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之星
簡單來說就是穿越英吉利海峽連接英法的高鐵
歐洲之星是一條連接英國倫敦聖潘可拉斯車站與法國巴黎、里爾以及比利時布魯塞爾的高速鐵路服務。 維基百科
你有想過你搭火車到終點又是一另外一個國家了嗎 ??
這在台灣來說是很特別的體驗
車站非常的大 人種也非常的多
要搭車之前要先進安檢然後過海關 就跟出國的手續一樣 (搭火車還要過安檢)
進入車站後 因為是過法國海關但還是英國領土(會不會太難懂) 所以車站內 歐元跟英鎊都還可以用
團員在車站內買零食把英鎊花掉
感覺很像要去郊遊搭車一樣的氣氛 好開心
歐洲之星的車廂也很長
所以拖著行李走好遠 尤其是看到車廂上車的樓梯有三階
提著行李要上去整個大崩潰 還要搶位置很少的車廂行李架
整個人都堵成一團
座位算是蠻大的 >>但沒有台灣高鐵寬敞
椅背對我來說超級高
缺點是歐洲之星的座位是正逆方向都有 不是統一方向
所以搭到逆位座位的我剛行駛的時候還蠻不舒服的<加上搬行李太累 後來就昏睡😆😆 >
有餐點販賣的車廂 外國人一上車就開始喝酒
整個旅途共三小時 在海底的時間只有20多分鐘
大家似乎很期待過英吉利海峽時可以看到海底世界
不過跟大家說明一下 其實甚麼都沒有
因為就跟高雄旗津的過港隧道依樣 就是一條隧道拉!!🤓🤓
喔 對了 傳說中的哈利波特
倫敦國王十字車站的九又四分之三月台不是在這裡喔
高雄過港隧道傳說 在 Croter Illustration & Design Studi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無名搬來的駐市計畫舊圖。
旗津的表面 (2011/01)
記得我人生第一次到高雄,是大學班遊時候,那時候的班代是高雄人,熱心的要讓我們這些『台北俗』見識一下高雄風情。我記得下遊覽車第一站,就是旗津,那也是我第一次對於高雄的印象。如今我也高雄這個城市裡打滾,旗津也不知道去了幾次,但是我總覺得我都還是只有了解到『表面』。之所以說是旗津的表面,其實旗津是一個高度觀光的地方,很多東西都已經被拋磨得光滑讓觀光客可以一撫即過,卻少了一些作為高雄打狗的最早發展地區的痕跡,那些東西都被掩蓋掉了。
旗津地形狹長,長約8.5公里,寬約400公尺,包圍高雄港,也因為這樣的條件,讓高雄港有先天的良港條件。旗津的開發歷史可以追朔到清代,清廷再1862年就設立海關,成為高雄最先發展的地區。旗津的旗后山與鼓山相望,民間流傳一個傳說:『清朝有位海盜--林道乾,以打狗山為基地,一心妄想當皇帝,一日清官兵包圍打狗要追捕林道乾,林道乾見情況不對,趕緊逃到打狗山下,拿起寶劍用力劈往打狗山,劈出了一條水路,讓林道乾從水路揚長而去。打狗山和旗後山因此一分為二,但寶劍也沉入海底。
連著幾天到了旗津,想要探索一些除了觀光之外的風景,但每次下了渡輪,就被港口的景色吸引住了,各式不同的船在水道裡來往,看那些不同國籍巨大的輪船或是輕盈如箭的快艇,或是鐵灰的軍艦,或是造型矮扁的拖船及梯型的旗鼓輪,在港灣裡穿梭,有種超現實的感覺,畢竟那些巨大的機械在眼前飄浮而過,還是會產生一點點的對於機械時代的仰望崇拜心情。
高雄港第一港口,也是就是旗后山與西子灣的那邊,有兩道長長的海堤深入到海中,由於安全關係,北堤是封閉的,而南面這邊,旗津穿過星空隧道的南堤有開放時間,兩邊不管甚麼時候都有釣客垂釣,我在寒流正強時後拜訪北堤,不小心跟著釣客〝走〞鐵門,我看著在我前面的釣客一直往前走,我根本不敢走到海堤末端,因為堤外大浪,我走到一半就覺得我有在坐船的感覺,隔天到了南堤,因為堤防高度比較高就比較沒有這麼驚險了,站在遠看細小其實巨大的紅色燈塔下(北堤是綠色的),往回看高雄市及港口,真是一幅風景,絕對值得用被風吹到頭痛來換。
離開港口,往南方過港隧道過去,靠近高雄港的一側幾乎都是造船及貨櫃區,中間是住宅區,右邊就是海灘。我覺得旗津最神秘的地方,就是那些造船廠,經過那些廠房門口,窺見廠房乾塢裡巨大的船身,真得很想讓人一探究竟,我決定打電話到造船廠問問看有沒有辦法參觀一下。
畢竟門口的黑狗們似乎都覺得我是熱呼呼的肥嫩火腿一般的看著我,讓我有點不好意思多看兩眼。
總之,我仍然覺得我只是在旗津表面滑過,那些在表面下的風景,待我慢慢來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