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參加了醫師公會的講座。
聽說曾經對高雄市的女醫師做過問卷調查:如果重新來過,妳還會選擇醫生這個行業嗎?
結果有六成多的女醫師回答:YES!
我沒有填到這張問卷,大概忙到沒有看到,我的答案會是:NO!
當年,也是學醫的大哥,老是買一堆志文出版社(那個時代最屌的出版社,專門出版翻譯書籍,可惜,翻譯的文筆常常不是很順)出版的書,什麼史懷哲傳、原始森林的邊緣....這類談偉大的史懷哲的書。
中學的我,讀起課外書來,如狼似虎,什麼都抓來吞。
書中描述的史懷哲,著實吸引了少小就立志做大事的我。
不過,在高一升高二選擇社會組或自然組,還有高二升高三,選擇甲組(理工),還是丙組(醫農)的當下,我仍是猶豫極了。
我自小喜愛文字,讀散文小說會讀到廢寢忘食。作文課寫作文,對我是一種享受,我主動要求國文老師,讓我作文帶回家繼續寫,因為我寫成長篇了。老師完全理解我酷愛寫作的癖好,任我寫。
我還記得每寫完一篇作文,那全身舒暢的快感,無事能比,未曾再有。
我還有一個從小學三年級就開始的癡迷-對美麗的房子。
我把從報紙、月曆...任何有美麗房子的照片都蒐集起來,寫完功課,便拿出來遨遊,那是我最喜愛的休閒娛樂~~
小學畢業拿了市長獎回來,我的哥哥姐姐們集資送了我一份大禮:一本銅版紙彩色印刷的室內設計書。那真是我今生最❤️的禮物了!
幾度徘徊,我捨棄了自小的興趣,選擇了自以為比較能做大事的醫學。
醫學學習之路,我走得痛苦。
完全非我所想像。
好不容易熬到七年畢業。要選擇科別時,實在沒有一科有興趣的。慶幸那時有「家庭醫學科」。
那是一個什麼科都學,但是不會太專精,同時,不只要學醫學,與醫療相關的週遭事務,也都要懂的科。這些雜七雜八的事情,可能我還比較有興趣一點。
家庭醫學科強調的不只是生理的疾病,也重視心理、家庭、社會對人的影響,與人的關係。
這是我真正覺得構成一個完整的人的要素。
可是,這樣的理念與只強調生理疾病的現代醫療,實在格格不入。我只能自嘲似地做自己喜歡做的醫生,不管他人的眼光。為了讓自己生活快樂一些,搞東搞西成為必要。
我總是勸告對醫學沒有真正興趣的年輕人,不要為了醫生的頭銜而選擇習醫,人生苦短,還是選擇你所愛,會比較快樂啊!
我喜歡美麗的事物,只好從痊癒的身體,得到撫慰的心靈中去感受其中透露出的人間之美。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