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共同書寫未來市政 - 高雄車站智慧型「城中商圈」發展倡議與協商
今天傍晚跟高雄車站地區在地的里長與商圈理事長們,一起討論發想臺鐵高雄車站通車後,如何讓附近的商圈能夠有更好的發展,以及車站地區如何成為高雄未來都市發展的新亮點。
集合車站附近八個商圈,共同籌組打造一個代表高雄創新經濟典範的智慧型的「城中商圈」,是今天的主題。
這個高雄車站城中商圈的倡議,是一個重大課題。
今年高雄車站通車後,大家習慣的中博路南北交通將會不同以往,新設計的高雄車站將成為都市的新亮點。市民未來的生活習慣將有巨大的改變,附近的商圈傳統的經營模式,也會面臨挑戰。及早聆聽商圈理事長及市民的意見並了解他們的需求、做出正確的因應,是我作為市長候選人必須面對的。
我也希望將高雄車站地區的再造,作為未來重大的施政計畫,給市民帶來全新的門戶形象,以及經濟發展的機會。
高雄車站地區的改造,我有一些核心的想法:
讓高雄車站附近的商圈,一起合作,共同組合成為一個內容多元,形式獨特的「生活百貨公司」。結合創新智慧型服務系統與優質公共設施,以及政府與民間合作打造的整體經營策略,讓這個高雄款的生活百貨公司,成為高雄都市發展的新亮點,以及無所不在新經濟、就業機會的起點。這也是我企圖以創新方法投資高雄的新思考。
令人興奮的是,這個想法得到了今天到場所有理事長與里長們的認同。
這些理事長與里長們經營自己商圈,各有不同需求。然而在今天的討論中,大家理解到只有合作,才能有更好的機會。這個多元生活百貨公司的想法,可以整合每一個地區不同的需求。他們的需求也因此可以有相同品質,但也可以有不同表現主題的方式。
更重要的是,大家看到了共同合作背後,讓有限資源能夠產生更大效益的產出。
這個城中商圈的共同行動,將有機會巧妙的化解了交通系統與生活系統改變所帶來的挑戰。整合成的生活百貨公司,除了有各種不同業種業態能夠創造吸引力以外,因為大家的合作,高雄車站本身,美麗島大道,博愛大道,站前站後廣場,將共同成為這些不同商圈的門戶與商場。各種作為商場的服務與各種交通、停車、接駁,以及商品物流等服務,也將成為高雄智慧城市行動的投資場域,一併解決。
今天感謝商圈理事長聯誼會創會理事長謝文純、商圈理事長聯誼會主席兼南華商圈理事長楊福順,長明商圈常務理事盧哲榮,六合商圈理事長莊惠民,三鳳中街協會主任委員陳玉童,以及美麗島商圈陳志勇執行長,以及林瑩蓉議員共同與會。
今天推動高雄車站智慧型「城中商圈」的倡議,只是個初步想法。將由理事長與里長進一步與商家和市民共同討論,將具體凝聚成政府與民間未來要共同行動的市政白皮書。
這也是我落實與市民共同討論,公民共同書寫市政白皮書理想的第一步。
Search