀拍照的,不知道
之後有沒有可能會復原,就可以當作博物館開放的車迷參觀了。
▼ 車身上還有「臺灣汽車客運公司」字樣,這個實在是太特別了,自從2001改名為國光
客運後,就再也沒有看過這種塗裝了。
▼ 車身後方的模樣,後面沒有窗戶,是因為這款車有內附盥洗室在車尾,是真的可以使
用的,不過在高速公路上飛馳時,車身顛頗的滿厲害的,使用起來不是很方便。
▼ 這個調車場目前已經無實際功能,而是轉作觀光與活動用地,並有可能在未來作為都
市計畫用地,希望可以保存下來,不然就少一個景點可以逛了。
▼ 整個園區相當大,雖然有指標指引方向,但第一次來的人應該還是會搞不清楚。
▼ 遠方可以看到車站站場與橫跨站場的公園陸橋,這座陸橋可上去,還有裝設箱型電梯
供使用,從上頭可以拍到整個園區的全景。
▼ 台車上頭有二個裝置藝術,應該是恐龍之類的,擺在這邊也算是顯眼的,很適合拍照
留念。
▼ 柱子上頭有西臨港線的字樣,小時候回高雄時,還記得可以看到火車在路上行走,原
來就是這一條路線。
▼ 這邊的軌道數相當多,一整片的空間非常的舒服,鐵軌上頭的草地,不知道是自然生
長的,還是特地去種植的,一片綠油油的,看起來很舒服。
▼ 這邊還有規劃健走路線,來回三公里的路程應該不算是太長,路線很清楚,有時間的
人可以慢慢的走。
▼ 後來登上了陸橋,箱型電梯中沒有空調,速度又慢,還是爬樓梯上來比較好一些,陸
橋上頭是一個很大的平台,在這邊拍照的景觀視野相當棒。
▼ 陸橋邊是高雄港車站北號誌樓,也是保存的還滿不錯的,有來的話要記得走過來這邊
拍照。
▼ 從陸橋上方拍攝整個園區,又前方就是高雄港站的站體,左邊則是一大片的空地,穿
越空地可以走到駁二藝術特區去。
▼ 北邊的模樣,中間的那一道就是健走路線,沿著路往前走就好,
▼ 陸橋的這一端,看起來還滿像是船艏的造型,大概也是特別設計過的,與高雄港有那
麼一點點的關連。
旅遊資訊:
地址:高雄市鼓山區鼓山一路32號
電話:(07) 531-6209
官方網站:https://takao.railway.tw/
--
要如何成為一個好的Project Manager?
除了要先天的天份、後天的努力與豐富的學識之外
還需要加上完美的運氣
在這當中最重要的就是完美的運氣
=== 個人網誌:https://g8906011.pixnet.net/blog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6.51.7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ailway/M.1446563180.A.03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